中国古代文学史诗经重点难点.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1630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诗经重点难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诗经重点难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诗经重点难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诗经重点难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诗经重点难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诗经重点难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诗经重点难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史诗经重点难点诗经 诗经中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的作品 周民族的史诗:如大雅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便是其中的优秀篇章。这些诗从周民族的始祖后稷的诞生、成长及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写起,中间叙述周人远祖公刘率众由邰迁豳和太王古公父由豳迁居岐下建国立业的事迹;然后写文王伐密、伐崇,受命安天下;最后写武王伐纣、扬威克商,建立周王朝。这组诗歌颂了周民族创业开国的英雄人物和先王,较为完整地描述了周人的起源、发展和建国史,是珍贵的历史画卷。 诗经采薇末章的艺术特色。 寓意于景,借景抒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往日离家出征,杨柳轻柔,随风

2、而舞。如今返回故乡,纷纷雪花,漫天飘飞。 这是一首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依依”乐景,使人有“春天”,“新婚”之感,可以以“依依”来写回归,更添其几分哀伤。昔日杨柳满岸,而今还是看见杨柳,便觉得大不如以往了,同样的一种事物,因为时节不同,又因为人的感情不同,以致构造了两个不同的场景,所以可说情融于景了。 “霏霏”冬景,实乃悲景,更体现出了战后之悲。 且这一章押韵,读起来很上口,而且用了许多的叠字。 其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都是少有的名句。 总言全章的艺术特色应该是以乐景写悲。 诗经 东山 翻译:我从征去东山,很久未回家。现在我从东方

3、返回,细雨弥漫。我在东方说要回,我的心向往西方好伤悲。缝制一身新衣,不用再衔木棒。蠕动的毛虫,长期在桑林野外。卷缩成团独自睡,钻在兵车下。我从征去东山,很久未回家。现在我从东方返回,细雨弥漫。瓜蒌的果实,挂在房檐上。土憋虫在屋裏跑,喜蛛在门上结网。田舍旁的空地变成野鹿的活动场所,还有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这并不可怕呀,倒使人更加思念呀!我从征去东山,很久未回家。现在我从东方返回,细雨弥漫。鹳鸟鸣叫在小土堆上,妻子唉叹在屋裏。清除走障碍物,我家征人要到了。圆圆的苦瓜,长久放在柴堆上。自从我们不相见,到今天已经三年。我从征去东山,很久未回家。现在我从东方返回,细雨弥漫。黄莺正在飞翔,闪闪发光的羽毛。这

4、人女子出嫁时,黄白色花马去迎娶。她的母亲为她系佩巾,繁多的仪式一个个。她新婚时非常美好,现在时间久了会怎样呢? 评析:东山是一首征人在解甲回家途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写主人公在回家途中悲喜交加的心情。写出了解甲归田之喜,反映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说明战争带给人民深重的灾难。 每章的开头,都是“我徂东山”等四句。这虽是音乐叠章的惯例,但就本篇各章的意义看,这种写法,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层层推进,反覆咏叹如一幅特写镜头,又如游丝窜起了诗中断断续续的想象,形成浑圆完美的艺术整体。 这篇抒情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来体现具体环境经历中的思想感情的。这篇诗不只形

5、象地写了感官接触到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写了人物的意识活动。而意识活动,正是精神面貌的依据,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 诗经内容 从大体分: 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国风”中还有不少民歌对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予以有力的讽刺和鞭笞,如新台、南山、株林等都是这方面的名篇。 雅分大雅、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多为贵族祈丰年、颂祖德的诗歌。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 从诗歌内

6、容分: 1、农事诗,反映了周代的农业生产活动,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如豳风七月、周颂臣工、周颂噫嘻、周颂丰年、周颂载芟、周颂良耜等。 2、征役诗,即大量反映徭役和兵役问题的诗歌。如唐风鸨羽、魏风陟岵、邶风式微、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豳风东山、采薇等。 3、婚恋诗,即篇幅众多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和妇女命运的作品。风诗里这类作品尤其多,约占风诗的三分之一。 诗经中的爱情诗,从不同的角度生动地反映了恋爱关系中的各种情景和具体矛盾,揭示了人们在爱情生活中的各种微妙复杂的心理。 不少作品反映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如周南关雎、周南汉广、召南摽有梅、秦风蒹葭等;还有的作品描写了恋爱者成功的喜悦和幽期

7、密约的甜蜜,如召南野有死麕、邶风静女、鄘风桑中、郑风野有蔓草等;有的作品则抒发失恋的痛苦和对干涉恋爱婚姻者的不满和反抗,如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郑风狡童等;有的则表现了忠贞不渝的生死之恋,如郑风出其东门、王风大车等。 至于那些直接反映婚姻家庭生活的作品,虽不如爱情诗那样丰富多彩,却也展示了比较充实的内容。这类作品主要有两方面,有的写夫妻两情笃厚,描写了家庭生活的和美,如郑风女曰鸡鸣、郑风风雨、齐风鸡鸣;有的则恰好相反,以夫妻反目和女子被弃为主题,通常称为弃妇诗,如郑风谷风、卫风氓。 4、燕飨诗,又称燕饮诗或宴饮诗。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是周人重礼乐、尚亲情、笃友谊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礼

8、乐文明的产物。如小雅鹿鸣、小雅常棣、小雅伐木、小雅宾之初筵、大雅行苇等。 5、怨刺诗,其中民歌里的怨刺诗,以辛辣的笔调嘲讽了统治阶级的行径,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邶风新台等;还有一些贵族文人的作品,产生于西周末期春秋前期,多为感时伤世,切中时弊之作,小雅北山、小雅十月之交、小雅大东、大雅民劳、大雅板、大雅荡等,尽管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命笔,但依然可以看到当时政治生活的情景。 6、周族史诗,主要指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反映周部族祖先形象和周部族迁徙、发展、壮大等内容的诗歌。是诗经中描写一个部落早期发祥历史的作品。这些史诗,形象地反映了周人从野蛮向文明过渡的历史。反映了周建国前和建国初期的历史,合在

9、一起,是一部很完整的叙述早周历史的史诗,对早周历史转折事件的记载尤为详细,不仅有文学价值,而且弥补了史料的不足,具有文献价值。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抒情诗传统 风雅与文学革新 比兴的垂范 地位: 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影响: 1,诗经可以说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3,比兴则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 4,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曹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四言诗创作直接继承诗经的四言句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