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礼节.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1637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礼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的礼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的礼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古代的礼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礼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礼节.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礼节中国古代礼节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代种种繁复的礼节,就是其具体表现。古代礼节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正规场合或举行礼仪或大典或朝廷礼仪时,用到的礼仪比较隆重,如三跪九叩、三跪三叩、三跪三拜、八拜、四拜、二拜等,平时常见的礼节有嵇首、叩首、顿首、空手、作揖、拱手、颔首等。 古代礼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古人传统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代表礼敬、和睦,集知识、趣味于一体。了解一些古代礼仪,不但能提高自身修养,对古代文言文的阅读,历史影视作品的理解,都是大有裨益的。 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节,原是周朝天子专门用来接待天下诸侯的重典。周朝有八百个诸侯国,周天子按其亲疏,

2、分别赐给各诸侯王不同的爵位,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各诸侯国内的官职又分为三等:卿、大夫、士,诸侯国国君则自称为“孤”。这“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合起来称为“九仪”或称“九宾”。周天子朝会“九宾”时所用的礼节,就叫“九宾之礼”。“九宾之礼”是很隆重的:先是从殿内向外依次排列九位礼仪官员,迎接宾客时则高声呼唤,上下相传,声势威严。按古礼,“九宾之礼”只有周天子才能用,但到了战国时代,周朝衰微,诸侯称霸,“九宾之礼”也为诸侯所用,演变为诸侯国接见外来使节的一种最高外交礼节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设九宾之礼”就是指此。 稽首:是臣拜君之礼。拜者头首着地,并停留较长一段时间。“稽

3、”就是留的意思。是臣子对君王表示必恭必敬的隆重大礼。 顿首”:即叩首、叩头。拜时头手触地,触后即起。由于头触地面的时间很短暂,所以叫“顿首”。是一种用于平辈间的,比较庄重的礼节。古人就常常在书信的头或尾书以“顿首”二字,以表敬意;另外,还有“空首”、“再拜”等。 空首:所谓“空”就是头并没有真正叩在地面。行礼时拜跪在地上,先以两手拱至地,然后行头至手。这是国君回答臣下的拜礼。 长跪:双膝跪地,上体伸直,离开小腿,叫“长跪”。行这种礼时以示庄重。 再拜:两手在胸前合抱,头向前俯,额触双手,叫“拜”,也叫“拜首”;拜两次叫“再拜”。行这种礼是再进一步表示敬意的意思。 揖让:“揖”是作揖,双手抱拳打

4、拱,身体向前微倾;“让”表示谦让。这是一种大众化的礼节,一般用于宾主相见时,或平辈间、比较随便的场合。“打拱作揖”即是一种引见,也表示一种寒暄问候。这一礼节,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谦让”的美德。揖、长揖,都是拱手自上向下的至膝为礼。上古即流行。 唱喏:揖的俗称。和揖不同的是,一面作揖,一面出声致敬。是平等的两人见面,相互拱手打招呼问好的一种礼节。 袒臂:又叫“左右袒”,是一种特定场合下的特殊礼节。所谓“左右袒”,是指露出左手臂或右手臂,以表示拥护哪一方面的意思。它一般用于事态严重的场合,通过“袒臂”表示拥护谁,藉以解决争端。相当于今天的举手表决。这种礼节,大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 虚左:古人一般尊

5、崇右,故以右为较尊贵的地位。但乘坐车辆时,却恰好相反:车骑以“左”为尊位。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后生。”后来经过演变,“虚左”就表示对人的尊敬。在“待客”或“给某人留下官位”时。常谦称“虚左以待”。“虚左以待”的行为,就成为尊重人的一种礼节。 下拜:对尊者、长辈行大礼,双膝下跪,双手按地,以头沾地叩首,叩拜13次,然后直身拱首问安。这时候尊者就扶起下跪者,说“贤侄免礼了”一类的套话,下跪者顺势起立。 剪拂:对尊者弯腰,右胳膊伸直向外拂动施礼,口中说符合时令、场合、身份的礼貌用语。 寒暄:又叫“暄寒”、“暄凉”,见面问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话。旧时多在拱手之同时道“久仰久仰”或“

6、幸会幸会”,然后是询问其家人康泰否 请教尊姓台甫:与人初次见面请问对方姓氏、表字,忌问名。“台”原为高而平的建筑物,亦用作官署名,如御史台。由此引发而用作对高级官吏的敬称,如抚台,又用作对一般人的敬称,如称兄为兄台。“甫”原为古代男子之美称,多附缀于表字之后。后遂与表敬的台字连缀而成表字之代称。 抗礼、亢礼:是长揖不败,不分尊卑的平等礼节。 拱、拱手:两手合抱以示敬意;右手在内,左手在外。 鞠躬,两脚并拢,两手下垂于大腿两侧,弯曲上身以表敬意。 打恭:亦称“打躬”,屈身作揖行礼。 合掌、合十:两手当胸前,十指相合,表示敬意。原为印度的一般礼节,为佛教所沿用。 执手:古时国君用以待功臣之礼,在许

7、多大臣的陪同下和乐声中,握住有功将领的手,以示亲热、慰问。 手拜:古代女子跪拜礼,两手点地而抬起拱合,同时低头至手。 敛衽:敛其衣襟,表示肃静之意。古代不分男女,均可说敛衽。后来专称女子之 拜曰敛衽。 道万福:古代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意为祝对方多福。后来用做妇女行礼的代称。行礼时双手手指相扣,放至左腰侧,弯腿屈身以示敬意。 簪笔:古代行礼时的冠饰,用毛装在五寸长的簪头上,插在冠前,又示礼敬。 磬折:像石磬一样的弯折身子鞠躬。 侍、侍立:站在尊长的旁边。 回拜:亦称回访,客人来访后,主人亦应前往复见客人。 投刺:投名片求见或代为拜贺。 式:站在车上,俯身而抚车前的横木,表示敬意。 前行示敬:卑幼与尊长同行,不可率而领先,必推尊长前行,以示尊敬。 却行:向后退着走,表示对客人的恭敬。 侧行:偏侧着身子前进。 以趋示敬:卑幼拜见尊长,或经过尊长面前,均不得大摇大摆或要紧不慢地踱步,而要低头弯腰,小步疾行,以此示敬。 避席:离开座位站起来,表示对客人尊敬。 拂席:擦拭座席上的灰尘,请客人就座,以表示敬意。 扫榻:拂除榻上的尘垢,表示对宾客的欢迎。 郊迎:到郊外迎接,表示尊重。 至门请:登门拜访。 为寿、上寿:古时进酒爵于尊者之前,一面致词祝颂。叫“为寿”或“上寿”。 奉觞:举杯敬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