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区建设的突出问题和瓶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712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景区建设的突出问题和瓶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景区建设的突出问题和瓶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景区建设的突出问题和瓶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景区建设的突出问题和瓶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景区建设的突出问题和瓶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景区建设的突出问题和瓶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景区建设的突出问题和瓶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景区建设的突出问题和瓶颈景区建设的问题、建议和趋势 前言 众所周知,景区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刺激人们出游的重要因素,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没有景区,其它旅游服务将失去存在意义。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景区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就目前来看,景区建设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景区建设中基础性配套设施考虑不足,景区产品质量低,可进入性差,使许多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难以规模化开发利用,已开发的景区,由于行大于游而处于半闲置状态。景区设施差,可享受的服务少,导致许多景区平均可停留时间很短,满足不了现代旅游者“深度”旅游的目的。

2、2,景区开发建设后,后续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景区在建成后后续投入很少,致使部分景区特色文化开发投入不够,或没有开发,建设理念一直停留在首期规划阶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景区建设在设计上缺乏创意,活动项目雷同,游客参与项目少,景区产品粗劣,可回味内容少,吸引回头客比率低。由于后续投入不足,许多景区只能维持局面,粗放性经营普遍。 3,景区体制改革滞后。在我国的很多地区至今有许多景区存在多头管理,政企不分,产权形式单一的现象,从而造成经营机制不活,等、靠、要现象严重。这样的体制的弊端导致了景区不能自主的调整经营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远远落后于同行业的竞争者。长此以往,这些景区必将会被市场所

3、淘汰。 4,景区不同程度存在市场定位模糊。许多景区在开发建设中没有规划,在经营中没有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景区产品未能在国内国际市场优化配置,同区域内的景区之间联动意识差,各自为阵,对外宣传尚未形成合力。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资源难以形成产品,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景区产品卖点不明,特色淡化,地区旅游形象不突出,景区产品难以形成品牌。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首先要继续加强*的宏观指导,保证规划建设的科学性。 旅游业是个综合性产业,需要在市场机制运作基础上,*主动给予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扶持和培育。*要实施统一领导和协调,推进落实。制定景区开发建设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政策,为旅游

4、景区初期资金积累创造宽松环境。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有计划解决景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问题。通过发挥国家投入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改善景区的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以便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景区的开发建设。还要加大景区建设科技研发的投入,应有专项经费,加速科技成品产品化,提高经济效率。 2,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增加后续投入,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 加快景区企业改革的步伐,推进景区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非公有制景区发展,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打破部门、行业、地区界限,旅游资源统一整合,推广国内成功经营模式,支持景区以资本为纽带向集团化、网络化发展。 增加后续投入,根据市场的需求适时的改进建设,保证景区常建常

5、新,时时跟上市场脚步,被广大游客承认,实现可持续发展。 3,以招商引资为契机,保证景区融资渠道的通畅。 大力进行招商引资,积极拓宽景区融资渠道。要建好景区项目库,建好正在招商景区项目库和重点客户库,增强为客商服务的意识,切实了解、解决招商中产生的问题,强化跟踪服务,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双赢原则,亲商、助商、扶商,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保证景区在建设过程中,风格统一,管理科学,定位明确。 4,在景区建设中注重品牌建设,凸显景区核心竞争力。 进行品牌建设,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有专原则,留住游客。精心策划、精心建设、精心管理、精心服务、精心编排,开发好四大旅游通道,打造极具

6、吸引力的精品旅游线路,发挥品牌效应。同时加强区域合作,使大旅游、大市场、大形象植根于景区建设的全过程中,发挥好区位优势,后发优势,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我国旅游景区建设将呈现的发展趋势: 1,建设中贯彻主题化深度开发的理念 伴随着大众旅游的蓬勃兴起和纵深发展,现代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到此一游”的“快餐式”旅游,而更多的开始追求呆在一地的“深度”旅游,回归了通过旅游放松身心、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的真正意义。因此,旅游景区的建设开发不能再仅仅停留在对固有资源的浅开发、粗加工上,而应该深入资源的内里,挖掘资源的文化内涵,提炼资源的特色主题,做到深度加工、主题开发。只有通过反映自身资源特色的

7、主题化深度开发,才能凸显自己的主题形象,才能在众多的景区中赢取差异化的主题形象定位,也才能满足旅游者“深度”旅游的需要。 2,建设中考虑情景式体验设计 人类已经从服务经济步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游客们渴望享受到独一无二的欢乐体验。体验经济的全新理念,游乐园式渲染的独特手法,无一不在提示我们在进行旅游景区产品设计和建设开发上,应更新观念,转变思维,以主题为灵魂,进行情景式体验设计,即从游客心里感受的角度出发,运用舞台、戏曲设计的理念,考虑景区特定的自然、文化资源和环境背景,围绕主题逐步展开故事,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尾声,甚至

8、高潮迭起,跌宕起伏,寓情于景,融景于情,情景交融,体验完美。 3、建设中融入精细化人文服务理念 对于我国大部分以自然、人文资源为主体的传统旅游景区而言,由于其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的刚性特点,客观上使得景区在建设上的差异不可能很大,因而服务的重要性将在景区的核心竞争要素中凸显出来。精细化的服务,人文化的关怀必将是景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竞争焦点。服务不仅要规范化,更要体现个性化。在遵循规范服务标准的基础上,考虑游客特殊的需要,满足游客个性化的服务要求,让出门在外的游客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尊重和细微的关怀;建设上不仅要关注局部细节,更要关注整体流程,体现人文关怀。在景区建设中,从停车场的安排到游客中心的

9、咨询,从旅游项目的设置到旅游投诉的处理,以及景区游览线路、灯光、背景音乐的设计和安排都应该以方便游客、服务游客、关心游客为准绳,以游客最大化满意为标准。 4、建设中考虑开辟多元化盈利模式 目前,国内大部分旅游景区都将门票收入作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反映出其产品类型的单一、功能配套的不完善、服务设施的不齐全。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产业,旅游者在景区的消费至少包括“游、食、娱、购”四个方面。食,旅游者必不可少的基本需求,一顿富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亦能增加旅游的不少情趣和温馨享受;娱,现代人本性和自然的需求,一场精彩的民俗特色或历史文化演出,一项高度参与的活动项目,一次全面互动的游园活动,能够让旅游者真正

10、放松自我,回归自然,回到儿时欢快的童年;购,景区消费的最后一站,一个做工精细,富有地方特色,体现民族特点的旅游纪念品不仅能给景区旅游化上了圆满的句号,也能给旅游者留下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因此,在旅游景区建设中应该不断强化旅游功能,营造娱乐氛围,打造特色服务,构筑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空间。 5、景区建设在动态化中持续创新 景区建设要在项目上不断创新,内容上不断变化。给人动态的感觉。这种保持动态创新的经营模式会为赢得独特的市场形象和大量的回头客提供契机。对于我国旅游景区建设发展趋势而言,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体系,对于不同性质、不同类别、不同特色的旅游景区,可以采取不同的创新方式。对于以人文资源为主体的旅游景区,可以在建设中进行文化主题深度挖掘、整合的创新,大型节庆表演活动的创新,人文关怀服务的创新;对于以自然资源为主体的景区,可以在建设中进行特色旅游产品的创新,旅游功能的创新;对于人造的主题公园,可以进行时尚项目的动态持续创新,节庆表演活动内容的延伸和主题的创新,情景渲染和气氛营造的创新。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景区建设中要深刻贯彻建设和谐景区的思想,规避景区建设中的不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挖景区人文内涵,力求工程独特创新,集中打造知名品牌,实现景区建设的常建常新、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