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理论新编(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族理论新编(1).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民族理论新编中国民族理论新编期末考试复习 吴仕民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1、 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2、 封建民族的四种制度:封建制度、封建农奴制、奴隶制、原始公社制。 1 共同的历史渊源 2共同的生产方式 3共同的语言 4共同3、 构成民族的六大特征:5共同的风俗习惯 6共同的心理认同 的文化 1有些民族基本上全民族信仰宗教 2有的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4、 民族与宗教的联系:3宗教对一个民族的特征有着重要影响 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 1民族特征是民族识别的重要依据 2民族源流是
2、民族识别的重要历5、 民族识别的依据:3民族意愿是民族识别的重要依据 4实行相近和就近认同 史依据 6、 民族形成的时间:民族是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的产物。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7、 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同源异流,异源同流 8、 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阶级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 9、 民族同化及其特点:民族同化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征,接收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民族同化根据其变化原因、手段、过程、性质分为强迫同化
3、和自然同化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分界点在于是否使用强制手段,是否使用暴力和特权来实现同化过程。 10、 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民族权益。 11、 民族关系的本质:平等、互助、团结、和谐 12、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各民族的经济和社会的各项事业都不断得到发展,自身素质都得到提高,并且各民族的特点和优点都得到充分的展现,共同走向民主、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共同享受国家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13、 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这个阐述,揭示了民族问题的内涵,其内容至少包括四个方面: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
4、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 14、 民族问题的特性:民族问题的普遍性 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民族问题的国际性 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15、 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文化事业。在实践中,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显示问题与历史问题的交织,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交织,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的交织。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16、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一,主张一切民族的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拥有任何特权。第二,主
5、张各民族在一切权力上平等,并对少数民族的权利给与更多的保护。第三,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铲除导致民族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来实现各民族真正的平等。第四,主张民族平等不仅表现在政治法律上,还应体现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真实的社会关系。第五,主张实现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联合、民族发展的有机统一。 17、 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的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包括:第一,民族区域自 - 1 - 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共
6、同居住于同一区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条件。第三,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形式自治权的政治形式。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是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内,聚居区的少数民族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的目的在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和特点,更好的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繁荣,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18、 平等、互助、团结、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也相互离不开。 19、 “两个共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
7、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SH会上来,凝聚到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20、 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主要指的是通过适当的制度、政策、投资等系列化的支持、保障,从根本上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基本条件,培育自身的综合发展能力,实现快速、高效的发展,从而逐步缩小区域间发展水平的差距,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西部地区包括我国12省、市、自治区,土地面积687万平方
8、公里,约占全国的71.5%;人口约3亿多,占全国的28.4%。全国少数民族人口75%左右分布在西部地区。 21、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第一,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第二,西部大开发可以为21世纪我国经济的发展拓展新的广阔空间。第三,西部大开发对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巩固边疆具有重大意义。第四,推进西部大开发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2、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政策措施:第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第二,打好基础,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第三,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发
9、挥科技作用,增加教育投入,培养和吸引各类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智力支持。第四,国家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第五,促进东中部和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第六,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创新与发展,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促进西部大开发、大发展。 23、 我国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24、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改革和建设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坚持民族平等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条件。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25、 其他: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最后识别的少数民族是基诺族。中国目前共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 程碧辉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