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827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课程论文 标 题:中国音乐剧产业的现状分析专 业:文化产业管理班 级:成 员:雷 B1201 xx 曹xx 胡xx 刘xx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及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一、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样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受众人群 。妈妈咪呀!中文版总票房达1.3亿元,而原创音乐剧三个橘子、钢的琴、大红灯笼以及碟等都凭借完整的

2、剧情故事,完美的制作团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足以证明中国音乐剧的巨大市场潜力。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中国音乐剧市场是一块可以预见的“大蛋糕”,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制作音乐剧,但中国音乐剧的起步太晚,又企图腾飞得快些,难免有些误区,若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目前音乐剧在国内的发展并非想象中那般顺利,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中国音乐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首先是原版引进,然后是改编中文版,最后是做原创音乐剧”,3个阶段的核心落脚点在于如何本土化,因为音乐剧是西方舶来品。例如,中文版猫的场景是垃圾山,所以不同版本的猫中,垃圾山会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做“本地化处理”,这次中文版猫在北

3、京演出时,垃圾山里就出现了“鸟笼”等京味元素;我,堂吉诃德走的是另一种路径,这部经典音乐剧在得到授权后,由曾为美国百老汇戏剧导演的约瑟夫格雷夫斯带领一群中国演员排演完成,剧中不论是台词还是唱段,所有演员都用英文完成,在演出形式、舞美、道具甚至是音乐上,导演都有相对较大的改编权限,他可以根据剧场、观众、时间等各种客观环境的不同,而对剧目呈现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或修改。虽然这几部改编的音乐剧反响不错,票房收入较高,但有专家指出,国内大部分音乐剧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它们首轮演出依靠一系列大张旗鼓的宣传,尚有不错的反响。到了第二轮,情况便会明显弱于前一轮,到了第三轮情况显然不容乐观。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4、有很多。 1.缺乏资金投入。“除了百老汇音乐剧,国产音乐剧是做文化市场的人最怕碰到的课题,能回避也就尽量回避了,因为基本没有一个赚钱的,能不赔就不错了。”一位从事了多年文化市场营销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这些话直接反映了中国音乐剧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资金。在很多中国舞台演出的制作方看来,音乐剧就应该有恢弘的场面、精美的道具、人多势众的舞台,这些外在条件甚至比音乐剧情节本身都来得重要,可出得起这个钱的投资者并不多,就算是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以及文化重镇,其间的音乐制作人也轻易不敢碰音乐剧这个话题。例如,在上海,本土音乐剧狂雪投资了900万,却只演了5场就不了了之,而有关锦鹏坐镇的长河,7场

5、演出也耗去了900万投资。另外,国家对音乐剧这一产业重视程度不高,相关的音乐剧创作扶持政策和引导性政策不完善。 2.演出专有剧场的稀少。毋庸讳言,我们在音乐剧作曲、作词、编剧和编舞等极其重要的具有音乐剧特色的专业方面创作力量薄弱,而缺乏能够展现他们才华,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他们表演技能的舞台也是重要方面,缺乏相对稳定,具有长远规划的创作、生产实体,缺乏剧目生产和演出的持续性,就意味着缺乏主创人员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剧场存在地域的不平衡性,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在剧场的数量质量上都远远优于经济落后地区,而且存在演出设施的不完备性,很多剧场提供的演出设施仅仅支持最简单普通的音乐剧演出,对于某些大型音乐

6、剧制作来说,很难达到其设施要求。 3.各环节专业人才比较短缺。国内音乐剧市场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包括音乐剧编创人员、专业演员以及制作人等。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我国仅仅集中于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或者音乐学院,并没有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涉及音乐剧各方面人才的培养问题,导致失去了不少发现、培育音乐剧人才的机会。更有甚者,本来就数量不多的对口专业人才在毕业后不是选择转行做影视剧,就是到国外发展,所以在专业音乐剧演员这块有较大缺口。此外,还有音乐剧编剧和制作人缺乏的问题,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主任金复载认为,中国缺少的是成熟的制作人来关注并实施原创作品的可持续性发展,“每个艺术门类

7、都有它的核心,话剧的核心是剧作家,歌剧的核心是作曲家,戏曲的核心是演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角儿”,国内音乐剧制作人要么是投资人,要么是艺术家,较难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比较缺少能贯通从剧本策划、投资人、演员班底、制作团队到市场营销等工作的优秀制作人。 4.演出票价偏高。中国音乐剧文化消费总量较低,文化消费结构层次较低,其中重要原因就在于票价。国内音乐剧由于制作成本高、场租高、票务代理环节多、赠票多等因素,导致演出票价偏高。日本四季剧团的音乐剧票价不超过刚毕业大学生月收入的1/25(相当于200元人民币左右),狮子王在百老汇上演时的票价仅40美元(255元人民币),而妈妈咪呀!中文版平均票价在500

8、至600元之间。虽然目前许多音乐剧通过降低票价来吸引消费人群,但还是出现了许多高价票空席的场面。 5.原创性不足。同国外的音乐剧相比,我国原创的音乐剧无论在作曲、舞蹈编排、剧情的设计还是表演等各方面都暴露出了能力不足,水平有限的问题,甚者有为了确保演出的顺利进行,事先在录音棚将所有的曲目录制一遍,现场演出时,就能随心所欲地播放录音,减少出错的可能。国产音乐剧几乎很少能看到现场乐队伴奏,往往都是后台播音。还有就拿舞蹈的创作和编排来说,太过于注重场面的宏大,个人的炫技,舞蹈的编排并没有以人物形象,故事背景为依照,从而脱离了人物的真实写照、脱离了剧情、脱离了戏剧的冲突,使得舞蹈和剧情无关,单独拿出来

9、表演或许比放在音乐剧中更有吸引力。剧本在剧情设计上多“套路化”,故事不动人,情节少跌宕,人物缺乏个性,情节展开无逻辑,没有好的剧本何来优秀的音乐剧之说。并且缺乏符合市场需求的精品原创音乐剧剧目。目前,国内原创音乐剧演出场次达到上千场、观众人数超过数十万人次的剧目非常少,大多数原创剧目由于种种原因甚至难以维持剧目的常态演出。国内原创音乐剧缺乏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剧目,存在“剧目多但精品少”的发展瓶颈,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从创作内容来看,部分音乐剧缺乏市场需求的考虑,演出几场后,效果不好就被迫停演,难以形成精品;从运作来看,部分市场反应较好的音乐剧缺乏长期驻演剧场,难以维持长期运作,从而难以实现产业

10、化发展。 6.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模式。音乐剧是个产业,但在中国却始终没能做成一个链条。有些剧作花费上千万,但只想着开始,没考虑后续。请来名演员、铺开大舞美,却没有长期演出的可能性。但值得一提的是开心麻花音乐剧将努力实现“出口机构制作票务推广”产业链模式,并且尝试院线式营销模式。另一方面,音乐剧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市场,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原创音乐剧作品没有市场化的考虑,也没有产业化的操作,并且国内少有做音乐剧的平台,营销和创作的团队也没有建起来。如果音乐剧无法实现产业化,做到常演不衰,也就无法培养和积累相关的专业人才。如果不给予演员足够的戏演,他为了生计自然就会转向行业。商业运作模式欠缺。简单来说就

11、是,某一个演出投资方抓了一个剧目并预约了相关的知名主创人员参与创作,临时聘任一两位演艺明星担任主要角色,同时招聘其他创作演出所需人员来组织演出生产,剧目上演结束后,便没了下文。这样的一次性生产机制,就不可能有在发展目标下的后续剧目生产计划,也就没有剧目的不断开发和积累。 三、对中国音乐剧市场发展的建议 国内音乐剧市场容积大、潜力大,但推进其发展的根本点在于:音乐剧从业者能否提供给消费者最好的内容和产品、音乐剧从业者有无综合的品牌运营思路以及音乐剧从业者有无长期耕耘市场的决心。 1、增加更多高质量本土原创音乐剧。从现有的音乐剧市场而言,汉化西方音乐剧在国内能吸引的大多数人群都是本身对音乐剧有所了

12、解和欣赏能力的,然后对于音乐剧本土化发展而言,需要以群众为基础,创作更多本土化、原创性的音乐剧。而原创性音乐剧创作的目的应以故事为核心,而非形式上的堆砌,一味模仿或是为延长时间而创作出拖沓的剧情。音乐剧编剧人员应有更专业的创作素养,立足于民情和时代发展而创作。 2、加大业内人才培养力度。现有的高校所开设的音乐剧专业都不能迎合音乐剧行业对从业者综合素质的要求。戏剧学院所培养的音乐剧人才在编剧、表演方面有所长,然而在音乐及舞蹈方面却略有欠缺;而音乐或舞蹈为主的院校,对编剧和表演方面却有所欠缺。对一个综合素质要求高的行业而言,音乐剧人才的培养应加大各方面要素的和谐发展,对高校而言,应合理有效地运用社

13、会及业内资源,促进各类高校之间的互动培养。鼓励戏剧学院音乐剧人才所编剧的作品能使音乐或舞蹈学院的音乐剧人才参演,交流演出经验及感受,而非一而再再而三地排练经典西方音乐剧,使国内音乐剧人才最终在本土的音乐剧市场发展受限。 3、做好音乐剧推广及营销 群众是基础,将所有人作为音乐剧的目标消费者。 音乐剧和歌剧的概念由于其普及度不高、市场不成熟等因素往往会被人们混淆,其实音乐剧相较歌剧而言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通俗化的娱乐产品。音乐剧市场发展的第一部应该是打破群众对音乐剧原有的认知。现有的音乐剧推广从根本上而言是在针对对音乐剧本身就存有兴趣和欣赏能力的群体,但是对于整个音乐剧的推广和市场发展而言,远远不够。

14、要打通大部队的市场,必须做好切实有效的市场调查,对各类群体的日常生活轨迹、网络使用率、APP使用率等数据进行调查、统计及梳理整合,找准可推广的平台及方式,及时记录、及时开发。合理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及网络热点,创新推广方式,与时代热点相结合创造话题,借用网络大平台大流量的优势推广,吸引更多圈内圈外的群体注意。 推广及营销方式 推广及营销离不开广告的造势,然而在众口难调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硬广告只能起到令受众厌烦的效果,广告需要的是更多的创意和用心。音乐剧市场要发展,要走营销道路,必须能在广告推广上做足心思和创意,一举抓住受众眼球才能使音乐剧的推广起到作用,改变受众群体的固有认知从而影响其消费习

15、惯,在硬软广告上都能有所创新和“大不同”才能更加深入受众的心里。 对于音乐剧营销而言,以“酒香不怕巷子深”为原理的内容为主的营销并不能适应市场的开拓与发展,销售渠道反为重中之重,内容再好的音乐剧,做不好渠道销售仍然会被沦为“冷门”。找好渠道才能使音乐剧成功推广到受众并引起注意。 更深层次而言,音乐剧营销也需要“口碑”,渠道销售最重要的仍然是“受众”。如何能让某一出音乐剧受众从小众发展成为大众才是渠道销售的重点。当下人们热衷于在社交场合发布新鲜有趣的事物,音乐剧营销应着重顺应这一潮流,以创意、趣味的方式吸引人们的关注并能使其更为广泛地传播出去,是所有营销方案的最终目的。 跨界合作式的营销同样能吸

16、引大量受众的关注,跨界营销的本质是消费者参与的内容营销,而单从音乐剧本身的艺术性为出发点做传统营销推广势必只能起到非常微弱的传播作用,跨界营销却能将音乐剧这一艺术行业与群众生活有效结合起来而引起重视。以UBER为例,在初步开发国内市场之际,不断地与各类网站、实体商户及品牌合作,不断推出吸引眼球的专车服务,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UBER的存在并乐于使用。对于音乐剧市场而言亦是。现当代的社会发展使人们需要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音乐剧应作为一种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音乐剧场内互动。音乐剧与歌剧、芭蕾舞剧等纯粹的高雅艺术欣赏不同,音乐剧很多素材来源于生活而并非高于生活太多,受众群体也是切实存在于社会

17、中各行各类各层的人群,音乐剧现场应该与场内观众有更多的互动环节或活动加深观众的印象,自然而然能起到通过观众而收获更多受众注意力的效果。 4、音乐剧演出现场各部门需更加完善。对于一部完美的音乐剧演出而言,表演者是主体,然而对场地、舞台、票务等方面的要求同样不低。国内音乐剧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光有成熟的表演者不足以达到整部音乐剧完美的要求。西方国家许多音乐剧配备有专业的演出团体,其中包含演出人员、舞台搭建人员、灯光舞美人员等等各方面各部门的专业配备,然而国内许多音乐剧在后台操作方面仍然有欠缺,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建立起专业的操作团队及监督团队保证音乐剧演出的完善。 5、积极寻找融资渠道。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势必引起各类投资人的注意,音乐剧行业作为文化产业必不可少的分支,同样会被各方投资吸引。而音乐剧寻求投资的前提必须是有有价值、高质量的内容,积极呈现给投资者寻求资金注入。 作为一种风靡世界的艺术形式,音乐剧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无疑对于整个中国艺术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因此,对于音乐剧人而言必须紧紧抓住当前的好时机,以音乐剧表演的艺术规律与实质为前提,着眼于音乐剧表演人才的基础性培养,重视中国原创音乐剧精品的制作,挖掘中国音乐剧市场的潜能,为音乐剧这一舞台艺术形式贴上中国的标签而努力。此举任重而道远,但相信在不但的坚持后,必定会有耕耘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