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说课稿模板汇总.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885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地理说课稿模板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学地理说课稿模板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学地理说课稿模板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学地理说课稿模板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学地理说课稿模板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地理说课稿模板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地理说课稿模板汇总.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地理说课稿模板汇总 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汇总 大家好!我是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所选用的教材为广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第 章第 节的内容,是初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 的基础上,对 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 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 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

2、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理解、熟记、初步掌握、会运用 对 进行 等; 2.能力目标:通过 的学习,培养学生图表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观察、判断、合作、探究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地理学习的独特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1.教学重

3、点: 2.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 1 -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 ,对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 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七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法与

4、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原则。 此外,根据地理教学的特点以及农村教

5、育的特点,我将采用地理教具、地图册辅助教学,直观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形象的掌握所学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地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现代地理教学论指出, 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

6、里,通过 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 环节。 - 2 -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地理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从学习的只是、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

7、个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我将采用重点式的板书,重点式的板书将教材内容中最关键的知识加以概况、归纳、列成条文按一定的顺序板书,这种板书,条理清晰,重点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谢谢各位老师。 - 3 - 中东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中东(1),这一课题选自

8、广东人民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中的第八章第一节中东(1),适用于七年级学生学习使用。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中东”这一节的教材并没有着重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教材突出了以下几点:长期的热点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宗教以及文化的差异。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课知识目标有如下四点: 1.能指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和位置,以及重要的临海

9、、海峡、运河; 2.能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并能领会中东石油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3.运用中东河流图及世界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 4.了解中东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能力目标为: 通过本节的学习,加强培养读图能力,以及对地图的归纳、推理、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想目标: 结合时事地理内容,培养关心社会和关心世界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概念与人地协调观念,明确世界各国各民族应团结协作,而非势力抗衡,呼吁世界和平。 综上所述,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认识水平的要求确定:中东处于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为教学重点。

10、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就其重点而言,它是中东问题难以顺利解决的症结所在,又是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重要原因。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又一难点是:巴以冲突。这既是一个历史渊源很深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矛盾很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巴以疆界线的划定,学生很难读懂。 对教材我是这样处理的,本节课共用三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现冲突、- 4 - 战争频繁的中东,激发学生呼吁世界和平的情感;接着利用自制课件辅助讲授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并通过课堂练习对重点加以巩固。第二课时,从中东的气候入手,分析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以图片叙述文

11、化的差异,并通过动画演示巴以的领土纷争,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做到既全面兼顾,又突出重点。第三课主要从分析伊拉克入手,通过分析伊拉克的历史,了解伊拉克灿烂的古文明古巴比伦。通过学生集体讨论伊拉克战争,即锻练了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的方法,又提高了历史思维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的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学生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二、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读图分析+分组讨论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同时通过多媒体动画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

12、,以及对美伊战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学生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什么电影或是什么战争片,这是XX年,美国入侵伊拉克纪录片,美伊战争的硝烟至今仍未散尽。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区像中东一样,一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频繁的冲突、战争,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请同学读教材上中东战争年表 首先一起看一下中东在世界上的位置,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将部分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 中东联系亚欧非三个大洲被五个海所环绕,它们是:阿、红、地中、黑、里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盐水湖谁

13、能说一说为什么里海虽名为海而实际上为湖?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还有就是著名的海湾,波斯湾。 谁知道波斯湾为什么那么著名? 对,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石油,一起看世界石油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中东石油的分布最密集。 这是世界主要产油国的石油储量,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前五位的都是中东的国家,它们依次是沙特、伊拉克、科威特、伊朗、阿联酋。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前五位的都是中东- 5 - 的国家。 我们从饼状图上可以看出,中东石油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5。4%。 一起看,这是中东的国家,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这里是中东的五个主要产油国,它们分别是,一起看沙特阿拉伯,它不

14、仅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在中东,它的国土面积最大。 一起看,这是沙特的油田,这是巨大的输油管线,这是伊拉克的石油加工,这是科威特的石油生产。 一起看中东的石油是如何向外输出的。这里有三条石油外运航线: 航线一经由苏伊士运河运往西欧各国和美国; 航线二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运往西欧各国和美国; 航线三穿越马六甲海峡运往日本和美国。 航线一和航线二同样是运往西欧和美国,这两条航线有何差异? 请同学们结合世界地图找出三条石油外运航线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填入课本5的表中。 在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柱状图上,可以看到以色列和沙特的国民生产总值远远高于我国,但是,石油是一种非可再生

15、资源,终究会有用完的一天,中东地区没有了石油,它的经济应该如何发展? 在学生讨论完成后,小结,针对教学重点难安排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后布置作业:完成P5活动题预并预习。 - 6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下分析: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编排上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第一节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材的第二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章内容是后面各章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又南北方地区平时大家了解较多,所以将南北方地区放在

16、西北和青藏地区之前学习,有利于在掌握本课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认识地理区域的方法。 在内容上本节所涉及的南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教学目标 根据地理课标准的要求我设置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和河流流量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人文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通过分析南北地区人

17、文差异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图片,资料,视频等了解南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性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二、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 - 7 -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精心设计了信息整合课件,创设出全新的氛围,尽可能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了期待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由

18、旧到新,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自觅知识,自得方法,使他们乐学,也会学。 学法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人人动手动脑,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使得学习的过程很愉快,同时又渐进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和程度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三、说教学程序 学生已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行政区划以及温度和降水量图的判读,所以在本堂课我通过:导入合作探究,教授新课巩固小结反馈练习等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

19、)导入新课 从晏子使楚的故事入手,说的是:齐国的晏子到楚国,楚王想戏弄他,故意将一个犯人从堂下押过。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回答:一个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就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偷东西晏子回答:淮南有橘又大又甜,一移栽到淮北,就变成了枳,又酸又小,为什么呢因为土壤不同。从故事提出问题,我国南,北方的在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呢为什么会影响水果的生长南,北方不同的自然特点除了影响到水果的生长,对于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又有什么影响呢通过设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原因的热情,也以问题的形式带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也就是要学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教授新课 本节课是信息整合课,每两个

20、同学就有一台电脑,所以本节课我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让学生讨论结果,教师再巡回指导来进行新课的学习。这样可以达到个别同学能力的锻炼与全班参与相结合,避免了重视个体,实现了人人参与,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一部分,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 1.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中国年降水量图,根据图下面所设的问题读图,讨论,寻找答案,从而了解南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气温和降水量上的区别以及河流径流量的差异。 2.提问:南北方地区在自然方面有什么区别,让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进行引导和归纳总结。 - 8 - (过渡)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明自然差异往往会造成人文方面上的差异,进而过渡到第二部

21、分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第二部分,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在人文地理差异这部分,与第一部分不同的是在学生通过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信息了解南北方地区在农耕制度,传统民居,饮食,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后引导学生从地形,温度,降水,河流等方面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三)巩固小结 在学习中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因此最后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笔记,让学生参照课堂笔记,回答课前导入时所提出的问题,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 (四)在小结完后通过反馈练习达到反馈,巩固的作用 四、亮点 本节课目的性强,层次感强,实践性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

22、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合作交流学习经验的形式让学生们学得自在,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 9 -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而且现在百姓们手头宽裕了,出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也就成了必然的要求。 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分析与处理 掌握好中国的行政区划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作用,因此,熟悉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涉及到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级行政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位置也错综复杂,使学生形成我

23、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弄清省级行政区的地理分布则成为了本节的难点。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弄清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其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对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的学习,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三、过程分析 本节课知识容量大,学生记忆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反复做读图、填图和拼图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24、 激情导入 互动启思 合作探究 创新升华 激情导入 约翰洛克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地保持学生的注意。 竞赛猜谜,激情导入: - 10 - 寻找猜谜高手: 船出长江口 银河渡口 藏宝之地 双喜临门 碧波万顷 大言不惭 从学生感兴趣的猜谜入手,以趣激疑,以趣引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猜谜,让学生对下面学习的内容有了期待感,使学生能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 互动启思 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 以记促学,寓教于乐: 寻找记忆之星、点子王: 1.给大家3分钟时间,看谁在规定时间内记得又多又快。 你记得这么快的妙招是什么呢? 如:位置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 联系生活实际记忆等。 2.老师出招

25、: 针对行政区名称中国行政区划歌 针对行政区简称三字经 针对行政中心听天气预报 提出目标,突破重点,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让同学们认识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激起学生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老师出招充分体现老师导学的作用,让学生学得轻松,寓教于乐。 合作探究 地理教师应不断地改革方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 1.寻找朋友,掀起高潮: 找朋友规则: 最快实现四个朋友的团聚的组为胜利者。 - 11 - 2.动手操作,加深印象: 选男女各两名代表与电脑竞赛; 利用拼图纸板各小组之间开展比赛。 利用儿时常玩的游戏形式,

26、突破难点,让学生灵活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不仅能乐学,还能掌握学习的方法,会学地理 注重了地理教学的综合性原则及挑战性原则,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知识,在竞争中掌握知识,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 个别同学能力的锻炼与全班参与相结合,避免了重视个体,实现了人人参与,营造出了良好学习氛围。 学习地理的目的并非保持和再现知识,而是使学生能在新情境中运用知识。 创新升华 课堂延伸,拓展思维: 1.下列成语、历史名词中包含有哪些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蜀犬吠日 黔驴技穷 乐不思蜀 得陇望蜀 马空冀北 皖南事变 晋冀鲁豫游击队 2.争做奥运使者: XX年北

27、京奥运会期间,大量国外友人来到中国,他们非常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你能学做导游,向他们介绍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情况吗? 课外实践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直观,创设出乐学的氛围,尽可能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采用猜谜、寻找点子王、找朋友、重温红色之旅等手段,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了期待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获取信息 ,加工信息,贮存信息,应用信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他们真正“动

28、”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动手,主动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品质,让学生学会自觅知识,自得方法,使他们乐学,也会学。 - 12 - 学法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人人动手动脑,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使得学习的过程很愉快,同时又轻松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和程度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五、评价分析 留给学生一个舞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共同收获成功果实。 本节课目的性强,层次感强,实践性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9、在注重获得知识的同时注重让学生的情感也获得熏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们私毫觉察不到学习的枯燥、勉强,学得开心;用合作交流学习经验的形式让学生们学得自在,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多次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巩固知识,做到了留给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教给学生攻破难关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师生一起收获成功的果实。 【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在事业单位教师、普岗教师、昆明教师、特岗教师考试中教师资格试讲中指导依据,说课、试讲面试中一定要以此未标准来设计自己的教案和说课稿】 - 13 - 天气与生活 一、教学内容和目标 本节课是七年级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属于“自然

30、环境与自然资源”方面的基础知识。在“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4.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等理念指导下,结合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节课目标设计如下: 1.知道“天气”的内涵,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 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养成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习惯,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因为天气跟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而且对终身发展有用,所以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

31、懂简单的天气图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又由于天气符号、天气图比较抽象,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再加上天气预报节目中常用天气和天气图每过一段时期可能有所改变,因此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 针对以上的重点和难点,我主要用演示图片、谈话、实践、强化和发现等方法相结合来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再根据学生的的心理发展规律,我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体采取了视听、讨论发言、小组合作交流、比赛、角色扮演等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教学过程 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我创设了“让学生通过网络直接收看全国未来48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节目

32、,并做记录,讨论我们常州的天气情况”这一情境。 2.待学生讨论交流完全后,提问:“那么谁能来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呢? - 14 - 3.我对能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的学生作出肯定评价后,让学生继续描述给出的三张表示不同天气的图片所反映出来的天气情况,并提出问题:“那么描述天气要从哪些方面来讲呢?天气又有什么特点呢?” 4.描述完后,学生总结回答时,我对学生给出的每种答案都作出适当评价。当有些学生混淆“天气”与“气候”概念时,我会出示一些关于“天气”与“气候”的话语:“如我们常州一年四季,四季分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学生辩别它们分别是指出的“天气”还是“气候”,从而让学生知道天

33、气的内涵是多变的、短期的。 5.接着再根据学生的生活提问:“在你的生活中都经历过哪些不同的天气类型呢?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 6.学生自由发言后,我小结到:由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可见,天气会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哪些方面呢?请看大屏幕:“出示三张关于丰收、洪涝、干旱的图片,学生看完后,再展现两则资料,由此让学生议一议天气对人类活动还有哪些影响? 7.学生交流时,如果有学生总结出:天气对人类活动既有有利也有不利的方面。我会肯定这种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从而让他享受成功的喜悦。 8.在以上整个活动过程中,我设计的层层递进的系列生活化问题绐终贯穿其间,这样通过创设真实

34、吸引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习地理的兴趣被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9.以上是让学生知道“天气”的内涵,学会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本节课的另一重点也是难点:“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简单天气图。” 10.先由我说出并解释一些民间谚语:“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意在让学生要日常生活中能具备看云识天天气的能力,由此提出问题:那么我们怎么来看懂卫星云图和在城市天气预报图上辨别各城市的天气情况呢? 11.于是出示一幅卫星云图,提出问题:卫星云图中不同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1

35、2.师生共同完成后,让学生先仔细阅读辨别书本和地图册上的天气符号,再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节目”给他们看,要求学生注意天气预报员是怎样播放城市天气预报的。并让学生为下面的小组比赛作好准备!如果天气预报节目中有出现与书本不相符的天气符号,要给同学们作解释:天气预报节目中常用天气符号和天气图每过一段时期可能有所改变。 13.小组游戏比赛规则:小组内的一位学生上前负责抽取出城市;另选出一名天气预报员到大屏幕前在城市天气图上找到城市后,播报出该城市的天气情况;其他组员根据天气预报员播报的天气状况在我准备的天气符号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天气符号,向大家- 15 - 展示,其他同学作评委;最后评出优胜组并颁奖。 1

36、4.在这里我把这一环节设计成游戏形式,让学习小组尽可能多的识别天气符号,对优胜小组给予表扬和象征性的物质奖励。不仅创造机会让学生识别更多的常用天气符号,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需要,让学生有了直接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15.在这一教学活动中,为了把形成结论的过程变得更生动,我让学生进行视听、实践、比赛、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地理学习的主人。 16.在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理念指导下,我又设计了如下的角色扮演活动:明后天学校将举行秋季运动会,如果你是运动员,班主任、体育教师、校长都有应该充分考虑天气情况,那么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作准备呢? 这一活动让学生可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使

37、我自己对本节课作一个客观、理性的思索,是教师发展的又是一重要途径! 17.布置作业:回去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与同学交流明后天我们常州的天气是什么样的。目的让这一节课能在学生的生活中有所体现和延伸! - 16 - 地球的运动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 地球的运动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地理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的课文,本节教材的内容有: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五带的划分及选学课文“四季的形成”。课文安排了三处“想一想”,两处“读一读”,一处“做一做”,还安排了11幅反映地球运动和五带划分的图片。教参建议上3课时,本节课为第1课时,讲授教材部分内容。 编排意图和前后联系 这节

38、内容是继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之后编排的,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知识,并且小学自然课中也学过了“太阳高度”、“昼夜和四季的成因”等知识。现在,对地球运动进行学习,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打下了基础。 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课文分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分别进述。应该指出的是地球绕轴自转和绕日公转是不能分割的,分开来讲是为了教学上的方便。 “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一段课文,内容较简单,为了使学生能获得感性知识,教材安排了演示地球自转的小实验和一段阅读材料。“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一段课文,涉及的地球基础知识是比较多的,但这里抓住了一点,即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夹角,且地球在公转过程中,

39、地轴的倾斜方向始终不变,然后从现象入手,得出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使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记住地轴倾斜的方向和角度,知道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及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 使学生初步学会画一幅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3.德育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着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17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

40、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练习安排 第14页选做复习题1-3题,这两道题是突出本节重点 知识和重点插图而安排的,第1题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现象的原因,第3题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两分两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 二、说教法 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本课内容比较抽象,限于初一学生的思维水平,要认真贯彻加强直观性的原则。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直观,变不可视为可视。在课件的使用中,给学生提出问题,以发现法巩固知识。 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演示、课件播放、指导目标、教师讲述、练习体会

41、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地球仪、自制课件等。 三、说学法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 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 到学习的目的。 3.记:即学生在初步了解本节知识的基础上,识记本节重点知识。 四、说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日常生活观察到的日夜交替和季节变化提 问,这些是自然现象还是有神灵在主宰,引出本课内容,要求学生自学。 讲授新课: 1.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含义、方向、周期:通过观察地球自转动画得出结论。 提问假定地球不自转,太阳照在地球表面

42、会出现什么现象? 要求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观察地球表面不同地点昼夜交替的情况。 想一想:当我国北京午夜时,美国华盛顿是白天还是夜晚?当日本东京午夜- 18 - 时,英国伦敦是白天还是夜晚? 读一读: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2.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公转含义、方向、周期:通过观察地球公转动画得出结论。 通过观察地球公转时的姿态的动画,得出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是保持66。50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演示讲解: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 演示讲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得出四季变化的规律,填写表格。 想一想:学校所在地一年之中

43、每天正午太阳高度一样吗?什么时候较高,什么时候较低?学校所在地一年之中每天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什么时候较长,什么时候较短? 总结新课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其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了季节变化的现象。 布置作业 1.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和季节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对照课文中图1。17,在图1。24中标出地球公转的 方向,画出太阳直射的纬线,并填注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完成一幅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五、说板书设计 - 19 - 降水和干湿地区 一、说教材 本节课主要学习中国地理第三册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本节共分三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本章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鉴于天气和气候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本章教学内容注意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入,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把抽象的天气、气候知识变成具体有用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