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分析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1910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0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滴定分析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滴定分析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滴定分析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滴定分析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滴定分析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滴定分析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滴定分析法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hapter 10 滴定分析法,滴定分析法是化学分析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滴定分析法以化学反应为基础,根据滴定反应的类型不同分为酸碱、配位、氧化还原、沉淀滴定法本章主要介绍酸碱、配位、氧化还原和沉淀滴定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指示剂、滴定应用等。,一、本章要求1、了解各种滴定法的原理、滴定条件,掌握影响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2、了解各种滴定法指示剂变色原理,掌握各种滴定法指示剂的选择,常用的指示剂使用条件及颜色变化;3、掌握各类滴定法能够准确滴定的条件及终点计算方法;4、理解条件稳定常数概念、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对条件稳定常数的影响;,5、理解条件电极电势概念,掌握氧化还原滴定的准确滴定判据、化学

2、计量点的计算和突跃范围;6、掌握各种滴定分析方法的重要应用。难点:滴定原理、条件重点:四大滴定的 滴定原理、滴定条件、指示剂、应用二、计划学时:1416,10-1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以酸碱反应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酸:酸碱质子理论认为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 一元弱酸 HA(HAc)多元弱酸 HnA(H2CO3),碱:凡是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一元弱碱 A-(Ac-)多元弱碱 An-(CO32-),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为两性物质。,HA-H2A-HCO3 H2PO4-,HA2-HPO42-,缓冲溶液:HA A-,10-1 酸碱滴定法,1.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酸碱指示剂一

3、般是有机弱酸或弱碱,它们在溶液中以酸式或碱式两种型体存在,两种型体因其结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一、酸碱指示剂(自学为主),溶液中H+或pH值发生变化,指示剂可能获得质子转化为酸式或给出质子转化为碱式,引起溶液颜色的变化而指示滴定终点。,共轭酸碱对结构不同,呈现颜色不同,H+变化引起结构变化,颜色变化。,例如:酚酞是有机弱酸,称为酸型指示剂。水溶液中有如下颜色变化:,在酸性溶液中:酚酞主要以HIn存在,无色。随着溶液中H+浓度的逐渐减小,上述平衡向右移动,当溶液呈碱性时,酚酞转化为醌式结构而显红色。仅有一种型体具有颜色的指示剂,称为单色指示剂。如酚酞.,甲基橙是一种有机弱碱,酸式和碱式型体均

4、有颜色而称为双色指示剂。在水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如下:,碱型,黄色(偶氮式)酸型,红色(醌式),H+In-HIn,碱式 酸式 黄色 红色,增大溶液酸度,pH,平衡向右移动,溶液由黄红色减低溶液酸度,pH,平衡向左移动,溶液由红黄色,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pH的变化影响指示剂存在型体,影响溶液的颜色。以弱酸类为例:HIn H+In-(HIn In-),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理论变色点:,理论变色范围:,实际变色范围:比理论变色范围小,变色范围 酸色 中间色 碱色甲基橙3.1 4.4 红橙 黄甲基红4.4 6.2 红橙 黄酚 酞8.0 9.6 无色 粉红 红石 蕊3.0 8.0 红紫 蓝,常用的酸碱指示

5、剂,使用指示剂应注意问题:量用量不宜过多。23滴方向颜色顺序:浅深 易观察温度影响K(HIn),影响变色范围3.混合指示剂:实际变色范围很窄、终点敏锐。如:溴甲酚绿-甲基橙:橙变绿,终点敏锐。(*课外查:pH试纸制作原理和方法.),二、酸碱滴定基本原理,滴定曲线滴定剂%与 pH关系曲线。目的选择指示剂,使终点误差0.1%0.2%,H+OH-=H2O,例:0.1000mol.L-1NaOH滴定0.1000mol.L-1HCl 20.00ml,绘滴定曲线.,(1)滴定前:c(H+)=c(HCl)=0.1000mol.L-1 pH=1.00,(2)化计点前:如加NaOH 19.98ml,c(H+)由

6、剩余HCl定,pH=4.30,如此时(终点前半滴)停止滴定,将产生负误差:,(3)化计点:加NaOH 20.00ml,终点NaCl+H2O pH=7.00,(4)化计点后:如加NaOH 20.02ml,(过量半滴),pH=9.70,如此时(终点后半滴)停止滴定,将产生正误差:,其它点类推,得表10-2.绘图10-1-滴定曲线(动画),化计点7.0,突跃范围,4.3,9.7,A%,V(NaOH),pH,NaOH HCl,注意:1、突跃范围:化计点前后-0.02ml+0.02ml(约一滴;终点误差-0.1%+0.1%),pH4.39.7,有很大“突跃”,这一突跃对应的pH范围称突跃范围。,2、滴定

7、曲线的意义:由突跃范围选指示剂。突跃范围越大,越好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大部分落在突跃范围内均可,但越接近化计点终点误差越小。相同突跃范围,还应注意颜色变化方向。如:HCl 滴定 NaOH,pH9.74.3,甲基橙,误差大.,酚酞,化计点,突跃范围,4.3,9.7,甲基红,甲基橙,A%,V(NaOH),pH,NaOH HCl,HCl NaOH,滴至橙色将+0.2%误差,HCl、NaOH浓度均增大10倍,突跃范围上下各增加一个pH单位。pH3.310.7 HCl、NaOH浓度均减小10倍,突跃范围上下各减小一个pH单位。pH5.38.7,一般酸碱浓度取0.1000 mol.L-1左右。,3

8、、突跃范围与酸碱浓度成正比,4、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指示剂越好选择,终点误差越小.反之,难选择。,注意:,酚酞,化计点,甲基红,甲基橙,A%,V(NaOH),pH,NaOH HCl,0.1 pH4.39.7,1.0 pH3.310.7,0.01 pH5.38.7,2、强酸(碱)滴定一元弱碱(酸),强碱一元弱酸 HA+OH-=H2O+A-,例:0.1000mol.L-1NaOH滴定0.1000mol.L-1HAc 20.00ml,绘滴定曲线.,(1)滴定前:c(HAc)=0.1000mol.L-1(一元弱酸),(2)化计点前:如加NaOH 19.98ml(终点误差-0.1%),剩余的0.02

9、mlHAc和反应生成的NaAc组成缓冲体系:,pH=2.89,;可用最简式:,pH=7.76,(3)化计点:加NaOH 20.00ml,终点NaAc(一元弱碱),pH=8.72,;可用最简式:,(4)化计点后:如加NaOH 20.02ml,(过量半滴,终点误差+0.1%),pH=9.70,pH=7.76,pH=9.70,酚酞,化计点8.72,突跃范围,7.76,9.70,甲基红,甲基橙,A%,V(NaOH),pH,NaOH HCl,NaOH HAc,4.3,2、突跃范围明显变窄,且均在碱性范围 pH=7.769.70,所以NaOH 滴 HAc,只能选酚酞!弱酸越弱、终点产物碱性越强,突跃范围越

10、偏碱性相反,强酸滴弱碱(HCl滴定 NH3)突跃范围偏酸 性(pH=6.34.3),不能选酚酞!可选甲基红,勉强可用甲基橙(误差较大)。,1、滴定曲线起点高(pH=2.89);前半段陡-缓-陡(缓冲)后半段与强碱强酸相同。,结论,突跃范围6.34.3,甲基红,甲基橙,酚酞,3、突跃范围的大小与 c 和 Ka 均有关:,当 才有0.3pH的突跃,才可用指示剂,故能准确滴定弱酸的条件:,能准确滴定弱碱的条件:,4、浓度一定时,Ka越大、突跃范围越大(但只使终点前变大:如强碱滴定HAc:pH7.769.70;,而滴定甲酸,Ka增大10倍,突跃范围只在下段扩大一个pH单位:pH 6.769.70,终点

11、后为何不变?,与Ka无关,*5、Ka一定时,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但只使终点后变大:如0.1000mol.L-1NaOH滴定0.1000 mol.L-1HAc:pH=7.769.70,若HAc、NaOH浓度均增大10倍:pH=7.7610.70,化计点前:如加NaOH 19.98ml(终点误差-0.1%),剩余的0.02mlHAc和反应生成的NaAc组成缓冲体系:,化计点后:如加NaOH 20.02ml,(终点误差+0.1%),pH=10.7,例10-1(P251)下列物质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若能,计算化计点的pH?选指示剂。(1)0.10 molL-1 NaAc;(2)0.10

12、molL-1 NH4Cl;(3)0.10 molL-1 NaCN;(4)*0.10 molL-1 甲酸,解:(1)0.10 molL-1 NaAc:一元弱碱,Ka(HAc)=1.75 10-5,故不能直接准确滴定.,(2)0.10 molL-1 NH4Cl:一元弱酸,故不能直接准确滴定.,(3)0.10 molL-1 NaCN:已知,乙:NaCN是一元弱碱,甲:,故能用HCl直接准确滴定。终点产物NaCl+HCN,pH 5.25;选甲基红,(4)0.10 molL-1甲酸:Ka=1.810-4c Ka=0.11.810-4=1.810-510-8故可用NaOH直接准确滴定甲酸。终点产物为HCO

13、ONa+H2O Kb=5.610-11 c(OH-)=Kb1/2c=1.6710-6molL-1 pH=8.22 选用酚酞,要求:定性讨论c、Ka(Kb)使突跃范围变化的规律会判断能否直接准确滴定?会求化计点、选指示剂,作业:11,3.多元酸(碱)滴定,多元酸碱多为弱酸或弱碱,它们在水溶液中分步解离,解离的每一级H+或OH-能否被准确滴定?是一次滴定还是分步滴定?各选用何种指示剂?,(1)多元酸的滴定 以0.1000 molL-1 NaOH滴定二元弱酸H2A为例讨论。浓度为c(molL-1),多元酸的判据: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可以分步滴定的条件是:,指示剂的选择根据终点pH选择指示剂,其他

14、多元酸依此类推。,cKa1 10-8,cKa2 10-8,cKa3 10-8 可准确滴定 勉强可准滴 不能准确滴定Ka1/Ka2 104,Ka2/Ka3 104,能被准确滴定至第二级,可分步滴定,有两个突跃。指示剂选择:按化计点产物用最简式计算pH、选指示剂(*P252用近似式,对比)。,例:0.1000molL-1NaOH0.1000molL-1 H3PO4,第一计量点:H2PO4-,两性物质,选指示剂用最简式。(用近似式或最简式接近),第二计量点:HPO42-,两性物质,选指示剂用最简式。,第一计量点:可选甲基红(4.46.2)为指示剂,红橙,并用同浓度H2PO4-做参比,误差-0.5%;

15、,第二计量点:选百里酚酞(9.410.6)为指示剂,*滴成黄色误差将大:5%。改用溴甲酚绿-甲基橙更好(pK=4.3):橙变绿或溴甲酚绿-甲基红(pK=5.1):酒红变绿,*选酚酞误差将大:5%。改用酚酞-百里酚酞更好(pK=9.9):无色变紫,百里酚酞 9.4-10.6,4.68,9.66-9.76,(2)多元碱的滴定,强酸滴定多元碱与强碱滴定多元酸类似,以二元弱碱B为例,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cKb1 10-8,cKb2 10-8 可以分步滴定的条件是,例:用HClNa2CO3 Ka1=4.4510-7 Ka2=4.6910-11 CO32-+H2O=HCO3-+OH-Kb1=2.110-

16、4 HCO3-+H2O=H2CO3+OH-Kb2=2.210-8cKb1 10-8,cKb2 10-8 可准确滴定 勉强滴定Kb1/Kb2 104,勉强分步滴定,有两个突跃。滴定误差较大。指示剂选择:选指示剂用最简式。,第一计量点:CO32-+H+=HCO3-HCO3-两性物质,第二计量点:,选酚酞:红变无色,误差1%;甲酚红+百里酚蓝好,0.5%,H2CO3 多元弱酸(饱和浓度 0.04 molL-1):,同浓度HCO3-做参比,(8.28.4,粉红紫),:黄色变橙色,因cKb2 10-8误差较大;应剧烈振荡,防止CO2过饱和酸度增大,终点提前.,4.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盐酸标准溶液

17、,盐酸中HCl易挥发,故盐酸标准溶液要用间接法配制,即先配成近似于所需浓度,然后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常用的基准物质是无水碳酸钠和硼砂。,常用酸标准溶液:HCl常用碱标准溶液:NaOH标准溶液浓度:一般0.1molL-1(0.011molL-1),无水碳酸钠,易制得纯品,价格便宜,但吸湿性强,因此使用之前应在270-300 下干燥约1h恒重,然后密封于瓶内。称量要快,以免吸收水分而引起误差。,标定反应:二元酸一次全滴定,一个突跃:,计量点pH=3.89 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使c(HCl)偏高.,吸收水分引起何误差?,硼砂,易制得纯品,不易吸水,稳定,摩尔质量大 381.4gmol-1,称量误差

18、小;缺点是易风化失去结晶水,需保存在相对湿度为60%的恒湿器中。,标定反应,pH=5.12 选用甲基红作指示剂,终点变色明显,Ka=5.810-10,终点:,风化引起何误差?,使c(HCl)偏低.,(2)NaOH标准溶液,NaOH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又吸收空气中的CO2,所以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而是先配制成近似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再进行标定。,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常用的有:,草酸,邻苯二甲酸氢钾,终点:邻苯二甲酸钾钠为二元弱碱,,邻苯二甲酸氢钾易溶于水,不含结晶水,不易吸水,稳定,摩尔质量大 204.2gmol-1是较好的基准物质。,pH=9.05,选酚酞。标定计算:,草酸为二元弱酸 K

19、a1=5.910-2 Ka2=6.410-5,*草酸能否用NaOH直接准确滴定?能否分步滴定?计算化计点的pH?选指示剂。,cKa1 10-8,cKa2 10-8 均可滴定:但 Ka1/Ka2 104,不能分步滴定,只有一个突跃:,pH=8.36,选酚酞。标定计算:,5、CO2的影响*,影响复杂。若终点pH小于5,可忽略不计。,减小影响的方法:(1)在误差允许时,用甲基橙比甲基红等受CO2影响小;(2)煮沸水,除去CO2再配试剂.,CO2对滴定终点稳定性也有影响:酚酞久置可褪色.,(1)振荡30秒不褪色即可;(2)近终点煮沸溶液除去CO2,冷却后再滴定至终点.,三、酸碱滴定法的应用,混合碱通常

20、是指NaOH和Na2CO3或Na2CO3和NaHCO3等的混合物。,(1)烧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 烧碱(氢氧化钠)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因吸收空气中CO2而成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碱。在测定烧碱中NaOH含量的同时,通常要测定Na2CO3的含量,故称为混合碱的分析。分析方法有两种:,双指示剂法 氯化钡法,1.混合碱的滴定,第一计量点:CO32-+H+=HCO3-HCO3-两性物质,第二计量点:,选酚酞:红变无色,误差大;甲酚红+百里酚蓝好,H2CO3 多元弱酸(0.04 molL-1):,(8.28.4,粉红紫),复习:用HClNa2CO3:,(黄 橙),双指示剂法,测定时

21、,先在混合碱试液中加入酚酞,用浓度为c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红无);再加入甲基橙并继续滴定至第二终点(黄 橙),前后消耗HCl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第一步:酚酞指示剂 NaOH+HCl=NaCl+H2O pH=7.00 Na2CO3+HCl=NaCl+NaHCO3+H2O pH=8.34,第二步:甲基橙指示剂 NaHCO3+HCl=NaCl+CO2+H2O pH=3.89,酚酞:红,加入甲基橙:黄,甲基橙变色:橙(pH=3.89),酚酞变色:近无色(pH=8.34),V2,V2,V1-V2,V1V2,Na2CO3 2V2 Na2CO3+2HCl=2NaCl+CO2+H2O,氯化钡

22、法(自学),先取一份试样溶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测得碱的总量,设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1;另取等体积试液,加入BaCl2溶液,待BaCO3沉淀析出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设用去的体积为V2,此时反应的是NaOH。则:,Na2CO3+2HCl=,测定纯碱中Na2CO3和NaHCO3的含量,也可以采用双指示剂法。由图示可知,此时消耗HCl溶液的体积有V2V1的关系。,()纯碱中Na2CO3和NaHCO3含量的测定,酚酞 红,加入甲基橙 黄,甲基橙变色 橙,酚酞变色:近无色(pH=8.34),V2 V1,V1,V1,双指示剂法不仅用于混合碱的定量分析,还可用于未知

23、碱的定性分析,V1 和V2的变化 试样的组成,V10 V2=0 NaOHV1=0 V20 NaHCO3V1=V2 0 Na2CO3V1 V2 0 Na2CO3+NaOH NaOH:(V1-V2),Na2CO3:(V2)V2 V1 0 NaHCO3+Na2CO3 NaHCO3:(V2-V1),Na2CO3:(V1),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NaOH,Na2CO3,NaHCO3,判断由哪两种组成(定性/定量计算)Na2CO3能否直接滴定,有几个突跃?,H2CO3=H+HCO3-pKa1=6.38 HCO3-=H+CO3 2-pKa2=10.25,2.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1)蒸馏法*(2)甲醛法

24、,铵盐NH4Cl或(NH4)2SO4中的NH4+是很弱的酸Ka=5.710-10,cKa 10-8,不能直接用碱标准溶液滴定,可采用下述方法间接滴定。,2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1)蒸馏法*将铵盐试液置于蒸馏瓶中,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进行蒸馏,NH4 OH-(过量,浓)=NH+H2O用过量的HBO溶液(无需准确)吸收蒸发出的NH NH HBO(过量)=NH H2BO(碱)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产物H2BO,H H2BO=HBO(一元弱酸,Ka=5.810-10)终点(混合酸)时的pH=5,选用甲基红作指示剂。n(N)=n(NH3)=n(H2BO)=n(HCl),优点:需一种标准溶液,需过量,

25、*用过量的准确的HCl溶液吸收蒸发出的NH,再用NaOH滴剩余的HCl NH HCl(过量)=NHCl HCl(剩余)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HCl,HCl(剩余)NaOH=NaCl+H2O 终点时(NH+)的pH=5,选甲基红作指示剂。,需两种标准溶液,需准确、浓度已知,甲醛法,甲醛与NH+4作用,按化学计算关系定量生成H+和质子化的六亚甲基四胺(Ka=7.4 10-6),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4个可与碱作用的H。终点产物六次甲基四胺(CH)N是一种极弱有机碱,pH=89,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6HCHO+4NH4+=(CH2)6N4H+3H+6H2O,NH4+的Ka=5.710-10 cKa 10-8,故间接滴定:,n(N)=n(NH4+)=n(H+)=n(NaOH),必须注意:甲醛法只适用于NH4Cl、(NH4)2SO4等强酸铵盐中铵氮的测定.在常见的铵盐中NH4HCO3含量的测定,可以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滴定HCO3-而得,但不能用甲醛法测定.,作业:13,15,16,17(易),18,(20),若用甲醛法,产生的3H+将与HCO3-生成H2CO3干扰后面的滴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