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1912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北兴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实施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特制定此方案。 一、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

2、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基本理念 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 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三、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

3、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可能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做出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四、教学形式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

4、方式要打破课堂教学固有的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拟采用以下形式: 1、个体式。如书法、计算机、学生阅读、棋类等。 2、集体活动式。如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体育竞赛、艺体节、科技创新大赛等。 3、团队式。如合唱、舞蹈、球类选项、学科竞赛等。 五、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安排在下午。 六、教学内容及目标 我校实施校本课程,要遵从我校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构建学校丰富的课程体系,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条件,构建学校教育人性化、个性化的课程,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七、教学评价

5、 1、学生评价 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的评选条件。 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小组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载入学生成长档案。 2、教师评价。 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的评价记录。 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八、师资培训 教师能否适应

6、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是承担校本课程的主体,依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目前师资培训应采用以下方法。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回校后积极辐射。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专家,对我校教师进行培训。 3、老带新通过名师带教,“一帮一”结对互助,培养青年教师。 4、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让教师自主学习,以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九、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校本课程的基础。任课教师要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务实钻研学习,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学校资助教材的刊印,通过实践,反馈调节,最后形成有特色的褡裢学校校本课程教材。教师开发教材,

7、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调查收集学生现阶段的发展基础和差异。掌握学生现有知识、技能素质的水平,收集适应技能高低和知识多寡不同的各种活动材料,为课程选材的提供依据。 2、提供反馈资料,特别是向学生指出学习中的差错并分析原因的反馈材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找出课程学习中的难点。 3、组织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4、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地提高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鉴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的能力。 5、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北大附中等名校资源,促进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 十、配套措施 1、教务处、政教处、电教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校本课程的教学,邀请市教育局领导,教研室领导和专家以及高等院校的知名学者到校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 3、将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工作实绩载入教师专业技术档案。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