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915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 一、评价的指标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评价项目”、“权重分数”和“评价要点”等三部分组 成。 “评价项目”包括教学目标、要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基本功、教学效果等 五项;由于各项指标在整个指标 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分别给各项配有不同的“权重分数”;“评 价项目”可看作是母项目,“评价要点”可视为这个母项目的子项目。每个“评价项目” 一般可由2一5条“评价点”组成,每一条又划分为A、B、C三个级,并分别绘出赋分 或赋分范围。 评价量表中,每一条评价要点的要求,即为该条的A级标准,达到这个要求的可评为 A级;基本达到要求,但有不足的,可评为B

2、级;基本没达到要求,或有错误的,则评为 C级。 二、评价的方法 开展课堂教学评价,首先要由学校领导、教科研人员以及教师代表组成评价小组,评 价小组再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并鼓励授课教 师进行自我评价。利用观察法、测试法、问卷法和分析法等,把绝对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 起来,以取得真实的评价结果,达到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其具体评价程序和方法如下: 1课前准备 评课人员要在课前熟悉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授课教师的教案,了解该课的 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做到心中有数。并熟悉评课量表,掌握评课的指标体系和标 准。 2专心听课 在听课过程中评课人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做到听、看、记相结

3、合。听教师的讲解和 学生的回答与研讨;看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记主要的教 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以及各教学环节所用时间、教学的主要特点和欠缺。 3检测效果 评课人要及时收集不同层次学生在教学的各个阶段的达标训练情况,特别是教学结束 后的形成性测试的达标情况。必要时,也可以在课后用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有代表性的测 试或问卷、座谈,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 4. 评分划等 课后,评课人员要各自独立地根据听课记录,针对评价量表中的“评价项目”、“评 价要点”的标准,确定每条评价要点的等级和得分。然后,把每一项指标中子项目指标的 得分相加求和,得出每一项的得分。最后,把各项的得分相加求

4、和,即得出每一个评课人 对所评课的评价总分。将多个评课人所得评价总分相加求和,再取其平均值,即得出评价 小组对所评裸的评价的总平均分数。 为了增强评课的科学性,避免相差1分,2分论高低,因此要把总平均分数转换成等 级。其转换标准是:优秀课: 85分以上;达标课: 7084分】一般课: 6069分; 差课: 59分以下。 5评价的结果 以定性的语言描述和定量的分析相结合,并以定性分析为主来反映评价结果。 写出评课意见 评课人要对所评课的优缺点作出全面的、具体的分析。认真听取授课人的自评意见, 待取得授课人的认定后,对所评课综合写出评语。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分析原因,提出 改进教学的意见。 反馈评

5、课结果 评课负责人要把评课的等级和评课意见反馈给授课人,使评价产生正效应,充分发发 挥评课的导向、激励、改进和选拔的功能。 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百分量表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百分评价量表 评价等级得分 评价项目 权重项目 评价项目 要点分A级 数 赋得B级 赋得C级 赋得项目得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1符合大纲要求,切合学生实际 教学目10%(10标 分) 4 4 8 0-2 2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具有学科 性,层次性和可测性 3思想教育明确,具体 4.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8 10 8 8 8 2 0-1 2 0-1 0-3 0-2 8-10 5-6 4-7 3-4 5教学容量适度

6、,密度合理 6 教学内30%(30容 分) 6例证和达标训练,紧扣教学目 标,既注意打好基础,又注意 能力的培养 7思想教育寓教学过程中 8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 主导的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9加强实验,充分利用现代化6 5-6 3-4 0-2 8 7-8 5-6 0-4 6 5-6 3-4 0-2 教学方20%(20法 分) 教 学手段进行教学 10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过程, 综 合优化教学方法, 指导学法 11做到因材施教,时间分配合理 5 4-5 2-3 0-1 6 5-6 3-4 0-2 3 3 3 2 2 0-1 0-1 师基本15%(1512教学语言准确

7、、生动形象 3 功 分) 13板书规范,板画正确 14教学手段切合教学内容,实验 操作纯熟,并能及时排除故障 15组织教学有方,声情井茂驾驭 课堂教学得心应手 16仪表端在、举止大方,教态自 然,富有感染力 17知识、能力达成度在85% 以上 18思想品德教育、非智力因素的 3 3 2 0-1 3 3 2 0-1 3 3 2 0-1 3 3 2 0-1 10 8-10 4-7 0-3 5 4-5 8 0-2 教学效25%(25果 分) 调动效果显著 19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都有 提高 20学生的课业负担得以减轻 3 21课堂气氛活跃 优秀课: 85分以上, 3 3 3 4 4 3 0-2 2 2 0-1 0-1 备注 达标课,7084分, 一般课: 6069分, 差 课:59分以下 总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