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1929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中学生“厌学”心理个案分析 一、厌学的表现及影响 表现:厌学症成为目前青少年最为普遍和严重的问题,也是目前社会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屏障,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武断强迫,应讲究策略和方法。 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常旷课、迟到,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充耳不闻,甚至顶撞老师。 2、经常找各种借口请假不上课。 3、上课时,虽然不做任何小动作,但是不看黑板,不看书,不做笔记,老师提问时是一脸的茫然,有些同学甚至根本不知道老师提的什么问题。 4、上课时故意破坏纪律,扰乱课堂秩序,不服从老师的管教。 5、上课就睡觉,下课铃

2、一打立即精神抖擞,生龙活虎。 6、时有抄袭、拖拉作业或者干脆不做作业的现象,从来不复习或预习功课。 影响:学生厌学看似属于个人行为,但是如果不加以纠正,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一个学生的厌学情绪很有可能会蔓延到整个班级乃至全校,影响班级或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和教学秩序的稳定。 2、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过多,心里想到的就是“玩”,结果是越玩越不想好好学习,导致恶性循环。 3、厌学的学生大多与社会接触过多,容易被社会不良风气所诱惑,讲吃穿,图享受,攀比成风,错误不断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集体的事不闻不问,对不良现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明哲保身,不求大过。 二、个

3、案情况 小王,男,初二年级学生,对学习无兴趣,上课不是扒在桌子上睡觉就是思想开小差,或者大声乱插嘴,小动作不断,经常忘带书本和作业,提醒、批评、警告等均收效甚微。由于老师经常批评该同学,其他同学极少与他交往,而且普遍讨厌他,仅有个别其他班学生与之为友。常伴有自暴自弃的心态:“我就是读不好书了,我就这样了。”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的苦闷感,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想发火,时有逃学去打电脑游戏。 三、分析与诊断 问题诊断 根据小王的表现,我初步诊断为学习无动力,无兴趣,不认真,不努力。学习习惯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没有预习复习习惯,作业拖拉等。对学习有明显的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的心理、行为。其

4、实质就是厌学。 原因分析 从家庭方面来看,其父亲是个体户,母亲倒三班。没有空余时间关心小王。父亲教育方法粗暴简单,而母亲溺爱,使孩子个性倔强又很自卑,对自己评价较低。 从他本人来看,小王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自信和勇气,环境关系和人际关系导致他产生心理困扰。在学校他认为老师同学都不喜欢,故意与他作对,从而导致厌学,甚至逃学。 辅导目标与策略 1、立足于培养自主性、主体性 对小王加强对学习的指导。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萌动时期,生理、心理都在急剧变化并趋向成熟,在这一时期,道德的、认识的、情绪的、兴趣的、自我的和性的变化同时发生,而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教师要帮助

5、他们克服对人事的片面看法,帮助他们面对纷繁的环境,培养起自主性、主体性的观念。 2、通过适当的集体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1 为了使每个学生能够度过愉快的学校生活,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是极为重要的。班上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时,尽量让小王参加,使其与同学协作、沟通,消除他的自卑心理。 3、改变学习及指导方法 学业不良是厌学的重要原因,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逐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针对小王好胜心强和意志力弱的特点,要特别注意启发他的自觉、自制,培养其自立、自律、自强的能力,指导他制订计划,引导他为实现目标而脚踏实地地行动并形成习惯,及时反馈,赋予责任,强化动机,

6、是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厌学学生自信心的方法。 四、辅导过程 从赏识开始,进入心理辅导 小王厌学,但电脑游戏很精通,第一次咨询就从电脑游戏开始: 师:“听说你电脑游戏很精通,是玩游戏的高手,跟谁学的?” 小王:“我自己上网玩得多了就会了。” 师流露出赞赏的神态,点头说:“哦,原来你这么聪明呀。” 师:“以后老师不懂的你能教我吗?” 小王显得有点疑惑,问:“真的?” 师看着他,认真地点头说:“真的。” 小王这时显得有点兴奋,话匣子就打开了,从各类游戏讲到家庭环境,从而更了解到他的爸爸只要一听到学习成绩不好或他在学校出事情,就不问青红皂白地打他。老师用手摸摸他表示同情,又用语言安慰他。 师又问:“那你

7、是怎么看待学习的?” 小王:“我觉得学习没劲,要做很多作业,还要考试,很苦很累,再说我不做作业。有时候也能考出好成绩。还不如有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 师:“你说读书很苦很累,你能说得更具体些吗?” 小王:“我也说不出,反正就觉得苦,觉得累。” 师:“你如果跟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红军相比,你觉得比他们苦、比他们累吗?” 这时小王有点羞涩,轻轻地说:“那肯定比不上。” 师:“你的苦和累是不是指你一看书做作业就觉得头痛?” 小王点点头。 师:“你说你不做作业也能考好试,那你考好了几次,多少分?” 小王这时有点难为情,低下头说:“就一次,语文考了61分。” 接着就给他分析了这次考的好的原因是因为作文切题才

8、及格的,而学习觉得苦累是因为长期不认真学习,沉迷于游戏,对学习失去兴趣,造成了厌学。通过分析客观事实,使小王形成新的正确的认知和情感。后来又继续询问了他和老师同学间的关系。 通过这次交谈,使我了解到父母的简单教育不但没能使他明辨是非。反而使他与老师、学校产生了对立的情绪。这次谈话让他也意识到自己存在一些非理性信念,只有改变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并代之以新的想法,才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所以辅导的重点是放在对不合理信念的识别、领悟方面,学会区分理性与非理性信念,逐步建立良性认知模式。 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家长走出家教的误区 家长对孩子高期望严要求,与孩子的实际反差很大,当孩子不能轻易获得成功,体验

9、成功的成就感时,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为难和厌倦情绪。事实上,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家长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特征,不应非理性地要求跨越发展。家长提出连孩子跳一跳都够不2 着的目标,自然会刺激和破坏心理平衡,导致他们产生厌学、逃学、弃学、甚至离家出走的心理。应正确评估子女学习状况,帮助他们确定既能达到又能不断超越的学习目标,实施梯度发展策略。 与其他老师沟通 一次在得知语文默写时,我预先告知了小王,要他认真复习。第二天,他的默写得了75分,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表扬。同时,其他的任课老师也配合在课堂上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正确率的提高,使他的学习自信

10、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又与班主任联系,在班级中挑选两个读书好的学生跟他做朋友,在学习上帮助他,使他感到同学的可亲,集体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去除他的厌学心理。 五、结果与反思 结果 在老师、同学的共同关心下,小王不交作业现象渐渐少了。在家里也会复习功课了。看到他的进步,他父母非常高兴,说将进一步配合老师,使他进步得更快。 反思 1、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家庭环境和构建学习型家庭是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 2、父母要尽可能多与子女接触,尽可能多教会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对他们的学习要多关心,尽量做到每天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让孩子心理上有种紧迫感。如果发现孩子成绩有所下降或是出现违纪现象,不能简单粗暴的斥责或打骂他们,而应耐心与他们交谈,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和违纪的严重后果,使他们自己认识到错误危害。平时多与学校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时的学习生活情况,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 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4、班主任对于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横眉冷对,厉声呵斥,那样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应该多与他们交谈,找到他们厌学的根源,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