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2072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小学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小学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小学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小学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中小学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本文阐述网络化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前提是学校建立校园网络,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支持网上校园文化开展的有关系统。网络仅仅是信息化的形式,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才是构建网络文化的内容与实质,网上资源的建设是构建网络文化的基础。学生、教师是网络化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学生与教师的培养是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利用校园网,努力培育人文环境,组织内容健康,格调高尚,丰富多彩的网络化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和文明的校园环境,从而推动整个校园文明程度的明显提高。

2、最后提出了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展望。 校园文化 网络化校园文化 网络资源 信息意识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二是努力培育校园精神。三是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才的制度环境。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信息时代,互联网、校园网在学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以校园网络的建设为核心,传播新世纪的网络文化观念是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学校校园网络的建成使校园内部教学、科研、办公、管理都有了网络环境,实现了资源高度共享,社会教育、学校1 教育、家庭教育也实现了有机整合,为学校的网络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创设了物质条件。 校园网覆盖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美育、体育等,在

3、课堂教学、课外学习、校园文化建设、科研和信息交流上均起着重要作用。校园网正促进教学内容和形式、方式和方法的变革,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发展。校园网作为一个学习和活动的虚拟空间,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网络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如何把校园网整合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如何利用校园网络,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所有建设校园网的学校最关心的问题。为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创办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弘扬学校校园文化,构建网络化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和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学校

4、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窗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辐射社会、示范家庭、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夯实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袭,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确保中小学生健2 康成才;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网络化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信息时代,网络化校园文化有着传统校

5、园文化所无法达到的重要作用。 1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学生在网上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活跃学生的精神生活,并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和启迪。 2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基于网络的学习和活动,更多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组织。网络提供给学生开展活动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自主开展各种活动,自主学习课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网络化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提高实践技能的新途径,并使学生的学习富于创造性。 3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每个人都有个性,而课外活动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化校园文化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为网络上有大量学生所喜爱的丰富的内容。通过校园网络活动,能发掘、培植、引

6、导学生良好个性,抑制和改造学生不良的个性。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网络具有传播知识快、多、广的特点,网络化校园文化的形成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量和信息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十分有帮助的。 二、学校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加强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 3 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前提是建立网络。学校主要是建立校园网络,包括校园网的硬件环境和校园网应用系统。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支持网上校园文化开展的有关系统。没有校园网络,网络化校园文化无从开展。 加强校园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因特网资源的利用。 网络不仅仅是信息化的形式,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才是构建网络文化的内容与实质

7、。在这个意义上,网上资源的建设是构建网络文化的基础。 1Internet资源的利用 Internet连接 建立Internet连接需要考虑充分的开放性,让学生能在一个开放的Internet资源环境中学会学习;开放的同时要有一定的措施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在Internet环境中受负面影响。 Internet资源利用 Internet资源的收集组织 Internet资源丰富,在收集和组织上需高度重视,一般可以利用浏览器离线浏览功能、收藏夹功能及网页保存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收集来的信息分别建立文件夹分类组织以便利用。归纳总结也是收集组织资源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Internet资源综合利用 经过收

8、集组织的资源需要充分地让教师享用,可以结合内部网站的建设,采取链接、镜像等方式提供,建设规模大的情况可以采用数据库4 管理系统来辅助。 2本地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 校园信息网络环境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局域网络技术向教师及学生、学生家长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信息服务不仅是提供Email、FTP、Telnet、WWW等简单服务,还应包括如教学资料、教学课件、图书馆图书资料的查询与预约,视频点播、电子阅览室、教育论坛、网上教学以及学生的网上交流、网上聊天等。 具体的资源可以包括:学科资源库、教学信息库、教育信息库、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教学软件库、百科知识库等 3班级和学生个人信息资源 班级资源库:由学生

9、自己建设班级的主页,让学生参与资源建设。 个人资源库:提供自由空间,建设个人的信息资源,丰富校园信息网络环境信息资源。 4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建设 学校教育管理资源的建设,既要考虑上级管理部门对学校管理信息的需求,又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校园信息网络环境要用于帮助学校对教学、科研、财务等方面进行管理,实现学校的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及管理效率。还可以提供资料库管理,所有相关资料都可通过网络系统被检索和使用。 加强学生和教师信息意识的培养。 学生、教师是网络化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同时丰富多彩、5 清新健康的网络化校园文化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师的培养是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网络化

10、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学生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那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与其它个体或组织通过计算机远程通讯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技能,使之能在日益复杂的信息社会中应付自如。这些学生在健康的网络化校园文化中成长,他们将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与加工能力)的新型人材;他们具有更多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 网络化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尽快培养出一批开放的教师研究群体,他们既精通学科教学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进行教育改革。学校对教师的培训要注重传播信息时代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培养教师使用计算机这一现代教育技术为

11、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意识。 学生与教师只有通过网络化校园文化缔造出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才能实现教育改革的质变。 加强人文环境的建设。 学校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人文环境的建设上应该主要侧重于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和意识。把人文环境建设的重点定位在构建网络化校园文化,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德育渠道上。在这方面,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各种网页,学校的网页分为校级网页、教研组网页、班级网页、个人(学生、教师)网页,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的良好载体,6 是树立学校形象、对外宣传及展示师生才华的重要窗口,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 建立面向学生和教师的学校电子报刊是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开展

12、的展示。可以使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德育教育更加深入。同时,学生参与办刊活动,既提高了信息技术的技能,又培养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化校园文化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夯实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时代的的网络化的校园文化有着传统校园文化所无法达到的重要作用。 学生、教师是网络化的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同时丰富多彩、清新健康的网络化的校园文化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师的培养是网络化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学校要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丰富学

13、生精神生活,塑造美好的心灵。应当组织内容健康,格调高尚,丰富多彩的网络化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和文明的校园环境,从而推动整个校园文明程度的明显提高。 1学生的网上活动。 学生网上主题活动。例如,在校园网上,开展网上主题征文活动,教师提供征文的主题和具体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利用计算机写作7 文,最后把自己写的作文上传到校园网上,学生可以在校园网上方便地浏览所有学生的征文内容,并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也可以投票评选最佳征文。 学生网上主题征画比赛活动。要求学生根据网上主题征画的要求,在计算机上绘画,然后把自己的电脑绘画作品上传到校园网上,学生与教师共同参

14、与所有电脑绘画的欣赏、评选,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网上电子藏报活动。学生可以把平时收集的各类报纸在校园网上收藏,在电子藏报活动中,学校可以给出藏报的主题,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有关的报纸,学校大队部有固定的学生负责对学生收藏的报纸进行录入和上传,并把纸质报纸通过图片形式保存在校园网中。 学生网上论坛。学生论坛是学生开展讨论的网上工具,学生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问题和对其他学生的问题和观点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可以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也可以讨论其他有兴趣的问题,通过网上学生论坛,把兴趣和爱好相同的学生组织起来,展开讨论。 网上黑板报、班级小队报、班标等各类班级评比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参与班

15、级活动的兴趣,活跃校园气氛。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中有专人负责班级黑板报、班级小队报、班标等的数码相机拍摄,然后由专人把每个班级的黑板报、班级小队报、班标的图片上传到学校校园网的相应网站上,再组织学生通过校园网,查看每个班级的黑板报、班级小队报、班标,并可以投票选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黑板报、班级小队报、班标。整个过程都由学生组织8 和参与,教师指导,从而培养了学生有关的能力,同时,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2教师的网上活动。 教师网上专题内容的学习与讨论。在学校校园网上提供教师学习的内容,并提供教师在校园网上发表自己观点的场所。 网上工会活动。在校园上开辟一块“学校工会纪实”,把学校中教师的一

16、些好人好事发布在校园网上,每个月每个办公室的组长把自己办公室的好人好事通过校园电子邮件发到工会委员的电子信箱中,由工会会员上传到“学校工会纪实”栏目中。 教师网上论坛,教师平时工作比较忙,大家集中在一起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比较少,因为在小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通过校园网,学校适当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这种讨论较为自由、宽松,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师有空就可以上网对教师论坛中其他教师的问题或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 网上“名师档案”和“有功之臣”。通过学校的网络,把学校中一些好的教师进行介绍。 网上教研组活动。通过教研组网站的建设,一方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运用

17、信息技术的能力,最主要的是通过教研组网站,进一步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 3师生的网上活动 师生网上电子报刊。建立面向学生和教师的学校电子报刊,9 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学校的电子校报、校刊、班刊采取学生参加组稿、编辑、电脑输入、电脑排版、网上发表,它们设计精美、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这些电子刊物的出版,可以使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德育教育更加深入。同时,学生参与办刊活动,既提高了信息技术的技能,又培养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网上校园文化活动还可以有“家校沟通”、“学生益智游戏”等,通过网络化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能力,使学校的教师和培养的

18、学生符合时代的需要。 四、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展望 未来社会是信息科学为先导的信息社会,我们现在培养的一代人将是21世纪信息社会的主人。建设校园网络和完善网络化校园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学校通过建设和利用校园网络,让广大师生确立了新的教育和学习观念,发展和培养了自身的创造能力 ,他们以全新的感受和体验创造了一个开放式的网络化校园文化。这里的课堂没有围墙,这里的交流没有界限,这里可以触摸到古今中外的智慧,这里可以把握到世界前进的脉搏。 中小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进步,校园文化建设一定会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发展。但是学校在开展网络化校园文化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对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 10 2加大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 这不仅包括校园网络环境建设的投入,也包括网络化校园文化开展的平台建设的投入。 3加强对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和评估。 网络化校园文化相对于传统校园文化,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经验都比较缺乏,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同时,要对网络化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评估,通过评估,找出不足,探索成功经验。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