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段课解读和教学措施.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2079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年段课解读和教学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年段课解读和教学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年段课解读和教学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年段课解读和教学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年段课解读和教学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年段课解读和教学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年段课解读和教学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年段课解读和教学措施中年段课标解读与教学措施 水南路小学 谢慧婷 一、关于识字与写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显而易见,识字、写字在学生语文素养中是占到五分之二的位置,且是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一切语文素养的基础。 三年级虽然作为转型年级,但也应该把字词教学作为基础、重点,坚决不能丢弃。识字写字能力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应更加关注培养学生自主的识字能力。尽可能在随文识字中加深对字词的印象和灵活运用能力。我是这样做的: 1.让学生充分预习,为识字与写字教学做好准备。 每篇课文预习时,我除了要求学生画出生字词语外,还要求他们把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写出部首,并组两个词,有能

2、力的找出形近字组词,遇到不会的要及时查字典。预习的情况由组长检查,家长签字,在课堂上我再引导同桌互相检查或者抽查。这种方法的好处很多:1.可以记忆字形。2.可以巩固生字。3.可以熟练查字典的方法。4.可以复习、巩固汉语拼音。5.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转变备课思路,积极引进识字写字教学 以前备课,我总喜欢在拿到文本后首先提炼文章的思想内容,然后由此来设计教学过程,几乎很少会去思考学生识字写字的内容。顶多在初读课文时,会设计几个词语或短语、句子,在一翻抽读齐读后,用来引出以下教学环节。分析文本时,虽然注重把长句读成短句,把短句读成词语等的做法,但也是在讲解过后就匆匆进入下一个环节,真正会让人产

3、生“雁过尚且留声,人过岂能不留痕”的疑问?于是我在备课时调整思路,积极引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上把这一想法贯穿在一节课的三个时间段:课前采取听写、抄写入手,据此进入文本的讲读。课中分析课文时紧抓词句,随机进行生字学习、记录摘记,甚至读写训练。课末集中讲解剩余字词,点拨疑难词句。 3.培养自主识字,积极引入趣味方法 随着年级的增高,一味地讲解每一个生字的间架结构,构字方式,学生也早已厌倦。于是在低年段就采用适当的方式,引入儿歌、谜语、画面等形象生动的措施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写字是非常有好处的。特别是可以帮学生记住笔画较多汉字的字形。如“赢”:写赢并不难,亡口月贝凡;如“攀”:林中两个叉,一只大手把它

4、抓”我还常常会给出几个容易混淆的字,让学生自主想办法记住。如卖、买,有学生就想出“卖”字多个“十”,是表示家里有多余的东西,想拿去卖;而“买”少个“十”,则是家里缺少东西,所以就要去买。总而言之就是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二是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其独立的识字能力。 4.写字教学抓重点抓难点 三年级,在沿用部分方法的同时,不需要对每一篇文章的所有生字逐个进行解读,应把目光聚焦在学生那些难写、难记、易错的字词上。我一般把容易读错的或难写的字分散在每一节课中学习。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指出较难写的字,我根据具体情况相机补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板书示范。每课的写字教学中,我一般范写3到5个

5、生字,很少超过5个。对于比较容易的字,我一般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练习书写,还可以把相同偏旁的字归在一起专门指导学生书写。另外,学生要写的字加多,形近字、同音字大量出现。为了避免学生写白字、错字,我在指导写字时,常常会让学生自己说说哪些笔画最容易出错,哪些字很难写,对易写错的笔画及难字要求学生描红。这样,学生写错字的现象就减少了。在注重指导书写的同时,我还不忘及时评价,以评价促书写。我对书写质量较高的学生通常采用奖励的形式,如奖一颗星,提高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二、关于阅读 根据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我是这样做的: 1.注重学生的课文朗读、默读训练。 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制定了三年级课

6、文预习读书要求,每篇课文至少读三遍:一读 通过反复多次的朗读练习,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要求在预习的过程中,画出本课生字词,并能借助字典、词典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教给学生理解词句的方法。 3.让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一般的做法是:从课题入手,抓住课题的关键词进行扩展。出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让学生自主选择正确的段意,再让学生把每个自然段的段意串联起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巧妙利用学生好奇探索的心理,老师先出示课文脉络分段内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归纳总结。 4.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教给学生学会抓住课文中关键词

7、句的作用,在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我经常会提问的问题是:“你觉得这段中哪个词,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表达自我学习成果,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5.每篇课文学习结束后,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抄写在本子上。还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练习,例如学习课文写作方法,迁移写作;推荐相关的书籍,影片,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6.我在阅读教学中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创设情境,引发猜想,建构阅读话题;放手试读,整体感知;通过反复多次的朗读练习,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读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新词;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生字复习;精读课文,围绕话题,选择重点,读中感悟

8、,以读见悟; 熟读课文,形成积累;课堂演练 三、关于写作 新课标对中年级习作的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对写片段有兴趣,要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怎么想就怎么写的”目标。我个人做法是: 1. 从思想上教育学生,写作不难,就是把自己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语言文字记录下来,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喜欢的感情,而不是害怕。 2. “制度作文”与读写迁移式小练笔结合 所谓“制度作文”,是指教材中规定的习作。一学期下来单靠8篇习作显然是不够的,还要适当地给学生增加小练笔。例如,学了庐山的云雾,让学生仿照课文 再如,学了飞驰在高速公路上,可以按课文段式层次,用上“这条河好宽哪!这条河好长啊!这条河好美啊!

9、”开头学写三段话。这些因势利导式语言实践,既有句式历练,也有段式的尝试运用。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表达的理解,又为习作储备了怎样表达的语言材料。再加上每个单元练习中的“读读背背”的积累和内化,为学生自主建构句段、重组相似模块、习作成篇打好了基础,做好了铺垫。另外,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写周记,提高自己观察身边周围世界,记录下所见所闻,表达自我感受的能力。 3.让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本学期,要规范批改、讲评作文的方式方法,采取多样的批改方式,师改,生生互改,生生进行第一次批改,老师进行第二次批改,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批改习作的能力。 4.习作课的教学步骤:创设情景,让学生明确写什么和怎么写; 适当提示,引导学生梳理习作素材;让学生迅速地动笔起草,我进行巡堂发现共性的优点和问题,并对确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作文点评与指导:明确存在的问题,找准修改和完善的方向;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对草稿进行反复加工、修改,最后进行誊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