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2093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 中年级三个加强点: 一、感受识记能力。 要继续抓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六年一以贯之的。到了中年级还要注意加强默读和略读的指导。 中年级的默读训练,要在培养学生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上下功夫。一是要注重默读习惯的培养,因为默读没有语音刺激,学生容易分心,所以在默读训练时,要让学生凝神,先憋住那股气,再逐步自然放松表情,这就做到了不出声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逐步提高扫读的速度。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默读过程中质疑问难的能力。即“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提什么样的问题才有价值,这些都需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

2、。三是要注意学生默读后效果的检查,避免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二、理解能力。 第一,理解词句的意思能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低年级是了解,中年级是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应是小学生具备的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学生进入中年级应该具备这种能力。而阅读教学的词语学习,既要理解其“意思”,又要“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才能使文本的语言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立体的积累和内化。 理解词语的方法例举: 联系上下文。 (联系上下文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结合生活实际解词。 (结合生活实际解词激活生活积累,实现相似匹配。这样 “移情体验”,学生的阅读就会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3、) 借助字典词典解词。 (字、词典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工具书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重要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阅读中使用工具书的频率和要求也要逐步提高,因为这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册的课后练习设计,对此予以了应有的重视。如三顾茅庐第三题,“先说说带点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黄河的主人第四题,“查字典,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词语的意思”等。) 找近反义词解词。 我不是最弱小的 师:“大雨如注”的“注”是什么意思?查查字典看。生:“注”是灌进去的意思。 师:“大雨如注”呢? 生:“大雨如注”就是形容雨下得很大。 生:雨大得仿佛是从天上灌下来的。 师:对了。

4、课文中还有哪个词与它意思相近? 生:“滂沱大雨”也是形容雨下得大的。 师:除了课文中的这两个词,你们还知道哪些形容雨大的词吗? 生:倾盆大雨。 生:急风暴雨。 生:“急风暴雨”不光形容雨大,而且形容风大而急。 师:你理解得很好,这样的大雨多见于什么季节? 生:夏季。 师:课文里为什么要用“大雨如注”和“滂沱大雨”这两个词呢? 生:“大雨如注”时,萨沙显得弱小了。 生:“滂沱大雨”把蔷薇花的几朵花瓣都冲掉了,蔷薇花显得弱小而可怜。 生:我觉得这样更能说明萨沙要保护比自己还弱小的花,是对的,是勇敢的。 师:你们弄懂了这两个词的意思,弄懂了课文的意思,很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像今天这样,学会

5、积累词语。 第二,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 本册关于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作了应有的加强。如第7课人类的老师:“4、说说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第21课云雀的心愿:“5、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内容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 中年级是学生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起步阶段,教师的适度指导尤为重要. 重点词语“保驾”,连接短语“护航” 掌声:教师可以先出示和课文

6、内容相关的重点词语“麻痹症、 轮流、讲故事、 不愿意、掌声、 鼓励”等.接着,出示需要学生补充的一段话,这段话中有一些连接性的句子或短语供学生进行语言组织,如,英子是一个 的孩子.有一次, .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将整篇文章的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大大减轻了学生初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 提纲挈领,抓好中心,抓各段的主要意思,串连起来.蚁国英雄 第三,“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三、重视积累拓展。 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以上,课外阅读总量在40万字以上。 阅读就是吸收。而小学生阅读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语言。从低年级的5万字

7、一下子成了40万,要求提高了很多。因此老师要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读书机会。1、课后的读写词语训练要落在实处。2、养成阅读摘记的好习惯。3、朗读背诵训练仍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把握阅读课的基本流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引发猜想,建构阅读话题; 2.放手试读,整体感知 中年段则要求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反复多次的朗读练习,确保人人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中年级逐步将此变为自学要求,逐渐增加默读和略读的比重,逐渐提高把握课文层次及思路的要求; 4认读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新词 进入中年级后,对生字的把握可通过预习和课堂反馈解决;对新词的理解,中年级还应关注工具书的利用。 5课堂练习 中年级则以适度的拓展性阅读,或迁移性的读写练习为主。 第二课时 1.复习; 2.精读课文 围绕话题,选择重点,读中感悟,以读见悟; 3.熟读课文,形成积累; 4.课堂演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