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悄悄话》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音乐《悄悄话》说课稿.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班音乐悄悄话说课稿以观摩课悄悄话为例 谈多种形式的歌曲节奏训练 上周六,去苏州观摩了苏州园区新加幼儿园金怡老师的歌唱活动悄悄话,启发很大,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而印象最深的是教学活动中多种形式的歌曲节奏训练。 活动案例如下: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和有趣,能积极地学唱歌曲。 2尝试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中的几种节奏型。 3能根据原歌曲的旋律及结构特点用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仿编歌词。 活动准备: 图片、节奏卡、头饰 活动过程: 1律动进场 跟随老师做“小青蛙”的律动进活动室。 2节奏型练习 1)教师出示节奏卡,练习打节奏X X | X| 和 X X X X | X|。 2)能用多种方式表现节奏
2、型。 3回忆儿歌 1)教师出示图片,幼儿回忆儿歌。 2)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念儿歌。 4学唱歌曲 1)听教师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特别之处。 2)发现这首歌的念白部分,说一说,唱一唱这首有趣的歌曲。 3)再次演唱,能通过声音、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念白部分。 4)听教师再次演唱歌曲,发现歌曲的新变化。 5)唱一唱、说一说、动一动,完整演唱。 6)幼儿合作演唱。 7)将自己喜欢的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并加入歌曲中演唱。 5仿编歌词 1)鼓励幼儿说说还想和哪些小动物说说悄悄话,教师用简笔画记录。 2)请幼儿用加上语言、表情和动作来说一说。 3)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上台表演。 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
3、。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从节奏入手对幼儿进行唱歌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把歌曲节奏训练这一环节分为了三个层次: 一:运用身体动作,训练歌曲节奏。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也就是幼儿在无音乐、无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示出来,而不是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要启发、引导、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自己的动作来解释节奏,表达对节奏的认识。 课上,金老师采用了难点前置的教学方法,首先出示歌曲节奏卡X X | X| 和 X X X X | X|,请幼儿用手拍出节奏,可能幼儿已有前期的经验,所以拍打歌曲节奏比较顺利。这
4、时,教师对幼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幼儿用跺脚、拍腿、拍肩等动作代替拍手,训练几次后,再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创编其它动作,如扭腰、点头等,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迁移能力。 二、运用儿歌,训练幼儿的节奏。 儿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很接近歌曲。在本次活动前,幼儿已学会了朗诵儿歌,在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中,教师出示根据歌词内容绘制的图片,引导幼儿回忆儿歌,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使幼儿通过朗读儿歌掌握节奏。幼儿生动活泼、饶有兴趣的朗读,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较好地把握了歌曲中的切分音、附点音符等,有助于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三:运用增加节奏型,训练歌曲节奏。 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有兴趣容易转移、情绪不稳定等
5、特点。如果仅让幼儿随着教师一遍遍地反复学唱,势必会引起幼儿的反感,对学唱歌曲失去兴趣。而要完成一首歌曲的教学任务,不是只单单教会幼儿演唱而达到目的。金老师有较新的教学理念,因为幼儿已了解了歌词内容,所以很快学会了演唱歌曲。在此基础上,她在歌曲中象声词“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的后面加上了X X | X| 和 X X X X | X|的节奏卡,然后引导幼儿合作演唱,再次练习了歌曲节奏,同时,合作演唱的形式激发了幼儿演唱歌曲的兴趣。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除了节奏的训练,老师还挖掘了许多音乐元素,如通过声音、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念白部分,仿编歌词等等,值得我们学习。 歌曲具有音乐作品的全部特点,是通过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多种特性组成的。教师要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高质量地进行唱歌教学,就必须熟悉和把握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因为幼儿只有在参与音乐实践的活动中获得能力,受到教育,才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