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2466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鉴定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药鉴定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药鉴定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药鉴定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药鉴定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鉴定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鉴定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鉴定学一 古代的发展史 神农本草经 最早的药学专著 新修本草 世界上最早药典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 最完备参考书 本草纲目 李时珍 中药鉴定依据部颁标准 四大淮药:淮菊花、淮山药、淮地黄、淮牛膝 浙八味: 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 二、中药的采收及加工 采收: 1、 根及根茎一般秋冬季节牛膝、党参、 黄连 大黄 防风 2、 茎木类 一般秋冬 3、 皮类 春末夏初 4、 叶类 开花前 果实未熟前 5、 花 花蕾开放的花 6、 果实与种子 未熟 成熟经霜后山茱萸变红再采摘 川梗变黄采摘 7、 全草充分生长 加工: 方法:拣 洗 漂 切片 去壳 蒸煮 烫 熏

2、硫 发汗 干燥 发汗厚朴 杜仲 茯苓 续断 玄参 熏硫山药 白芷 干燥 烘干芥子不宜 缓慢山药 阴干薄荷 桔梗 桑叶 芒硝风化玄明粉 贮藏: 常见的变质现象:虫蛀 霉变 变色 走油 风化 自燃 气调养护:调整空气的组成,造成低氧环境,抑制病虫害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中药自身的氧化反应,达到保持中药质量的目的。密闭 三、中药鉴定 鉴定的一般程序: 取样 鉴定 结果判断 中药鉴定的方法: 1、 来源鉴定 观察植物形态 核对文献 核对标本 2、 性状鉴定 1性状 2大小 3颜色 4表面特征 5质地 6断面 7气 8味 9水试 10火试 内容:显微鉴定 3、 理化鉴定 根及根茎 1.狗脊: 表面棕色,环

3、纹;紫外照射:环内黄色,环外紫色。蕨科金毛狗脊根茎。 2.绵马贯仲:叶柄残基断面有5-13黄白色小点,分体中柱,有效成分:苯三酚-抗虐 粗茎磷毛蕨的带叶柄残基的根茎。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鳞片,黄棕色,断面深。 3.大黄:1.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 2 个大色黄,髓部有星点。 3成分: 游离蒽醌衍生物抗菌;结合性蒽醌衍生物泻下;鞣质类止泻,收敛。 4忌用铁器。伪品 4.何首乌:蓼科何首乌块根。云锦花纹异型维管束,4-11个云朵状排列。忌用铁器 5.牛膝:根,黄色,淡棕色,环纹,中央木心,筋脉点。 6.川牛膝:四大怀药之一。 7.商陆:罗盘纹。 8. 川乌:毛茛科

4、乌头母根。 9. 草乌:毛茛科北乌头块根。 10.附子:毛茛科乌头子根的加工品。盐附子圆锥,被盐霜,味咸;黑顺片纵切,外皮黑褐色;白附片去外皮,黄白色。 8,9,10 毒性成分:双酯类生物碱。 11.白芍:毛茛科芍药的干根,四川 12. 赤芍:毛茛科芍药及川赤芍的干根,内蒙 11,12 酸涩。 13. 黄连;1。毛茛科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根茎。 2味连:形如鸡爪,过桥短;雅连:单枝似蚕,过桥长;主产于四川 云连:钩状细小,过桥短。主产于四川 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形如“蚕状” “过桥”较长。顶端有少数残基。以身干,粗壮,无须根,形如蚕者为佳品。 3生物碱,小檗碱。 14.延胡索:1.罂

5、粟科延胡索块茎。 2夏初采收。 3成分:生物碱。其中,延胡索乙素镇静,镇痛。 15 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药用部位根及根茎。韧皮部及木质部均有晶纤维束。主要成分:甘草甜素。 16 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药用部位是根。黄白色 17 人参 为五加科植物特有的干燥根及根茎,韧皮部有树脂道 18 三七 来源为五加科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性状是铜皮铁骨,表面颜色灰黄,质极坚硬,难断,断面灰绿。 19 白芷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以下是白芷与杭白芷的鉴别。 白芷:皮孔横向突起散生,形成层圆形,木质部占断面1/3 杭白芷:横向皮

6、孔样突起多四纵行排列,略方形,1/2 白芷显微镜下木质部略呈圆形,导管放射状排列,杭为方形,射线较多,导管稀疏排列。 20 当归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产于岷县的当归最好。含挥发油及水溶性成分。性状:外表黄棕色,断面黄白色,香气浓味甘,辛 微苦。显微下主根横切面。油室周围分泌细胞6-9个。质柔韧。粉末: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有斜格状纹理。 21 川穹 为伞形科植物川穹的干燥根茎。性状:蝴蝶片。 22 防风 性状:蚯蚓头,凤眼圈。蚯蚓头的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凤眼圈:皮部浅棕色,木部浅黄色,构成凤眼状。 23 柴胡 、 北柴胡与南柴胡的鉴别要点: 北柴胡是根头膨大,顶端残留数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

7、基。下部常有分支。支根多、质硬而韧、纤维多,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气味微。味微苦。显微:韧皮部有油管。皮层散有油管及裂隙。木质部中间部位木纤维束排列成断续的环状。 南柴胡:较细,下部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有横环纹。质软易折断。有败油气。显微:皮层油室较多,木质部木纤维少而散列,多位于木质部外侧。 24 龙胆 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25 黄芩 河北承德。石细胞。?黄芩苷。 26 玄参 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湖北,江苏等省。发汗至内部变黑色。含环稀醚萜苷类成分,性微寒,味甘苦咸滋阴降火,凉血解毒 性状:断面乌黑色,具有焦糖气。 27 地黄 鲜品称“鲜地黄”,烘至内

8、部变黑称“生地黄”,熟地黄: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使地黄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黏腻而成。 28 党参 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性状:狮子盘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粉末显微;菊糖结晶呈扇形,节状乳管。 浙八味”实际上是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温郁金 29. 半夏 天南星科 块茎 味辛辣 30.贝母 1 川贝母 2.浙贝母 3.松贝母 怀中抱月外层2瓣,大小悬殊,大抱小瓣,未抱部分新月形,称“怀中抱月”? 顶端闭合,凹陷观音坐盘? 31. 大贝:似元宝,直径2.5-3.5cm。珠贝:鳞片2枚,直

9、径1-2.5cm,大而肥厚,相互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 32. 天麻 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 密环菌 n 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 n 冬季采挖的为“冬麻”,春季采挖的为“春麻”。 贵州为道地产区。 椭圆形或长条形;顶端有“鹦哥嘴” 凹肚脐,点环纹。不含淀粉,遇碘显暗棕色 33.鸡血藤 l l l l 呈扁圆柱形。 表面灰棕色,栓皮脱落处呈红褐色,有纵沟。 横切面可见木部淡红色,小孔洞不规则排列; 皮部内侧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褐色或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偏心性半圆形的环。 l 髓小,偏向一侧。 l 质坚实,难折断。折断面呈不整齐的裂片状。 l 味涩。

10、大血藤 l 呈圆柱形。 l 栓皮有时呈片状剥落而露出暗棕色或红棕色内皮,平整的横断面皮部呈红棕色环状,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被红棕色射线隔开,呈放射状花纹,有排列不规则的细孔。 l 横切面可见木部淡红色,小孔洞不规则排列; l 质坚体轻。折断面裂片状。 l 味微涩。 34. 牡丹皮 产地:安徽:风丹皮西-甘肃,连-山东,河南 加工:1. 刮丹皮外表淡棕色或粉红色,其它特征同原丹皮 35. 厚朴 以皮厚、肉细、油性足、内表面紫棕色且有发亮结晶物、香气浓者为佳。发汗 以四川产“川朴”质优。 香气:石细胞 黄柏:石细胞 肉桂 有浓烈的香气,味甜、辣 秦皮 热水:黄绿色,碧蓝色荧光 蓼大青叶

11、:大青叶种 大青叶:十字花科 番泻叶:豆科 莘咦、丁香、金银花: 花蕾 西红花鹰维科,盛开的花 柱头 南、北葶苈子区别 :一头圆,一头尖,夹有点白,南无,卵形,遇水黏滑性较强,南无白点,两条明显的纵沟,黏性差 南草中 报香花科,过路黄的全草,水泡,对光透视有黑点 分布于江南各省,主产于四川、江苏、广西、浙江、湖南等地。 3广金钱草 豆科广金钱草的全草 分布于广东、广西一带。 2、3区别:来源不同 4穿心莲 爵床科穿心莲的全草,色绿,叶多为佳,叶披针形,味极苦,光滑,含大量苦味素、穿心莲内酯,抗菌 抗钩端螺旋体的有效成份 5. 2. 冬虫夏草:性状特征: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38mm.外表深

12、黄色至黄棕色,环纹明显,约20 30条,足8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近尾部1对,中部4对明显,头部黄红色,尾如蚕尾。子座深棕色至棕褐色,细长圆柱形,表面有细小纵向皱纹,上部稍膨大,尖端有一段光滑的不育顶端。质柔韧,折断面纤维状,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茯苓: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灵芝 子实体 6.树脂、树胶 树脂-半固体或固体,极少数液体 树胶-能溶于水 1. 乳香:呈小形乳头状,泪滴状或不规则小块,长0.52cm。淡黄色,有时微带绿色或棕红色。半透明,有的表面无光泽并常有一层类白色粉尘。断面蜡样,无光泽,亦有少数呈玻璃样光泽。气微芳香,味微苦。遇热变软,烧之微有香气,冒黑烟,并

13、遗留黑色残渣。与少量水共研,能形成白色乳状液。含树脂、树胶、挥发油。 2. 没药:呈不规则颗粒状或粘结成团块,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为2.5cm, 有的可达10cm。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凹凸不平,被有粉尘。破碎面呈颗粒状,带棕色油样光泽,并常伴有白色斑点或纹理;薄片半透明。气象而特异,味苦而微辛。与水共研形成黄棕色乳状液。含树脂、树胶、挥发油等。 血竭 均以外色黑似铁、研粉红似血、火燃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者为佳。 对光照有鲜红色如呈红色或灰土色、粉末发黄、杂质多者为次 动物药 1. 地龙 白颈:地龙全体具环节,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称“白颈” 2. 珍珠 双壳类动物受刺激而形成的珍珠 显微鉴定

14、: 1. 磨片 呈类圆形,可见粗细两类同心环状层纹,称为“珍珠结构环”。多数磨片在暗视野中可见珍珠特有彩光,一圈圈地具有红、橙、黄、绿、青、蓝、紫色虹彩般的光泽,称为“珍珠虹光环” 3.龟甲 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 4.斑蝥 主要成分:斑蝥素 5蛤蚧 性状鉴别:扁平状,体与尾近等长。头部无眼睑,吻鳞不切鼻孔。腹背部椭圆形,被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绿色斑点。四足均有五趾,趾底面具吸盘。尾细圆,微现骨节,有不甚明显6-7个银灰色环带。 气腥,味微咸。 6. 蟾酥 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框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 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15、 7金钱白花蛇 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的幼蛇干燥体 背部黑色或灰黑色为主,黑白相间,有白色环纹,宽1-2行鳞片,向腹面渐宽,黑环纹宽3-5行鳞片。背部正中明显突起一条脊棱,脊鳞夸大成六角形。 3. 8. 乌梢蛇 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呈圆盘状,盘径13-16cm。全体乌黑或黑褐色,被菱形细鳞,被菱行数为偶数,中央2-4行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央,扁圆形,口内有多数刺状牙齿。背部高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内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质坚硬。气腥,味淡。 以头尾齐全、皮黑肉黄、质坚实者为佳。 4. 蕲蛇 “翘鼻头”

16、头在中央稍向上,呈扁三角形,吻端向上突出习称“翘鼻头” “方胜纹”背部红棕色,有24个灰白色菱方形斑纹,习称“方胜纹” “连珠斑”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黑斑,习称“连珠斑” “佛指甲”尾部骤细而短,末端有一长三角角质鳞片,习称“佛指甲” 5. 5. 麝香 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主要成分:麝香酮0.9%-5%, 少量降麝香酮 野麝捕获后,立即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出去囊壳,取囊中分泌物,习称“麝香仁”。 性状鉴定: 1.毛壳麝香:呈囊状球形,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8cm,厚2-4cm。开口面的革质皮棕褐色,密生灰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

17、围绕中心排列,中央有1个小囊孔,直径0.2-0.3cm。令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带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状;内层皮膜呈棕色,习称“银皮”或“云皮”,内包含颗粒状及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质较柔软。有特异香气。 2.麝香仁:野生品质柔、油润、疏松;其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着习称“当门子”,外表多呈棕色或棕褐色或略带紫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及细毛。饲养品呈颗粒状,短条形或不规则团块,紫黑色或深棕色,表面不平,呈油性,微有光泽,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及毛。气味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以当门子多,质柔润,香气浓烈者

18、为佳。 理化鉴定: 1. 取毛壳麝香,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入,转动槽针,撮取麝香仁,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习称“冒槽”。麝香仁油润,颗粒疏松,无锐角,香气浓烈。不应有纤维等异物或异常气味。 2. 取麝香仁粉末少量,置掌中,加水润湿,手搓之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沾手、顶指或结块。 3. 取麝香仁少量,撒于炽热坩埚中灼烧,处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四溢,灰化后呈白色或灰白色残渣,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 生理产物 鉴别 麝香仁 麝香酮 气味 火烧 湿润特征 冒槽 当门子 6. 鹿茸 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梅花鹿“花鹿茸(黄毛茸)”,

19、成马鹿“马鹿茸(青毛茸)” 珍珠盘:鹿角常分枝,基部呈盘状,具有不规则瘤状突起,称“珍珠盘” 苦瓜棱:侧枝第二枝中下部呈疣状突起,呈“骨钉”,并具有纵棱,称“苦瓜棱” 花鹿茸:具有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具有三个分枝者习称“三岔” 马鹿茸:侧枝1个者习称“单门”,2个者习称“莲花”,3个,4个以上者习称“三岔”、“四岔”,其中以莲花和三岔为主。 以茸形粗壮、饱满、皮毛完整、质嫩、油润、无骨棱、无钉者为佳 幼角 雄性 花 马 二杠 三岔 四 单门 优劣 珍珠盘 苦瓜棱 7. 牛黄 牛科动物黄牛干燥的胆结石 在胆囊中产生的叫胆黄,在胆管中产生的叫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叫肝黄 性状鉴别:表面黄红色或棕

20、黄色,细腻而稍有光泽,有的外部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 体轻,质松脆易碎,断面金黄色,有排列整齐的同心层纹。 气味清香,味先苦而后甜,入口有清凉感,嚼之不粘牙,其水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 由于宰杀牛后未检查,牛黄在胆囊内的时间过长,胆汁渗入黄内而成习称“吃胆牛黄”. 胆结石 乌金衣 气味 8. 羚羊角 牛科动物賽加羚羊的角 羊角上部内有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除顶部光滑部分外,有10-20个隆起的环脊,其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习称“合把”。 矿物 1. 朱砂 :最好的为辰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性状鉴定:呈大小不一的快片状、颗粒状或粉末状。鲜红或暗

21、红色,有光泽。体重,质脆,条痕红色。无臭无味。其中呈细小颗粒或粉末状,色红明亮,触之不燃手者,习称“朱宝砂”;呈不规则板片状、斜方形或长条形,大小厚薄不一,边缘不整齐,色红而鲜艳,光亮如镜面微透明,质较脆者,习称“镜面砂”;呈粒状,方圆形或多角形,色暗红或呈灰褐色,质坚,不易碎者,习称“豆瓣砂”。人工合成的为“灵砂” 2. 雄黄: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粉状,大小不一。全体呈深红色或橙红色。块状者表面常覆有橙黄色粉末,以水触之易被染成橙黄色。晶体为柱状,具金刚光泽,质脆,易碎,断面具树脂光泽或断面暗红色。条痕橙黄色。微有特异臭气,味淡,燃之易熔融成红紫色液体,并生黄白色烟,有强烈蒜臭气。主要成分:硫化

22、砷。忌火煅。 3. 自然铜: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拣取黄铁矿石,去净杂石,沙土及黑锈后,敲成小块。 性状特征:多呈方块形,直径0.22.5cm。表面亮黄色,有金属光泽,有的表面显棕褐色,无金属光泽,具棕黑色或墨绿色细条纹及砂眼。立方体相邻晶面上条纹相互垂直,是其重要特征。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体重,质坚硬或稍脆,易砸碎,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或棕褐色,可见银白色亮星。无臭,无味。 4. 赭石: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全年可采,采后,选取表面有钉头状突起部分的称“钉头代赫石”,除去泥土,杂石。 性状特征:多呈不规则扁平状,大小不一。全体棕红色或铁青色,表面附有少量棕红色粉末,有的具金属光泽。一面有圆形乳头状的“钉头”,另一面与突起的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质坚硬,不易砸碎,断面显层叠状,且每层均依“钉头”而呈波浪状弯曲,用手抚摸,则有红棕色粉末粘手,在石头上摩擦呈条痕樱桃红色。气微,味淡。 5. 石膏: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全年可采,一般多在冬季采挖,挖出后,去净泥土和杂石。 性状特征:呈长块状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全体类白色;常有夹层,内藏有青灰色或灰黄色片状杂志。体重,质软,易纵向断裂;纵断面具纤维状纹理,并显有绢丝样光泽,无臭,味淡。主要为含二水硫酸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