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探究 结课论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2484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探究 结课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探究 结课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探究 结课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探究 结课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探究 结课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探究 结课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西方文化与哲学的探究 结课论文中西方哲学理性差异之我见 中西方哲学差异的存在,来源于文化的差异。就中西方文化来说,东方文化属于精神层面的较多,通俗讲就是跟着感觉走,个性较内敛;西方文化对物质方面要求的较多,认为科学能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个性较张扬。 分析中西方哲学差异,可以从理性主义方面着手,其异趣也集中表现在理性精神的差异上。 一、纯粹理性的差异 纯粹理性,指人不求功利、不计得失地探索各种抽象思辨的问题,如康德所讲,纯粹理性主要包括本体论问题、事物起源、思维形式、存在意义等抽象的问题。柏拉图认为,人由三部分组成:理性、灵魂、肉体,其中理性是三者中最高贵的、不朽的部分。古希腊的哲学,理性即“爱

2、智慧”,是对知识的追求,毕达哥拉斯的数、欧几里得的几何、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等都是对世界本原的追究。这种思辨探索,往往是非功利性的,更多地是为了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对完美和绝对的追求。 正是这种追求,西方理性具有明确的实证性和严谨性。例如,有名的“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则证明了“所有非黑的事物都不是乌鸦”的正确性,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 纯粹理性中包含着的悖论的形成是由于对同一种问题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但往往这两种看法都有其理论依据支撑。西方哲学中为了利益最大化,常常出现悖论。例如:张三昨天偷了李四家里的东西,在第二天李四状告张三时,张三诡辩说:“时间是流动的,昨天偷东西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

3、。你要去状告过去的我”。这样就可能造成混乱的局面,扩大到整个社会后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说法看似无懈可击,但是其实不是没有存在漏洞的。身处“现在”这个时间点,必定在过去或从前有一个开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始元”。开端点前面必有一个时段无时间,经历了变化才出现了时间。正因为此,虽然时间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事件具有延续性,一个时间所带来的祸患将延续到下一时间。上述事例就是把无限超越的极限化的典型,是狭隘肤浅与形而上学的结体。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间”上,无法在我们思考的问题上解决,这是不合逻辑的。但是正是这种矛盾的存在,才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中国人重实用,但却少有实证精神。实证需要科学理性来统摄,需要有

4、怀疑的精神、探索的勇气,但我们的孔孟之道视科学研究为“淫技”,以“修齐治平”为正途,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也走此路子。于是探索自然,对认识进行实证,创造发明等,不被社会所重视。因此,在今时今日,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等理性理论,并付诸实践,来纠正传统的误解。就大学生来讲,国家鼓励大学生搞科研、重学术。每年有许多类似节能减排、创新实验项目的比赛,正是为了激励大学生爱科学、用科学而应运而生的。在我看来,大学生们更应该结合我国特点,吸取西方理性思辨的优点,探索科学、理性实践。 二、实践理性的差异 实践理性,是人从功利的目的出发,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意在追求对人有利的结果。这种实践理性既包含了工具理性,

5、也包含了价值理性,它以人为目的,一切活动目的的确立,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过程的实施和终结,都是为了人的利益。西方正是追求这种理性,造成了西方人发展科学以追求利润的态度。 中国传统哲学不似西方哲学对经济目标这般明确,而更加追求一种“内求于心”的理性认识方法。这种精神传统,很少去追寻对外在的世界本原的认识,而是重视追求“本心”的自我认知。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道”的宇宙本体说,但那个“道”是不可“道”的,不可“名”的,也即是不可分析,不可被证实或证伪的。这就使得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理性精神带有了一些神秘性,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就像中国的水墨画一样的道理,水墨画不像西方的素描和水粉体现客观真实的物质,它体

6、现的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混沌意境,在不同人看来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看法。 主宰我们民族理性精神的是和谐,而不是西方的那种两极对立。我们的理性传统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与社会、与国家的内在的统一,即“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内在的超越,它以对生命、宇宙的终极关怀为目标,是一种价值理性占主导的思想,这与西方所追求的外在超越截然不同。儒家主张内圣外王,向内部求价值之源,求安身立命之地。于是“善”成为中国哲学至高无上的法则。我个人很遵从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中国千年哲学在这种“善”的氛围下低调发展。 “天人合一”思想的应用在当今世界受到重视。人类是地球生命系统的一部分,是万物之灵,但不是万物的主

7、宰,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应当和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自毁家园。如今人类为了经济利益不顾环境效益,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今天,当我们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势态,不得不考虑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能帮助实现这一长远目标,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总结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差异,可以比较出中国哲学重情感,西方哲学重理性;中国哲学侧重方法论,告诉人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西方哲学侧重于认识世界,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东方文化更重视群体利益,体现在社会管理中喜欢集中,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体现在社会管理中更注重民主。所以西方哲学思想更注重理性,用科学的方法去阐述理性。东方哲学更注重感性和经验,用冥思的手法去加强感性。而这些差异不应该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障碍,而应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转化矛盾、推动全人类的物质、文化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