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2503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3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docx(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 偏瘫是指一侧肢体包括舌肌面肌的运动功能障碍,也叫半身不遂,多是由于中风引起的,患者多表现为病侧肢体上肢屈曲呈跨篮样,下肢伸直呈划圈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严重的可致瘫痪。 发病原因: 导致中风偏瘫的常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膳食,肥胖,过度劳累,情志不调,吸烟,嗜酒等,另外颅脑外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肿瘤、脑内感染、脑变性病及脱髓鞘病等疾病也可导致偏瘫。 金匮要略云“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说明了中医中风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分,二者的区分就在于有没有意识的障碍,所以针刺也分中经络与中脏腑。 头针取穴颞三针位于头颞部,其中颞针通过率谷穴及角孙穴,前者为足太阳、少阳之会,后者为手足少阳之会;颞针通过手足少阳、阳明之会的悬厘穴及足太阳、少阳之会的曲鬓穴;颞针位于天冲穴附近,该穴为足太阳、少阳之交会穴,体针取穴:上肢取穴: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肩禺,下肢取穴:梁丘,血海,足三里,阳陵泉,悬钟,解溪等腧穴,再根据辨证分析,气虚血瘀型加气海、血海;肝肾阴虚型加肾俞、太溪、三阴交;痰瘀互阻型加双侧脾俞、丰隆、血海,本组穴位专为中风偏瘫而设,治疗中风有很好的效果。每日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