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并联电路复习[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2523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串并联电路复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串并联电路复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串并联电路复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串并联电路复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串并联电路复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串并联电路复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串并联电路复习[1].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串并联电路复习1串并联电路复习 九亭中学 黄燕 一、 教材分析: 电学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现代社会中,电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串并联电路是整个电学的基础,各种复杂电路都可以认为是由多个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组合而成。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学特点,会正确识别各种形式的串并联电路,学会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后续电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也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复杂电路作好准备。 二、 学情分析: 电路方面的知识学生在科学课上已经接触过,但是我校科学老师都是化学、生物等学科老师兼职的,缺乏专业指导。加上电学知识本身比较抽象,所以很多学生学习困

2、难很大,尤其是识图能力很差。特别是女生,缺乏信心,甚至对电学产生恐惧的心理。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又发现,有些平时学习习惯很差,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的男生对电学又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因此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学特点,是解决复杂电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根据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串并联电路又是初中物理重要知识点之一。因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串并联电路,判断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测量对象确定为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正确识别各种形式的电路图成为最头疼的问题,往

3、往感到无从下手。我校学生生源比较复杂,外省市中途转学学生多,通过对比发现一些外省市学生学习电学比较轻松,调查后知道:外地教材与上海市教材有区别,他们已学习了改画电路图的知识,读图能力相对较强,而这恰是我们大多数同学的弱点。他们虽然记住了一些公式,但苦于看不懂电路图,没有把串并联电路的本质特点内化,对这一知识理解比较肤浅,运用公式就难免张冠李戴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正确分析电路所需要的知识与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较为隐蔽,需要学生有知识迁移能力,对初中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应有充分准备。 四、 教法分析: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基于初中学生形象

4、思维占主导的特点,采用的方法是:对照电路图回忆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再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的过程,加深印象,达到消化理解的目的。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识别各种形式的串并联电路,判断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测量对象。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自制的教学线路板与多媒体动画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直观的展示分析步骤,充分注意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对这一过程看的见,摸得着,降低认知难度,形成对电路的亲切感,同时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信心的目的。 五、 学法分析: 古人云“授人以鱼,一餐得食;授人以渔,终身受益。”本设计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和主动性,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因材施教,注意及时归纳小结,引导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动脑,第 2 页 共 9 页 领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流程图说明 活动:学生实验1 用桌上给定的器材,连接成能让两个灯泡都发光的电路。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活动:讨论归纳 结合实验电路回忆归纳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 活动:学生实验2 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 活动:学生实验3 选择设计一个电键断开,灯L1与L2同时熄灭;或一个电键断开,只有一灯熄灭的电路。 情景:演示讲解 自制的教学线路板演示讲解例题1

6、;多媒体动画演示讲解例题2。 活动:练习评价 学生练习,反馈交流评价 活动:总结 学习回顾 归纳小结 3、教学主要环节 本设计可分为三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实验,连接让两个灯泡都发光的电路,并对照电路图,回忆归纳第 3 页 共 9 页 出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以及串联电路的分压和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 第二环节,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并加以对比。为识别各种形式的串并联电路做好准备。 第三环节,通过自制的教学线路板与多媒体动画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直观的展示分析各种电路的步骤。再利用分层练习让学生活学活用,巩固提高,增强信心。 七、教案示例: 、创设情境、实验体

7、验 学生实验1:用桌上给定的器材,连接成能让两个灯泡都发光的电路,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结合实验电路回忆归纳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 连接方式 串联 并联 电路图 I=I1+I2 U=U1=U2 1/R=1/R1+1/R2 分流:I1:I2=R2:R1 电流 电压 电阻 关系拓展 I=I1=I2 U=U1+U2 R=R1+R2 分压:U1:U2=R1:R2 学生实验2:根据自己所做的实验,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填写表格: 工 作 特 点 一灯灭,另一是否熄灭?L1与L2串联 L1与L2并联 灭 通过L1的电流是否通过L2? 灯L1与L2的工作是否互相影响? 不灭 不通过 各自独立 两条

8、并在两点之间 通过 互相影响 一条 逐个顺次连接 连接 电流的通路有几条? 特点 电路的连接 、诱思探究 加深理解 第 4 页 共 9 页 学生实验3:动手实验,设计下列电路。 一个电键断开,灯L1与L2同时熄灭; 一个电键断开,只有一灯熄灭 设问: 怎样判断家庭电路中的各个用电器的连接关系? 马路上的路灯同亮同灭,它是采用哪种连接方式? 动手体验 掌握方法 在电路中,不仅仅只有用电器、电源、导线和电键这四部分组成,往往还有电流表、电压表,电路也不可能都以我们熟悉的典型的串并联电路形式出现,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例题1:判断下列电路的连接方式,并指出各电表的作用。 例题2:判断下列电路的连接方

9、式,并指出各电表的作用。 尝试评价 巩固提高 学生练习:判断下列电路的连接方式,并指出各电表的作用。(A、B两组任选一组) A组 B组 第 5 页 共 9 页 学习回顾 归纳小结 1、串并联电路的电学特点 2、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3、识别各种电路的方法 课后实践 探究深入 1、判断下列电路的连接方式,并指出各电表的作用。 2、某同学按图 A、B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分别进行实验。在这两个电路中,电阻R1与R2为不同的定值电路。实验时,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一、二所示。 表一 实验Al表示 序号 数(安) 1 0.2 2 0.2 3 0.2 实验Al表示 序号 数(安

10、) 1 0.2 2 0.3 3 0.4 A2表示 V1表示 数(安) 数(伏) 0.5 6 0.6 6 0.8 6 表二 A2表示 V1表示 数(安) 数(伏) 0.2 2 0.3 3 0.4 4 V2表示 数(伏) 6 6 6 V2表示 数(伏) 6 6 6 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测得的。 八、复习效果的检验: 串并联电路的复习共分3课时,本设计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是:电路的动态分析和故障分析;第三课时是: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本节课内容是整个单元复习的基础,效果除了课后练习可以检验外,还可以在后面两课时中得到检验。尤其是第二课时,是把本节课的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各种形式的电路的识别综合在一起加以运

11、用。第二课时,可以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或Flash,把本节课中串联的分压,并联的分流作用直观的显示出来,加深印象。再对本节课所识别的电路加以动态分析和故障分析。 九、板书设计: 串并联电路 一、串联电路 二、并联电路 电流: I=I1=I2 电压: U=U1+U2 电阻: R=R1+R2 分压: U1:U2=R1:R2 工作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 第 7 页 共 9 页 电流: I=I1+I2 电压: U=U1=U2 电阻: 1/R=1/R1+1/R2 分流: I1:I2=R2:R1 工作特点:电流有两条路径 用电器各自独立工作 学 习 活 动 卡 一、用桌上给定的器材,连接

12、成能让两个灯泡都发光的电路,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二、结合实验电路回忆归纳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 连接方式 串联 电路图 电流 电压 电阻 关系拓展 分压: 分流: 并联 三、根据自己所做的实验,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填写表格: 工 作 特 点 一灯灭,另一是否熄灭?L1与L2串联 L1与L2并联 通过L1的电流是否通过L2? 灯L1与L2的工作是否互相影响? 连接 电流的通路有几条? 特点 电路的连接 四、巩固练习:判断下列电路的连接方式,并指出各电表的作用。(A、B两组任选一组) A组 B组 第 8 页 共 9 页 五、课后作业: 1、判断下列电路的连接方式,并指出各电表的作用。 2、某同学按图 A、B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分别进行实验。在这两个电路中,电阻R1与R2为不同的定值电路。实验时,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一、二所示。 表一 实验Al表示 序号 数(安) 1 0.2 2 0.2 3 0.2 A2表示 数(安) 0.5 0.6 0.8 V1表示 数(伏) 6 6 6 V2表示 数(伏) 6 6 6 实验Al表示 序号 数(安) 1 0.2 2 0.3 3 0.4 表二 A2表示 V1表示 数(安) 数(伏) 0.2 2 0.3 3 0.4 4 V2表示 数(伏) 6 6 6 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测得的。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