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2695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2、 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成风化壳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干旱、半干旱地区 风力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湿润、半湿润地区 侵 水 蚀 侵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地作 蚀 溶蚀 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区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冰川侵蚀 洼地等 区 冰川沉积 沉积 流水沉积 作 用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形

2、成冲积扇、颗粒大比重大的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冲积平先沉积,颗粒小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原 比重小的后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 5地质作用:地球表面的主要动力有三:太阳辐射、地球内能、天体引潮力。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 分类 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 地球内能,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外力作用 力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低凹地填平,两者同时固积沉岩 6 地壳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分类

3、水平运动 升降运动 运动方向 平行于地球表面 表现形式 挤压弯曲变形常形成巨大褶皱山系;断裂张开,形成裂谷和海洋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相互关系 相伴发生,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垂直于地球表面 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而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主要有褶皱、断层两种。 1 比较 形式 褶 背斜 皱 向斜 断地垒 形态 向上拱起 向下弯曲 岩层新老关系 中心岩层老、两翼新 中心岩层新、两翼老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断块山地,如庐山、泰山、华山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层 地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