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规划.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3026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乡镇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乡镇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乡镇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乡镇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镇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规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镇规划第一章 绪论 居民点:由居住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多种体系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与经济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 居民点如何分类? 城镇型居民点 点居民城市 城镇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县城镇、建制镇 中心集镇、一般集镇 中心村、基层村 乡村型居民点 乡村集镇 村 村镇:指建制镇 中心集镇 一般集镇 中心村 基层村 村镇规划的内容。 城市型居民点和乡村型居民点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不同 人口规模和密度不同 职业和生产方式不同 设施水平不同 环境质量优劣各异 社会人际关系不同 村镇的基本特点 区域特点 经济特点 基础设施特点 村镇规划:对一定时期

2、内村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 村镇规划的内容: 研究:村镇的规模、性质和发展方向,合理的经济联系范围; 乡镇的各种生产活动、社会活动; 村镇居民的生活要求; 建设基金的来源; 工程基础资料和村镇的现状等等。 在此基础上: 合理安排村镇的各项用地 研究各项用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功能分区; 安排近、远期项目,确定先后次序,以便科学的、有计划的进行建设。 村镇规划的工作阶段 县以下建制镇 镇域规划 镇区总体规划 镇区详细规划 村镇 村庄、集镇总体规划 村庄、集镇建设规划:集镇建设规划 村庄建设规划 村镇规划的基本原则 从实际出发 高起点规划 坚持标准

3、节约用地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村镇规划的资料工作 村镇规划资料收集包括哪些内容 1 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料 1)自然条件:地形 地质 水文和水文地质 气象资料 2)区域概况:资源条件 村镇农业 周围居民点概况 对外交通联系 3)历史资料:解放前 解放后 地方特色 2社会经济资料 1)人口结构 2)村镇建设与管理情况 3)村镇工业 4)集市贸易 3 现有建筑物、工程设施与环境资料 1)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与绿地 3)工程设施:村镇工程规划的依据 4)环境资料 村镇规划资料的收集途径:拟定调查提纲 召开各种形式的调查会 现场调查 1向省、地、市、县有关部门收集。 2向当地计委及有关部门了解现状

4、与长远发展的计划资料 3现场调查 第三章 村镇总体规划 乡(镇)域规划:国家和地区对村镇建设发展所做的总体部署,是村镇长远建设计划的一种形式 村镇体系:一定区域内,由不同层次的村庄与村庄、村庄与集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彼此联系而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系统。 村镇体系的构成:自下而上 基层村 中心村 一般集镇 中心镇 乡(镇)域规划的内容: 1研究分析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行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分析,工业发展、农业、交通、文化教育等分析,预测其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2确定村镇布点 3确定规划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方针 4行政区域内主要村镇的性质、位置、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与发展方向 5确定建设

5、用地范围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 6乡域总体规划布局 影响乡(镇)域规划的影响因素 1地区自然条件 2地区资源条件 3人口分布 4交通运输 5乡镇企业的分布 6原有生产布局的基础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如何确定村镇性质 村镇性质:村镇在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即村镇的个性、特点、作用和发展方向。它是由组成村镇基本因素的性质所决定的。 确定村镇性质的依据 1乡镇地理 2村镇资源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4村镇的历史资料 5村镇的现状资料 6村镇物质要素 村镇性质的分析与论证 |正确拟定村镇的性质应综合分析村镇的基本因素及特点,现状的经济结构状态;明确它的主要职能,分析潜力和

6、优势;指出它的发展方向。 |确定村镇性质的一般方法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 定量分析为辅。 村镇规模包括: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为了统一概念,便于统计,将集镇或县城以外建制镇的人口分为常住人口、通勤人口、流动人口三类 *人口规模的预测 (综合分析法) Q=Q0 Q0总人口现状数 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 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N-规划年限 影响村镇用地规模的主要因素 1村镇性质 2村镇的人口规模 3村镇的布局特点 4自然地理条件 村镇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分为那几大类?1-8 建设用地 居住建筑用地 R 公共建筑用地 C 生产建筑用地 M 仓储用地 W 对外交通

7、用地 T 道路广场用地 S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U 绿化用地 G 水域和其它用地 E 例题 :山西某平原镇镇区规划人口规模6500人,据山西省规划定额指标,人均建设总用地为70-120m2/人,该镇用地现状为人均110m2,求该镇建设用地规模。 F=NP=6500*100 =650000m2 =65hm2 N-乡镇规划人口规模 P-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村镇用地:用于村镇建设、满足村镇功能需要的土地,它既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村镇规划范围但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 如何综合评价村镇用地 村镇自然条件的分析 地质条件;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气候条件; 地形条件 村镇建设条件的分析: 村镇所在地

8、区的经济地理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 供电条件; 供水条件 村镇现状条件分析: 村镇布局是否围绕乡镇的性质和特点展开; 村镇各项设施之间及在功能关系上,用地的规模与分布等方向是否合理,它们存在哪些矛盾; 村镇用地的分布同自然环境是否协调,以及村镇布局对村镇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影响村镇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因素 1经济地理位置 2资源状况 3自然环境 4村镇现状 5建设条件 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 1综合安排用地 2集中紧凑 3地方性 4功能区关系 5近期修建与远期发展的原则 6正确处理利用与改造关系 总体规划布局的程序 1调查资料 2拟定计划 3规划设计 4比较分析 5确定方案 村镇用地布局中出现的

9、问题?P72 1 2 3 4 第四章 村镇道路工程规划 道路网密度、路幅宽度、停车视距 村镇道路如何分级? 1) 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 四级公路 2)村镇道路:主干路 干路 支路 巷路 村镇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1)满足、适应交通运输的要求 1 村镇各主要用地和吸引大量居民的重要地点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路线 使全年最大的平均人流、货流能沿最短的路线通行,以使运输工作量最小,交通费用最省。 曲度系数=道路始、终间的实际交通距离/ 两点间直线的距离 2 村镇各分区用地之间的联系道路应有足够而又恰当的数量 指标: 道路网密度=道路总长/村镇用地面积 3为交通组织管理创造良好条件

10、。 2)结合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合理规划道路网走向 3)满足村镇环境的要求 4)满足村镇景观的要求 5)有利于地面水的排除 6)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7)满足其他有关要求 1村镇道路应与铁路、公路、水路等对外交通系统密切配合,同时要避免铁路、公路穿过村镇内部。 2村镇道路要方便居民与农机通往田间,要统一考虑与田间道路的相互衔接。 3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少占田地、少拆房屋,不损坏重要历史文物。 村镇道路系统的形式 )方格网式 )放射环式 )自由式 )混合式 远期交通量预测方法 )按年平均增长量估算 N远=N0nN )按年平均增长率估算 N远=N0 )按车辆的年平均增长数估算 )按生成率估算

11、 路幅宽度:道路横断面的规划宽度,通常指村镇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建筑红线之间的道路用地总宽度。 1)机动车车行道宽度2一条车道宽度 2)一条步行带宽度0.75m;火车站、汽车站、客运码头以及大型商场附近0.851.0m。 3)一般干道、商业街的通行能力采用8001000人/h,支路采用10001200人/h。 4)人行道绿化布置 行道树所需宽度:单行乔木1.252.0m;两行乔木并列2.55.0m,错列2.04.0。 建筑物前的绿地所需最小宽度: 高灌木丛1.2m;中灌木丛1.0m;低灌木丛0.8m;草皮与花丛1.01.5m 分隔带:分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 分隔带宽度最窄1.21.5m,不宜大于4.

12、56.0m 5) 道路边沟宽度:明式、暗式和混合式三种;梯形或矩形断面 底宽不小于0.3m,深度不宜小于0.5m 行车视距:停车视距:从发现障碍物到汽车在障碍物前完全停住所需要的最短安全距离。 会车视距:两对向行驶的汽车,在同一车道上互相见到又来不及错让时,双方同时采取制动刹车所需的最短安全距离。 村镇竖向规划的基本内容 村镇选址时要分析村镇各项用地高程所构成的地形特点及其利弊,据此确定竖向规划的基本原则 综合考虑村镇各项用地、各工程设施的控制标高,并使之达到:4个目标:衔接、土石方平衡、道路交叉口衔接、排水 利用地形,组织好村镇的通风、日照,创造良好的村镇环境 利用地形巧于布置,为村镇的良好

13、的景观创造条件。尤其是在风景区,以及对于名胜古迹和革命历史遗址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更应当注意这一点 。 村镇竖向设计的步骤 1资料收集分析 2现场勘查 3绘制纵横断面图,标出典型地面坡度 4确定建筑物等设计标高 5确定建筑物的室内地坪标高 6绘制土石方工程图,计算工程量 7设置工程构筑物 第五章 乡镇公共中心与工业区规划 乡镇公共中心的空间布局形式有哪三种? 沿街式布置:沿主干道两侧布置:沿主干道单侧布置:步行商业街: 组团式布置:市场街:“带顶”市场街 广场式布置:四面围合:三面围合:两面围合:三面开敞: 乡镇工业区规划的要求 用地要求 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 用地的形状和规模; 地形要求; 水

14、源要求; 能源要求;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要求; 工业的特殊要求; 其他要求 󰀀 工业用地的交通运输要求: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公路运输 环境要求:入区工业项目把关 营造花园式工业区 乡镇工业区的布置形式 布置在远离乡镇的工业 布置在乡镇边缘的工业 布置在乡镇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 第六章 村镇居住区规划 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应满足哪几个方面的要求? 实用要求 环境要求 安全要求 经济要求 美观要求 村镇居住区建筑的类型 农房型住宅:别墅式 并联式 院落式 城市型住宅:单元式 居住区的道路分为哪三级 第一级,居住区级道路;9m 第二级,居住区组团级道路;4m 第三级,宅间小路3m 道

15、路的经济指标 道路线密度道路长度/居住区总面积 道路面积密度道路面积/居住区面积 第七章 村镇绿化规划 村镇绿地按其使用性质、规模大小及所处的位置分为哪几种? 公共绿地 防护绿地 附属绿地 其他绿地 镇区级公园、街区或用于安全、卫生、防其他建设用地中的水域和其他用地中村级公园绿地,路风等的防护绿地。 绿地 的绿地 旁、水旁宽度大于5m的绿带。 村镇绿地的定额指标 村镇绿化的总面积=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村镇绿化覆盖率=村镇各类绿地覆盖面积/村镇面积100% 村镇公园绿地万人占有量=村镇公园绿地面积 绿化面积的计算 统计范围 计算单位一律用hm2或m2 水面不能计算在绿地面积之

16、内 绿化覆盖面积 成片绿地按占地面积的100%计算绿地面积和覆盖面积。 道路、河流绿地覆盖面积= 村镇绿化布局形式 地形均匀布局 散点状均匀布局 块状和散点状均匀布局 网状布局 环状布局 放射状布局 村镇绿化规划的原则 绿化规划要结合其他规划的功能、布局统筹安排。 绿地合理分级、分布,满足村镇居民休息、游览的需要。 结合地形,少占好地和道路 在发挥绿化主要作用的同时,应根据各地的地域特点,结合生产选择合适的品种 村镇内的绿地规划要与村外田间的护林带及其他各种防护林相呼应,全面规划,让各类绿地点、线、面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规划要根据各地区特点、村镇性质、经济水平来

17、制定 旧村镇改造时,各地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绿地指标,并较均衡的布置与村镇中。 村镇绿化规划程序 基础资料调查 确定绿化规划原则、标准 绿化规划初步方案设计 初步方案的优化、协调、调整,形成最终的村镇绿化规划 第八章 村镇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规划 目前村镇污染类型主要是哪些? 1)水体污染 2)大气污染 3)噪声污染及防治 4)固体废物污染 防止大气污染的规划措施 村镇布局规划合理 考虑地形、地势的影响 设置卫生防护带 噪声的防治措施 1远离噪声源 2采取隔声措施 3合理布置村镇交通系统,减少交通噪声污染 村镇的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 确定环境目标 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规划 新农村建设的合

18、理布局规划 企业污染的治理和控制规划 发展生态农业规划 能源结构规划 其他有关规划 村镇工业环境保护的规划措施. 端正村镇工业的发展方向,选择适当的生产项目 合理安排村镇工业的布局 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 限期治理村镇企业污染 常见的村镇旅游资源开发有哪些类型 旅游资源:凡是能为旅游者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体育锻炼、探险猎奇、考察研究及友好往来等的客体和劳务 开发利用村镇历史古迹 因地制宜,结合村镇生产,开发特色旅游 利用村镇的自然资源,开发休息、疗养旅游 发展体育,娱乐村镇 发展文化旅游村镇 开发新时期现代化村镇风貌旅游资源 发展商贸旅游村镇 发展民风、民俗旅游村镇 第九章

19、 村镇防灾减灾规划 防灾减灾规划主要应包括:消防 防洪 抗震防灾 防风减灾 村镇消防规划的内容 消防安全布局 确定消防站 消防给水 消防通信 消防装备 消防车通道 村镇防洪工程措施有哪些? 修筑防洪堤岸;整修河道;整治湖塘洼地;修建截洪沟 村镇防震减灾规划的内容 建设用地评估 工程抗震 生命线工程和重要设施规划 次生灾害规划 疏散场地规划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第十章 村镇规划中的技术经济和管理工作 村镇规划方案比较的内容 村镇性质、规模、发展方向、总体布局是否合理 村镇的经济、文化、科技、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和谐程度 村镇规划对产业发展、商业开发、环境保护引导作用的大小 村镇规划的可操作性,尤其是适应市场经济、商业开发的程度 建设用地的地理位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占地、搬迁情况 环境、卫生情况 交通运输情况 工业、副业等生产条件及企业间的协作关系 公用设施工程 防洪、防灾工程及措施的安全性 旧村镇的利用程度 村镇建设造价比较 综合分析意见 村镇规划送审成果包括哪些 村镇总体规划 图纸 乡镇域现状分析图 村镇总体规划图 文字资料 规划文本 规划纲要 规划说明书 基础资料 镇区建设规划 图纸 镇区现状分析图 镇区建设规划图 镇区工程规划图 镇区建设规划图 文字资料 规划文本 说明书 基础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