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641自然地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3586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641自然地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641自然地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641自然地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641自然地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641自然地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641自然地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641自然地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641自然地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641自然地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一、简答题 1所谓基本地貌类型是指哪几类地貌? 基本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和平原两类。 山地 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是地壳上升背景下山外力切割而成。山岭的形态要素包括山顶、山坡和山麓。山顶呈狭长带状延伸时称为山脊。山顶按形态特征可分为尖顶山、圆顶山、平顶山一类。山坡可分为直形坡、凹形坡和阶状坡。谷地包括河床、河漫滩、阶地等次级地貌类型。根据绝对高度,山地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和低山四类。我国以绝对高度大于5000m为极高山,35005000m为高山,10003500m为中

2、山,小于1000m为低山 平原 平原是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类型。依据海拔高度,可分为低平原和高平原两类。低平原地势低而平缓,切割深度和切割密度均很小。高平原简称高原,由于地势较高,切割相对强烈。平原又可分为平坦平原、倾斜平原、凹形平原和起伏平原等类型。依据外动力差别,平原还可分为熔岩平原、喀斯特平原、冲积平原和海成平原等类型。当平原四周被山地环绕时,平原及面向平原的山坡共同组成一种新的地貌类型一一盆地。 2径流形成过程中包括哪些子过程,它们各有何特征? 径流形成过程是指流域内自降雨开始到水量流出河流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该过程是大气降水和流域自然地理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其形

3、成过程和各自特征包括: 停蓄阶段 降水落到流域内一部分被植物截留,另一部分被土壤吸收,经过下渗进入土壤和岩石孔隙中形成地下水。所以降水初期不能立即产生径流。降水量超过上述消耗而有余时,便在一些分散洼地停蓄起来。这种现象称为填洼。对于径流形成而言,停蓄阶段是一个耗损过程。 漫流阶段植物截留和填洼都己达到饱和,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地表便开始出现沿天然 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坡面漫流逐渐扩大范围并分别流向不同的河槽,叫漫流阶段。 坡面漫流分为片流、沟流和壤中流三种形式,其中沟流是主要形式。 河槽集流阶段 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后沿河网向下游流动,使河流流量增加,叫做河槽集流。河槽集流阶段大部

4、分河水流出河日,小部分渗入河谷堆积物补给地下水。 3简要回答太阳对地球表层系统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表层系统的影响 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均离不开太阳。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体运动、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是地质作用中外力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各种外力作用共同改变着地表形态。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形成了自然带分布上的规律之一: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太阳活动对地球表层系统的影响 地球表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作为太阳系中的地球,在它的整个历史上始终受到太阳光和热的作用,它们与地球内部动力所引起的各种现象之间相互作用,驱动

5、着地球表层的演化.当地球的大气圈河水圈形成以后,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太阳这台发动机驱动着大气和大洋环流,形成风、云、雨、雪、河流出现了,开始流入大洋,山脉受到剥蚀.这一切都在塑造和改变着地表的环境,影响着地球的生物圈,使地球的气候、生物以及地球化学循环趋于多样化. 4土壤自然剖面包括哪些基本层次?各层次的特点如何? 土壤自然剖面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层次: O层。 特点:一般森林土壤常有这一层,草原土壤这一层很薄或不明显; A层。 特点:这一层常发生水溶性物质向下淋溶作用,这一层中生物活动旺盛,进行着强烈的有机质转化和积累作用; B层。 特点:该层沉积着自A层淋溶下来的物质,所以称为沉积层。B层因积累着

6、淋溶层淋溶下来的粘细物质,所以质地较为粘重。颜色一般为棕色或红棕色。 C层。 R层。C层和R层的特点:严格来讲母质层和母岩层不属于土壤发生层,因为他们的特性并非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它仅作为土壤剖面的一个重要成分而列出。 5试比较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区别。 海洋性气候指海洋上、岛屿、沿岸地区形成的,具有明显的海洋影响特征的气候;大陆性气候是在离海较远的内陆、盆地、高原,深受大陆影响,具有明显的大陆影响特征者。 由于海陆热力的差异,使在海洋和陆上进行的大气过程各不相同,其中受海洋气团影响较大的地区形成海洋性气候,受大陆气团作用明显的地区形成大陆性气候,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上: 从气

7、温上有海洋性气候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比较小,冬暖夏凉,最热月、最冷月出现时间较晚,温带地区最热月为8月,最冷月为2月,秋温高于春温。而大陆性气候年较差、日较差较大,冬冷夏热,最热月、最冷月出现时间较早,在温带地区分别为7月和1月,春温高于秋温。 从降水方面来看,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且全年分配均匀,年际变率小,而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小,主要集中在夏季,年际变率大。相对湿度大,多云雾,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变率小,风也较陆上大,风的口变化小。 从其他方面看,海洋性气候的湿度大、多云雾、风速大、日变化不明显,而大陆性气候湿度小、温度小、少云雾、风速小、日变化显著。 6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有何区别?试

8、从气候特征和地理分布说明地中海气候与季风气候的异同,并分析其成因。 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区别 海洋性气候指海洋上、岛屿、沿岸地区形成的,具有明显的海洋影响特征的影响;大陆性气候是在离海较远的内陆、盆地、高原,深受大陆影响,具有明显的大陆影响特征者。 由于海陆热力的差异,使在海洋和陆上进行的大气过程各不相同,其中受海洋气团影响较大的地区形成海洋性气候,受大陆气团作用明显的地区形成大陆性气候,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上: 从气温上看,海洋性气候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比较小,冬暖夏凉,最热月、最冷月出现时间较晚,温带地区最热月为8月,最冷月为2月,秋温高于春温。而大陆性气候年较差、日较差较大

9、,冬冷夏热,最热月、最冷月出现时间较早,在温带地区分别为7月和1月,春温高于秋温。 从降水上看,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且全年分配均年,年际变率小,而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小,主要集中在夏季,年际变率大。相对湿度大,多云雾,降水丰沛且季节分均匀,变率小,风也较陆上大,风的日变化小。 从其他方面看,海洋性气候的湿度大、多云雾、风速大、日变化不明显,而大陆性气候湿度小、温度小、少云雾、风速小、日变化显著。 地中海气候与季风气候的异同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二者主要区别在于降水的季节差异上:地中海气候属于冬雨型,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夏雨型。 气候特征

10、地中海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都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 a.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影响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暖湿润。b.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降水量较多。地理分布 a.地中海气候位于南北纬30度到40度大陆西岸,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非洲南部、澳洲西南部、以及南北美洲30度到40度大陆西岸。 b.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维35度附近,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岸、美国和阿根廷的东部。 地中海气候与季风气候的原因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区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及信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时,西风带南移至此气候区内,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潮湿的气流,加上锋面气旋活

11、动频繁,因此气候温和多雨。而夏季时,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向北移至此气候区内,气流以下沉为主,再加上沿海寒流的作用,不易形成降水,因此气候干燥炎热。 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影响。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因而在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形成高气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冬季时,陆地降温快于海洋,陆地气温比海洋低,在陆地卜形成高气压,海洋上形成低气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即导致季风的形成。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

12、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7径流阶段及特征。 径流主要由降水、流域蓄渗、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等环节组成。 降水是大气向流域空间的供水过程。它为径流形成提供主要水源,是流域生成径流的必要条件。降水不仅有雨、雪等形态上的不同,而且时间和空间分布也不均匀。降水的这些特点使径流形成极为复杂。 流域蓄渗指雨水耗于植物截留、下渗和填洼等综合过程。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称截留。水分从地面渗入土壤的过程称下渗。水分停蓄在地面洼陷处称填洼。降水之初,除降落在河槽水面和不透水面积上的一小部分雨水直接形成径流外,大部分并不立即产生径流,

13、而是被植物截留、渗入土壤和充填地面洼地。降落在透水面上的雨水将全部渗入土壤;大于下渗能力时,雨水除按下渗能力入渗外,超出下渗能力的部分便形成地面径流,通常称它为超渗雨或净雨。下渗的雨水,一部分滞蓄在土壤中,随后经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而损耗;一部分继续向下运行,遇到相对不透水层时,形成表层流;如果此时土壤饱和层接近地面,则可产生饱和坡面流。当下渗水流到达地下水面后,则形成地下径流。因此,蓄渗过程与各种径流成分的生成有密切的关系。 坡地汇流 指水流沿坡地向河网的流动和汇集过程,它包括坡面汇流、表层汇流和地下汇流。坡面汇流首先在降雨满足了蓄渗的那部分面积上开始,然后,产生汇流现象的面积逐渐扩大。坡面汇

14、流的流动形式往往是许多时分时合的沟流。当雨强较大时,也可旱现为片流。在流动过程中,坡地汇流一面继续接受降雨补给,一面又继续下渗,直到降雨终止后,地面滞蓄消尽坡面汇流即停止。表层汇流和地下汇流是水流在有孔介质中在重力作用下的流动。它们的汇流速度比坡面汇流低,其中地下汇流最慢,在降雨终止后它们并不立即停止,而要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在径流形成过程中,坡地汇流实质上是在蓄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径流成分,在坡地范围内,在时间上的第一次再分配。通常把三种径流成分加入河网的过程口y总入流。 河网汇流 指水流沿河网中各级河槽向出口断面的汇集过程。水流注入河槽在重力作用下,向河流下游流动,在运行中不断接纳各级支流的来

15、水和旁侧入流的补给,使水量不断增加,最终在出口断面形成流量变化过程。当一次降雨形成的水流全部流出流域出口断面时,一次径流形成过程即告结束。河网汇流是三种径流成分在时间上的第二次再分配。 8地下水分类的原则是什么?地下水有哪些类型? 地下水分类的原则 地下水分类的原则:一种是根据地下水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另一种则是综合考虑地下水的若干特征进行分类。按起源不同,可将地下水分为渗入水、凝结水、初生水和埋藏水按矿化程度不同,可分为淡水、微咸水、咸水、盆水、卤水。按含水层性质分类,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按理藏条件不同,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 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是存

16、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补给区与分布区基本一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主要耗损形式是蒸发和渗透。上层滞水接近地表,受气候、水文影响较大,故水量不大而季节变化强烈。上层滞水的动态主要决定于气候、隔水层的范围、厚度、隔水性等条件。 潜水 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这个自由表面就是潜水面。从地表到潜水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多数情况下,潜水补给区和分布区是一致的,以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潜水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带性特征。 承压水 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称承压水。承压水水头高于隔水顶板,在地形条件适宜时,其天然露头或经人工凿井喷出地表称为自流水。隔水项板妨碍含水层直接从地表得到补给,故自流水的补给区和分布区常不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