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3593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9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云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云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云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云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云南师范大学运动训练学考研复习资料内部资料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 (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 运动生理 绪 论 考纲要求 1、机体与环境的关系:刺激与反应,兴奋与抑制,兴奋性和阈。 2、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 3、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生理意义和功能。 考纲精要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1、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2、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特定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而刺激是指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的变化。 刺激引

2、起组织兴奋的条件: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某个最小值。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刺激强度与刺激持续时间呈反变关系。 衡量组织兴奋性大小的较好指标为:阈值。 阈值:刚能引起可兴奋组织、细胞去极化并达到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3、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生殖功能对种群的繁衍是必需的,因此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对多细胞机体而言,整体所处的环境称外环境,而构成机体的细胞所处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内、外环境与生命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机体受到刺激时,

3、机体内部代谢和外部活动,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称为反应。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三、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机制 机体内存在三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调节特点: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基本调节方式: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与反应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反射活动需中枢神经系统参与。 2、体液调节:发挥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激素。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后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发挥长距离调节作用,也可以在局部的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附近的组织细胞的功能状态,这称为旁

4、分泌。调节特点: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 神经一体液调节:内分泌细胞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因素的变化,直接作出相应的反应。 3、自身调节:是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1 内部资料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应。举例:心室肌的收缩力随前负荷变化而变化,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特点是自身调节,故称为异长自身调节。全身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肾血流量维持不变的特点是自身调节。 四、生理功能的反馈调控:正反馈和负反馈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

5、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 正反馈: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 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 五、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直接为细胞提供必要的物理和化学条件、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尾产物。内环境最基本的特点是稳态。 稳态是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是内环境理化因素、各种物质浓度的相对恒定,这种恒定是在神经、体液等因素的调节下实现。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负反馈。稳态是内环境的相对稳

6、定状态,而不是绝对稳定。 血 液 考纲要求 1.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 2.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3.血细胞及其机能。 4.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5.血液凝固与止血。 6.ABO及Rh血型系统及临床意义。 考纲精要 一、血量与血液的组成 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6%8%,相当于每公斤体重有6080ml。 一次失血不超过全血量10%对生命活动无明显影响,超过20%则有严重影响。 血液成分:液体成分血浆50%60% 有形成分血细胞40%50% 记忆方法: 可以认为全血中血浆与血细胞各占一半左右的容积,血浆稍多于血细胞,记成血浆50%+,血细胞50%-。这点记住了,也就记清了红细胞比容的数字:50

7、%-。至于男性红细胞比容略于女性是由于雄激素有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二、血液的功能 1.运输功能:血液是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必由之路。将营养物质运至全身各部分组织细胞,同时将细胞代谢的尾产物运至排泄器官。 2.缓冲功能:血液中含有丰富的缓冲物质,主要是NaHCO3/H2CO3缓冲对,对血液的酸咸度起缓冲作用。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都能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抗凝物质、血小板等在机体凝血、止血和抗凝血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是一种防御功能。 2 内部资料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三、血浆的理化特征 1.比重:血浆比重1.0251.030,与血浆蛋白浓度成正比。 2.粘滞

8、性:血浆粘滞性为1.62.4,与血浆蛋白含量成正比。 3.血浆渗透压 概念: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 渗透压的作用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原因:晶体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可以自由通过有孔的毛细血管,因此,晶体渗透压仅决定细胞膜两侧水份的转移;蛋白质等大分子胶体物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决定血管内外

9、两侧水的平衡。 注意点:临床上常用的等渗等张溶液有:0.9%NaCl溶液,5%葡萄糖溶液。 血浆蛋白含量变化会影响组织液的量,而不会影响细胞内液的量,细胞外液晶体物质浓度的变化则会影响细胞内液量。 四、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红细胞的形态: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约为8m,无细胞核。 2.红细胞的功能: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缓冲体内产生的酸碱物质。这两种功能均由血红蛋白完成,其中的铁离子必须处于亚铁状态。 3.悬浮稳定性: 以红细胞沉降率来表示悬浮稳定性,血沉越决,悬浮稳定性越差,二者呈反变关系。增加血沉的主要原因:红细胞叠连的形成。 影响红细胞叠连的因素不在红细胞本身而在血浆,其中血浆白蛋白通过

10、抑制叠连而使血沉减慢,而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等促进叠连的形成,从而加速血沉。 4.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抵抗膜破裂的一种特性。渗透脆性越大,细胞膜抗破裂的能力越低。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在0.45%0.35%NaCl溶液中开始破裂,而球状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在0.64% NaCl溶液中开始破裂。 五、血液凝固 1.概念: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现象称为血液凝固。这一过程所需时间称为凝血时间。 本质:多种凝血因子参与的酶促生化反应。 2.基本过程: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降解为纤维蛋白。 其中,因子X的激活可通过两咱途径实现

11、:内源性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 3.凝血因子的特点: 除因子和血小板磷脂外,其余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 血液中因子、等通常以无活性酶原存在。 因子以活性形式存在于血液中,但必须因子存在才能起作用。 部分凝血因子在肝脏内合成,且需VitK参与,所以肝脏病变成VitK缺乏常导致凝血3 内部资料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异常。 因子为抗血友病因子,缺乏时凝血缓慢。 4.内、外源凝血途径的不同点: 始动因子 参与反应步骤 产生凝血速度 发生条件 内源性凝血 胶原纤维等激活因子 较多 较慢 血管损伤或试管内凝血 外源性凝血 组织损伤产生因子 较少 较快 组织损伤 5.机休组织损伤时的凝血为:内源性和外

12、源性凝血途径共同起作用,且相互促进。 六、抗凝和纤维蛋白溶解 1.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和肝素。 肝素通过增强抗凝血酶活性而发挥作用。 2.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促进作用 :抑制作用 3.正常情况下,血流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 血流速度快,血管内膜光滑,血浆中存在天然抗凝物质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七、血小板的生理作用 1.维护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2.参与生理止血功能。 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松软止血栓,防止出血。 血小板分泌ADP、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活性物质,ADP使血小板聚集变为不可逆,5-羟色胺等使小动脉收缩,有助于止血。 促进血液凝固,形成牢固止血栓。 八、ABO血型系统

13、1.血型:血细胞膜外表面特异性抗原类型,通常指红细胞血型。 2.ABO血型的种类: ABO血型系统中有两种抗原,分别称为A抗原和B抗原,均存在于红细胞膜的外表面,在血浆中存在两种相应的抗体即抗A抗体和抗B抗体。根据红细胞上所含抗原种类将人类血型分为如下血型: 血型 A B AB O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A B A和B H抗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抗B 抗A 无 抗A和抗B 3.抗原本质:血型抗原是镶嵌于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糖脂。ABO抗原特异性是在H抗原基础上形成的。 4.抗体本质:ABO血型系统的抗体为天然抗体,主要为IgM,不能通过胎盘。 5.输血原则:同型输血。 无同型血时,可按下列原则:O型

14、输给A、B、AB型;AB型可接受A、B、O型血,必须少量,缓慢输血。 6.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分别加在一起,观察有无凝集现象。前者为交叉配血的次侧,后者为交互配血的主侧,因为主要应防止供者的红细胞上的抗原被受者血清抗体凝集。 九、Rh血型 特点:大多数人为Rh阳性血。 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抗体需经免疫应答反应产生,主要为IgG,可以通过胎盘。 Rh阴性的母亲第二次妊娠时可使Rh阳性胎儿发生严重溶血。 4 内部资料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十、红细胞生成及调节 1.红细胞生成原料和辅助物质: 原料:珠蛋白和铁。 促成熟因子:维生素B12、叶酸

15、、内因子。 调节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雄激素加速红细胞生成。另外,红细胞生成还要造血微循环调节。 2.红细胞生成某些阶段的特点: 髓系多潜能干细胞:有很强的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潜能。 定向祖细胞:定向分化且自我复制能力低。 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线粒体,细胞能量来源于无氧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 血液循环 考纲要求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原理,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和调节,心音。 2.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其简要原理,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植物性神经对心肌生物电活动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3.血管生理:动脉血压相对稳定性及其生理意义,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静

16、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4.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脏及血管的神经支配及作用,心血管中枢,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及其他反射。心脏和血管的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肌肉运动时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5.血量及其调节:血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急性失血的生理反应。 考纲精要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1.概念: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所以心动周期通常是指心室活动周期。 2.心率与心动周期的关系: 心动周期时程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心率增大,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

17、张期都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心肌工作的时间相对延长,故心率过快将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3.心脏泵血 射血与充盈血过程: 心房收缩期:在心室舒张末期,心房收缩,心房内压升高,进一步将血液挤入心室。随后心室开始收缩,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时,室内压迅速上升,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而此时主动脉瓣亦处于关闭状态,故心室处于压力不断增加的等容封闭状态。当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开放,进入射血期。 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在射血期的前1/3左右时间内,心室压力上升很快,射出的血量很大,称为快速射血期;随后,心室压力开始下降,射血速度变慢,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射血

18、期。 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主动脉瓣和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故心室处于压力不断下降的等容封闭状态。当心室舒张至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进入心室充盈期。 快速充盈期和减慢充盈期:在充盈初期,由于心室与心房压力差较大,血液快速充盈心室,称为快速充盈期,随后,心室与心房压力差减小,血液充盈速度变慢,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充盈期。 特点: 5 内部资料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血液在相应腔室之间流动的主要动力是压力梯度,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是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 瓣膜的单向开放对于室内压力的变化起重要作用。 一个心动周期中,右心室内压变化的幅度比左心室的小得多,因为肺动脉压力仅为主动脉的1/6。

19、左、右心室的搏出血量相等。 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最低的时期是等容舒张期末,左心室内压最高是快速射血期。因为主动脉压高于左心房内压,所以心室从血液充盈到射血的过程,是其内压从低于左心房内压到超过主动脉压的过程,因此心室从充盈到射血这段时间内压力是不断升高的。而舒张过程中压力是逐渐降低的,左心室内压应在充盈开始之前最低即等容舒张期末最低。 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1.每搏输出量及射血分数: 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安静状态下约为6080ml。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之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射血分数与心肌的收缩能力有关,心肌收缩能力

20、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射血分数也越大。 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即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约为56L。 心输出量不与体重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3.心脏作功 心脏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时,是通过心脏作功释放的能量转化为血液的动能和压强能,以驱动血液循环流动。 三、心音 1.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异同: 标志 心音特点 主要形成原因 第一心音 心室收缩开始 音调低,历时较长 心室肌收缩,房室瓣关闭 第二心音 心室舒张开始 音调高,历时较短 半月瓣关闭振动,血流冲击动脉壁的振动 2.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形成机制: 第一心音是心室收

21、缩期各种机械振动形成的,这一时期从房室瓣关闭到半月瓣关闭之前。其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流对血管壁的加压和减压作用都引起机械振动,从而参与心音的形成。但各种活动产生的振动大小不同,以瓣膜的关闭作用最明显,因此第一心音中主要成分是房室瓣关闭。 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期各种机械振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半月瓣关闭。 3.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 是一种低频率振动,其形成可能与心房收缩和早期快速充盈有关。在儿童听到第三、第四心音属正常,在成人多为病理现象。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出量是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凡影响到搏出量或心率的因素都将影响心输出量。心肌收缩的前负荷、后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而

22、心肌收缩能力通过等长自身调节机制影响搏出量。 1.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前负荷即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也就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静脉回心血量有关。前负荷通过异长自身调节的方式调节心搏出量,即增加左心室的前负荷,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加或等容心室的室内峰压升高。这种调节方式又称starling机制,是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从6 内部资料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来调节搏出量,以适应静脉回流的变化。 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心肌的伸展性较小。心室功能曲线反映搏功和心室舒张末期压力的关系,而心肌的初长度决定于前负荷和心肌的特性。心肌达最适初长度之前,静息张力较小,初长度随前

23、负荷变化,但心肌超过最适初长度后,静息张力较大,阻止其继续被拉长,初长度不再与前负荷是平行关系。表现为心肌的伸展性较小,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 2.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室射血过程中,大动脉血压起着后负荷的作用。后负荷增高时,心室射血所遇阻力增大,使心室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但随后将通过异长和等长调节机制,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 3.心肌收缩能力对搏出量的影响: 心肌收缩能力又称心肌变力状态,是一种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心肌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通过改变心肌变力状态从而调节每搏输出量的方式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由影响兴奋收缩耦联的因素起作用,

24、其中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ATP酶活性是控制心肌收缩力的重要因素。另外,神经、体液因素起一定调节作用,儿茶酚胺、强心药,Ca2+等加强心肌收缩力;乙酰胆碱、缺氧、酸中毒,心衰等降低心肌收缩力,所以儿茶酚胺使心肌长度张力曲线向左上移位,使张力速度曲线向右上方移位,乙酰胆碱则相反。 4.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率在40180次/min范围内变化时,每分输出量与心率成正比;心率超过180次/min时,由于快速充盈期缩短导致搏出量明显减少,所以心输出量随心率增加而降低。 心率低于40次/min时,也使心输量减少。 五、心肌细胞的类型 1.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为快反应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

25、收缩性、无自律性。 2.特殊传导系统: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但无收缩性。 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慢反应细胞。其中,房室交界的结区细胞无自律性,传导速度最慢,是形成房室延搁的原因。 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快反应细胞 3.区分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标准:动作电位0期上升的速度。快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速度快。多由Na+内流形成,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速度慢,由Ca2+内流形成。 六、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 1.静息电位K+外流的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复极化复杂,持续时间较长。 0期Na+内流接近Na+电化平衡电位,构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1期K+外流所致。 2期C

26、a2+、Na+内流与K+外流处于平衡。 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很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心肌细胞区别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3期Ca2+内流停止,K+外流增多所致。 4期工作细胞3期复极完毕,膜电位基本上稳定在静息电位水平,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维持依靠Na+K+泵的转运。自律细胞无静息期,复极到3期末后开始自动去极化,3期末电位称为最大复极电位。 3.心室肌细胞与窦房结起搏细胞跨膜电位的不同点: 7 内部资料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静息电位/最大舒张电位值 阈电位 0期去极化速度 0期结束时膜电位值 去极幅度 4期膜电位 膜电位分期 心室肌细胞 静息电位值-90mV -

27、70mV 迅速 +30mV 大 稳定 0、1、2、3、4共5个时期 窦房结细胞 最大舒张电位-70mV -40mV 缓慢 0mV 小 不稳定,可自动去极化 0、3、4共3期,无平台期 4.心室肌与快反应自律细胞膜电位的不同点: 快反应自律细胞4期缓慢去极化。 七、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 1.自律性: 心肌的自律性来源于特殊传导系统的自律细胞,其中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称为起搏细胞,是正常的起搏点。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由高到低顺序为: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 窦房结细胞通过抢先占领和超驱动压抑两种机制控制潜在起搏点。 心肌细胞自律性的高低决定于4期去极化的速度即Na+、Ca2+内流超过K+外流

28、衰减的速度,同时还受最大舒张电位和阈电位差距的影响。 2.传导性: 心肌细胞之间通过闰盘连接,整块心肌相当于一个机能上的合胞体,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细胞间传导。 传导的特点:主要传导途径为: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左右束支浦肯野氏纤维心室肌 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慢,形成房室延搁,以保证心房、心室顺序活动和心室有足够充盈血液的时间。 心房内和心室内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播,传导速度快,从而保证心房或心室同步活动,有利于实现泵血功能。 心肌兴奋传导速度与细胞直径成正比,与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成正变关系。 3.兴奋性: 动作电位过程中心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29、特点是有效不应期较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出现强直收缩。 影响兴奋性的因素:Na+通道的状态、阈电位与静息电位的距离等。 另外,血钾浓度也是影响心肌兴奋性的重要因素,当血钾逐渐升高时,心肌的兴奋性会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血中K+轻度或中度增高时,细胞膜内外K+浓度梯度减小,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距阈电位接近,兴奋性增高;当血中K+显著增高,静息电位绝对值过度减小时,Na+通道失活,兴奋性则完全丧失。因此,血中K+逐步增高时,心肌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 心室肌在有效不应期终结之后,受到人工的或潜在起搏点的异常刺激,可产生一次期前兴奋,引起期前收缩。由于期前

30、兴奋有自己的不应期,因此期前收缩后出现较长的心室舒张期,这称为代偿间隙。 4.收缩性: 心肌收缩的特点:同步收缩 不发生强直收缩 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影响心肌收缩性的因素:Ca2+、交感神经或儿茶酚胺等加强心肌收缩力,低O2、酸中毒、乙酰胆碱等减低心肌的收缩力。 8 内部资料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八、植物性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1.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迷走神经末梢分泌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产生负性变力、变时、变传导作用。 2.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交感神经末梢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变力、变时、变传导作用。 3.植物性神经对心

31、脏活动的作用机制: 迷走神经乙酰胆碱提高K+通道的通透性促进K+外流。 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增加Ca2+通道通透性。 记忆方法: 乙酰胆碱与心肌M受体结合后产生心脏活动的抑制,其原因是影响到心肌电活动的特性,而心肌电活动的改变必然是离子浓度或通透性变化所致。通常情况下,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某种离子通透性增加,因此,乙酰胆碱可能是增加了某种离子的通透性。如果Na+通透性增加,会出现Na+内流增多、增快,4期自动去极化加速,这与乙酰胆碱作用效果相反;如果Ca2+通透性增加,Ca2+内流增多将增强心肌的收缩力等改变,这也与乙酰胆碱的作用效果相反;如果K+通透性增加,心肌兴奋性、自律性都将降低,这与乙

32、酰胆碱作用效果一致,因此,乙酰胆碱是通过增加细胞膜对K+通透性产生作用的。同理可以推出儿茶酚胺主要通过增加Ca2+通透性而发挥作用。掌握了这咱推理方法,就无需逐项记忆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 九、心电图各主要波段的意义 P波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 QRS左右两心室的去极化。 T波两心室复极化。 PR间期房室传导时间。 QT间期从QRS波开始到T波结束,反映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 ST段从QRS波结束到T波开始,反映心室各部分都处于去极化状态。 十、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弹性贮器血管大动脉,包括主动脉、肺动脉及其最大分支。 作用: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减小脉压差。 2.阻力血管小动脉、微动脉、

33、微静脉。 作用:构成主要的外周阻力,维持动脉血压。 3.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 作用: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 4.容量血管静脉。 作用:容纳60%70%的循环血量。 十一、动脉血压 1.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所说的动脉血压指主动脉压,通常用在上臂测得的肱动脉压代表。 2.形成血压的基本条件:心血管内有血液充盈;心脏射血。 3.动脉血压的形成:前提条件:血流充盈;基本因素: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每搏输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小脉压差。 9 内部资料 耐

34、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平均充盈压。 5.动脉脉搏: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引起动脉血管壁的扩张与回缩的起伏。 十二、静脉血压与静脉回流 1.静脉血压远低于动脉压,而且越靠近心脏越低。静脉压分为中心静脉压和外周静脉压。 2.中心静脉压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值为:0.41.2kPa,它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多少。中心静脉压升高多见于输液过多过快或心脏射血功能不全。 3.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静脉回流的动力是静脉两端的压力差,即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压力差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的收缩力,但也受呼吸运动、体位、

35、肌肉收缩等的影响。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作为肌肉泵促进静脉回流。 呼吸运动通过影响胸内压而影响静脉回流。 人体由卧位转为立位时,回心血量减少。 十三、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通路 1.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2.微循环3条途径及其作用: 迂回通路: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作用: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直捷通路: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作用:促进血液迅速回流。此通路骨骼肌中多见。 动-静脉短路:组成:血液从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的通路;作用:调节体温。此途径皮肤

36、分布较多。 微循环组成的记忆方法: 将“循环”理解为“从动脉到静脉的血流”,那么,“微循环”就是“从微动脉到微静脉的血流”,因此,微循环3条通路的血管都是“微动脉微静脉”。 迂回通路是交换物质的场所,必然包含真毛细血管,即“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交换血管的血流受组织局部代谢的调控,因而真毛细血管前必须连接调控血流的结构“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由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含很少平滑肌而微动脉平滑肌丰富,因此二者之间应有一过度后微动脉。 综上所述,营养通路的组成应为“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同理,可以推出另两条通路的血管组成。 3.微循环血流调控: 毛细血管压与毛细血管前阻

37、力和毛细血管后阻力的比值成反比。 微动脉的阻力对微循环血流的控制起主要作用。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活动主要受代谢产物调节。 十四、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心血管反射 1.减压反射 基本过程:动脉血压升高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经窦神经和减压神经将冲动传向中枢通过心血管中枢的整合作用导致心迷走神经兴奋、心交感抑制、交感缩血管纤维抑制心输出量下降、外周阻力降低,从而使血压恢复正常。 10 内部资料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特点:压力感受器对波动性血压敏感。 窦内压在正常平均动脉压上/下变动时,压力感受性反射最敏感。 减压反射对血压变化及时纠正,在正常血压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2.心肺感受器反射

38、在心房、心室、肺循环大血管壁上存在的感受器总称为心肺感受器。 反射过程:牵拉、化学物质心肺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心率、心输出量、外周阻力、BP。 意义:调节血量、体液量及其成分。 十五、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 1.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上1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变力、变时、变传作用,与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 肾上腺素能与血管平滑肌上的2受体结合引起血管舒张。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管紧张素的作用:使全身微动脉、静脉收缩,血压升高,回心血量增多;增加交感缩血管纤维递质释放量;使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刺激肾上腺合成和释放醛固酮;引起或增强渴觉、

39、导致饮水行为。 3.心钠素: 作用:心搏出量减少、心率减慢、外周血管舒张; 引起肾脏排水、排钠增多; 抑制肾素、醛固酮、血管升压素的释放,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抑制交感缩血管中枢,同时心钠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时,保钠、保水及缩血管激素分泌减少,而排钠、排水激素分泌增多。心钠素是利尿、利钠激素,血压升高分泌增多。 4. 局部体液调节因素: 激肽、组胺、组织代谢产物等调节局部血流量。 十六、组织液的生成 1.组织液是血浆从毛细血管壁滤过而形成的,除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外,其它成分基本与血浆相同。 2.血浆从毛细血管滤过形成组织液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 3.影响组

40、织液生成的因素: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通透性;静脉和淋巴回流等等。 呼 吸 考纲要求 1.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2.呼吸气体的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在肺的交换。通气血流的比值及其意义。气体在组织的交换。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物理溶解,化学结合及其关系,氧的运输及氧解离曲线,二氧化碳的运输。 4.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及呼吸节律的形成。呼吸的反射性调节。外周及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对中枢的调节。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其调节。 考纲精要 一、呼吸过程 呼吸全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11 内部资料 耐得住寂寞,经

41、得起诱惑 中的运输;内呼吸。 掌握要点:外呼吸是大气与肺进行气体交换以及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的管腔不进行气体交换,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传送带。对肺泡的气体交换来说,传送带构成解剖无效腔。而呼吸性细支气管及以下结构则可进行气体交换,称为呼吸带,是气体交换的结构。呼吸带内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部分则成为肺泡无效腔。正常肺组织内肺泡无效腔为零,在病理情况下,可出现较大的肺泡无效腔,它和解剖无效腔一起构成生理无效腔,所以,生理无效腔随肺泡无效腔增大而增大。 内呼吸指的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而细胞内的物质氧化过程也可以认为是内呼吸的一部分。 二、肺通气:

42、气体经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 1.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泡气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 肺通气的原始动力呼吸运动。 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即吸气动作是由吸气肌收缩引起,而呼气动作则主要是吸气肌舒张引起,而不是呼气肌收缩。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吸气肌主要有膈肌和肋间外肌,呼气肌主要是肋间内肌。吸气肌收缩可使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降低,引起吸气过程。主要由膈肌完成的呼吸运动称腹式呼吸,主要由肋间外肌完成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正常生理状况下,呼吸运动是胸式和腹式的混合型式。 2.肺通气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平静呼吸时弹性阻力是主要因素。 弹性阻力指胸郭和肺的弹性回缩力,其

43、大小常用顺应性表示,顺应性=1/弹性阻力。肺的顺应性可用单位压力的变化引起多少容积的改变来表示,它与弹性阻力、表面张力成反变关系,顺应性越小表示肺越不易扩张。在肺充血、肺纤维化时顺应性降低。 肺泡的回缩力来自肺组织的弹力纤维和肺泡的液一气界面形成的表面张力。 非弹性阻力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组织的粘滞阻力,其中气道阻力主要受气道管经大小的影响。使气道平滑肌舒张的因素有:跨壁压增大、肺实质的牵引、交感神经兴奋、PGE2、儿茶酚胺类等。 使气道平滑肌收缩的因素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组织胺、PGF25-HT、过敏原等。 平静呼吸时气道阻力主要发生在直径2mm细支气管以上的部位。 三、胸内压:即胸膜腔

44、内的压力 1.胸膜腔是由胸膜壁层与胸膜脏层所围成的密闭的潜在的腔隙,其间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浆液,无气体存在。 2.胸内压大小:正常情况下,胸内压力总是低于大气压,故称为胸内负压。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在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这时胸内压=-肺回缩力,故胸内负压是肺的回缩力造成的。 3.胸内负压形成原因:由于婴儿出生后胸廓比肺的生长快,而胸腔的壁层和脏层又粘在一起,故肺处于被动扩张状态,产生一定的回缩力。吸气末回缩力大,胸内负压绝对值大,呼气时,胸内负压绝对值变小。 4.胸内负压的意义: 保持肺的扩张状态。 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四、肺换气 即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

45、换。 1.结构基础:呼吸膜,包括六层结构:单分子的表面活性物质层和肺泡液体12 内部资料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层;肺泡上皮层;上皮基底膜层;组织间隙层;毛细血管基底膜层;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记忆方法: 呼吸膜是气体由肺泡到血液或由血液到肺泡所经过的结构,所以呼吸膜必须包括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两层,而上皮和内层组织都带有自己的基底膜,两层基底膜之间应有空隙,这样呼吸膜就包括五层结构,加上肺泡表面的液体层,共有六层。其中肺泡表面的液体层与肺泡气体形成液一气交界构成表面张力,是弹性阻力的主要成份,而液体层表面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表面张力。 2.肺换气的动力:气体的分压差。 分压是指在混合

46、气体中某一种气体所占的压力。 3.肺换气的原理: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的原理完全相同。在肺部,氧气从分压高的肺泡通过呼吸膜扩散到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分压高的肺毛细血管血液中扩散到分压低的肺泡中。 4.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影响肺换气。在肺组织纤维化时,呼吸膜面积减小,厚度增加,将出现肺换气效率降低。凡影响到呼吸膜的病变均将影响肺换气,而呼吸道的病变首先影响的是肺通气,仅当肺通气改变造成肺泡气体分压变化时才影响到肺换气。 气体分子的分子量,溶解度以及分压差也影响肺换气。 O2的分子量小于CO2,肺泡与血液间O2分压差大于CO2分压差,仅从这两方面看,O2的扩散速度比CO2快,但由于CO2在血浆中的溶解度远大于O2,故综合结果是CO2比O2扩散速度快,所以当肺换气功能不良时,缺O2比CO2潴留明显。 通气/血流比值是影响肺换气的另一重要因素。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值为0.84左右。V/Q0.84表示肺通气过度或肺血流量减少,这意味着部分肺泡无法进行气体交换,相当于肺泡无效腔增大。 V/Q0.84表示肺通气不足或血流过剩或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