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3934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五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五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五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五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课题:8、成语故事 主备人 朱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收集一些成语故事。 学 讲 预 案 一、自主先学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二、小组讨论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三、交流展示 1、指

2、名读课文。 2、交流不理解词语的意思。 3、我会默写这些生字:学生自愿到黑板默写生字。 四、质疑拓展 1、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2、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五、检测反馈 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63 课时 1 总课时 33 二次备课 六、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 教后反思: 64 课题:8、成语故事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难点:1、弄清成语故

3、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课前准备: 小黑板 学 讲 预 案 一、自主先学 填字成词。 自相( )盾 画龙点( ) ( )充数 张口( )舌 二、小组讨论 一、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二、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2

4、、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65 朱敏 课时 2 总课时 34 二次备课 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5、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三、交流展示 交流上面的问题 四、质疑拓展 五、检测反馈 六、小结反思 教后反思: 66 课题:9、推敲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贾岛的相关资料。 学 讲 预 案 一、自主先学 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二、小组讨论 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

6、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交流展示 、抽读生字,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 恰当 差人 李凝 、认读生字词或新词: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四、质疑拓展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67 朱敏 课时 1 总课时 35 二次备课 2、朗读课文。 六、小结反思 教后反思: 68 课题:9、 推敲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读好句子,读通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课前准备:小黑板 学 讲 预 案 一、

7、自主先学 、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二、小组讨论 1、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用手接触一下或接触后轻轻移动;、用手探取;、试着了解,试着做;、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指导读好这句话。 第三自然段 、映示图画,说说图意:图上画了谁?他正在干什么? 、指名读课文,思考: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学生交流。 69 朱敏 课时 2 总课时 36 二次备课 、“妥帖”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段中找出它的近义词吗?还有哪些词意思跟它相近?给“或许”找个近义词。

8、、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读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交流。 、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 第七自然段 、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交流。 三、交流展示 、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四、质疑拓展 五、检测反馈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讲讲这个故事。 六、小结反思 教后反思: 70 课题:9、 推敲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练习讲故事。 2、理解“推敲”的含义

9、,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练习讲故事,理解“推敲”的含义。 课前准备: 小黑板 学 讲 预 案 一、自主先学 同学们,“推敲”这个故事非常感人,每个同学都应该会讲这个故事。看谁讲得最精彩,好好准备一下。 二、小组讨论 1、熟读课文。 师:要想讲好这个,先得反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像放电影那样故事中的贾岛和韩愈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学生练读课文。 2、提示讲述顺序。出示板书。 3、学生练讲: 各自练讲。 分小小组练讲。 三、交流展示 1、各组推派代表讲。 2、评选“故事大王”。 四、质疑拓展 五、检测反馈 把句子补充完整: 71 朱敏 课时 3 总

10、课时 37 二次备课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 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这次考试,_,也不应该骄傲。 六、小结反思 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后反思: 72 课题:10、嫦娥奔月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课前准备: 准备嫦娥奔月的故事。 学 讲 预 案 一、自主先学 (l)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拼读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想一想:嫦娥是谁?她

11、为什么要奔月?这个“奔”是什么意思? 二、小组讨论 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交流展示 (l)认读生字词。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时值中秋:“值”是遇到、碰上的意思。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周旋:字典中有三种解释:回旋,盘旋;交际应酬,打交道;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在本课中应选哪一种解释?(第种) 四、质疑拓展 73 朱敏 课时 1 总课时 38 二次备课 五、检测反馈 1、理清课文脉络 2、指导写字 “诈”、“值”、“辉”左边的偏旁要写得窄一些,约占字宽的三分之一。 “剑”的左边要写得宽一些,约占字宽的三分之二,第七画是“提”。“ 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六、

12、小结反思 教后反思: 74 课题:10、嫦娥奔月 主备人 朱敏 课时 2 总课时 39 教学目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课前准备: 小黑板 学 讲 预 案 一、自主先学 默写词语: 敬重 宝剑 贪婪 迫不及待 奸诈 接济 假装 翻箱倒柜 二、小组讨论 一、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苦难”是什么意思?(痛苦和灾难的意思)文中的“苦难”指的

13、是什么?读第l自然段,注意突出“直”、“实在”、“无法”等词语,体会老百姓遭受的苦难。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请画出有关的动词。(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同学们,这些词写出了后羿的力大神勇,读书时要注意突出这些词。 3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讨论:逢蒙的奸诈贪婪表现在哪些地方?磁娥的善二次备课 75 良机智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3教师引读第5自然段。 4嫦娥吃了仙药后,怎样了呢?请同学们先看图,再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三、精读课文第三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三段。请同

14、学们圈画出后羿找妻的词语。 (“焦急地冲出门外”、“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追去”等词语) 2读了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出后羿当时的心情吗?(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谁能把后羿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读出来? 3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又体现在哪儿呢?(“摆上”、“祝福”等词表明乡亲们想念好心的嫦娥) 三、交流展示 (“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威逼嫦娥”、“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词语写出了逢蒙的奸诈贪婪) (“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与逢蒙周旋”、“疾步向前”、“一口吞了下去”等词句反映了嫦娥的善良机智。)

15、四、质疑拓展 五、检测反馈 六、小结反思 教后反思: 76 课题:10、嫦娥奔月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复述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 课前准备: 小黑板 学 讲 预 案 一、自主先学 这篇神话故事主要写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吃长生不老药升天成仙的事。 找出文中描写嫦娥的有关语句,想想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二、小组讨论 说说课文三个部分的段落大意,编段落提纲。 第一段:后羿为民除害,射下太阳。 第二段:嫦娥吞下仙药,飞上月亮。 第三段:人们想念嫦

16、娥,企盼团圆。 三、交流展示 按“自由练习一同桌互述一小组尝试复述一指名复述”的程序进行复述练习。 四、质疑拓展 五、检测反馈 1比一比,再组词。 婪 辉 箱 值 梦 挥 霜 直 77 朱敏 课时 3 总课时 40 二次备课 2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悠悠 碧蓝碧蓝 3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六、小结反思 教后反思: 78 课题:11、读书莫放“拦路虎”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 3、养成读书的正确习惯。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课前准备: 小黑

17、板 学 讲 预 案 一、自主先学 在学习中,如果你遇到了拦路虎,那该怎么办呢? 二、小组讨论 自读课文 阅读课文,借助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点句理解课文。 1、学生带着任务读课 2、学生分组学习 小组多种形式学习: 3、讨论、交流,读课文。 三、交流展示 汇报自学情况,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1、什么叫“拦路虎”? 2、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3、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 4、如何查字典? a、要有耐心。 b、要有恒心。 79 朱敏 课时 1 总课时 41 二次备课 四、质疑拓展 五、检测反馈 熟读积累: 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全文。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反复朗读。 六、小结反思 谈

18、谈学了本文后的感受。 教后反思: 80 12 主备人 教学目标: 朱敏 课时 课题:伊索寓言 1 总课时 42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一些寓言故事。 学 讲 预 案 一、自主先学 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 二、小组讨论 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三、交流展示 汇报初读情况。 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提醒学生注意“

19、狐狸”在一起连读时,“狸”读轻声,“谗”读翘舌音,“酸”读平舌音。 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自读每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村民:闻声赶来 不禁哈哈大笑 惊慌失措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村民:没人帮忙 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二次备课 朱敏 课时 2 总课时 43 83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三、交流展示 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四、质疑拓展 迁移积累,指导写字。 慌、贯、谎、粪、

20、戒 五、检测反馈 六、小结反思 教后反思: 84 12、 课题:伊索寓言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课前准备: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学 讲 预 案 一、自主先学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二、小组讨论 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1、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2、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不同之处

21、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3、 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 理解“有诈”。 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 4、 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85 朱敏 课时 3 总课时 44 二次备课 三、交流展示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四、质疑拓展 五、检测反馈 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六、小结反思 教后反思: 86 课题:习作三 秋天的树叶 主备人 朱敏 课时 1 总课时 45 教学目标: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

22、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 课前准备: 小黑板 学 讲 预 案 一、自主先学 1、同学们观察秋天的树叶,你观察到了哪些树叶? 2. 在我们课本中还有几种树叶的照片,这些树叶我们发现了吗?它们的形状、颜色各有什么特点? 二、小组讨论 1. 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学生讨论,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形状、颜色。(变化) 2. 拿出自己搜

23、集的树叶标本,边看边思考:你最喜欢什么树叶?它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几种树叶?(枫叶、冬青叶) 三、交流展示 1出示枫叶标本,问: (1)枫叶由哪两部分构成?(板书:叶柄叶片) (2)叶片、叶的边缘各有什么特点? (3)叶脉有什么作用? (4)枫树叶的叶柄有什么特点? (5)你知道枫叶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吗? 二次备课 87 2指名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秋天的枫叶,注意枫叶的形状、色彩,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色彩变化的原因。 3. 评议口述情况。 4根据评议情况将介绍枫叶的内容完整地写下来。 5. 按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种树叶的特点写下来。 教后反思: 88 课题:习作三 秋天的树叶 主备人 朱敏

24、 课时 2 总课时 46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写好全文,修改草稿。2、誊写作文。 教学重、难点:修改草稿。 课前准备: 学生习作两篇。 学 讲 预 案 一、指导学生写好全文 1通过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止熟悉一种树叶,有的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那么如果你想把两三种都写下来,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小结:要确定好介绍的顺序,并且在介绍不同的树叶时过渡要自然。 2讨论:如果把介绍几种树叶的话写下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吗?当然不是,还应该加上什么?(开头和结尾) 3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进一步明确“总一分一总”的写作方法。 4开头可以怎么写? 写秋游时看到秋叶的总印象。 5结尾可怎么写?

25、 讨论,小结:可以写对秋叶的赞美,也可以写这次活动给自己带来哪些快乐,增长了哪些见识。 二、修改评议,完成习作 1把刚才已写好的片断加上开头,段与段之间要注意连接,还可以再介绍一两种与刚才写的色彩变化不同的树叶。 2. 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修改,对写得有新意的同学加以表扬。 4誊写。 教后反思: 二次备课 89 课题:第三篇作文评讲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评讲,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如何写秋天的树叶。 2、使学生了解怎样把图上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 3、通过评讲,使学生明白自己习作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明白自己习作的不好之处,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26、修改自己的作文。 课前准备: 优秀习作两篇。 学 讲 预 案 一、明确作文的要求 这次的作文要求能写秋天的树叶,并注意写好这种树叶的形状,把图上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 二、 对本次习作的总体评价。 1、习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一种植物的叶子,观察它们的形状、色彩,然后写下来。绝大部分学生能针对自己搜集的叶子认真观察,写出了秋天叶子的不同,而且做到语句通顺,语言优美。有的同学不仅重点写出了秋天的树叶,还对秋天的景色做了大致的描写,较好。 2、少数学生没有抓好秋天叶子的变化去写,而对秋天的其它景色大费笔墨,偏离了中心。还有个别学生语言干枯无味,对叶子的介绍不细致。 三、对本次习作的具体评析。 1、评

27、析 同学的习作秋天的树叶。 指名读自己的习作,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习二次备课 朱敏 课时 1 总课时 47 90 作的最大优点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指名说一说。 教师小结。 2、评析 同学的习作秋天的树叶。 师范读。 思考:作文的不足之处在哪里? 共同评析。 四、学生修改作文。 1、学生自改。 2、同桌互改。 教后反思: 91 课题:第三篇作文评讲 主备人 朱敏 课时 2 总课时 48 教学目标:1、修改作文。 2、完成小作文。 3、培养学生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与能力。 4、培养学生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难点:基本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能针对字词、语句进行比较恰当的修改 课

28、前准备: 1、阅读学生各个层次的部分习作。 2、找出有代表性习作2篇。 学 讲 预 案 一、明确目标 二、佳作欣赏 三、句段欣赏 1、学生读自己习作,指出最满意的句段在小组中交流,师巡视指导。 2、各小组推荐一个优秀句段。 3、全班交流。 四、互动修改 五、完成小作文。 二次备课 教后反思: 92 课题:练习3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难点: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和戏曲的谚语。 学 讲 预 案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

29、(教师放录音)教师要求学生对照题中唱词来 听。 (2)教师简介红灯记的剧情。(可以出示一些 剧照)重点把这段唱词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2教学第二部分。 教师再次放录音,学生对照这段话听。(引导、 培养学生的兴趣) 3教学第三部分。 (1)指名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谚语的意思。 (2)教师根据谚语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 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3)学生抄写这些谚语。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 求。(2)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 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 位置。 (3)教师重点指导“郊野、碧蓝、嫦娥”等词和整体

30、93 朱敏 课时 1 总课时 49 二次备课 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 养成教育)(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教后反思: 94 课题:练习3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2、写好毛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难点:诵读幸福。 课前准备: 毛笔、墨汁。 学 讲 预 案 一、第三题(诵读与感悟) 1读背幸福。 (1)指名读题,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

31、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3)教师范读。 (4)学生讨论“幸福”在文中的含义,理解着去读背。 (5)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2拓展。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河流、蜜蜂、小鸟、我”的幸福是什么。 , (3)按学生讨论的结果来续写。 (1)学生将自己续写的部分跟原作连在一起诵读,感受两种文字在读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 4指导。 95 朱敏 课时 2 总课时 50 二次备课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虎字头、病字头的书写方

32、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教师讲解“虎、病”的写法,学生练写。 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教后反思: 96 课题:练习3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2、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课前准备: 学 讲 预 案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的话题“学会拒绝”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当别人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你应该怎么办?对!我们应该学会拒绝。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读一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怎样去拒绝) (2)分组分问题练说怎样去拒绝。(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分角色练说) (3)每组每个问题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2)评议小结。 二次备课 朱敏 课时 3 总课时 51 教后反思: 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