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构建信息安全运维体系.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3987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步构建信息安全运维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步构建信息安全运维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步构建信息安全运维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步构建信息安全运维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步构建信息安全运维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步构建信息安全运维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步构建信息安全运维体系.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步构建信息安全运维体系五步构建信息安全运维体系 随着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在信息安全建设中不断推进,占信息系统生命周期70% - 80%的信息安全运维体系的建设已经越来越被广大用户重视。尤其是随着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从大规模建设阶段逐步转型到“建设和运维”并举的发展阶段,信息安全负责人员需要管理越来越庞大的IT系统的情况下,信息安全运维体系建设已经被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上。 目前,大多数的信息安全运维体系的服务水平处在一个被动的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但运维人员在信息系统出现安全事件的时候却茫然不知所措。究其原因,是该组织未建设成完整的信息安全运维体系。 正是因为目前

2、运维服务中存在的弊端,山东省软件评测中心依靠长期从事信息系统运维服务的经验,同时结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运维体系建设的要求,遵循ITIL、ISO/IEC 27000系列服务标准、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制度,建立了一整套信息安全运维服务管理的建设方案。 信息安全运维体系的构建第一步:建立安全运维监控中心 基于关键业务点面向业务系统可用性和业务连续性进行合理布控和监测,以关键绩效指标指导和考核信息系统运行质量和运维管理工作的实施和执行,帮助用户建立全面覆盖信息系统的监测中心,并对各类事件做出快速、准确的定位和展现。实现对信息系统运行动态的快速掌握,以及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的事前预警、事发时快速定位。其

3、主要包括: 集中监控:采用开放的、遵循国际标准的、可扩展的架构,整合各类监控管理工具的监控信息,实现对信息资产的集中监视、查看和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监控系统。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环境、网络、通信、安全、主机、中间件、数据库和核心应用系统等。 综合展现:合理规划与布控,整合来自各种不同的监控管理工具和信息源,进行标准化、归一化的处理,并进行过滤和归并,实现集中、综合的展现。 快速定位和预警:经过同构和归并的信息,将依据预先配置的规则、事件知识库、关联关系进行快速的故障定位,并根据预警条件进行预警。 构建第二步:建立安全运维告警中心 基于规则配置和自动关联,实现对监控采集、同构、归并的信息的智

4、能关联判别,并综合的展现信息系统中发生的预警和告警事件,帮助运维管理人员快速定位、排查问题所在。 同时,告警中心提供多种告警响应方式,内置与事件响应中心的工单和预案处理接口,可依据事件关联和响应规则的定义,触发相应的预案处理,实现运维管理过程中突发事件和问题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其中只要包括: 事件基础库维护:是事件知识库的基础定义,内置大量的标准事件,按事件类型进行合理划分和维护管理,可基于事件名称和事件描述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的配置,定义了多源、异构信息的同构规则和过滤规则。 智能关联分析:借助基于规则的分析算法,对获取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找到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安全事件产生的网络环境、

5、资产重要程度,对安全事件进行深度分析,消除安全事件的误报和重复报警。 综合查询和展现:实现了多种视角的故障告警信息和业务预警信息的查询和集中展现。 告警响应和处理:提供了事件生成、过滤、短信告警、邮件告警、自动派发工单、启动预案等多种响应方式,内置监控界面的图形化告警方式;提供了与事件响应中心的智能接口,可基于事件关联响应规则自动生成工单并触发相应的预案工作流进行处理。 构建第三步:建立安全运维事件响应中心 借鉴并融合了ITIL/ITSM的先进管理规范和最佳实践指南,借助工作流模型参考等标准,开发图形化、可配置的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将运维管理工作以任务和工作单传递的方式,通过科学的、符合用户运维

6、管理规范的工作流程进行处置,在处理过程中实现电子化的自动流转,无需人工干预,缩短了流程周期,减少人工错误,并实现对事件、问题处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追踪、监督和审计。其中包括: 图形化的工作流建模工具:实现预案建模的图形化管理,简单易用的预案流程的创建和维护,简洁的工作流仿真和验证。 可配置的预案流程:所有运维管理流程均可由用户自行配置定义,即可实现ITIL/ITSM的主要运维管理流程,又可根据用户的实际管理要求和规范,配置个性化的任务、事件处理流程。 智能化的自动派单:智能的规则匹配和处理,基于用户管理规范的自动处理,降低事件、任务发起到处理的延时,以及人工派发的误差。 全程的事件处理监控:实

7、现对事件响应处理全过程的跟踪记录和监控,根据ITIL管理建议和用户运维要求,对事件处理的响应时限和处理时限的监督和催办。 事件处理经验的积累:实现对事件处理过程的备案和综合查询,帮助用户在处理事件时查找历史处理记录和流程,为运维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构建第四步:建立安全运维审核评估中心 该中心提供对信息系统运行质量、服务水平、运维管理工作绩效的综合评估、考核、审计管理功能。其中包括: 评估:遵循国际和工业标准及指南建立平台的运行质量评估框架,通过评估模型使用户了解运维需求、认知运行风险、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控制,有效的保证信息系统的建设投入与运行风险的平衡,系统地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效益,提高关键业

8、务应用的连续性。 考核:是为了在评价过程中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随意性,应实现工作量、工作效率、处理考核、状态考核等功能。 审计:是以跨平台多数据源信息安全审计为框架,以电子数据处理审计为基础的信息审计系统。主要包括:系统流程和输入输出数据以及数据接口的完整性、合规性、有效性、真实性审计。 构建第五步:以信息资产管理为核心 IT资产管理是全面实现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的基础,提供的丰富的IT资产信息属性维护和备案管理,以及对业务应用系统的备案和配置管理。 基于关键业务点配置关键业务的基础设施关联,通过资产对象信息配置丰富业务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内容,实现各类IT基础设施与用户关键业务的有机结合,以及全

9、面的综合监控。这其中包括: 综合运行态势:是全面整合现有各类设备和系统的各类异构信息,包括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应用系统和终端管理中各种事件,经过分析后的综合展现界面,注重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综合态势的宏观展示。 系统采集管理:以信息系统内各种IT资源及各个核心业务系统的监控管理为主线,采集相关异构监控系统的信息,通过对不同来源的信息数据的整合、同构、规格化处理、规则匹配,生成面向运行维护管理的事件数据,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标准化。 系统配置管理:从系统容错、数据备份与恢复和运行监控三个方面着手建立自身的运行维护体系,采用平台监测器实时监测、运行检测工具主动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