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基础知识篇.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24167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基础知识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血压基础知识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血压基础知识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高血压基础知识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高血压基础知识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基础知识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基础知识篇.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血压基础知识-药物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指原因未明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临床综合征。可引起心、脑、肾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高。继发性高血压,即指由某些明确而独立的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高血压分类,流行病学特点,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诊断标准,在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均达到高血压标准 并排除由其他因素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成人血压分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注: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高血压的分级,遗传因素(4

2、0%)环境因素(60%):饮食、精神应激其他因素:肥胖、年龄、吸烟等。,病 因,1.中枢神经及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 2.肾性水钠潴留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 4.细胞膜离子转运系统异常 5.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6.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发病机制,并发症,临床表现(),恶性高血压,一般表现,症状:血压升高、头痛、眩晕、耳鸣、疲劳及心悸等体征: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恶性高血压,发病急骤,舒张压持续130mmHg 临床表现:头痛、视力迅速减退,眼底出血,视乳头水肿,肾脏损害最为突出,持续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进展迅速,预后差。,高血压急症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主动脉夹层 高血

3、压视网膜病变,并发症,高血压急症(*),因紧张、劳累、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物等,使血压急剧升高,影响重要脏器供血而产生的危急症状 临床表现:头痛、心悸、多汗、视力模糊。,高血压急症(*),血压突然升高,同时伴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 重者:意识模糊,抽搐,昏迷(脑水肿),高血压急症(*)-脑血管病(常见),头痛、头晕,颈外动脉扩张搏动增强所致,一过性脑缺血,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出血,微小动脉瘤破裂,脑出血,心脏表现,左心室肥厚扩张,失代偿期,左心功能不全表现,肾脏表现,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下降,多尿、夜尿、蛋白尿、红细胞尿,晚期:氮质血症、尿毒症,主动脉夹层,视网膜

4、动脉痉挛、硬化、渗出、出血、视乳头水肿。,眼底表现,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目的: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方法:结合血压的水平、有无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情况,吸烟糖耐量受损血胆固醇5.72mmol/L男性55岁、女性65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55岁)肥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危险度分层标准,靶器官的损害:左心室肥厚蛋白尿和肌酐轻度升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视网膜动脉狭窄,高血压危险度分层标准,高血压危险度分层,低 危,中 危,高 危,极高危,10年内将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的概率,15%,15%20%,20%30%,30%,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常规检查心电图X线检查

5、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监测眼底检查,治 疗,目的:降低血压,防治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原则:长期终身治疗方法:两种 即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两大种,(一)非药物治疗,主要是生活方式的干预:1.限制钠摄入、戒烟限酒2.减轻体重3.适当运动,减少压力,适用于所有高血压病人,(二)药物治疗,1.利尿剂2.-受体阻滞剂3.钙拮抗剂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5.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二)药物治疗,1.利尿剂机制:血容量减少,降低血压 分类:(1)噻嗪类(2)袢利尿剂(3)保钾利尿剂(4)醛固酮拮抗剂主要不良反应:电解质紊乱,(二)药物治疗,2.-受体阻滞剂机制:抑制心肌收缩力,作用缓慢,适于轻

6、、中度高血压。常用药物:普奈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康忻)主要不良反应:心功能抑制、支气管痉挛,(二)药物治疗,3.钙拮抗剂机制:血管平滑肌松弛,心肌收缩力降低常用药物:硝苯地平 非洛地平 氨氯地平 地尔硫卓(合贝爽)主要不良反应:踝部水肿、房室传导阻滞、头痛,(二)药物治疗,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机制:抑制周围和组织的血管紧张素,减少血管紧张 素的生成常用药物:卡托普利 培哚普利 贝那普利主要不良反应:干咳、血钾升高、血管神经性水肿,(二)药物治疗,5.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机制:阻断血管紧张素的水钠潴留、血管收缩、心脏重构作用常用药物:厄贝沙坦

7、缬沙坦 坎地沙坦不良反应:血钾升高,血管神经性水肿,(二)药物治疗,6.用药原则:小剂量开始 逐步递增剂量 长期治疗 联合用药 推荐应用长效制剂,高血压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原则小剂量开始合理联合避免频繁换药24小时平稳降压个体化治疗,高血压病人为什么要长期服药,由于病因尚无法确定,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能彻底治愈高血压的良方,对高血压的治疗基本上是对症下药,即使血压降到正常也并不意味着就治好了高血压,而需要终生坚持治疗,控制血压,避免发生脑中风、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高血压病人千万不要被某些鼓吹能根除高血压的伪科学所蒙蔽,不遵医嘱而采取一些不科学的治疗方法,从而导致中风、心肌梗塞的发生,血

8、压为何不要降得太快?,血压升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使人体已产生一定适应性,如降压过快,超出人体调节范围,会造成头昏、心悸、乏力等不适,且有可能发生脑供血不足等情况。有大量科学证据证明:血压应在数周内控制达标,并非数天也非数月。,服药应注意什么?,应坚持长期服药,防止停药后血压出现“反跳现象”应从小剂量开始服,如无效则逐步增大剂量注意同时坚持非药物疗法注意药物使用合理性,降压治疗后出现头晕心悸是怎么回事?,可能原因:1.因劳累情绪波动致血压骤然升高。2.短时内血压下降幅度太大,机体不适应。3.药物副作用:如心痛定扩血管致头晕头痛4.心律失常:由高血压或其他原因所致,血压降下来可以停药吗?,除某

9、些轻度高血压停药后仍可维持正常血压外,均不宜停药,应长期坚持服药,保持血压稳定。如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少药物剂量或种类。,高血压治疗中应注意什么?,祛除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等普通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30/85mmHg以下糖尿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老年人应降至150/90mmHg以下保护靶器官损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死亡率,为什么应注意全天24小时稳定控制血压?,血压非节律性波动易造成靶器官损害,故降压治疗应强调稳定控制24小时动态血压,并且不影响血压正常昼夜节律。,如何选择理想降压药物?,降压效果好,长效,保持平稳降压副作用小,服药方便对血糖、血脂代谢影响小

10、能减少心、脑、肾并发症发生方便调整剂量可涵盖偶尔的漏服,血压不会波动可有效控制晨间血压波动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方便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降压药为何要联合应用?,单药使血压达标仅为40%-50%,两种药可使70%-80%血压达标。联合应用药物者占68%,怎样联合用药?,最合理的联合方案用粗线条表示.,血压降不下来怎么办,应用了 3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后,血压不能控制在140/90以下,可能原因:病人仍然高盐,过量饮食,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抗高血压药物选择不合理有一些引起高血压的疾病尚未诊断出来高血压肾脏损害影响高血压治疗有的是“白大衣高血压”血压还不能控制,应合理调整降压药物,血压不稳定怎么办?,血压

11、波动大俗称不稳定,不仅引起病人一系列症状,而且易诱发心脑血管急症发作 不稳定常见表现为:清晨、下午、晚上或夜间血压高,或血压波动大规律服药,平稳降压,使用了短效降压药查清楚有无高血脂和糖尿病查清有无心脑肾损害或相关疾病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掌握高血压防治知识,自觉防治高血压,怎样才能平稳降压呢?,关键在于选择疗效可靠、作用持久,一天服一次具有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降压药(如络活喜)服用长效降压药物的优点是可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更平稳地控血压,将血压的波动减少到最低程度。还要按血压波动规律服药。,了解血压波动规律作用:选哪类降压药、确定给药降压时间,长期服用一种药物是否有耐受性,目前没有证据显示

12、长期服用同一种降压药会出现耐受性而导致疗效下降,所以在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不要自行换药,以免因血压波动导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血压高的易混淆概念,高血压急症的治疗(1)半卧位(2)吸氧 56L/min或 23L/min(3)迅速降压 硝普钠 1025g/min 硝酸甘油 5 10g/min(4)高血压脑病:甘露醇、利尿剂(速尿)(5)镇静:地西泮,巴比妥,高血压急症的护理,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活动,协助生活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安定病人情绪,必要时用镇静剂。给予心电、血压、呼吸监护,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做好病情观察 1、定时正确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2、观察有无左心衰的表现;3、有无高血压脑病及高血压危象的发生。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尽早用药,关注静脉应用降压药物的注意事项,用药降压不易过快,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联合用药者避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处理:卧床抬高下肢;服药初期,避免站立;改变体位应缓慢;不饮酒、避免热水浴。,静脉药物降压速度控制,特别提醒:青光眼患者:闭角:禁用硝酸甘油/硝普钠降压(硝酸脂类药物)开角:可用硝酸甘油/硝普钠降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