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液化石油气供应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4372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液化石油气供应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建液化石油气供应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建液化石油气供应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建液化石油气供应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建液化石油气供应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液化石油气供应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液化石油气供应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新建5.2万瓶液化石油气供应站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个人4、法人代表:于汉5、所有制形式:民营企业6、建设地点:辽宁省 辽阳市 宏伟区7、建设规模:形成年供应5.2万瓶液化石油气能力8、建设周期: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9主要建设内容:储气区(包括三个储气钢灌、充装灌气区、充装灌气泵房,空瓶堆放区1、辅助区(门卫、工作室、机修车间、车库等)以及相关设备和其它水电等配套设施。10、项目申报单位:个人11、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30万元、流动资金60万元、项目总投资额290万元12、资金筹措:自行13、主要经济技

2、术指标:本项目达产后的企业年生产能力首创销售收入489万元,总成本426.42万元,年实现税收为13.99万元,年总利润48.59万元,投资利润率为16.76%,投资利税率为21.58%,资本金净收益率为12.57%,盈亏平衡点为31.37%。第二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城市燃气阳现代化城市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一种主要能源,是城市重要的基本设施之一,发展城市燃气可以节约能源、减轻污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工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社会综合效益,对加速现代化城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生要意义。 随着辽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加及城市规模的扩大住宅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

3、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清洁、安全、方便的新型能源的需要日益增大。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环境保护也日益突出,城市空气质量的好坏,也成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步实现城市燃料气休化和改变工业和民用燃料结构将会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为此,特提出项目建设计划,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一、编制依据1、国家及辽宁有关法规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建设部 1997年12月 年月辽宁省燃气管理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2003年9月 年月2、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及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20028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天燃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EB50183200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

4、力富有置设计规范GB5005892供配电系统置设计规范GB500529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BG501402005液化石油气流装站安全技术条件BG17261998液化气体气瓶装规定GB141931993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BG83341999液化石油气钢瓶BG/713611923、其它文件辽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以及辽宁省辽阳的有关法规、政策、各种收费标准的规定,项目建设的地方经济及市场的价格指标。二、编制原则1、城市燃气工程规划设计应遵循国家能源政策,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并应与城市能源规划 、环保规划、消防规划相结合

5、。2、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城市发展情况合理安排建设内容,提高燃气工程实施可操性。3、气源选择要按城市性质、当地资源供应状况、供气规模供需目的不同而异,选择符合环保标准,工艺成熟,运行可靠,综合利用好的气源。4、严格服从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定和标准,贯彻国家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采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尽可能节约用地方针政策,采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尽可能节约用地。第三节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1、本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2、本站具备了设计、筹建、现场施工、调式投产、正常运行筹等各方面的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这为本项目建设

6、和投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3、本项目建设运行后,能为辽阳市提供清洁安全的瓶装液化气,对提高城镇生活环境质量是有好处。 综上所述,并按建5.2万瓶液化石油气供应站项目,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已具备了较有利的条件,项目建设投产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有较强抗风险能力,项目可行度高,有建设价值。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 号项目名称单 位 数量备注1.0名称新建5.2万元瓶液化石油气供应站项目2.0建设规模万瓶/年5.22.1站区面积68003.0年生产时间天3654.0产品方案4.1瓶装液化气万瓶/年5.25.0公用工程及动力消耗5.1供水吨/月6自取5.2电力度/年300006.0劳动定员

7、人77.0项目建设总占地面积亩108.0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万元2309.0项目流动资金投入万元6010.0项目总投资万元29011.0年销售收入万元48912.0其它税金及附加万元13.9913.0年利润总额万元48.5914.0投资利润率%16.7615.0投资利税率%21.5816.0资本金净收益率%12.5717.0盈亏平衡点BEP%31.37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 城市发展需要随着全省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作为城市现代化标志之一的清洁液化石油气能源建设已势在必行。第二节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辽阳市目前主要能源是以装液化石油气和煤炭为主,燃煤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本项目实施后,大部

8、分居民将改用优质清洁、安全的液化石油气,在提高燃料安全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实惠,能显著的提高城区居民生活质量,因此进行城市清洁液化石油气能源建设是必要的。第二节 环境保护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人类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以燃煤为主的燃料结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被人类所共识,治理环境刻不容缓,液化石油在燃烧时基CO2、氮氧化物、烟尘的排放量与煤炭相比均有大幅度的减少环境效益显著,液化石油气作为优质,清洁的一次性能源被全世界广泛使用。项目实施后,将包括居民用户、商业用户以及工业用户的燃料结构得到根本的改变,因此加快清洁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建设是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的需要。第三章

9、 城市概况及燃气供应现状与规化第一节 城市概括1、城市现状2、城市自然条件3、城市性质4、城市规模 城区现状人口7.7万人,建成区面积9.2k近期2011年规划只为10.5万人,远期2020年规划人口16.5万人。 近期(2011年)规划建设用地12.23 k,人均用地:116.5/人 远期(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19.34 k,人均用地:117.02第二节 燃气供应现状与规划液化石油气储配站 影响居民生活用气量指的因素很多,如住宅建筑等级,住宅内用气设备的设置情况,公共生活服务网(食堂、熟食店、饮食店、浴室、洗衣房等)的发展程度,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居民每户平均人口数,地区的气象条件

10、,燃气价格,住宅内有无集中供暖设备和热水供应设备等。 通常住宅内用气设备齐全,地区的平均气温低则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也高,但随着公共生活服务网的发展以及燃具的改进,居民生活用气量又会下降。 河东新城城区用气市场调查情况,确定近期居民人口数为10.5万人,中期居民人口数为14万人,远期居民人口数为10.5万人,中期居民人口数为14万人,远期居民人口数为16.5万人,随着辽阳市城区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参照省内同等城市的居民用气量指标,结合淮北市烈山区城区现状及今后发展,确定近远期辽阳市烈山区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为:293MT/人,(50万kca1/人.年),瓶装液化气按20/月或3.5人/户计算。

11、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第一节 电力供应第二节 其它建设条件一、辽宁省辽阳市地理位置及气候指数二、交通、通讯三、社会经济状况第三节 主要建设资料的地方价格水平分析第五章 项目单位基本概况第六章 项目规模及指导思想项目由辽阳市相关管理机构组织实施建设,本次项目建设方案遵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设备配套、方便快捷”,新建5.2吨万瓶液化气供应站以及所需的相关的配套设施、检验设备等。 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建筑力求简洁、别致、符合工业建筑的特点同时,注重建筑物的艺术性、互动性,及建筑效果,注重室内外空间的围合与渗透,力求使空间呈现多层次、立体的特质。第二节 厂址选择项目建设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布置各生产流程

12、中的车间,做到工艺流向合理,不产生流程上的倒流和工艺上的重复现象,按照现代化的绿色工厂进行布局,为工人生产和企业管理创造更好的条件,厂址选择在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北新征工业用地10亩,周围内1公里没有居民点和工业生产区,是最理想的项目建设选址,其地段地质状况自上而下分别为素镇地、粉土、钢化砂岩分别可做浅基础和基础持力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辽宁省部分)(GB183062011),本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g,场地岩土地震稳定性良好,属相对稳定区域,项目建设可不考虑地震设防。第三节 总体布局 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总图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以及现场地形、地貌、主导风向等因素进行整体布置,指导原

13、则为:在满足先进的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的基础上考虑,最合理的利用土地,提高站区的环境质量,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在考虑合理分区的同时对站区的人流,车流进行了组织、在站区设置两个进入口,满足生产运输及消防的要求。第四节 建设单位设计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内主要建筑物为保安室,以及辅助生产建筑物造型单调,因此生产区与道路间加大绿化密度,在视觉上加以遮挡,同时尽可能利用空间绿化来丰富站区空间。第五节 电气设计 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电气设计包括站内建构筑物的动力、照明、防雷、接地及通讯等等10kv供电电源的进线及电话进线的设计不在设计范围内。1、 供电系统按照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本站内正常用电

14、负荷等级为三级,站内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本工程正常电源采用一路10kv农电,另采用燃油发电机组作为消防用电的备用电源,变电所向各用电建构筑物及工艺设备放射式供电、计量方式为高供低计,功率因数补偿方式为低压侧静电电容器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不小于0.92、电力与照明 站内生产区为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场所,其电气设计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下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电力和照明设备选择相应的防爆产品。 站内生活的电力及照明设备选用一般型产品。对于22KV及从上电机应采用软启动器启动。 供配电及控制线路敷设方式采用电缆直埋敷设,进出构筑物处应穿钢管保护并做好防水措施。3、消防系统供电 消防系统采用两路

15、电源供电,正常工作电源为10KV农电,10KV农电停电时发电机组自动投入运行,消防泵采用软启动,控制方式为就地和运程两种控制方式。4、 防雷与接地(1) 站内防雷及接地设计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及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2) 站内生产区内的建构筑物按二类防雷建筑防设的防雷应满足工艺相关规范的要求。(3) 站内高压系统采用保护接地,低压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各用电设备应可靠接PE线。(4) 站内工艺管道的防静电及防感应雷的设计应满足工艺相关规范的要求。2、 通讯 在生活区办公楼内设置电话分线盒办公楼及辅助用房部分房间装设电话通讯,生产厂区的电话装置应为防爆型。第六节 给排水设计

16、 给水泵系统包括气化站生活给水、消防给水,排水系统包括洁净排水、雨水排水、站内生活排水系统。 站区水源由市政给水管道接出DN200支管进站区,生活用水定额取40L/人,班。 消防给水采用消防水池及潜水消防泵供给。 本站采用雨污分流,站内产生的洁净排水有喷淋水和冷凝水,就近排入附近的雨水系统。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经雨水管道排至站外雨水排水体系。生活污水经无动力化粪池后排入站外的排水渠道系统。第七章 环境保护第一节 执行的环保标准和设计规范(1) 环境质量标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环字(87)003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

17、2)中的二类水域水质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2) 排水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一级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中的二类标准。(3) 设计规范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石油化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30241995石油化工业企业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30082000第第二节 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分析本工程主要是液化石油气接收,储存和输送,并供应城区各类用户,储存和输送的介质其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

18、丁烷、丁烯等,其总硫含量较低。工艺过程中只涉及压力、温度等物理变化,正常情况下无化学变化,没有废水、废渣、废气排出,对环境不构成“三废”污染。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分析如下:噪声:声源主要来自门站内调压设备产生的噪声、卸车台处产生少量噪音。废气:正常生产过程中基本无废气排放,只有检修及事故状态才有液化气气体排放。 废水:各站点正常运行时基本无生产废水,只有水量含油冲洗水和生活污水。 废渣:在城区管道施工和管道清理作业时会有少量固体废弃物产生。第三节 主要污染源控制措施1、 液化石油气的排放的控制措施 在储罐的材质采用优质高强度钢,调压器、阀门、管道均采用优质产品,精心安装,投产前经过强度和严密性

19、试验,投产后正常运行时无液化气泄露,储罐设有压力上限报警联锁,从减少不正常情况时安全阀的开启次数。严格控制站外放散管的放散时间与放散量,安全阀放散管管口高度从及站外放散总管的高度符合同家有关规定,放散时不致于对操作人员产生危害,调压计量设可燃气体检漏仪,一旦发生泄露能及时报警,以便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2、 噪音控制措施 调压器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性能好,噪音低的产品。3、 废水废渣控制措施 站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站外排水渠道,及时清理设备和管道检修后残留的废品、废渣。4、 站区绿化 植物枝叶对大气中的粉尘、飘尘有过滤、净化作用,可从吸收有害气体,同时对消除噪声有较好效果,因此,天然

20、气气化站站内进行绿化,空地种植常绿草皮和灌木、花卉。第八章 消防第一节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9(1999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J140200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工业企业燃气安全规程GB622286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警示标签GB168041997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1998液化石油气充装规定GB141931993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

21、评定GB83341999液化石油钢瓶GB58421996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3化工企业生产静电接地设计规范HGJ2890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2995第二节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液化石油气属甲类危险物品,化学品中文名称为压凝汽油,液化石油气公司属甲类危险性生产汽油,天然气在输送,储存和输配过程中具有一定危险性,如果储罐设备和管通等一旦发生泄漏,不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在静电、明火、雷击电气火花及爆炸事故的诱发下,即引起爆炸和火灾。天然气主要组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常温常压下为气态,比空气轻(相对密度0.58)在空气中爆炸极限5%33%。第三节 消防设计

22、1、 液化气站消防设计 液化气站为易燃易爆的甲类生产企业,液化石油气储罐区为甲类生产场地。 总平面布置严格遵照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的有关规定。 液化石油气储罐之间净距大于相邻储罐直径之和的1/4,且不应于1.5m,罐区四周设置封闭的不燃烧体实体防护墙,液化石油气储罐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第9.2.4、9.2.5条执行。2、 建筑防火本工程检测耐火等级均为二级。站内各建构筑物生产类别见表。建筑物一览表建筑物层数生产类别建筑耐火等结构形式生产辅助房1丙二级砖混消防泵房半地下二级钢筋混凝土传达室1二级

23、砖混3、 消防用水量 为了有效控制事故时火势扩大,冷却火罐和相邻储罐,便于相仿队员接近,火场灭火,须保证足够消防用水量,储罐区设4个20m3液化石气贮罐。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要求及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规定,确定储罐区消防用水量加贮罐喷淋冷却水量为20L/S4、 消防水源: 本站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消防水量为20L/S,火灾延续6小时计算用水。5、 消防设施2、 消防水塘内设2台潜水消防泵,两用一备,使总消防供水达20L/S,室外消防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站内设消防通道及消防管网。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布置室外消火

24、栓,遵照“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罐电力与照明 站内生产区为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场所,其电气设计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下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电力和照明设备选择相应的防爆产品。 站内生活的电力及照明设备选用一般型产品。对于22KV及从上电机应采用软启动器启动。 供配电及控制线路敷设方式采用电缆直埋敷设,进出构筑物处应穿钢管保护并做好防水措施。3、消防系统供电 消防系统采用两路电源供电,正常工作电源为10KV农电,10KV农电停电时发电机组自动投入运行,消防泵采用软启动,控制方式为就地和运程两种控制方式。5、 防雷与接地(5) 站内防雷及接地设计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及工业与民用电力装

25、置的接地设计规范(6) 站内生产区内的建构筑物按二类防雷建筑防设的防雷应满足工艺相关规范的要求。(7) 站内高压系统采用保护接地,低压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各用电设备应可靠接PE线。(8) 站内工艺管道的防静电及防感应雷的设计应满足工艺相关规范的要求。3、 通讯 在生活区办公楼内设置电话分线盒办公楼及辅助用房部分房间装设电话通讯,生产厂区的电话装置应为防爆型。第七节 给排水设计 给水泵系统包括气化站生活给水、消防给水,排水系统包括洁净排水、雨水排水、站内生活排水系统。 站区水源由市政给水管道接出DN200支管进站区,生活用水定额取40L/人,班。 消防给水采用消防水池及潜水消防泵供给。

26、本站采用雨污分流,站内产生的洁净排水有喷淋水和冷凝水,就近排入附近的雨水系统。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经雨水管道排至站外雨水排水体系。生活污水经无动力化粪池后排入站外的排水渠道系统。第八章 环境保护(4) 环境质量标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环字(87)003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二类水域水质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5) 排水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一级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

27、1990)中的二类标准。(6) 设计规范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石油化工业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30241995石油化工业企业厂区绿化设计规范SH300820004、 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分析 本工程主要是液化石油气接收,储存和输送,并供应城区各类用户,储存和输送的介质其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其总硫含量较低。工艺过程中只涉及压力、温度等物理变化,正常情况下无化学变化,没有废水、废渣、废气排出,对环境不构成“三废”污染。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分析如下:第六节 噪声:声源主要来自门站内调压设备产生的噪声、卸车台处产生少量噪音。第

28、七节 废气:正常生产过程中基本无废气排放,只有检修及事故状态才有液化气气体排放。第八节 废水:各站点正常运行时基本无生产废水,只有水量含油冲洗水和生活污水。第九节 废渣:在城区管道施工和管道清理作业时会有少量固体废弃物产生。第七章 主要污染源控制措施5、 液化石油气的排放的控制措施 在储罐的材质采用优质高强度钢,调压器、阀门、管道均采用优质产品,精心安装,投产前经过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投产后正常运行时无液化气泄露,储罐设有压力上限报警联锁,从减少不正常情况时安全阀的开启次数。严格控制站外放散管的放散时间与放散量,安全阀放散管管口高度从及站外放散总管的高度符合同家有关规定,放散时不致于对操作人员产

29、生危害,调压计量设可燃气体检漏仪,一旦发生泄露能及时报警,以便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6、 噪音控制措施 调压器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性能好,噪音低的产品。7、 废水废渣控制措施 站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站外排水渠道,及时清理设备和管道检修后残留的废品、废渣。8、 站区绿化 植物枝叶对大气中的粉尘、飘尘有过滤、净化作用,可从吸收有害气体,同时对消除噪声有较好效果,因此,天然气气化站站内进行绿化,空地种植常绿草皮和灌木、花卉。5、 消防第四节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9(

30、1999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J140200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工业企业燃气安全规程GB622286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警示标签GB168041997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1998液化石油气充装规定GB141931993液化石油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83341999液化石油钢瓶GB58421996石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3化工企业生产静电接地设计规范HGJ2890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2995第五节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液化石油气

31、属甲类危险物品,化学品中文名称为压凝汽油,液化石油气公司属甲类危险性生产汽油,天然气在输送,储存和输配过程中具有一定危险性,如果储罐设备和管通等一旦发生泄漏,不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在静电、明火、雷击电气火花及爆炸事故的诱发下,即引起爆炸和火灾。天然气主要组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常温常压下为气态,比空气轻(相对密度0.58)在空气中爆炸极限5%33%。第六节 消防设计6、 液化气站消防设计 液化气站为易燃易爆的甲类生产企业,液化石油气储罐区为甲类生产场地。 总平面布置严格遵照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的有关规定。 液化石油气储罐之

32、间净距大于相邻储罐直径之和的1/4,且不应于1.5m,罐区四周设置封闭的不燃烧体实体防护墙,液化石油气储罐与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第9.2.4、9.2.5条执行。7、 建筑防火本工程检测耐火等级均为二级。站内各建构筑物生产类别见表。建筑物一览表建筑物层数生产类别建筑耐火等结构形式生产辅助房1丙二级砖混消防泵房半地下二级钢筋混凝土传达室1二级砖混8、 消防用水量 为了有效控制事故时火势扩大,冷却火罐和相邻储罐,便于相仿队员接近,火场灭火,须保证足够消防用水量,储罐区设4个20m3液化石气贮罐。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要求及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33、500282006规定,确定储罐区消防用水量加贮罐喷淋冷却水量为20L/S9、 防水源: 本站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消防水量为20L/S,火灾延续6小时计算用水。10、 消防设施 消防水塘内设2台潜水消防泵,两用一备,使总消防供水达20L/S,室外消防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站内设消防通道及消防管网。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布置室外消火栓,遵照“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罐区、控制室等生产、生产辅助区配置一定数量的推车式和手提式灭火器,以便灵活有效地扑火室内外初起火灾,灭火器依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

34、006进行配置。6、消防设施有:移动式气体浓度报警器 1个开花喷雾枪 1个35公斤手推干粉灭火器 1个8公斤干粉灭火器 1个消防水带 150米消防水泵 2台喷水冷却装置 1套消防水池 2座(400立方)消防栓 1个消防水井 1口7、电气: 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用电负荷二级负荷规定。供电电源为双回路电源,由站外供电市网供给满足生产消防用电要求。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电力、照明要求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中有关规定实施。 供电系统采用TNS系统接地保护,站内金属设备、工艺管线均考虑防静电接地设施,储罐防雷依据规范采用罐体直接接地,接地

35、电阻不大于。8、仪表: 为确保安全生产和正常操作,站内设了自控仪表设备,对生产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进行监控。 液化石油气储罐等设备装有温度压力仪表,并没有相应的安全联锁装置,当参数置超限,发生报警信号并关闭相应的进出口阀门。 由于液化石油气属易燃易爆气体,罐区均有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因此设置可燃气体泄露检测报警器,当遇有天燃气时报警。 为满足防爆要求,本工程电子仪表采用防爆型电动仪表,仪表电缆采用开装电埋敷设。 第四节 消防措施为保证燃气供应系统安全运行,除在设计上采用上述安全防火措施外,在运行管理上尚应采取下列措施。 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如: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防火责任、岗位责任制、

36、日常和定期检修制度,职工定期考核制度等。做好职工安全教育和技术教育,生产岗位职工考试合格后上岗,建立技术档案,做好定期检修和日常维修工作,重要部门设置直通线外线电话,以便发生事故时报警,设置消防报警器,发生事故时迅速通知本单位职工和邻近单位,切实做好警戒。生产区入口设置,(入厂须知)揭示版本。生产区外墙和生产区内设置明显的(严禁烟火)警戒牌。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部门和燃气行业安生管理的有关规定。总之本工程工艺上严格进行火灾防范,总图合理布置,充分保证安全防火间距合理设置消防车道,建筑上按耐火等级和防爆要求严格执行,消防设备配置齐全功能完善,电气仪表设计按防爆要求进行等。第五节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

37、生1、 编制依据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督规定劳动部3号令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生防毒工作的决定国发(1984)97号令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3679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9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污水排防标准GB8978199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5794建设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79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1993年局部修订)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28200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钢制球形储罐GB123371998气瓶警示标签GB168041997液化

38、石油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1998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31993液化石油气钢瓶GB584219962、主要危害因素分析主要危害因素分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和自然灾害因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火灾、爆炸、触电坠落等各种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震、洪水、雷击、不良地质、风向、气温等。3、劳动安全及卫生防护措施(1)生产危害因素防范措施火灾爆炸预防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基本原则是:防止液化石油气泄露形成爆炸性气体,严格控制点火源,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将事故罐内液化石油气通过控制系统,倒入其它罐内,其余液化石油气通过放散塔安全放散,防止事故范围扩大。在储罐的材料采用优质高

39、强度钢。储罐没有压力上限报警联锁,以减少不正常情况时安全阀门的开启次数。罐区设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一旦发生泄露,能够及时报警以便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为了防止雷击引起爆炸和火灾,采取防雷措施。储罐调压区等按“第二类”作防雷设计。 站内设有消火栓、移动灭火器,罐区、火灾爆炸危险环境“区”场所的电气和仪表设备均选用隔爆型或本质安全型设备其它。为防止触电、碰撞、坠落等事故发生,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和事故照明措施,储罐梯子,平台及通道均设置安全栏杆。(2)、自然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地震液化气站所在区域地震烈度为6度,储罐是站内的重要设施,按提高一度设防设计应符合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的要

40、求。洪水为防洪,设计站区地面标高不低于站外道路标高,设雨水排水系统方便暴雨时及时排出雨水,防止内涝。防雷雷击造成的损害有人身伤亡、火灾和爆炸防雷设计遵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储罐区按“第二类”设计(3)绿化绿化具有美化环境使用,同时改善卫生条件,调节人的情绪,从而减少人为安全事故。站内绿化系数不低于35%,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4、劳动安全卫生措施站里设昼夜值班输气管道抢修组,负责抢修。站里设防护站,防护站配备救护和作业用车,并配备氧气呼吸器、通风防毒面具、氧气泵、万能检查器、自动苏醒器、隔离式自救器、担架、气体分析仪、防爆测定仪及供危险作业和抢救救用的其它设施,经常向职工进行安全和健康防护教

41、育、定期进行体检,各类站场配备适当的现场急救设置和药品。第八章 管理组织与建设进度第一节 管理组织城镇液化气供应系统的管理机构的任务是组织和安排各种气源的生产运行,搞好输配调度、储存、保证安全运行、稳定供气、优质服务等,建立一个使燃气生产、输配、供应能密切配合、指挥灵活有效的组织机构,实行现代化科学性管理。第九章 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各章节对液化石油气站的技术指标,环境等方便的分析,说明在辽阳市城建设液化石油气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且环境、社会效益显著,对于改善辽阳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辽阳市宏伟区的城市品位,优化投资全面的分析评价,该项目建设单位可行性较高,建议有关部门尽快予以批准立项,并抓紧项目实施,尽快进入投产期,尽早产生出项目应有的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