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4477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原文地址: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环形光布光法作者:北京名人向诚 环形光 鼻阴影是环形光与其他布光模式相区别的特征。创造一个环形光的布光方案,要求主光要与之相对的一侧面颊上投射出一个向下的弧线形鼻阴影。如果布光的位置和角度合适,主光投射到人脸上的阴影应该在鼻子未被照亮的一侧,但是不能明显地延伸到另一侧的面颊上。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鼻阴影就会变得过于宽大,这时的人脸就会显得又宽又平。 环形光创造出的光效既可以是平光的,又可以是狭光的。但是灯的位置必须足够高,以便能在颊骨的下方投射出恰到好处的弧形阴影。对于所有的用于公众场合的人像照,使用环形光恐怕是最常见也是最合适的。但是

2、要记住,一旦你的拍摄对象转动他的头,那么完美的阴影就会随着头与光源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改变,还有,你还必须小心眉毛的下方和眼睑的上部,这些部位应该得到尽可能完美的照明。 在这个布光设计中,主光用了一只中号柔光箱,放置在照相机的右侧。它的尺寸大小对于这幅照片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当模特处于环形光的照明环境中时,她的脸庞的轮廓会变得非常清晰,同时又能保留着一些不太浓重的阴影。一个便携式柔光箱被设置在吊杆上,用来做头发光,其发光强度与主光的光比为1:1,它被固定在45倾角的位置。由于模特站在离背景纸只有大约6英寸的地方,有少量的溢出光投射到背景上。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光的多面性,我仅仅在照相机的左侧加

3、了一块布肯板,然后让模特转过脸来朝向主光,于是就有了这幅人像照片。 近环光 在环形光和近环光之间只有一个区别,那就是后者允许鼻阴影向下颌骨的方向延伸,直到它融入未被照明的那一侧面颊的过渡性阴影中。因此它被称为“近环形光” 近环光的布光方式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对于颧骨较高的人,通过把主光放在眼睛上方很远的位置,就可以得到这种照明模式;而双颊平坦的人,在这种照明条件下则可能出现过宽的鼻侧影,对于这种人来说,把光源拉近一些效果会更好。 原文地址: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伦勃朗布光法作者:北京名人向诚 伦勃朗用光 这是一种真正具有绘画风格的用光类型。它的命名使用了那位荷兰人引以为豪的著名画家的名字,是

4、因为这种布光效果再现了伦勃朗的人物绘画中对光影的描绘。具有传奇色彩的是,就像他那个时代绝大多数经常处在挣扎边缘的艺术家们一样,伦勃朗的工作室又小又暗,没有作为创作场所的任何条件,只有一束来自大自然的光线从天花板上投下来。这个天窗光形成了深暗的、长长的阴影,使他画中人物的双眼窝、鼻子和下巴都隐藏在这种阴影中。于是,一种对现代人来说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就以他的名字而流传下来。 不过这种布光模式非常适合于人像摄影,尽管比较起来它对男人更合适。阴影的长度和深度,以及光的方向在画面中创造出一种沉闷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压抑的气氛。一般来说,男人们更倾向于欣赏这种风格的画面,这使他们看上去显得很忧郁,或是正

5、在沉思默想。 单光源伦勃朗式布光 在设计这种单光源的人像摄影时,我首先要让模特站在离开背景纸足够远的地方,这样一来,当灯光洒在他的身上时,它的投影就不会出现在画面中。在这种布光设计中,背景和人物的衣服都应该是暗的。重要的是,光要落在人物身后的背景上并被人物自身遮住。这将使人物的轮廓变得清晰,并让阴影加重,同时又能避免这种深暗的阴影人物和背景贴在一起。 降低一点机身,大约6英寸,拍出来的人像会有一点盛气凌人的感觉。因为在观看者的角度看,你的拍摄对象似乎正在从上往下地看着他。 我又把机身位置抬高,并在离人物.3英寸旁放置了一块反光盘,用来打开阴影部分。这个距离形成的光比是1:4。 为了看到不同的实

6、验结果,我把反光盘移到了离开人物1.5英寸的地方,又得到了1/2档的曝光量,光比变成了1:3.再次提高一点机身,使镜头视点接近于人物脸的水平,这样会使他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亲切感人的表情。 第二种伦勃朗式布光 对于这种伦勃朗式布光设计,我选择的主光照明是一只18英寸闪光灯加40栅网罩,从照相机左侧的高处向下对准模特。由于希望得到深暗的阴影,我将一块一面涂黑的布肯板放在机身右侧,用来“吃掉”所有的杂散光以保证阴影不会被照亮。背景光是一只6英寸闪光灯加20栅网罩,对准地板并且让它的光束刚好掠过背景。为了吸掉任何有可能反射到背景中的光线,我还在地板上铺了一块黑色天鹅绒。测得的主光读数为f5.6,光比为1

7、:1.5。 然后我把背景灯抬高一些,并让它离开墙更远一些,这样一来光就可以照到模特的头顶了。拍出的效果还不错,不过我还是认为它太亮了,而且实际上它的光强很可能已经超过了主光。 虽然我把背景灯降了下来,但是我没让它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于是,人物的深色头发与背景的暗处融合,形成了更浓重的暗色调。不过,为了在阴影的旁边加上一点视觉反差,我用了一块小型反射板以捕捉很窄的一束光来照亮他的脸。我又调整了入射角和反射角,使入射角远大于反射角,这样就能让一束光准确地被反射到他一侧的脸上,形成一个不太大的亮斑。 在最后一幅画面中,我把背景灯提高到离地面7英寸的位置,让它的光落在模特双肩的后面。减掉落在双臂上的光以

8、强调他脸上被照亮的部分。我还用一小块遮光片放在主光下方,调整角度,使模特在机身左侧的手臂比右侧的手臂能得到更多更深的阴影。 原文地址: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测光照明作者:北京名人向诚 侧光照明 侧光照明具有一种戏剧性,且对人物有某种限定作用。在不平坦的照明条件下,人物脸上的阴影会加深,而且线条轮廓也总是三维的。我一直以为,最成功的侧光摄影作品需要对每一侧的光进行不同的调整控制,于是,人物的头部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姿态,使人看上去不会感到是那种四平八稳的对称。当然这只是个人看法。 在这里展示的几个例子中,两只灯的亮度是相同的,光比1:1。但是调整设备的结果会使这个比例有所变化。 设计侧光照明的人像

9、摄影 进行这种布光实验的第一步,是确定放在照相机右侧的白色透射伞的位置,把它作为主光,而且它的曝光读数要高到f22.5.它的位置应该是在人物的正侧面,然后稍稍向前方移一点;在机身的左侧要用平坦的光照条件,一般使用一个中号柔光箱,它的位置在左侧的稍向后方移一点。正如你所见到的那样,它不一定要把两边的灯置于一条直线上以表现两侧的受光,塑造人物的明暗造型和姿态才是最重要的元素。 把一只便携式柔光箱固定在支架上,使它处于人物头顶偏背后的位置,它的光强是f32.由于模特的深色皮肤,以及他的黑头发和黑T恤,都会“吃”掉一些光,所以在大部分来自背景的光被这些部位分散吸收后,余下来的亮度正好够用。 这样看人物

10、脸上的阴影重了一些。于是我加了一块白色布肯板来使他的面部稍亮一点。 再来考虑背景光。用另一只便携式柔光箱放在地板上,紧贴背景纸,并且仰起一个角度。使用它的目的是显示出背景的质感。其曝光读数为f22,恰好照到模特的肩部。 第二种侧光照明 这一类作品的布光设计常常是杂志封面人物的偏爱,但是它也常被用于个人肖像和公众领域的大头像。它能赋予人物一种梦幻般的神态。 即使在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这个布光方案是在模特的两边用同样亮度的光,我也会选择不同的调控设备来使两边的光照条件有所区别。在照相机的左边放置一个大号柔光箱,发出柔和明亮的泛光,既能保持足够的亮度,又不会形成过多的阴影。机身的右侧是一个便携式柔光箱

11、,而且反差更大,但是光比是1:1。 现在拍出来的人像照片看上去还不错,但是当我们让模特稍稍转过身来,变成半侧身状态时,就感到阴影部位的光有些凌乱。我需要改变一下,但又不希望是平坦的效果,于是我把一块布肯板放在了照相机的左侧。这样一来,阴影部分变得浅而柔和,同时,它还可以唤起视线对鼻侧阴影的注意力,由于双侧光使模特腰部以上形成一些暗区,它们之间就产生了某种呼应与连贯。 这个画面的调整方案是把便携式柔光箱向模特的身后移动一点,这样可以使一个侧面的阴影产生变化。现在,当模特转向照相机,使他的脸正对镜头时,我们看到他脸上的光影依然是不平坦的,这些面部阴影足以形成画面的视觉焦点。 为了加重阴影并强调出两

12、边光照的不同,我又在照相机的左侧加入一块“吸光”的黑色布肯板,用来减弱大号柔光箱的一部分光;白色布肯板则移到右侧以打开阴影。 原文地址: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蝶形光布光法作者:北京名人向诚 蝶形光布光 在所有的布光类型中,蝶形布光是仅有的一种既不是平光模式又不是侧光模式的布光方式。 对于女人来说,它是最能美化人物的布光模式。蝶形布光的关键,是将光源设置在照相机镜头的正上方,使光直接落在人物的脸上,形成饱满的面部照明。 从技术角度讲,它的命名来自鼻子下方的阴影的形状,它就好像在光影中向我们飞来的一只蝴蝶。 蝶形光人像的设计 为了拍出满意的蝶形光人像,我选择的主光是一只带18英寸反光碗的闪光灯加

13、40栅网罩。它被固定在支架上,放在照相机中轴线上方大约2英寸的位置。头发光使用了2只6英寸闪光灯,也加40栅网罩,其发光强度比主光高出1/2挡。 考虑到我们顾客的面部特征,我认为如果光再亮一些有可能会使她的脸更有型,而且我希望用更深的阴影来衬托出她卷曲发亮的头发。于是我把两只头发灯的亮度提高到比主光高出1挡。她的肤色比较容易接受更亮的光,而且我也很欣赏光线透过她的头发把几缕阴影洒在她胸前的样子。现在,我仔细地观察她鼻子上的高光点,我意识到如果它太大或太亮,就有可能毁掉这幅照片。我的解决办法就是确保她的头转过来直接对着我的镜头。 为了消除那些浓重的阴影,我又在机身的下方加了一个中号柔光箱,对准模特的下巴,它的亮度比主光低一挡。但是这时的光源会产生一个视觉上的问题,它将在人物黑眼球的下方制造出一个多余的而且是较大的眼神光光斑。我不得不对这些照片进行后期的润色加工以修掉多余的亮点。同时,两边的头发光也要再增加1/2挡的亮度,最后得到的光比是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