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型支原体阳性.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4546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型支原体阳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型支原体阳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型支原体阳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型支原体阳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型支原体阳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型支原体阳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型支原体阳性.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型支原体阳性目 录 1简述 2特点 3流行病学 4传播途径 5感染原因 6感染误区 7临床表现 1. 7.1 相关疾病 2. 7.2 临床表现 8感染对策 9治疗 10预防措施 简述 人型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是支原体的一种,它存在于泌尿系和生殖器中,可以引起泌尿系的感染和生殖器的炎症,如果您担心的话,可以来院做相关检查,明确是否有感染。 2特点 无细胞壁及前体,细胞器极少。DNA的G+C含量低,菌体内具有非常小的染色体组,其分子量约为45108,菌体细胞大小约为0.2-0.3m,很少超过1.0m。由三层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膜样结构以及一层类似毛发结构组成。支原体由二分裂繁殖,形态多样。支原体用普

2、通染色法不易着色,用姬姆萨染色很浅,革兰染色为阴性。人型支原体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或细胞培养中生长。用培养基培养。营养要求比细菌高。由于它没有细胞壁,因此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不敏感,但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等作用于核蛋白体的抗生素,可抑制或影响支原体的蛋白质合成,特别是含PHMB杀菌成分的娇妍洁阴洗液有杀伤支原体作用,支原体对热抵抗力差,通常55经15分钟处理可使之灭活。石碳酸,来苏儿易将其杀死。在培养基中置入脲素并以硫酸锰作指示剂极易与其他支原体作出鉴别。 3流行病学 由于诊断条件所限和命名上的问题。国内尚无系统的人群调查资料,支原体可存在于健康携带者,而在

3、性乱者、同性恋、妓女、淋病患者中检出率较高,我国报道7个地区健康人携带率为解脲支原体占10.59%,人型支原体占5.34%。性乱者UU的检出率为71.7%,MH为19.57%。调查表明,性伴数越多,性活跃指数越大,UU和MH感染率越高。 4传播途径 成人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新生儿则由母亲生殖道分娩时感染。成人男性的感染部位在尿道粘膜,女性感染部位在宫颈。新生儿主要引起结膜炎和肺炎。 5感染原因 支原体是非淋性尿道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微生物。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为:“尿黄,尿道口微红,尿频,尿不尽,尿道痛,烧灼感”等症状。人型支原体,其特点是生长时需要类固醇物质。人型支原体菌落较大,直径在3001

4、000微米,典型的菌落具有“油煎蛋”的外观。 长期的或反复的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会破坏子宫颈和输卵管内的内膜层,造成不孕。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感染大多数是通过性行为传染的,有杜绝互相传染而反复感染,就应该对性伴侣同时治疗。 有人做了调查,其中男性支原体感染率为33。7%,女性支原体感染率为74。4%,经统计学检验P0。05,可认为支原体感染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女性高于男性。人型支原体感染原因可能与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差别有关。由于男性的外生殖道与尿道重合,细胞外寄生菌容易被尿液冲掉,而女性的生殖道与尿道为单独的生理结构,缺乏“尿冲力的保护”,故较女性易受感染。虽然男性较女性不易感染,但本次调查显示男

5、性的感染率依然较高,达37。7%,所以男性同样应重视支原体的预防。 6感染误区 现在因为“人型支原体阳性”作为人型支原体感染被当做“性病”治疗“反复不愈”的,在医院门诊上屡见不鲜。 那么,支原体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我们知道,人体内并不是一个绝对无菌的环境,仅在男性尿道、女性阴道内就有20多种微生物生存。这些微生物有好的,有坏的,它们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平衡状态。人型支原体就是其中一类微生物,它们比细菌小,比病毒大,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4515min即可被杀死。对含PHMB杀菌成分的娇妍洁阴洗液、酒精、四环素、红霉素敏感。 不论是婴儿还是老人,生

6、殖道中均可能有人型支原体的寄居,在成年男女生殖道中的检出率非常高。调查表明,34%的正常男性尿道中可检出支原体,60.9%的女性宫颈中可检出支原体,而这些人没有任何症状。这说明这种“支原体阳性”是正常情况,不需要任何治疗。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道的自洁功能,正常人为3.7-4.5,因此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除了适合日常的清洁保养外,支原体阳性期间使用娇妍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对支原体的生长繁殖会有抑制作用。外出如厕时要用女性卫生湿巾拭干外阴,保持外阴干燥,以抑制支原体的生长。 7临床表现 相关疾病 那么为什么许多诊所、医院要对支原体阳性的人群进行治疗呢?这是因为,确实有研究认为,支原体与

7、非淋菌性尿道炎、附睾炎等性传播疾病有关,与前列腺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盆腔炎等生殖泌尿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相关性。因此,许多医院开展了对支原体的检查和治疗。而随着检查技术的改进,检查的方法敏感性也很高,支原体阳性检出率随之增高。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3周,典型的急性期症状与其他非淋病性生殖泌尿系统感染相似,表现为尿道刺痛,不同程度的尿急及尿频、排尿刺痛,特别是当尿液较为浓缩的时候明显。尿道口轻度红肿,分泌物稀薄,量少,为浆液性或脓性,多需用力挤压尿道才见分泌物溢出,常于晨起尿道口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或仅有痂膜封口,或见污秽裤裆。约有三分一的病人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只是在例行检查时才被发现。50%病人

8、初诊被忽略或误诊,约有10%-20%的患者同时有淋球菌双重感染。 亚急性期常合并前列腺感染,患者常出现会阴部胀痛、腰酸、双股内侧不适感或在做提肛动作时有自会阴向股内侧发散的刺痛感。肛诊时前列腺纵沟不明显或表面类似核桃壳凹凸不平,少数病例B型超声波诊断可证实不同程度的增大。合并副睾炎者不多见。 女性患者多见以子宫颈为中心扩散的生殖系炎症。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重症病人有阴道坠感,当感染扩及尿道时,尿频、尿急是引起病人注意的主要症状。感染局限在子宫颈,表现为白带增多、混浊、子宫颈水肿、充血或表面糜烂。感染扩及尿道表现为尿道口潮红、充血、挤压尿道可有少量分泌物外溢,但很少有压痛出现。 人型支原体感

9、染常见的合并症为输卵管炎,少数患者可出现子宫内膜炎及盆腔炎。 8感染对策 那么,如果在门诊检查中发现支原体阳性,该怎么办呢?大家不妨参照以下对策,既避免无谓的恐慌和过度治疗,又能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情况一:单纯从尿道、阴道中检出支原体,而没有任何伴随的症状。 对策:不必理它,无须治疗。 分析:这种“支原体阳性”是正常的携带状态,并不意味着致病。如果医生为你进行全身的微生物培养,至少可以分离出数十种病原体,但这并不代表你有数十种疾病。这种支原体阳性并不等于支原体感染,支原体可以与人共同生存而不表现出感染征象。而且,作为正常人群,即便经过药物治疗降低了其携带率,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正常性行为,携带率也

10、会恢复原有水平。因此,不要恐慌,更不要滥用药物治疗,日常的清洁保养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已足够。 情况二:检出支原体,同时有生殖道炎症或合并性传播疾病。 对策:进行抗支原体的治疗。 分析:这种“支原体阳性”属于感染状态,需要积极治疗,如用含PHMB杀菌成分的娇妍洁阴洗液。经过治疗,降低了支原体携带率,有助于加速生殖道疾病或性传播疾病的痊愈。 情况三:孕前检查发现支原体阳性。 对策:有症状或有生育要求时,建议男女双方同时检查,支原体阳性者应正规治疗。 分析:支原体检查是孕前优生五项检查之一,支原体可以影响精子的活力,可以感染胎儿和新生儿,引起早产、死胎、低体重儿、新生儿脑膜炎等。出于优生优

11、育的考虑,支原体阳性应治疗。正规治疗结束一周后,支原体培养阴性,可认为已治愈,可以开始准备生育。 9治疗 支原体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阿奇、罗红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左氟沙星等广谱抗生素疗法进行治疗,并且强调要连续不间断用药,要规则、定量、彻底治疗。治疗后1020天复查两次均为阴性,并且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 10预防措施 人型支原体需要双方同时注意预防,在同房前后要注意清洗。如果发现有一方有人型支原体,需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20天一个疗程,在治疗期间不能同房,因为不是一个个体会引起交叉感染。当治疗后,一次月经过去,复查最佳,停药7天后进行复查。如果显示为阴性,就可以同房了,同房前后双

12、方都要注意清洗。 夫妇双方应在准备怀孕前进行人型支原体检测,若存在人型支原体感染,应于治愈后再怀孕;其次,妊娠早期检测,若检测为阳性,应及时治疗,以免对胎儿构成损害。未孕妇女可服用美满霉素、红霉素等药物,孕妇只限用红霉素治疗。红霉素副作用小,人型支原体是一种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疾病,也存在间接性感染,因此,夫妇双方重视性卫生,杜绝不洁性生活,对预防人型支原体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注意事项 日常注意事项: 1在没有治愈前避免性行为。 2禁酒、不吃辛辣食物,多饮水。 3家庭中做好必要的隔离,浴巾、脸盆、浴缸、便器等分开使用,或用后消毒。 4配偶或性伴侣应到医院作检查和治疗。 5今后要注意安全性行为,高危时应正确使用避孕套。6日常阴部清洁使用pH4弱酸性女性护理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