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4591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师:潘菊芳 一、指导思想 1、积极转变观念 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开放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官职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

2、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

3、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要和学生交朋友,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要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惧进;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2、注意整体把握 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然而教材中的范例只是一种提示,它并不是唯一的或最好的。因此,我们要通过这些1 提示去整体

4、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5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

5、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

6、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学情分析 本班本学期共有学生67人。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2 四、教学理念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

7、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

8、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

9、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教学要求 1、让学生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男女同学之间能友好交往,相互尊重,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 3 式。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对自己生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2、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并能自觉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等。 3、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

10、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从小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4、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5、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知道我国多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六、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本课程倡导的评价方

11、法: 1、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2、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3、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4、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5、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6、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

12、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 4 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七、教学措施 1、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和学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3、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 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5、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八、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爱美丽的生命 1、生命多么可贵 2课时 2、成长日记AB

13、C 2课时 3、健康生活每一天 3课时 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 1、校园红绿灯 3课时 2、社会生活有规则 2课时 3、法律保护你我他 2课时 第三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 1、圆明园的诉说 1课时 2、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1课时 3、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1课时 4、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1课时 第四单元:科技创造新生活 1、新科技,新生活 2课时 2、超越梦想 2课时 5 3、科技是把“双刃剑” 2课时 4、崇尚科学精神 1课时 第五单元:商品带你看世界 1、商品的故事 1课时 2、寻找商标的国籍 1课时 3、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 1课时 4、你好,WTO 共计 1课时 29课时 2014-02-19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