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说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说教材.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说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白马滩中心小学 潘丽 我今天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依据课程标准本学段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学年的教材内容,按照流程呈现的层次分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块来与大家交流。 一、说课标 研读课标,了解变化。 1、课程基本理念有所改变。 原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文:“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与十年前颁布的课标相比,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有所变化。现在的表述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其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懂
2、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这样一比较新课标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 2、课程目标有所改变。 原课标表述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新课标表述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变“双基”为“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新课标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课程总目标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
3、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段目标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
4、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5、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三)教材的课程标准与要求 数与代数中有第一单元准备课,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共六个单元。 、数与代数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
6、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图形与几何 图形与几何中有第二单元位置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共2个单元。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能对简单几何体进行分类。 3、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4、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统计与概率
7、,在一年级上册中只对数据的收集、统计图进行了一定的渗透。 、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中包括数学乐园、认识钟表和总复习共3个单元。 1.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说教材 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 根据课标中第一学段的要求,我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维度来说明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 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知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数学思考”方面,要求学生
8、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问题解决”方面,一方面,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情感态度方面,要求学生能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结合课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我了单元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
9、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单元教学重点: 610的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难点 1、数概念的形成 2、610的加
10、减法 教材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内安排如下: 数的认识加减法解决问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编排体例 1、相对集中安排610的认识。将6和7,8和9分别放在一起认识,不仅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 610各数的认识,教材都给学生提供了经历数概念产生过程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结合生动的画面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序数写数数的组成的顺序认识数。展示了数概念的丰富内涵,同时给学生提供了经历数概念形成过程的情境和机会,让
11、学生有条件在现实背景中抽象出610的数概念,形成相应的数感。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 61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有机的结合起来穿插安排,学习一组数后紧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或数的组成学习相应的加法和减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利用数的组成更好地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计算中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 4、教材内容生动有趣又富有思维含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本单元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现实性,选择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素材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同时,呈现方式生动有趣,使教材确实成为学生喜欢的、愿意去主动从事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的有效素材。教材尽量避免向学生呈现现成的答
12、案,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的线索,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答案,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在思考中对数学思想有所感受和体会,便于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用数学的乐趣。 5、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同时加强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本单元解决问题的安排中,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问题对解答的结果和解答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体会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教材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情境,从而逐步帮助一年级学生
1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知识和技能的立体整合。 横向整合:教材内容循序渐进,层层上升。 本册数与代数部分: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6至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纵向整合:学生在系统学习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6至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同时又为后边学习11至2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及以后所要学习的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的认识和加减计算做好铺垫。 三、说建议: 教学建议: 1、利用情境教学,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教材在学习610的认识及计算之前都安排了情境图,这些图不仅具有供学生数数、抽象数学概念和理解计算过程和方法的作用外
14、,还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 2、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的目的性。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主要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以此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的理解数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要加强操作和观察的目的性,做到紧扣目的设计活动。 3、注意对计算方法的引导。 本单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李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拼摆计算加减法;三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教学时,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算法,另一方面又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
15、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加法计算。充分体现课标中关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4、加强对解决问题步骤和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步骤和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体会:怎样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怎样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金额决问题;怎样对解答的结果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 5、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一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二是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乐趣;三是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成果的乐趣。 评价建议 1、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2、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4、评价方式多样化。 5、主体多元化。采取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活用教材资源。 2、开发现实生活资源。 3、利用生成性资源。 4、利用网络媒体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