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4634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节复习课是把本单元学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进行回顾和整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从整体上去观察、分析、比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能从整体上把握,探寻规律,以提升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教材安排了三项内容:第一,系统呈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让学生对这36道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感受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第二,引导学生找规律,使学生体验到横着、竖着等不同角度看算式排列是有规律的,得数也是有规律的等。第三,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出一个减法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式进行整理,发现其规律,熟练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整理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运算的规律性,感受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的多样性,愿意积极探索数学规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理和探究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规律。 教学难点:正确有序地表述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每小组6人一套20以内退位减法卡片;粘性展示板等。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我组的研究专题“培养

3、学生倾听与交流的习惯”,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兴趣激励法。开课我让每位学生从本组装算式卡片的袋子里自由摸出六道题进行口算,较之以前课上经常使用的“开火车”、做口算纸比赛等形式,学生感觉很新颖,这样既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练习机会,又能在小组内形成竞争机制,提高了学生口算的速度,为后面减法表的排列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2、合作探究法。发现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和自创一个新的减法表这两个环节都交给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适时提出问题、进行点拨,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对学生的表述特别是小组交流汇报的情况及时进行归纳和梳理。 四、说教学过程复习铺垫

4、,激趣引入。 1、每名学生从本组装有算式卡片的袋子里自由摸出六道题口算,在卡片背面写出得数。 请两名算得快的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 2、师谈话:同学们对这个单元的计算掌握得不错。看看这么多卡片,想不想把它们整理排列好呀? 设计意图:一方面进行口算的基本练习,利用组内同学之间的竞争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另一方面为后面减法表的出现作好铺垫,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按一定的规律整理和排列这些减法算式的必要性。 发现规律,提升能力。 1、课件出示博士老爷爷带来的减法表。这个单元我们学了多少道算式? 横看、竖看这张表,有什么规律呢? 板书:横看,11减几 竖看,十几减9 十几减8十几减2 12减几 18减几 得数:2

5、、3、4、59 2、你还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斜看的规律,即每斜行中各个算式的得数都相同。 完成练习五第1题:把得数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3、除了博士老爷爷帮我们列的这张表,你还能重新设计一张表吗? 展示比较各组的作品,请学生评一评。 有的小组为什么没有完成呢? 设计意图: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一步步观察、思考、交流、合作、创新,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本质。教师则始终处于引 导者的位置,体现在:通过适当的提问和板书,促进学生对表格的分析,初步渗透了函数的思想。通过课件演示,对学生可能遗漏的重要规律进行预设,对教材进行补充,拓展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活动,让学生在组际交

6、流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进一步学会整理的方法,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设计意图: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加深对算式排列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也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算一算,比一比”练习旨在帮助学生运用规律提高口算速度,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开放题则通过一题多变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获得不同的发展。 今天这节课,我虽然课前花了不少时间进行教学设计,也作了不少准备,但经过实践的检验、扎扎实实40分钟下来,自我感觉很不成功,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活动要求不够明确。一年级学生的想法和行为往往超出

7、教师的预设,如我让学生在袋子里摸出卡片口算后没有事先说明,要将卡片放在自己的课桌面上放好,以致有两个先完成的小组将卡片收齐了准备交给老师。这时我只好又花时间让小组长分发下去,造成活动局面比较混乱。又如,让学生在组内“开火车”将得数是5、6、7、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目的本是训练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检查对规律的掌握情况,但学生开始并不清楚怎么进行,造成每个小组里只有少数一两个学生在说,其他同学当“观众”,没有切实参与到接龙中去。应该先讲清说算式的方法,请一个小组示范,再全班活动。 二是时间分配不够恰当。让学生自创一个新的减法表所花的时间较多,而且多数小组都不能完成,没能给予学生多次尝试的机会

8、,巩固练习时多数学生还“沉浸”在对新减法表的思考和摸索中,没有将注意力转移到口算练习上来,造成后面很多练习没能完成。三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这学期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退步和反复,对低年级儿童来说也属正常现象。特别是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的意识方面比较淡薄,“听”和“说”的能力还非常欠缺。如有的学生整节课都在摆弄算式卡片,并且不愿意将自己拿到的卡片和伙伴放在一起进行整理;有的学生对优等生过分依赖,在活动过程中始终充当“看客”的角色;有的学生则对新的座位形式产生很强的新奇感,兴奋过度不能平静,或将注意力放在与同伴做与本课内容无关的游戏上,等等。凡此种种,一方面与我平时教学中对这方面训练力度不够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教学准备不充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可否认的是,新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需要不少教具和学具,若分组操作、交流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必要的“硬件”材料,因此,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依然不能“习惯成自然”,平时更多地还是依靠教师单方面的传授,而不是同伴之间的合作与探究。 因此,反思这节课没上好,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但我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课题实验,把学习习惯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就能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