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4746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第三单元 一、教材分析 单元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有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其中,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是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是略读课文。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有的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有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有的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

2、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还有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有关思想方法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中都有所涉及。因而,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抓住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一主题,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4、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三、重难点: 1、本单元的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文的学

3、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9、寓言二则2课时 10、惊弓之鸟2课时 11、画杨桃 2课时 12、想别人没想到1课时 语文园地三 4课时 9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学 科: 语 文 年 级: 三年级 课 时: 一课时 学 习 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说话人的深刻含义,感受课文内容;通过程与方法 目 过课外积累了解更多的寓言知识。 标 情感与价值 从中得到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 难 点 1、会认、会读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知识与能力 2、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重点 难点 教师 学生 学会本课的

4、生字新词,体会寓意。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制作PPT课件。 学前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 导 案 学 案 1、我们以前学过寓言,说说什么是寓言? 2、“亡羊补牢”中“亡”是指 ,“牢” 是指 “亡羊补牢” 的意思是 3、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新了? 课 一、导入新知 4、用铅笔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用“因为 引-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 入 导 5、养羊人第二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 后来,他 学 还丢过羊么? 6、 在丢羊、修羊圈这些事中,养羊人做错 流 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 7、读完故事,你懂的了什么? 程 1、 组内交流3、4、5。指名汇报。并用“因为所以”句

5、式练习说出丢羊的原因。 预2、讨论第6题,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适时点拨。 习交流展示 3、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第2题,告诉学生探 古今词意是有变化的。重点提示:“牢”现在是究 “监管犯人的地方”,课文是指“羊圈”。 4、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检 1、 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生说说哪些字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查音要注意?小老师带读。 预习 2、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提示:“窟窿”都是“穴”头,“窿”的下右边“生”上有一横。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达1、练习朗读课文 标 学生独立完成 小2、抄写生字2个,组词一个。 测组互改 及时反馈 3、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评 起因-圈破羊丢

6、板书亡羊补牢 经过- 不听劝告再次丢羊 亡羊补牢 为时不晚 设计 结果- 修补羊圈,知错改错 导学反思 9 寓言两则 南辕北辙 学 科: 语 文 年 级: 三年级 课 时: 一课时 学 习 过程与方 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说话人的深刻含义,感受课文内容;通过目 法 课外积累了解更多的寓言知识。 标 情感与价 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说话人的深刻含义,感受课文内容;通过课值 外积累了解更多的寓言知识。 重 难 点 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体会寓意。 难点 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师 制作PPT课件。 知识与能1、会认、会读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力 2、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学

7、前准备 学生 搜集资料。 导 导 案 学 案 1、看拼音写汉字,并读一读 一、复习引人:什么学 pn chan yng yo wng yang b lo 是寓言? 二、展示生字词的学流 2、理解下列词语。 习。 南辕北辙: 新1、指名上黑板填写汉程 好把式: 盘缠: 课字,组内检查,订正。 3、借助拼音读生字、新词,并将课文 引2、师生检查,学生带读通顺。 入 读词语。 4、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忆生字。 3、说说这几个字在书5、那个人认为他的马跑得 ,车夫是个 , 写时要注意什么? 带的盘缠 ,所以一定能到楚国,你认为他的说法提示:“缠”的右边对吗?为什么? 是半包围结构。 6、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8、是什么? 探究对课文的理解: 1、小组交流对第5题的理解,指名汇报。 预2、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那个人”的狂妄无知和习朋友友善的劝说。 交流展示。 探3、根据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南辕北辙”的意究 思。 4、总结: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大意和学后的收获。 5、汇报:读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检 1、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查师检查学生预习情2、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预况。 3、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了课文, 习 你有什么收获? 1、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那个人”的狂妄无知和品朋友友善的劝说。 读指导学生自主学习,2、根据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南辕北辙”的意 重适时指导。

9、“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大意和学后的收获。 点 3、汇报:读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总起- 去楚国却向相反方向走 分析- 马快 -车夫本领高 南辕北辙 背道而驰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 盘缠多 总结 - 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导学反思 10 惊弓之鸟 学 科 学 习 目 标 重 难 点 学前 准备 语文 年 级 三年级 课 时 第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成语故事,再观察课文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与价值 学习更赢善于观察,善国土思考的思维方法。 重点 难点 教师 学生 新 课 引 入 预 习 探 究 检 查 预 习 品 读 重 点 理解课文内容,

10、明白惊弓之鸟含义。 理解、明白更赢的思维过程。 生字、词、PPT课件 字典。 导案 学案 出示自学思考题: 1、导入新课,揭示课文题1、读课文、读准音,把语句读通顺; 目; 2、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准备共议; 2、出示课件、解题。 3、“鸟”在本课指什么? 1、理解“能手”“悲惨”“孤单失群”含义; 查字典。 2、更赢是谁?课文中是怎样介绍他们? 3、学习中你有哪些疑问? 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汇报字词学习情况; 2、结合课文内容,交流自己所明白了什么? 3、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更赢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下雁来?更赢怎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同去的人为什么不能像更赢这样呢? 1、选择下列加点

11、字的正确读音,画“”号 更赢(gng gng) 拉弦(xun xin) 愈合(y yu)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互改、2、区别形近字: 及时反馈 惨愈拼 魏渗愉 瓶巍 3、把你喜欢的词语抄写2遍 导 学 流 程 认真阅读课文最后一段 达 标 测 评 10 惊弓之鸟 学 科 学 习 目 标 重 难 点 学前 准备 语文 年 级 三年级 课 时 第二课时 知识与能力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 情感与价值 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开动脑筋的好习惯; 重点 难点 教师 学生 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赢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

12、 PPT课件 生字卡片 导案 新 课 引 入 预 习 探 究 导 学 流 程 检 查 预 习 品 读 重 点 达 标 测 评 学案 1、理清文章叙述顺序 1、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2、全班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2、认真读课文,明确写作么? 顺序 3、更赢怎么知道不用简明就能把大雁射下来? 1、学习课文第九自然段,明确更赢怎么知道不用简明就能把大雁射下来?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2、第一句写了什么? 3、第二句写什么? 4、后两句写什么? 师检查学生预习 1、反馈作业 2、检查朗读 1、更赢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下雁来?更赢怎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2、同去的人为什么不能像更赢这样呢? 课文第

13、九自然段。 小结。 1、解释“惊弓之鸟”的含义?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 飞得慢 叫得惨 观察 受过伤 孤单失群 分析 害怕 高飞 判断 导学 反思 11画杨桃 学 科: 语 文 年 级: 三年级 课 时: 第一课时 1 、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知识与靠边、一幅画、审 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 1、能牢固把握课文中的 6 个会认的字和 12 个会写的字, 以及课文习 过程与中出现的新词。 目 方法 2、我能弄懂“半晌、审视、严肃、受用、想当然”等词语的意思。 标 3、我能准确、

14、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情感与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价值 该实事求是。 重 重点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难 点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学前教师 PPT课件 准备 学生 预习课文,搜集画画的资料。 导 学 导 案 学 案 1、自学生字词语。 2、生字我把握。 新1、创设情境,导入新A、生字我会读! 嘱 审 肃 晌 悦 诲 课课。 B、形近字我巧辨。 引2、出示课题。 叮响嘱悦 幅 入 钉 晌属说副 C、理解重点词语。 半晌 审视 严肃 受用 想当然 叮嘱 流 预借助拼

15、音自读课文,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习 出示问题。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探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究 检 1、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查师检查学生预习情2、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预况。 3、课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程 习 品同样的杨桃,为什么却画出了不同的样子?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反复适时指导。学生讨论提重提问,让学生观 察后才说出道理? 出,教师梳理归纳 点 为什么课文最后说“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达标 学生独立完成 小1、听写词语。 测组互改 及时反馈。 2、有感情朗读课文。 评 导学反思 11画杨桃 学 科: 语 文 年 级: 三年级 课

16、时: 第二课时 导 学 过程与方法 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老师说的话。 目 标 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学情感与价值 会从不同角度观察。 重 难 点 学前准备 重点 难点 教师 学生 理解老师和父亲说的话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 杨桃图片资料及重点语句制作PPT课件。 搜集资料。 导 案 学 案 1、有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老师说的话。 知识与能力 2、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导 学 流 程 复习 指名有感情地朗1、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引读课文。 2、想一想,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入 “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 1、

17、学生再读课文,针对上述问题自主进行学习,并同学们看到“我”用笔在文中进行 批注。 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体会。 确怎样?态度是怎样我学会了什么? 定的? 老师的态度又是我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默读课文,一边读一重怎样的呢? 边想, 点 3)老师说的那段话是3、引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人物对话的语什么意思?她和父亲气,体会人物的 情绪变化。 说过哪些相似的话?4、练习背诵老师说的那段话。 这 些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1、老师说的那段话是什么意思? 合分小组讨论 2、她和父亲说过哪些相似的话?这 些话说明了什作老师说的那段话么道理? 探是什么意思? 3、引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8、,注意读好人物对话的语究 气,体会人物的 情绪变化。 交流讨论 按课文内容填空。 在生活中你有没1、父亲对我要求很严,经常_我:“你看见有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一件东西,是 什么样的,就画成_,不要是怎样看待的? _,画走了样。” 2、老师_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总_,但 是,看的_不同,杨桃的样子结也就_。因此,当我 们看见别人把杨桃巩画成_的时候,不要忙着_,要看 固 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_,看到什么 样的就画成_。” 3、老师的话同父亲讲的是那么_。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 _。 4、画杨桃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_ 看,会有所_。 父亲:是什么样就画成生么样

19、板书 画杨桃 老师: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一生受用 设计 实事求是 导学 反思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学 科: 语 文 年 级: 三年级 课 时: 一课时 1、自学生字词。 知识与能力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学 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品味,理解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目 标 情感与价值 结合生活实际,学会“想别人没想到的”创新意识。 重 难 点 重点 难点 通过读课文,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意思 1、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2、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 课文图片 学前准备 学生 预习课文,搜集骆驼图片。 导 案 学 案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

20、遍,读准字音。并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注音。 召( )集 骆( ) 驼( ) 连绵( )起伏( ) 若( )隐若现 恰( )好 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结合课文理解下面的词语的意思。 课1、出示课题。 召集: 引导 2、理解课题。 连绵不断: 入 恰好: 学 恍然大悟: 3、从课文中找到三个AABB式的叠词写出流 来: 。 程 4、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习画师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体会小徒弟 出示问题。 探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究 检 1、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查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2、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预 3、课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习 品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读适时指

21、导。 1、画师给徒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请在课文重2、通过读课文,理解中画出来。 点 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2、大徒弟是怎样画的?请用“ ”在课文中的意思。体会画师称赞画出来。 小徒弟的原因。 3、二徒弟是怎样画的?请用“波浪线”在课文中画出来。 4、小徒弟又是怎样画的?请用“双直线”在课文中画出来。从哪能看到他的作品呢? 达1、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标 学生独立完成 小2、在学过的课文中,你知道哪些主人公想到了别测组互改 及时反馈。 人没想到的事?在生活中,你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评 事吗? 板书设计 大徒弟 密密麻麻 想别人没想到的 二徒弟 许许多多 不满意 三徒弟 称赞 导学反思

22、 语文园地三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重点口语交际;习作 难点 教学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准备 授课四课时 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能抓住自己特点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一、谈话引人,激发说话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人说你粗心大意,你也许不服气地想:我心

23、细着呢?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谁说出了自己特点?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讲。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要,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

24、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 1、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2、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1、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教学 意思。 重难点 2、积累谚语。 教学 目标 一、我的发现 1、比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非常精神。再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一句话和刚才说的意思一样吗?同学们今天难道不精神吗? 自由说这两句话是否一样。 2、师: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本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 3、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句话

25、体会。 4、游戏: 老师说一个表示肯定的句子,让学生说一各级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二、读读记记 1、自由读句子。 2、说一说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点? 3、找找以此类似的句子。 三、读读背背 1、自由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3、开火车背诵。 4、齐背。 四、课后作业。 熟记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 目标 1、我知道本组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2、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 本组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重难点 给同桌说说自己在本组课文中积累到的好词语。 一、学生在组内回顾整理本组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二、交流、汇报。 1、主要内容: 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

26、丢失羊后,不听他人赶快修羊圈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才后悔没听他人劝告,于是他人赶快修好羊圈,此后再没丢羊的故事。 南辕北辙讲述了一个人坐着马车往与目的地相反的方向飞奔,而对于别人正确的劝告不予理睬的故事。 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 画杨桃讲述了发生在课堂上的故事:在图画课上,“我”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人觉得好笑,老师却肯定了它。 想别人没想到的讲述了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一个画家考察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的纸上画出最多的骆驼。大徒弟画了很多小骆驼,二徒弟画了很多骆驼头,小徒弟虽然只画了两只骆驼

27、,却营造出数不清的骆驼的意境,得到画家的称赞。 2、写作特点 寓言两则注重语言描写。 惊弓之鸟采用了倒装因果关系的结构。 画杨桃采用了“呼应”的手法法。 想别人没想到的采用上设置悬念的手法。 资源与学案第三单元学习评价。 熟记所学内容。 导学反思 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我会拼一拼,写一写。20% k long hu hu d li jio hu wng yng b lo ( ) ( ) ( ) ( ) ( ) bn shng wi gu dng zh yn s h yn yu s ( ) ( ) ( ) ( ) ( ) 二、我会给多音字组词。12% qun( ) xing( ) ji( ) 圈 相

28、 结 jun( ) xing( ) ji( ) 三、我会词语接龙。9% 排 劝 猎 审 四、我会照样子写句子。8% 例: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1从这里看过去,杨桃不就像个五角星吗? 2.用这样的方法画骆驼,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吗? 五、我会照样子用上带点的词仿写句子。10% 1.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就越到不了楚国。 越越 2.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但是 六、课内阅读。23% 1 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提起杨桃,大家都很。但是,看的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

29、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2.我会读一读,写一写。 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 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 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更羸发现那只大雁飞得慢,就猜想:这是因为 ;听见它叫声悲惨,就想到这是因为 ;他还知道受伤的大雁听到弦响会拼命往高处飞,那是因为 七、我会读短文,完成练习。18%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一个铃铛,想把它偷走。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

30、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我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 于是,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他的手刚碰到铃铛,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那句话直接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请用“”画出来。 2照样子填空。 如果我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 如果我有孙悟空的本领,就 。 如果 ,就 。 3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偷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十分愚蠢的。 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别人偷窃。 挑战聪明星: 我会照样子写出带数字的成语。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八、写作 作自我介绍,注意抓住自己的特点,展示真实的自己。题目可以是我给自己画张相这就是我可爱的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