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5019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6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姓名: 班级: 四年级 班 教师: 李 一 孟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备课 一、指导思想: 课标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

2、;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 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本 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 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 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 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

3、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 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P/2-5(提出问题)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4、 预习提纲 1、在观察、整理信息中发现、提出问题 2、知道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谈话引入 同学们,愉快、短暂的寒假生活结束了,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吗? 出示书本情境图 1、这副图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1)冰天雪地里的数学知识。 2)将信息呈现: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3)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小组合作:你还能挖掘出哪些数学知识呢? 3、出示例1,怎样列式。 4、讨论: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怎样进行计算。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5、9873

5、6 63987在这样的式子里,只有乘除法,又怎样进行计算?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1、小组内提问,组内解决,也可以给其他组提问。 2、讨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 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运算顺序。 顺序计算。 3、为什么含有同一级运算 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 探究提升 流 程 归纳反思 根据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6、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达标测评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2737 369 45+8-23 24-8+10 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P6/例3 P10/例4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预习提纲 1、能记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7、。 谈话导入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半价是多少钱。怎样来求半价。 2、为什么把24+24写成242的形式。 3、242表示什么意思。242表示什么意思。 4、24+24+242 242+242 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5、出示例4列式 27030-18030 30 27030是什么意思。18030是什么意思。 是什么意思 6、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及不同之处。 7、以上两题它们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8、讨论: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1、讨论单式的意义,讨论

8、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为什么在含有两级运算的题目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探究提升 流 程 归纳反思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门票成人24元,儿童半价。三张成人票付100元,找回多少钱。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含有两级运算的式子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达标测评 P7 做一做 计算 230-1359 264-1255 练习一 5、6 、7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P11/例5、归纳运

9、算顺序.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预习提纲 出示例542+6 42+612-4 1、观察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两题的计算结果呢。 3、先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在计算。它们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4、它们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同? 5、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6、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7、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复习引入. 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

10、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1、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为什么在含有括号的题目号外面的。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的。 1、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 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探究提升 流 程 归纳反思 35+8 35+815-8的计算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

11、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达标测评 计算 240 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练习二 2,3,4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P13/例6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预习提纲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100+0= 0+568= 078= 154-0= 023= 128-128= 076= 235+0= 99-0= 49-49= 0+319= 029=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

12、.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3、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4、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5、讨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算。 2,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辩论“0能不能做除数” 3,归纳所有0的运算。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0除以一个非

13、0的数,还得0。 1, 分小组展示关于0的运 探究提升 流 程 归纳反思 用字母表示0的运算 a+0=a a0=a a0=0 0a=0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达标测评 计算 36+0= 0+68= 068= 54-0= 028= 128-0= 036= 25+0= 99-0= 49-49= 0+39= 09= P1516/813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P18/19例1、2(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预习提纲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确定位置,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

14、物体的位置 2、会确定位置和标明位置,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 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准确判断方向。 谈话导入 如果我们在野外或者在公园、动物园、旅游区迷路了怎么办?要想不迷路我们在之前要做些什么。 出示例1示意图: 1、怎样才能有对又快的找到1号检查点? 2、1号检查点在哪两个方向之间。在这两个方向之间还有一个什么数据是已经表明的。 3、这个角的两条边有一条指向正东方向,另一条偏向北边,应该注意说。 为什么不说是北偏东30度呢? 4、如果只知道1号检查点在东偏北30度的方向上就能马上找到吗? 还要知道什么。 5、两个数据都知道了,能不能很快找到这个点? 学 习 展

15、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讨论怎样观察平面示意图。 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 2、我们学习的8个方位是怎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样的。 应的距离。如果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 3、我们现在学习的示意图与我们三年级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小组交流还要明确其距离。 绘制校园平面图 1)出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说明,根据这些说明绘制出一张校园的示意图吗? 2)分别展示各组绘制的示意图。 3)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绘制的? 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会不会绘制示意图。 50米,那么就要在图上画出一条1厘米的线

16、段,上面写明50米。 探究提升 流 程 达标测评 1、P18页 做一做 2、练习三 1、2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P/22-23(位置的相对性)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预习提纲 1、能在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能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 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确定位置的方法,请你看图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北京又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呢? 1、讨论什么叫相对性。 2、方向的相对

17、是怎样的。就是说东对什么方向。 3、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 4、任选地图上的两个城市,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 5、出示例4图。 这是校园定向运动的路线图,他们是怎样行进的? 他们在每一个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是怎样的呢? 6、小组结合,能根据同学的描述,绘制出路线示意图吗?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1、讨论方向的相对性。 2、分别展示各个方向的相对性,东对西,南对北。 3、位置的相对性,怎样在语言中显示出来。 4、讨论绘图的方法。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东-西 南-北 东偏南-西偏北 北偏东-南偏西 探究提升 流 程 归纳反思 出示正方形图

18、,连接对角线 A B 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上?B 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上? 当角度呈45时,我们可以说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上。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达标测评 1,能根据同学的描述,绘制出路线示意图吗? 展示学生所画示意图。你是怎样边听边绘制的? 2、22、23页做一做 3、练习四1、2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P28/例1 P29/例2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预习提纲 1、知道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

19、际问题。 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情景图导入 出示27页情景图,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如何列式。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结果是怎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4、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 5、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6、例2的式子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有几种方法。 7、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 8、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 9、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学 习 展示

20、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1、将讨论的式子的关系向各组同学展示。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探究提升 流 程 归纳反思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达标测评 (69+172)+ 69+( +28) 300+ =600+ A+B= + +

21、36=25+ P28/做一做 P31/4、1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预习提纲 1、出示:例5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 城市AB AB 115千米 第五天 城市BC BC 132千米 第六天 城市CD 118千米 第七天 城市DE 85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 2、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能够怎样计算,各种计算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 3、上面的计算方法,哪一种简单些,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 为什么要先交换位置后使用结合律。 4、讨论,在一些计算题中,为什么要使用运算定律。

22、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旧知导入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能不能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1、学生对我们的条件分别提出不同的问题。 2、对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进行讨论。 3、各小组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小组实时提出问题让他们解决。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选出一个有意义的题目让学生列式解答。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同时使用的,单一使用的时候很少。

23、 探究提升 流 程 归纳反思 想想在现实生活中,加法的运算定律是不是经常使用,在平时的计算中怎样来合理灵活的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从而使计算简便。 245+174+15+155+11在这个题中怎样来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 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达标测评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25+14+186 75+168+25 67+25+33+75 135+39+65+11 5+137+45+63+50 P32/57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P34/例1 例2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预习提纲 1、知道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

24、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针对上面的问题1列出算式,有几种列法。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3、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4、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5、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作用。 6、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7、1这组

25、算式发现了什么? 2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3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4字母表示。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1、小组讨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探究提升 流 程 归纳反思 在什么时候使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使用这两个运算定

26、律的结果是什么。使用它们的优点是什么。 怎样用乘法的结合律计算2532125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达标测评 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 8=60(258) 1516=1615 P37/24 P35/做一做1、2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67 = 30 125840 =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P36/例3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预习提纲 1、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小组合作: 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3、你还能举出

27、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4、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 5通过这些算式我们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6、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7、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个规律。 1、知道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思考问题导入 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1、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2、验证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

28、样的规律。 3、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发现的规律。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探究提升 流 程 归纳反思 70=670+33在这个题里我们在里应填什么数字? 这个式子用了什么定律。 汇报自己的收获。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如果用字母来表示怎样表示。 还有什么疑问。 达标测评 计算 2312+2388 12 (1125)4 25(4+40) P36/做一做 P38/5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学习目标 学

29、习重难点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预习提纲 1、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合理运用乘法分配律 复习旧知导入 302=300+ 43=300+2 2003=2000+ 14=2000+ 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 1、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2、比较43 102观察题目的特点,以及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 3、出示(80+8)25 32(200+3) 3537+6537 3829+38 讨论:这个题目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形式吗? 你能把它转化成乘法分配律的

30、形式吗?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4、我们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对出题,你出一个乘法算式,我出一个乘法算式,但这两个算式合起来要能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102 学生任意填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上一个两位数。本组学生完成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或者其他组一口说出答案。 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2、乘法的分配律特殊形式怎样来运用。 3、分组展示怎样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 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算式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 在两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

31、个数的和要乘那个数。 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一般是两个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计算10224 300184=84+84 937+963 92203=92 =92200+92 探究提升 流 程 归纳反思 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间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观察算式的特点,有的不能直接简算,只要将题型稍加改变,就能进行简算。 达标测评 计算 2512+2588 12 (11+25)4 25(4+40) 10243 937+963 937+963 3829+38 作业:P38/68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连减、连除算式中的简算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

32、入 预习提纲 1、出示:小明在看一本故事书,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讨论怎样解答,有几种方法。 2、234-66-34 234-34-66 234-(66+34) 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3、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发现的这个规律在减法的算式里是不是都能用。运用这个规律计算有什么好处。 5、这个规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6、在减法算式里有这样的规律,在除法的算式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 7、3000425 3000这两个式子的结果怎样。 8、通过这两个式子发现了什么规律。 9、用字母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1

33、、知道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的方法。 旧知导入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它们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别有什么规律。在减法和除法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1、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讨论成果,各组成员互相交去两个数的和 。 流,相互检查,总结比较出最 佳的

34、计算方式。 a-b-c=a-(b+c) 2、其他组学生提出适应的问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题,来对问题精心全面的剖 析。 abc=a 探究提升 流 程 归纳反思 填空: 判断 480-=480268132 638 90110991= 901 1624=16 3456= 3456481519 210=210 3514 = 35027 =350 3000425= 3000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减法及除法的运算性质在计算中怎样来灵活的运用。 达标测评 简算:1245- 1275- 480-82-18 673-84-71-45 8133 210 P41/24、 导 学 案

35、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预习提纲 1、出示 例4主题图 什么是“一打”? 2、2512有多少种方法来计算这个题。 3、在这几种方法中,你喜欢哪种方法? 4、为什么要把12写成1004的形式或34 的形式或10+2的形式。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为什么这一道题有这几种解题方法。并且方法还不同。 6、在以后的解题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 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谈话导入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的运算定律,但是在一些题中我们不能直接的使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要把因数变通后才能用运算定律来进行

36、简算。 1、会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1、一道简单的题目,却有了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几种不同的解法,并且用了我在计算中遇到这样的题目的时候,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的运算定们要学会合理的将几个因数改写成律。 几个因数相乘或相加的形式。 2、小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的题目。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探究提升 流 程 归纳反思 2532125 10236 我们能不能灵活的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来进行简算。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在以后的计算中会不会灵活

37、化解因数。 达标测评 计算 2536 2532125 2699 34103 P47/4、5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预习提纲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的方法 谈话导入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乘法的运算定律和加法的运算定律,那么如果在一道算式里,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法我们能不能用简便方法来进行计算。在这里关键要用到哪个定律。 1、出示例5.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2、讨论解决的方法,看看有几种方法来解决。 3、312+302+26 721+1 这两个式子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可以怎样来进行

38、解答。 4、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5、在按周计算的过程中,是怎样进行数的。 1、灵活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能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1、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探究提升 流 程 归纳反思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明白了小数的产生及意义,知道了小数的计算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达标测评 1、判断: (1)0.40里面有4个

39、0.01 (2)35克=0.35千克( ) 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3、51页做一做 导 学 案 四 年级 班 学习内容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 习 流 程 设疑导入 预习提纲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复习旧知导入 1、0.15是位小数,表示分之;0.008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2、0.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2、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 4、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5、读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6、怎样写小数,写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1、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2、会读、写小数。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 习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1、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 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整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