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5028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节课乘法分配律。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对同一句话 “小许是我的好朋友,小齐是我的好朋友”不同形式的的简洁描述,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认识乘法分配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周围事物,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本节课,在整个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我没有把知识规律直接展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自

2、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学生不仅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而且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2、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2、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3、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区分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的不同点。 过程与方法: 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推导、发现过程,体验比较分析、归纳发现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之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区分乘法分配律与结合律的不同

3、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对比观察,分析推理。 二、教学准备: 首先我思考的是导入,接下来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小许是我的好朋友,小齐是我的好朋友。请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生回答。 师:小明和小东是我的同学。把这句话分成两句话,该怎么说? 生回答。 师:看我们中国的语言很神奇、美妙。在数学上是否也有这样神奇、美妙的现象呢?那么,我们数学上有没有可能把一个算式变成两个算式,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准备探索 1、 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并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植

4、树活动中,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个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让学生说列式及解答思路。 板书:(42)25 425225 分组计算结果。 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板书并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等式:(42)25 = 425225 观察并讨论:这个等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从左边到右边的计算顺序有什么改变? (三)、发现规律 1、寻找相同特征的式子。 用2、3、5照以上特征写两个式子并计算结果。 板书:5 25+35 计算并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5=25+35 探索归纳特征。 2、验证发现: 具有这样特征的式子的左右两边是否都相等呢?选择三

5、个你喜欢的数字照这种特征写出两个算式试试看,结果是否相等? 学生尝试写算式。验证,然后汇报交流。 汇报讨论结果: 3、归纳乘法分配律: 你能用你喜欢的图形、符号、文字或者你名字中的三个字来表示这个规律吗? 学生自编公式,个别学生介绍自己写的公式。 用a、b、c表示乘法分配律。 (ab)c = acbc 从右往左认识乘法分配律。acbc=(ab)c (四)、巩固拓展 1、教材P26的“做一做”:下面那个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7(1498)=271498 32(73)=327323 64643664=(6436)64 先请学生读题目要求,再独立完成,校对时说说自己是怎么判断

6、的?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2=4235 27124312= 15881512= 72= 学生自己思考,填写,校对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填写的依据是什么? 3、根据乘法分配律改变下列式子的写法。 648368 2517253 先请学生根据乘法分配律改变式子的写法。再比较计算。 (五)、运用新知 细心观察,巧妙计算。 41248 4(259) 647367 (12511)8 提示学生先用乘法分配律改变算式再计算较简便。 (六)、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乘法分配律吗? 四、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

7、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为了避免练习课的枯燥乏味,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了有趣的导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体验中理解乘法分配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1、在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2、在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尽量想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举例:学生植树活动。让学生帮助出主意。出示:“一共有25个

8、小组,每组里4个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让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 (42)25 425225。此时,让学生观察通过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可用“=”连接。使之让学生从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用字母形式表示: c = a c + b c 3、在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的知识延伸。出示一些扩展型的练习:由10243和379+639到 6628 + 6632 + 6640再到4和4,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也可以两个数的差,也可以是三个数的和,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完整,也为以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埋下伏笔。 总之,在这堂课中新的理念也有所体现,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思考,对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充分调动起来。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例7: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25 425225 = 625 =100+50 =150 =150 (42)25 = 425225 425225=(42)25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 用a、b、c表示乘法分配律 (ab)c=ac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