槠溪北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5032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槠溪北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槠溪北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槠溪北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槠溪北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槠溪北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槠溪北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槠溪北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市槠溪北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XX天景工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江西金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九年六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5第一节 项目概况5第二节 编制范围及依据7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9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2第一节 项目背景12第二节 项目必要性23第三章 交通量预测分析27第一节 经济发展规划与预测27第二节 交通量预测31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设计标准38第一节 项目建设规模38第二节 工程设计标准38第五章 建设条件40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40第二节 筑路材料及其他建设条件42第六章 工程设计方案46第一节 道路工程46第二节涵洞工程65第三节 给排水工程70第三节管线敷设75

2、第四节 交通设计77第五节 道路照明81第六节 道路绿化82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84第一节 环境保护84第二节 水土保持88第八章 节约能源90第九章 劳动卫生与安全生产92第一节 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92第二节 防护及监控措施93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95第十一章 招标方案96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8第一节 投资估算范围98第二节 主要编制依据98第三节 投资估算99第四节 项目资金筹措101第十三章 经济效益分析102第十四章 结论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04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市槠溪北路道路工程建设项目2、建设地点:江西省XX市3、

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单位: XX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5、项目法人: 6、项目负责人: 7、项目提出的理由与可行性研究过程XX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东邻浙江,南毗福建、北接安徽,下辖XX、广丰、玉山、婺源、铅山、弋阳、横峰、波阳、余干、万年10县和信州区,代管德兴市。行政区面积22791平方公里,人口660万。这里历史悠久、交通便利、资源丰富、风光旖旎、人杰地灵、环境优良、经济强劲。 XX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牵江浙、出沪宁、携八闽、达粤桂,货畅其流,人行其便,铸就了发展大商贸大流通的黄金宝地,优越的区域经济背景为XX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域条件。但现有的城区规模及城市基础设施与快速发展

4、的社会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和制约XX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是XX市目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首要任务,也将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较好的空间载体。项目地处XX市中心区西端中部,原龙潭公园,四面环规划道路,地块内龙潭湖东西狭长,南岸山体保留较为完好,北岸山体东、中部破坏严重,山体西部农田农宅散落其中。公园南北长约526米,东西长约853米,总面积46.03公顷,东临槠溪北路和横南东路,南临府北路,西临龟峰北道,北临吉阳路,地块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较为优越,定位于XX市中心区环境优美的生态休闲中心。槠溪北路作为龙潭湖综合整治项目的部分工程

5、,提出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槠溪北路起于三清山大桥与三清山大道相接处,沿现状龙潭公路向南延伸,终点与凤凰大道相交,道路全长约1.629km。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我公司立刻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在充分收集项目资料、了解项目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的前段时间的工作成果,对项目的建设必要性、工程的合理性、经济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编制了该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节 编制范围及依据一、编制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包括项目的必要性论述、交通量分析预测、项目建设规模和标准、主要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设计及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等,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本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作出评价。

6、二、编制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资料和设计任务书。XX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7.11)。现状1:1000地形图。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

7、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其他相关专业标准等三、编制原则1、编制要符合规范、完善、适用、经济的原则和国家颁布的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及相关各类规范等。2、按照XX城市总体规划和XX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道路类别、级别、红线宽度、横断面类型、地面控制标高、地下杆线与地下管线布置,确定路线等级、方案和道路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并提出建设的可行方案。3、在道路设计中应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新建与改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8、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一、 工程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槠溪北路起于三清山大桥与三清山大道相接处,沿现状龙潭公路向南延伸,终点与凤凰大道相交,道路全长约1.629km。40m宽断面布置为:4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3.5m(机非分隔带)+16m(机动车道)+3.5m(机非分隔带)+4.5m(非机动车道)+4m(人行道)。共新建钢筋砼箱涵涵洞1道 。根据规划沿线布设有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电力电信管道以及照明管道。主要设计内容为:道路工程(包括道路平、纵线形、横断面布置、路基、路面、路基处理等)、道路安全设施与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涵洞工程、给排水

9、工程、电力电信、道路照明工程及道路绿化等附属工程。二、工程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级主干路。2、计算行车速度:40km/h;3、设计年限: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次干路为15a;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沥青砼路面为15a;4、道路红线宽度:40m路幅布置为4m(人行道)+4.5m(非机动车道)+3.5m(机非分隔带)+16m(机动车道)+3.5m(机非分隔带)+4.5m(非机动车道)+4m(人行道)。道路绿化率为25%。5、设计洪水频率:桥涵及路基P=1/50;6、路面计算荷载:BZZ-100型标准车;7、桥涵工程:汽车荷载:公路-级;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10、77-98)计算采用;8、排水工程:设计暴雨重瑞期=P=1a;综合径流系数:=0.4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指标详见表。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规范值设计值1计算行车速度km/h40402平面线型(1)圆曲线半径不超高最小半径m300400设超高推荐半径m150-设超高最小半径m70-(2)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m240-(3)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m80370.571(4)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3535(5)平曲线最小长度m70223.979(6)小于7时的平曲线最小长度500/-3纵断面线型(1)最小坡长m11042.311(2)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6005000极限值m

11、400-(3)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7005000极限值m450-(4)竖曲线最小长度m3565.378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背景一、XX市概况XX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东邻浙江,南毗福建、北接安徽,下辖XX、广丰、玉山、婺源、铅山、弋阳、横峰、波阳、余干、万年10县和信州区,代管德兴市;行政区面积22791平方公里,人口660万。XX是江浙沿海进入内地的必经咽喉,有着“牙闽、控皖、襟淮、面浙”的优越地理位置,自古享有“豫章第一门户”、“四省通衢”之美誉。境内交通便利,浙赣铁路穿境而过,皖赣铁路、横南铁路纵横交错;沪瑞高速、320、206国道及七条出省公路贯穿东西南北。景婺黄、

12、景婺常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国家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中还有三条将经过XX。目前,XX至武夷山、衢州、景德镇、南昌和杭州五个机场均可在1-3小时内到达。信江、乐安河、昌江三条水系自东向西在鄱阳汇合注入鄱阳湖,沟通23条航道,北出长江,内河湖泊通航一千多公里。水陆空立体交叉组成网络,进出XX极为方便。XX地理位置在北纬2734-2934,东经11613-11829之间。全境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7-18.2C,年降雨量为1600-1800毫米,年无霜期为251天-274天。境内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分温热、温和、温凉三小气候区,具有春秋短、冬夏长的季候特点。XX素有

13、“上乘富饶”之谓,全市有耕地607万亩;水域421.69万亩;牧草地0.31万亩;林地1911.58万亩;药用植物达216种;野生动物300多种。近年在婺源发现的世界濒临绝迹的黄喉噪鹛,引起了联合国有关组织的高度重视。已探明的矿产达70余种,金、银、铜、铅、锌、铌钽储量均居全省之首,德兴铜矿是亚洲最大的铜矿。黑滑石、膨润土、石灰石等非金属矿和稀有金属矿储量大,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XX境内江河纵横,水资源极为丰富,人均占有量3812立方米,亩均占有量4925立方米,均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4%,婺源更是高达83%;XX市城区是全国13个空气、水质量最优的城市之一。XX四季分明,

14、山环水绕,景色秀丽。中部三清山方圆二百里,雄奇峻秀,尘绝人寰,素有“江南第一仙峰”的美誉。 南面龟峰,凡三十六峰,峰峰皆景,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赞为“江上龟峰天下稀”,又被游客誉为“天下盆景”。自然植被保存完好,存有大量古树古溶洞古建筑古文物的婺源,山青水碧,小桥流水,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游人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是中国南方唯一的文化旅游示范县。 还有鄱阳湖的万倾碧波、葛仙山的道观香火、鸳鸯湖的嬉水鸳鸯,无不美伦美焕,令人由衷赞叹造物的鬼斧神工及对这片土地的偏爱。凭借这些优势,XX的旅游业正在崛起,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在1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孕育出灿烂

15、的茶文化、铜文化、戏曲文化和书院文化。而且古往今来,名人辈出,养育了“中国铁道之父詹天佑”,著名理学家朱熹、晋代著名军事家陶侃、中国三大圣母之一的陶母、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等一大批名士贤哲,也是画家阎立本、“茶圣”陆羽、名臣范仲淹、词人辛弃疾等人的久居之地。黄家驷、詹剑峰、欧阳自远、杨惟义、陈桢、王文京等当代名人均为XX人,江泽民主席的祖籍在我市婺源县;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是我市余干县人。 XX是江西“东大门”,凭借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低成本优势及市场优势,正逐渐成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资金、科技、人才、信息流动的热点区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加速建设开放、文

16、明、发展的XX,不断加大城市改造投入力度、改善投资环境,投资9.6亿元建立市级工业园区,筑巢引凤。目前,交通通讯、供水供电、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在不断改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市委、市政府还非常关注软环境建设,成立XX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市直42家窗口单位进驻该中心统一办公,为来饶投资客商提供全方位多层面一站式服务。已基本形成合理优惠、高度透明的政策环境;依法办事、公正执法的法治环境;成本较低、收费合理的经营环境;办事高效、功能齐全的服务环境;科教发展、社会文明的人文环境;全员招商、全民亲商的舆论环境。为国内外客商投资XX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XX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

17、源优势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出现全面增长的强劲势头。已初步形成以有色金属、建材、食品、轻纺、机电为支柱的五大行业。德兴铜矿为亚洲第一大铜矿;凤凰牌照相机已是国产相机第一品牌;XX牌客车;方圆牌圆筒漆包线被认定为江西省名牌产品,上字牌电度表为省免检产品;长风牌焊条、焊丝为全国焊条行业首批推荐产品。今年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18亿元,比上年增长35.27%,增幅提高12.48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9.27个百分点,在全省列第2位。其中,地方工业完成增加值17.05亿元,增长44.4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84个百分点。 食品业“名牌叠出、一派兴旺”。月兔牌香烟、全良液牌

18、白酒、大鄣山牌茶叶、饶州牌白酒、万年贡米等闻名遐迩,德兴异VC钠有限公司开发的食品添加剂,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三。婺源开发的有机茶,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占欧盟市场80%份额。 农业“绿色环保,各树一帜”。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XX绿色环保、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创制国家A级绿色食品9个;广丰白银鹅、万年珍珠和贡米、婺源茶叶和荷包红鲤鱼、铅山鳗鱼、横峰葛粉、德兴茶油、波阳银鱼、余干乌黑鸡等名优绿色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年出口金额达1.38亿美元。昔日的鱼米之乡,正在成为沿海大中城市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旅游业“得天独厚,百花齐放”。XX位于安徽黄山、福建武夷山、浙江千

19、岛湖以及江西的庐山、三清山、龙虎山等著名旅游景点的交通中心地带,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几十个景点各具特色,百花齐放。自然景观巧夺天工、人文景观悠久凝重、生态旅游心旷神怡、红色旅游发人深思。旅游业正依托优势蓬勃发展,成为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今年1-7月份全市接待国内游客235.6万人次,同比增长163.1%;实现旅游总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248.3%;接待境外游客5015人次,同比增长了116.8%;旅游外汇收入136.2万美元,同比增长52.5%。城市商业、旅馆业、交通运输、以及文化娱乐业都呈现大幅增长的势头。今年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0.6亿元,同比增长11.6。第三产业

20、对GDP的贡献率为36.9。其中交通运输邮电业完成增加值7.7亿元,增长7.6%;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增加值13亿元,增长13.5;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3.67亿元,增长14.2;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 6.02 亿元,增长11.9。2003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地区的战略定位,提出了“掉头向东、通江(浙江)达海(上海)、对接长珠闽、实现大发展”的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GDP 1218985万元,同比增长14.1%;固定资产投资444471万元,同比增长8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7889万元,同比增长16.65

21、%,外贸出口76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0%;财政总收入134770万元,同比增长27.03%;利用市外资金975579万元,同比增长74.5%。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1、产业聚集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以工业为主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夯实基础产业,延伸产业链,力争2010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51.46亿元,五年年均递增20.0%。 发挥区位优势,合理布局产业集聚区;培育优势重点企业,形成支柱产业集群;走新型工业发展道路,切实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大力发展对外贸易。2、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

22、围绕蔬菜、花卉、特色养殖、林果四大产业推进产业化;构建信江两岸的绿色产业带和生态农业走廊,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力争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4.79亿元,五年年均递增5.0%。坚持把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建设农产品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的“第一平台”;持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要素”;坚持把搞活农产品流通作为产业化经营的“第一出路”;持把建设生态观光农业作为产业化经营的“第一亮点”。 3、商贸为龙头激活城市服务业,实现商贸服务区域化发展进程。商贸服务业发展重点放在商贸服务定位、商贸服务网络布局、商贸服务业态调整、商贸服务体制创新。坚持把发展商贸服务业放在优

23、先位置,加快形成以商贸服务经济为主的城市产业结构。力争2010年三产达到38.91亿元,五年年均递增10.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3.39亿元,五年年均递增16.00%。合理优化商贸服务网点布局;加快发展新型商贸服务业态;积极延伸商贸服务链。4、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完善城区交通网络。以行政新区开发建设、铁路北移、火车站搬迁为契机,按照“一江两岸”的城市格局,以现有路网为基础,加快建设以“六路两桥”为构架,干道与环线相结合,多路串接的城市公共交通大网架,实现跨越两岸、东西贯通、沟通南北的城市交通发展框架,推进城区东进南扩,扩张中心城区范围。“十一五”期间

24、,要加快建设“南外环路”(东接二上线,西接上分大桥,长20公里,宽60米)、滨江路东延伸段(接市区沿信江河北岸经灵溪至沙溪,长20公里,宽40米),信秦公路(接书院路,沿信江河南岸经灵溪至秦峰),东民主路(长7公里,宽45米)、天佑大道(长25公里,宽60米)、茶圣路(长8.3公里,宽30米),新建丰溪大桥(三江片区连接水南片区)和三清大道跨铁路大桥。加快基础管网铺设。结合XX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心城区改造大规模的展开,新建高压配电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网,新建与改造配电网二次系统,完成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煤气工程改造、老城区进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精心打造卫星城区;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5、5、统筹社会各项事业,顺应社会和谐化发展进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全力推进科技进步;稳步推进“数字信州”工程; 全面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更加注重卫生事业;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及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大力推进社区服务建设; 正确处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其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三、XX市道路交通规划XX城区以现320国道,樟树路、光学路、凤凰路、五三大道、中山路、解放路、沿河路、三江大道、钟灵路、新余路、南环路、长塘路、带湖路、槠溪北路、胜利路、叶挺大道、民主路、西民主路(新辟,暂名)、槠溪路(现西环路,暂名)、南灵路为城市道路骨架,

26、构成网络格状城市道路网络。原XX市区道路以北环路(320国道),南环路、西环路(挂一线)、东环路(挂二线)互相衔接,构成城市的外环。城市道路系统建设分三级考虑:一级: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按45-60米控制,二块板和三块板或四块板断面形式。二级: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按26-36米控制,一块板和二块板或三块板断面形式。三级:城市支路,道路红线按20-24米控制,一块板断面形式。小区道路宽度按7-12米控制,一块板断面,一般不单独设人行道。XX市城区交通主要存在的问题为:(1)道路性质不够明确,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功能混杂;过境交通穿越中心城区,交通混杂、道路路面质量差,对城市交通和城市环境带来较

27、大影响。(2)城东城东沟通难以满足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城市道路少、标准低。区域内道路缺乏已严重制约着新老城区交通的发展。(3)城市道路网未成系统,城市主干道缺少。城市主次干道网络不完善,部分道路不畅通,道路性质和等级不明确,交通设施配套不齐全,景观效果较差;(4)道路等级低。路网密度、道路面积密度、人均道路面积比重偏低。城市缺少社会停车场,静态交通设施不足。第二节 项目必要性一、既有现状项目地处XX市中心区西端中部,原龙潭公园,四面环规划道路,地块内龙潭湖东西狭长,南岸山体保留较为完好,北岸山体东、中部破坏严重,山体西部农田农宅散落其中。公园南北长约526米,东西长约853米,总面积46.03

28、公顷,东临槠溪北路和横南东路,南临府北路,西临龟峰北道,北临吉阳路,地块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较为优越,定位于XX市中心区环境优美的生态休闲中心。槠溪北路作为龙潭湖综合整治项目的部分工程,提出建设是非常必要的。道路起点K0+000+K0+340段道路现状已建成为30m宽路幅=5m(2m人行道+3m绿化带)+20m车行道+5m(2m人行道+3m绿化带),其余主要为水域、农田和空地及居发建筑。其K0+460K1+160经过汪家,拆迁量较大。二、项目建设是XX市经济发展的需要XX位处赣东地区中心位置,是省内城市发育最密集、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赣东地区西接全省经济中心南昌,东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29、优越的区域经济背景为XX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域条件。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市在努力形成一个能促进经济繁荣的良好城市格局和空间发展态势的同时,城市经济发展对加强人居环境的开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居住环境离不开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将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和重要,经济竞争一定程度上即是发展环境的竞争,良好的城市氛围,便捷快速的城市交通将为XX市提供最基本的经济建设平台。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改善生活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更富吸引力、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环境,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XX市工业经济相对发达

30、,经济发展水平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发展及经济整体运行态势良好。但是,城市原始积累与积淀不足,城市综合功能较弱,中心城市应具有的生产、集散、管理、服务和创新等综合功能不足,建立与区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各项城市软硬件设施已迫在眉睫。因此,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是XX市目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首要任务,也将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较好的空间载体。三、项目的建设是提升城市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虽然近年来,XX市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仍然存在着产业发展并不充分,城市生产、服务功能仍需大力加强。随着XX市区域交通地位的持续改善,目前也急需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

31、综合竞争力,改善投资硬件环境,以保证城市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四、市政工程配套建设的需要城市主干道是城市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的通道,是城市各种管线的载体,各类管线都将在道路建设中分配给它们位置,并按规划进行敷设,以发挥其服务功能,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综上所述,槠溪北路道路工程的建设,对配合龙潭湖改造、综合整治,拉开城市框架,优化城市布局,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周边土地价值,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XX区位优势具有重大作用,项目建设是必要的。第三章 交通量预测分析第一节 经济发展规划与预测一、XX城市发展规划1、城市规划区范围XX市城市规划区包括信州区的城区和灵溪镇、水南街道、北门街道、

32、茅家岭街道、朝阳乡,XX县的旭日街道、枫岭头镇、罗桥街道、石狮乡的王家坝村以及茶亭镇的南岩、湖墩、应坊、墩头和西湖5村。XX市城市规划控制区的总面积约为370平方公里。2、城市性质XX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赣、浙、闽毗邻地区的商贸流通和旅游服务中心。3、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05年XX城市人口规模为25万人,2010年为32万人,2020年为45万人。4、城市建设用地规模XX市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近期(2005年)为21.5平方公里( 85m2/人),中期(2010年)为28.8平方公里( 90m2/人),远期(2020年)为44.9平方公里( 100m2/人)。5、城市发展战略目标:(1)经

33、济发展指标 预测2005年XX市(市域)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14元。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63.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09.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5.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38:40。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26.95亿元,年均增长10。20062020年,市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020年达到120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423元,市域财政总收入达到112.57亿元,年均增长10。 预计XX市区近远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分别为14000元和58000元。市区远期的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37亿元,人均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2000元。

34、(2) 人口发展指标 2005年市域总人口预计达到700万人,2020年达到780万人。市域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2020年控制在7 以内。2005年XX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达到25,2020年达到40。XX规划近远期城市人口分别的自然增长率分别为6和5,城市人口规模分别达到25万人和45万人。6、城市规划分区XX市委二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控制老城区,做热开发区,做靓三江区,做旺中心区,连接城东区”的空间布局。为此,XX城区的布局分为七大片区,均有各自的居住用地。(1)老城区、(2)带湖片区、(3)民主片区、(4)三江片区、(5)水南片区、(6)旭日片区、(7)新火车站片区(城东区)。

35、除水南片区外,每个片区均有一个中心:(1)老城区的零售商业、特色服务中心;(2)带湖片区的商贸、会展中心;(3)民主片区的行政文化中心;(4)三江片区的商业、办公综合副中心;(5)旭日片区的商业、办公综合副中心;(6)城东新区的交通物流枢纽、商贸副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二、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预测本项目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口,预测到本项目建成通车后的20年即2026年,基年为2004年,预测方法,在对各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江西省和XX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进行预测,预测模型

36、见表。经济预测模型地 区预 测 模 型XX市人口RK=130.5045/(1+0.8393e-0.07542T)工业GY=107.9783-25.775T+1.5781T2农业NY=2.6283+0.420T+0.02545T2XX市国民经济预测量表年份人口(万人)工业总产值(万元)农业总产值(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万元)人均工农业产值(元)生产总值(万元)人均生产总值(元)2004110122304025039614734361337413400001216320051111369805262666163247114700153430013816200611215095252744861784

37、011159371726088154192007113166349627448619503341728419418481720920081141833173299745213291818752218457919206200911520201573132342333390203522457652214362010116222621332732925535422209527648582392420111162422119340422276254223714306899326345201211726352663540392989305254573406582290102013118286716936

38、820132353702733437813063194620141193119480382929350240929355419725035179201512033939943982463792241315324658947387382016121364854441218540607293353050689354185420171223922185426611434879635659551500145221201812342163494415434657891379286000321492002019124453257545699749895714034665283495315820201254

39、872518472991534550942924710284457434202112552038494871815691030453807642660613692022126555771150179760595084798382235026557420231275935635516851645248650739884848870067202412863392595323566871615536609520973748682025129677032854832773186555675310244567799982026130723071056477777954876003111023155854

40、80第二节 交通量预测一、交通量调查结果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有城市交通特性,在特征日2006年4月13日(星期四),在现有城市相关道路组织了交通量观测,通过对城区现有城市道路交通量的观测,得出XX市城区现有城市道路交通量及高峰小时交通量如表3-1、3-2。城市道路交通量调查表路 段机动车(Pcu/d)槠溪北路6958胜利路8832光学路3125五三大道3584高新大道3786带湖路5549 城市道路高峰小时交通量调查表 路 段机动车(Pcu/h)非机动车(veh/h)行人(P/(hM)槠溪北路8911362503胜利路11751806829光学路362536364五三大道325492321高新大

41、道212427571带湖路616989868高峰小时交通量占日平均交通量的12.5%。非机动车换算系数见表。非机动车换算系数车 种换 算 系 数自 行 车1三 轮 车3人力板车或畜力车5二、交通量预测1、远景交通量组成本项目属城市级主干路,交通量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1)项目影响区域内的非机动车交通量(包括自行车、三轮车、平板车、畜力车等);(2)项目影响区域内的步行交通;(3)项目影响区域内的机动车交通量,包括部分过境交通;(4)从其它相关道路上转移过来的交通量。2、交通量发展分析区域交通量增长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1)根据XX市总体规划,XX城东片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地区,城市面积的

42、扩大,必然引起交通量的剧增。(2)区域内道路路网系统的形成,必然使相邻道路交通量转移到本项目上。(3)随着XX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使得XX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加强,客货运输量的增加必将带来区域内交通量的增加。(4)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剧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经济的发展,私人购车的快速增长,交通出行次数增多,必然导致交通量增大。3、交通量预测(一)预测方法 (1)对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量,参考以往城市道路调查结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2)对于机动车交通量,将根据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和城市发展的速度采用增长率法确定。(二)预测年限及特征年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的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及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水运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办法的规定,预测年限为20年,其特征年份定为2006年、2010年、2015年、2026年。(三)交通量的预测(1)非机动车交通量的发展预测本项目非机动车交通量预测结果如下表: 单向非机动车交通量预测结果(Veh/h)年 份20062010201520202026非机动车交通量234331458637831(2)步行交通量发展预测城市中规划步行交通系统应以行人流量和流向为基本依据,并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满足行人活动的要求,保障行人的交通安全和交通连续性。避免无故中断和

44、任意缩减交通量。根据XX市城市总体规划,项目为区域内东西向交通干道,步行人流量将比较大。(3)机动车交通量发展预测本项目机动车交通量主要为市区往来交通,城市区域内货运、客运交通量,过境交通车辆可不考虑。区域内货运交通量是指中心城各区内流动的货运。城市内部货运特点是社会上自备车辆较多,它们只是担负着小批量的运输,车流量较大,距离较短。该区货运交通量可根据其产生的货运量按人均年运量求得。日交通量=(人均年运量人口)/(365货车平均载货吨位)(1+空载率)2002年XX市共完成公路客运量990万人,旅客周转量50522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002万吨,货物周转量68118万吨公里。2003年,XX市做出加快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物流业被列为该市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支柱之一,目标是建成赣西最大的现代物流中心。目前XX市城区内各类货运车辆5000余辆,根据统计资料和XX市城区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按人均货运量增长率为8%计算。2010市区货运量是为1020万吨/年,考虑未来市区人口的增长,本项目货运日交通量预测如表。本项目货运日交通量预测表年 份20062010201520202026本项目( pcu/d)528870131520292688(3)区域内客运交通量预测区域内出行产生量按下式预测:X=aN式中:X出行产出量(人次/日) N区域人口 a人均日出行数(次/日),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