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5152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及反思1 古诗词三首 课型: 古诗词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

2、课时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指读全诗。 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 3这首诗描

3、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 熟背独坐敬亭山。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教学反思:在教学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时,我在学生介绍完李白的相关资料后,又补充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

4、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有了这个知识,学生对于整首诗意思的把握就更加容易了,在汇报完一二句的诗意后,我追问道:“你从哪些词上能体会出诗人孤寂的心情?”学生马上答出:“众鸟高飞尽”的“尽”字,“孤云独去闲”的“孤”和“独”字,都能体会出诗人的孤寂。因为诗人的孤独,他看到鸟儿和白云似乎也不愿陪他,都离他而去了。我微笑着表扬了发言的同学,班级的同学也表示赞同。这时,赵习雯同学举起手来,说:“老师,我还有不同的理解。”我让她说说看。她说:“我觉得从众鸟和闲可以看出鸟儿虽然是要飞向远方,但是也有自己的伙伴陪着。天空中虽然只有一片云但是它也是悠闲自在地飘走的。而这就与诗人的孤寂形

5、成了对比,显得诗人更加孤独和寂寞了。”听了她的发言,我首先予以肯定,并鼓励其他同学今后和要这样发言。同时我也感到这个孩子真的很有想法,并且她还能够把自己的见解清晰得表述了出来。如果课堂上,其他的学生也能如此,我们的语文课不就上出“语文味”来了吗? 第二课时 望洞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 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

6、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问: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4、师送一组词,课件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

7、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ng、潭tn、螺lu、磨m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你理解得真不错。 )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问: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师问: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比作。) 师说: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 镜未磨。 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8、师说: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问: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比作;把比作。) 请学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

9、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 洞庭/ 山水色,白银/ 盘里/ 一青螺。 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语文课上学习了一首古诗:望洞庭。 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生通过学诗看图,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学起来很有兴趣。之后,我还让他们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因为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多同学想象丰富,写得很优美,想象丰富。看来,只有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才能让学生写出优美的文章。 第三课时 忆江南 教学目标:

10、1、初步知道古诗与词的区别。 2、理解忆江南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4、通过词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诗的字数很整齐。 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 1、自读预习。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 三、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忆江南理解词意 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

11、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江南好 旧曾谙 红胜火 忆江南 好:美好 旧曾:以前、过去 谙:熟悉 胜:胜过、强过 忆:想念、想起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总结升华 1、读忆江南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日出江花红胜火 能不忆江南? 春来江水绿如蓝 六、课堂作业 1、朗读 2、背诵 教学反思: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这是新课程改

12、革非常强调的理念。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

13、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忆江南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 多层次的诵读: “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要求学生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