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5167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8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亲,该文档总共10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 内容 教育 教学 目标 准备课数一数 时间 课型 9月2号 准备课 知识与技能: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帮助下,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 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重点 教学 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难点 教法 情境演示法。 学法 教学 多媒体课件等。 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 (

2、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美丽校园去。 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 1初步感知。 提问:在美丽校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学生描述:在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歌唱,蝴蝶快乐地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提问:美丽校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选几名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总结方法。 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师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4、抢答练习。 提

3、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 1 (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图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用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们想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 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1个点子。 怎样表示秋千的架数?为什么这样表示?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数量?你还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 探索:什么物体的数量用7个点子表示? 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物体的数量?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 10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物体的数量? 三、寓教于乐,兴趣体验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校

4、园中去玩吧! 1、找找数娃娃。 美丽的校园里藏着许多数娃娃,你们愿意去找它们吗?找到后与好朋友交流。 2、说说数娃娃。 学生畅所欲言地谈自己从课本第2、 3页上找到的物体及其个数。 3、练练用点子表示数。 学生尝试用点子表示刚才所说的物体的个数。 四、课堂演练 练习一 1、2题 五、小结提升,兴趣延伸 谈话:写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数学王国的每一个成员都眨着智慧的眼睛在看着我们呢!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吗?你们打算今后怎样做? 学生自由谈论。 作业:田格本写19数字各2个。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课后 反思 2 3 第 二 课时 教学 内容 准备课比多少 时间 9月2号

5、 准备课 课型 教育教学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理解目标 “多”“少”的含义。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 教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教学 将第6页的主题图做成动画课件;学生准备学具卡片。 准备 教学过程 2、学生讲故事。 兔妈妈看到小兔们一天天长大了,就决定盖一间大房子, 小猪也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它们终于盖了

6、新房子! 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它们 学习。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观察动画片,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 的物体的个数。 2、小组交流。 同学们说得很好,兔子和砖是一一对应的,这时我们就说兔子和砖同样多。你们记住了吗? 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谁愿意说说? 你发现了谁多谁少吗? 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知 识。 (板书课题:比多少) 3、同桌互相说一说。 动画片中还有什么与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少?什么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比什么多? 4 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7、。 一个同学先摆,同桌需摆得和他同样多。 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12、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谁能用同样多多些少些说说生活中的事?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说得这么好,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拿出一串红、白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 珠子多。 生在组内交流汇报。 (用数的方法比较:数出红、白珠子各有几颗,再比较。 用找朋友的方法比较:一颗红珠子和一颗白珠子是一对朋友, 最后剩下哪种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还可以这样 比较:因为这串珠子是按一颗红珠子,一颗白珠子,一颗红珠 子,一颗白珠子的顺序串起来的,如果最后一颗是白色的,那 就可以说

8、两种珠子同样多;反之,就比红珠子多) 4、课堂演练。 完成第7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练习一第3、 4题。 第3题: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判断两种动物是不是同样多,再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公鸡和鸭子虽然摆得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得密的鸭子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第4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 A、用数的方法:先数出红珠子有几颗,黄珠子有几颗, 再比较。 B、一颗红珠子和一颗黄珠子是一对朋友,最后剩下哪种 颜色的珠子,哪种颜色的珠子就多。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可真聪明,说得妙极了!这节课大家学得很好.其作业:用学具摆练实数学王国里还有许

9、多奥秘呢!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好好学习, 习比多少 百分百第1,2页 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板书设计 比多少 同样多 多 少 课后反思 5 6 第 三 课时 教学 内容 位置上下前后 时间 课型 9月3号 新授课 教育教学 过程与方法: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 会认目标 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 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 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

10、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重点 教学 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难点 教法 情境教学法。 学法 教学 课件,交通情景挂图,十二生肖图。 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 (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画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 (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

11、朋友轻声说一说。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 (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 练习。 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 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 7 学生交流。 (教师适时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练习。 a出示十二生肖图,

12、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 b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 在另一个同学的 (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位置边拍手的游戏。 (2)做“说反话”游戏。 四、质疑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师指着板书) “上” “下” “前” “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例子说明吗?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应用。请小

13、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中的“上、下、前、后”。 五:板书设计: 位置 上下前后 作业:回家后结合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中的“上、下、前、后”。 百分百第3页 8 课后反思 第 四 课时 教学 内容 左 右 时间 课型 9月3号 新授课 教育过程与方法:经历“左、右”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 识物体教学 空间位置的方法。 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 “左、右”的相对性。(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自 己的语言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 认识“左、右”的位簧关

14、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位置。 重点 教学 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难点 教法 引导探究法。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法。 学法 教学 教师:课件,水果。学生:铅笔、橡皮、铅笔盒等学具。 准备 9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左”和“右” (1)活动一:认识汉字“左”“右”。 出示汉字:左、右 教师:谁认识这两个字?认识的同学请把手举得高高的。 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你用右手做什么? (2)活动二:介绍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教师提问:谁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 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们的身上还

15、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 (眼、耳、脚) (3)活动三: “找朋友”游戏。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我一说左手,你们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你们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 放找朋友的音乐。游戏开始,教师由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说出: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右耳、左耳 (4)活动四:找位置。 摆上三种水果。 (苹果、橘子、梨) 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 (5)活动五:找同学家。(出示图片) 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小龙只知小明家在中心医院的左边,到底是哪一栋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看图再帮帮他 三进一步认识“左”和“右”,

16、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 (1)活动一:讨论。 指名学生和老师一起玩“拍手”游戏。 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右手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 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 为什么? 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 (2)活动二:帮一帮。 出示图片:上学路口 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小明却被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指名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让学生像小明那样站好指右边。 (3)活动三:上下楼梯。 10 出示图片:少年宫。 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

17、? 展开讨论。 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 a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b提问: (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都是靠右走的吗? 那你们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 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之外,还在什么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 (4)活动四:找球。 游戏规则:先找一个同学,蒙上他的眼睛,再找一个同学,让他拿好球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游戏开始,全体学生开始把行走路线告诉给被蒙眼睛的同学。 教师:如果你们把行走路线说得特别清楚,让他能顺利地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给你们。 四、课堂小结 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 板书设计 位置 左右 作业:回家后辨认东西的

18、左右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 内容 位 置 课型 时间 复习课 9月3号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教育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 过程与方法: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 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试表述。 重点 教学 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难点 教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学法 教学 挂图或投影。 准备 教学过程 11 一、第1题。 教师组织学生游戏,游戏当中教师提出要求,如小

19、东的前面是谁,小云在小华的后面。 二、第2题 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坐成一排,教师提出要求,如:从前往后 第4位同学请站起来,请xxx后面的同学举起右手。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 学生自己提出要求,其他学生根据要求做。 三、第3题。把附页中的小兔和乌龟贴在图中,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四、第4题。 教师出示第四题图画,提出要求:请帮小明布置房间。说一说东西放在什么位置合适。 学生先在小组中说,指名在图画板上贴。 教育学生要养成自己整理房间的好习惯。 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 六 课时 教学 内容 1-5的认识 时间 课型 9月4

20、号 新授课 教育知识与技能:认识1-5,会用1-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 过程与方法: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 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重点 教学 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难点 教法 情景演示法、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法。 学法 教学 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小棒。 准备 教学过程 12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动物园里的小动物吧。 看图认数、读数,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教师:找找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他们的数量各是多 少? 2、学生汇报,教师一边贴图片和相应的数字卡片) 3、教师:图中

21、还有什么?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4、教师:生活中许多事物的个数都可以用数来表示,比 如太阳的各种个数可以用1表示,2头犀牛可以用2表示,2棵小 树也可以用2表示。你会想老师这样说吗? 5、认读15,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相应的数字卡片。 反馈实践 1、教师说一个数字,学生用小棒或者其他方式表示这个 数吗? 2、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 样多的苹果数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表学具 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在操作与实践中逐步形成数的该奶 奶,发展数感。 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摆。 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圆片,是几个?怎么来

22、的? 再摆一个,是几个?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请你给它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讲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摆。 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 然后同坐相互问答。 从1数到5,在从5倒数到1。 借助点子图容纳给学会算能够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 横向关系。 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说说日常生活中那些事物可用15表示?四人小组小朋友说说。 2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2、3、4、5来表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13 3、游戏: 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这个数在3的后

23、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 可能是其他的数字吗?为什么? 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认一认,写一写 师生共同概括出1-5的形状特征,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1 2 3 4 5 初步感知第几个和几个的区别 在黑板上摆出5只不同的小动物图片,问一共有几只?作业: 1-5数字第一只是什么? 各写4个. 示。 八总结评价 小组交流汇报,谈谈今天的收获。 课后反思 14 第 七 课时 教学 内容 比多少 课型 时间 新授课 9月4号 。 知识与技能:认识“”、“”、“=”,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教育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

24、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 认识符号“”、“”、“=”的含义。 重点 教学 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数的大小。 难点 教法 情景演示法和启发式相结合。 学法 教学 猴子分水果图,猴子、梨、香蕉、桃子图片。 准备 教学过程 (一)呈现课本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教师创设故事情景, 激发学生兴趣 动手操作,学习“”、“”、“=” 1、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2、学生展示自己摆放的结果,师生共同摆出书中的象形图, 并写上相应的数字 3、学习“3=3” 一只小猴子说:我喜欢吃桃子,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 桃子吗? 一个猴子吃一个桃,3只猴子要吃3个桃子。桃子够

25、吗? 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各数由什么关系? 教师:表示两种东西一样多,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图下面写上“3=3”并教读这个式子。 4、学习“32” 方法与前面相同,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表示,说说 大于号的形状, 5、学习“34” 方法与前面相同。与小于号比较,借助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记 1、 有一天,猴子灵灵过生日,他请了好朋友来家里庆祝。它一共请了几个朋友?它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个?怎样整理可以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种水果够吃,那种水果不够吃呢? 15 忆大于号的用法,如“大嘴对大数,尖角对小数”等。 6、区分“”和“” 区分两种符号 用手势表示不同等符号,教师说名称

26、,学生用手势表示。 教师说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来 5以内的数字比大小,填上正确的符号 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我们比较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 来表示。比较物体多少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对应一个的方法进 行比较。 巩固练习 基本练习:完成17页的第3题。 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综合练习:有1、2、3、4、5、=,组成不同的式 子。 板书设计 作业:百分百练习比多少 册 3=3 32 34 等号 大于号 小于号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课后反思 16 第 八 课时 教学 内容 分与合 时间 课型 9月4号 新授课 教育教学 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目标 过

27、程与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 掌握4和5的组成 重点 教学 初步建立学生数感。使学生熟练的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 教法 情境演示法、小组研讨法。 学法 教学 数字卡片、小棒、点子图。 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计数器: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

28、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4 4 1 3 2 2 3 1 4、读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29、 17 师: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 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 1、师: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 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 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 分法吗? 4、读一读 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 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小老师带读 小组开展竞赛读 师生对口令 同桌对口令 试着背一背 4、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5、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

30、个组说得最好?,还有 什么不足的地方? 6、第19页的思考题 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行评价。这题的第3个是一个开放性的题,老师还要注意问:还有不同的填写方法吗? 7、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 三、练一练:第21页的第5题:集体评价 第22页的第6题: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 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进行判断。 第8、10题放在课下完成。 作业:百分百练习板书设计 册 (二)学生合作:学习5的组成 4 4 4 1 3 3 1 2 2 5 5 5 5 1 4 1 4 2 3 3 2 课后反思 18 第 九 课时 教学 内容 加法 备

31、课 时间 9月5号 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使教育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教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 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 重点 教学 灵活运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 难点 教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研讨法。 学法 教学 课件、主题图、圆片、小棒、三角形。 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内景再到陆续飞落

32、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 2、问:老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 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 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4+1等于几?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三、分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学生汇报算式;3+2=5 ,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19 2、“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

33、、寓练于乐,巩固深化 1、游戏一:贴苹果 要求:在苹果图片上写出“5以内的加法算式”并贴到苹果树 上去。 评价方式:请学生当“小法官” 2、红花配绿叶 要求:这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游戏方式:以小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个小组找到的答案多。 评价:给找到正确答案多的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智慧星” 五、托管时间完成第27页的第12题。 六、总结延伸 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 的事例,并会口头列加法算式。 板书设计 加法 3 + 1 = 4 加号 读作:3加1等于4 作业: 百分百练习册 课后反思 20 第 十 课时 教学 内容 减法的认识 时间 课型 9月5号

34、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教育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教学 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 会计算减法。 重点 教学 知道减法的含义,确定被减数。 难点 教法 情境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 教学 若干张数字卡片和算式卡片。 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按顺序填数 3 5 2、听算式,说得数 2+3 1+3 1+4 2+2 4+1 3+1 3、昨天我们学习了

35、加法,有还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师:像这样,从4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2、学习减法算式 问:4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飞走了一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21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 示? 再用虚线圈1朵花,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猜。 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 计算? 去掉的1朵是从

36、几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1朵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 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指名说图意 指名说算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三、巩固反馈 1、P28页的1题 4人小组每个人说图意,对学得不好的同学要给予帮助 和鼓励。 说完图意后,再每个小朋友独立写出算式 小组内由小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评价,说一说每个人写出的作业:百分百练习册 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4-1表示的事物来。说说26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演示第27页的主题图,分别

37、让学生认真观察 请多个同学说图意 根据图意列算式 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 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 先画四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算式是不是符合题意,不对的又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四、课堂小结 五、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情况下用减法?怎么计算减法的得数? 板书设计 减法 减号 4-1=3读作:4减1等于3 课后反思 22 第 十一课时 教学 内容 练习课 时间 课型 9月6号 练习课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教育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

38、、减法目标 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 教学 5以内的加减法。 重点 教学 学生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难点 教法 情境演示法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学法 教学 学具盒、纸盒。 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按数的顺序填数。 1 3 4 5 2 1 3 数的组成 5 5 2 3 1 2 2 3 二、指导练习 1、P28页的第8题 第一幅图:让学们认真观察 : 全班集体评价。 出示铁锹图 2、P28页第9题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把算式补充完整。 3、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 先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3 4、比一比,看谁

39、做得又对又快。 第28页的第10题。全班进行评价。 三、数学小游戏:回家 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 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 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 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 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 五、总结提炼 说说本节课自己学习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板书设计 减法 因为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减3等于2。 作业:百分百练习 因为2和3组成5,所以5减3等于2。 册 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

40、?有什么不足的? 因为2+3=5,所以5-3=2。 课后反思 24 25 第 十二 课时 教学 内容 课题:0的认识 时间 课型 9月6号 新授课 教育教学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重点 教学 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难点 教法 情境演示法、问题教学法。 学法 教学 图片、直尺图、

41、跳远起点条及终点位置标识条、米尺、数字卡片。 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 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二、揭謎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 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 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学 生举起数字卡片2 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 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老师

42、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 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26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 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 西就越长。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 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 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就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四、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在书中第29页描红,全班评从优缺点。 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写0 五、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第31页的第1题 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2、摆一摆 要求: 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05的数字卡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