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5181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3人,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小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主动,学习基础好,学习接受能力强,成绩优异;大部分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提高质量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2、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5、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6、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

3、学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

4、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

5、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放放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 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课 题

6、课时 单元 单元目的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探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1.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

7、们的展开图。 2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备注 1L、1ml的实际意义。 3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

8、与小数的互化。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2 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3 体会分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

9、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地整理与复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使学生的数概念、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进一步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用意识也得到增强,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一、图形的变换 二、因数与倍数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六、统计 打电话.1课时 七、数学广角 八、总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