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25182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45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送审稿xx省xx州xx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二一一年七月工工程勘察证书量认证证书1 总 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xx省xx州xx河治理工程。1.1.2承办单位概况xx省xx州xx河治理工程由xx市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处承建。主要职责是:(1) 负责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等工作;(2) 负责xx河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工作;(3) xx河治理工程项目的开发利用。建设管理处设处长、副处长、办公室、计划财务科、工程建设科。具体分工如下:处长:全面管理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负责协调与省州有关部门的事宜。副处长:协助处长管理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负责协调与

2、地方政府的有关事宜。办公室:负责管理与项目有关的行政文件、人事事项、项目后勤工作。计划财务科:负责落实项目规划、科研、设计,管理项目有关财务事项。工程建设科:负责实施项目施工、监督项目质量、进行项目验收。本次设计中不再另设建设管理处,已有建设管理机构继续承担以上责任。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计办投资200215号)(2)关于印发xx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吉发改环资字2007732号)(3) 防洪标准GB50201-94(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5)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6) 堤防工

3、程设计规范GB50286-98(7)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8)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03-2004)(9)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0)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2902009)(1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504332008)(12)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1960年洪水后主要河段修建了防洪堤防,堤防高度按大洪水标准设计,一般较高,但是护坡护脚工程标准低,普遍存在安全可靠性较差的问题。部分河段没有修建堤防,几乎没有防洪能力。现有工程防洪能力逐年下降,新的险工险段不断出

4、现,严重阻碍xx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尽快完善xx河治理工程是满足现行国家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的需要;是促进xx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坚实保障和迫切需要;是xx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满足xx市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特别是保障和增强安全能力的需要和改善xx投资环境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刻不容缓的。洪涝灾害频繁是xx河流域的心腹大患,洪水泛滥仍然是影响本流域农业稳定发展的硬伤,防洪体系薄弱,冲毁农田,亦是影响本流域粮食生产的最大隐患,随之影响xx州粮食安全,为了提高xx河两岸的抗洪能力,确保工程两岸的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修建xx河堤防及其附属建筑物,本工程是十分必要

5、和迫切的。鉴于上述情况,xx州人民政府、xx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本工程建设,委托我院进行xx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我院根据委托要求编制xx河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项目概况1.2.1拟建地点xx省xx州xx河治理工程位于xx河干流。1.2.2建设规模与目标建设规模:xx河治理工程堤防长38130米,护岸长3240米,新建改建排水涵洞6座。建设目标:工程保护农田、乡镇段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洪水;保护xx市城区段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洪水,保护xx市城乡18万人口生命财产和4500公顷耕地以及政府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安全。工程建成后,促进xx河全流域的经济发展,稳定人民的生产和生

6、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xx市的防洪、城市软环境建设提供有利的保障。1.2.3主要建设条件水文气象:气象特征及气象要素本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分明。其气象特征: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润多雨,秋季凉爽多雾,冬季漫长寒冷,春秋短暂,冬季漫长,平均气温低于零度的时间,一般从11月中旬起直到翌年3月中旬,长达4个月。降水本流域临近日本海,水汽入流方向以南和东南方向为主,以xx气象站为代表,xx气象站多年平均降水量606.8mm,降水量在流域内分布不均匀,自西南向东北递减。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尤以7、8月最为集中。降水

7、量年季变化较大。蒸发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44.6mm(20cm蒸发皿观测值),最大蒸发量发生在4、5月份,两月蒸发量占全年蒸发量的27%,12月份和1月份的蒸发量最小。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5.6,历年最高气温为36.3,发生在1977年7月30日,历年最低气温为-32.5,发生在1972年2月6日。风速、日照多年平均风速为3.6m/s,多年平均月最大风速为4.8m/s,历年瞬时最大风速为21m/s。历年汛期及4-11月风速风向玫瑰图见图3-1、图3-2。xx站多年平均日照数为2322.4h。冻土深度流域内最大冻土深一般发生在2、3月份,流域内标准冻土深度为1.60m。工程地质:(1)本区在大地构

8、造上属于相对稳定区,无活动性断裂,地震基本烈度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上标定为VI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本区标准冻结深度为1.60m1.80m。(2)沿堤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碎屑岩裂隙孔隙层间水、基岩裂隙水为主。孔隙潜水与基岩层间水、基岩裂隙水之间没有明显的隔水层,有一定的水利联系,本区环境水对砼具微腐蚀性。堤防区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施工开挖时应注意基坑排水。(3)工程区地层岩性较为简单,主要有第四系冲洪积低液限粉土、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及下伏基岩。沿工程区产出的砂砾石层可作为堤防的地基,建议基础置于冻深1.60m以下的砂砾石层或基岩上。(4

9、)新建堤防地基土由砂砾石组成,不存在抗滑及不均匀沉陷问题;已建堤防段堤基主要由低液限粉土和砂砾石构成,存在抗滑及不均匀沉陷问题。地基土存在可能产生流土、接触冲刷、接触流失、管涌的地质条件。(5)工程所需的筑堤料可在堤防区河道内就近开采,储量和质量均能满足设计要求;砼粗、细骨料场沿线均有分布,储量及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交通便利,可就近购买。1.2.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工程总投资12276.3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为8626.63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投资25.96万元,临时工程投资420.77万元,其他费用979.32万元,基本预备费1005.27万元,水环保投资1218.37万元。项目

10、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7.73%,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为11180.89万元,大于零。效益费用比,大于1.0。说明该项目从国民经济角度衡量经济效果较好,经济上合理,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2 水利水电资源开发利用条件2.1 河段现状与开发利用条件2.1.1 堤防现状1960年洪水后主要河段修建了防洪堤防,堤防高度按大洪水标准设计,一般较高,部分地段堤防顶宽平均在23.0米左右,不满足规范要求,堤防均为土堤,没有护坡及护脚防护措施,普遍存在安全可靠性较差的问题。部分河段没有修建堤防,几乎没有防洪能力。护岸工程和河道治理工程的标准低。现有工程防洪能力逐年下降,新的险工险段不断出现。2.1.2

11、开发利用规划xx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于1990年完成了xx省xx市xx河流域规划报告,xx省人民政府以吉政函(1991)260号文批复。在报告中提出,xx河现有堤线基本上是1965年和1976年修堤时所定,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政府的意见和要求,维持原有堤线不变。xx市城市防洪标准远景(2020年)为50年一遇。2.2 河段开发利用的可能性本工程为社会公益性工程,工程建成后保护两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可改善河道沿岸投资环境,带动两岸社会经济发展。2.3 工程项目在整个流域内所处的位置与作用xx市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位于xx河下游,距图们江入河口9.5公里。水利资源:在xx河流域规划中,xx河有灌

12、溉任务,图鲁拦河坝下游灌溉面积750公顷。水电资源:本工程段河道长度23.5公里,上下游水位差较小,两岸不具备水电开发条件,在xx河流域规划中没有开发任务。地下水利用:xx河平时起到补充两岸地下水的作用。工程修建后,基础没有采取防渗措施,对两岸地下水的补充没有改变,仍保持现状。工程主要保护对象是xx市农村及城区18万人口生命财产和4500公顷耕地以及政府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工程建成后,将对xx市的防洪、城市软环境建设提供有利的保障。2.4 xx州及xx省对工程项目的支持条件(1)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西办综200110号文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参照执行国家西部大开

13、发优惠政策的复函。(2)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优惠政策(延州政发200119号)。(3)xx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于1990年完成了xx省xx市xx省xx市xx河流域规划报告,xx省人民政府以吉政函(1991)260号文批复。3 水文和气象3.1 流域概况xx河发源于汪清县复兴镇杜荒子屯西南秃头岭,海拨高程1356.9m,在xx市城区西南侧汇入图们江,河口海拨高程25m。xx河道河全长199km,流域总控制面积3963km2,河道平均比降2.1。流域地理位置在东经1303013015,北纬43134244。xx河的一级支流共28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70km2的河流15条,见

14、表3-1。xx河一级支流特征表(流域面积70km2)表3-1河流名称流域面积(km2)河长(m)比降()杨木沟70.917.316.5大西南岔沟88.815.929.3北岔河12516.920.1香房大顶沟95.122.723.3兰家趟子河62455.37梨树沟73.912.78.8五道沟87.321.512官道沟21519.54.7四道沟1282213.8三道沟2233015.7二道沟12223.116小红旗河86.621.814头道沟16634.214松林河93.418.86.6骆驼河75.8259.3xx河流域属于长白山余脉高山区,地势东北高,逐渐向西南递减,河流西面有东北西南向的哈尔巴

15、岭和老爷岭形成流域的西部屏障。本流域除河谷有部分耕地外,山坡均为林木杂草。该地区植被良好,河道弯曲,坡度较陡,河床变迁较大。城区堤防段河床由砂卵石组成,河漫滩宽度达2.5公里,覆盖层深度约为3至7米,左岸浅,右岸深。覆盖层底下为第三系煤系地层。本工程上游有控制性工程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xx市哈达门乡老龙口村。工程距xx市区约30km,工程坝址以上集水面积3008km2,该工程是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灌溉、兼顾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二十年一遇频率洪水,水库放流为498 m3/s。五十年一遇频率洪水,当水库水位超过二十年一遇频率洪水控制水位时,水库放流为1369m3/s。五十年

16、一遇频率以上洪水,当水库水位超过五十年一遇频率洪水控制水位时,水库即按泄流能力泄流。3.2 气象3.2.1 各气象观测情况xx市区内有xx气象站,xx气象站始建于1957年,主要观测项目有降水、蒸发、日照、风速、风向、气象、冻土等气象要素。资料完整。3.2.2 各气象特征及气象要素气象特征及气象要素本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分明。其气象特征: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润多雨,秋季凉爽多雾,冬季漫长寒冷,春秋短暂,冬季漫长,平均气温低于零度的时间,一般从11月中旬起直到翌年3月中旬,长达4个月。降水本流域临近日本海,水汽入流方向以南和东南方向为主,以xx气象站为代表,xx气象站多年

17、平均降水量606.8mm,降水量在流域内分布不均匀,自西南向东北递减。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尤以7、8月最为集中。降水量年季变化较大。蒸发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44.6mm(20cm蒸发皿观测值),最大蒸发量发生在4、5月份,两月蒸发量占全年蒸发量的27%,12月份和1月份的蒸发量最小。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5.6,历年最高气温为36.3,发生在1977年7月30日,历年最低气温为-32.5,发生在1972年2月6日。风速、日照多年平均风速为3.6m/s,多年平均月最大风速为4.8m/s,历年瞬时最大风速为21m/s。历年汛期及4-11

18、月风速风向玫瑰图见图3-1、图3-2。xx站多年平均日照数为2322.4h。冻土深度流域内最大冻土深一般发生在2、3月份,流域内标准冻土深度为1.60m。气象要素统计详见表3-2、表3-3、表3-4。xx气象站气象要素统计表表3-2项 目月 份年 平 均123456789101112平均气温()-11.9-9-1.46.212.516.320.32115.47.9-1.4-9.25.6最高气温()6.215.920.23033.63636.334.531.627.4189.936.3年 日1970.281960.241980.281972.291963.29 1979.271980.61977

19、.301962.121958.121979.71971.11979.31977.7.30最低气温()-31-32.5-27.2-10.7-3.45.47.87.9-2.3-8-23.9-30.4-32.5年 日1972.271972.61971.11978.31963.21963.1 1977.141976.11972.311964.281973.181969.291965.161972.2.6日照时数(H)190200.5236.8219.1227.9169.6150.5169205.6208.4176.9168.22322.4平均风速(M/S)4.84.64.34.13.73.12.72.

20、42.53.13.64.33.6最大风速(M/S)20212020201316191620202021风 向WNWWNWWNWWSWWWSSENWWESEWNWWWNW年 日1958.171972.191966.20 1969.221973.191971.161972.91972.251972.301962.281972.31965.161973.221972.2.19蒸发量(MM)42.855.4109.1161.1203.2148.4143.2139.2127.2108.663.4431344.6降水量(MM)7.18.81136.149.484.4103.8172.274.331.719

21、.88.1606.8最大降水(MM)38.681.249116.9186.4327.9296.1543.9449.6161.614459.21140.9时 间1956197219561988197419861983196519711988196419571959xx站历年各月最大冻土深度及地中10、30厘米处冻结,解冻日期表3-3 单位:mm 月份 项目十十一十二一二三四五全年项目冻结日期解冻日期10cm 30cm10cm30cm极值93778136154155152121155平均20/116/1224/316/4日期31,3030313110d7d117d/3最早10/1126/118/3

22、3/4年份1976196969,78197819781980198019701980最晚4/1221/1213/427/4xx站多年平均各月霜日数、终霜时间及无霜日数表3-4 月份 项目九十十一十二一二三四五全年初日终日初终期无霜期日数日数平均1.512.917.214.712.310.313.910.3295.130/98/5221.6143.4最多(早)622272124242115512317/921/4239最少(晚)0665236405613/1020/5202图3-1图3-23.3 基本资料3.3.1 站网及资料情况本流域近几十年间先后建有中土门子、柳树河子、桃源洞、xx河等水文站

23、,只有桃源洞水文站观测系列较长。柳树河子站1957年7月上迁到桃源洞站,设为桃源洞水文站,桃源洞水文站1988年6月迁移到xx市设为xx水文站。桃源洞水文站观测项目齐全,基本资料比较完整。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气象等。本次选用桃源洞(xx)水文站作为设计参证站,桃原洞水文站流域面积为2500Km2,xx水文站流域面积为3585 Km2,故按面积比关系把桃源洞水文站资料转xx水文站,资料共有54年连续系列。水文站流量资料情况系列见表3-5。水文站实测流量情况系列表表3-5 站 名面积(Km2)资料年限资料年数桃源洞25001957.7198731珲 春358519882010233.3.2

24、 资料审查及插补延长本次设计采用的各水文资料系列,均为xx省水文水资源局经过审定后的整编数据库成果,符合水文资料整编规范中规定的错误率要求,成果可靠,同时此成果也是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该成果19562000年系列已经过xx省专家论证通过,并通过松辽委审查通过。xx省水利厅主编,2008年1月由科学技术出版社刊印出版xx省水资源成果。3.4 设计洪水3.4.1 暴雨洪水特性及其成因分析 暴雨特性及成因xx河流域的大暴雨主要天气成因是北上台风,其它天气系统(华北、江淮、蒙古气旋)暴雨较小,台风雨量大,范围广,一般笼罩全流域,走向由东南向西北。暴雨一般发生在69月,尤其8月份最多,如1957、19

25、65、1986年等大暴雨洪水发生在8月份。一次暴雨历时一般为13天,但雨量主要集中在24小时以内。 洪水特性及成因xx河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一般发生在6月至9月,大洪水主要发生在8月。一次洪水历时约7天左右,其中洪水上涨历时约1-2天,洪峰持续时间约为3-6小时。退水历时为3-5天。主要洪量集中在三天以内,大洪水三天洪量占七天洪量的70%左右。洪水过程多为单峰型。3.4.2 历史洪水根据xx省洪水调查资料、xx省场次洪水记载,xx河桃源洞站调查到的历史洪水有1890年、1914年、1928年、1938年、1957年、1960年、1965年洪水。由于1914年洪水为1890年以来最大洪

26、水,重限期定为121年。1957年洪水为实测系列中最大的洪水,洪水调查成果见表3-6。 桃源洞站历史洪水调查表表3-6 年份1914189019281938195719651960流量(F=2515km2) (m3/s)4430-3610361025001350可靠程度供参考供参考实测实测实测转到xx站(F=3585km2)58264748474832883.4.3参证站设计洪水统计xx水文站(桃源洞站)历年最大洪峰流量,按不连序系列做频率计算,经验频率采用数学期望公式计算;洪水统计参数计算采用矩法公式。计算公式如下:经验频率:a个特大洪水经验频率计算公式:n-1连序洪水的经验频率计算公式:

27、不连续系列:均值: 变差系数:式中:特大洪水,;一般洪水,。理论频率曲线采用P型曲线,采用经验适线法,根据适线最佳的原则调整参数目估定线,偏态系数Cs采用与变差系数Cv的固定经验倍比关系Cs =2.5Cv,频率曲线见图3-3。参证站设计洪水成果见表3-7。参证站设计洪水成果表表3-7 单位:m3/s项目均值CvCv/CsP(%)0.050.51251020Qm(m3/s)959 1.25 2.510894 7001 5869 4766 3357 2350 1429 图3-33.4.4控制点设计洪水 本次复核成果本工程上游有控制性工程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xx市哈达门乡老龙口

28、村。工程距xx市区约30km,工程坝址以上集水面积3008km2,该工程是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灌溉、兼顾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xx河干流各控制点间区间设计洪水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择xx水文站为参证站。各控制点设计洪水计算采用xx水文站的洪水参数按面积比关系推求,面积比指数n=0.76应用地区综合关系线中坡度值。Cv值根据地区综合关系线确定。各控制点成果见表3-8。 各控制点设计洪水成果表表3-8 单位:m3/s控制点F(km2)均值CvCv/CsP(%)1251020老龙口3008839 1.29 2.55313 4289 2996 2081 1242 xx水文站3585959 1.25 2.5

29、5869 4766 3357 2350 1429 老龙口头道河河口202108 1.54 2.5825 649 429 279 150 老龙口松林河河口384176 1.48 2.51289 1020 683 451 249 老龙口xx水文站577239 1.44 2.51706 1354 916 610 345 老龙口车大人沟河口760.2295 1.41 2.52057 1638 1115 749 428 老龙口xx河口955351 1.39 2.52407 1923 1312 888 509 原设计成果根据xx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写的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老龙口水利枢纽坝

30、址设计洪水计算采用桃源洞站的洪水参数按面积比关系推求,面积比指数n应用地区综合关系线中不同时段的坡度值。Cv值采用与桃源洞站相同。老龙口水利枢纽承担下游xx市防洪任务,控制点及区间设计洪水根据工程的需要,控制断面选择xx水文站。xx站以及老龙口坝址xx站区间设计洪水计算成果均采用地区综合的途径推求。各控制点成果见表3-9。各控制点设计洪水成果表表3-9 单位:m3/s控制点F(km2)均值CvCv/CsP(%)1251020老龙口3008940 1.30 2.560004840337023301390xx水文站35851063 1.25 2.565065283372126041590老龙口头道

31、河河口202142 1.41 2.5990 788 537 361 206 老龙口松林河河口384223 1.40 2.51541 1231 838 564 323 老龙口xx水文站577296 1.38 2.52015 1611 1102 748 427 老龙口车大人沟河口760.2359 1.38 2.52446 1956 1338 908 518 老龙口xx河口955421 1.35 2.52800 2244 1545 1057 618 确定控制点设计洪水成果通过以上两种途径计算的各控制点设计洪水成果比较见表3-10。xx站设计洪水成果比较表表3-10 单位:m3/s控制点F(km2)均

32、值CvCv/CsP(%)备注1251020xx水文站3585959 1.25 2.5 5869 4766 3357 2350 1429 本次复核1063 1.25 2.5 6506 5283 3721 2604 1590 原设计从上表可以看出,原设计成果、本次延长系列后,参证站xx站设计洪水成果减小10%左右。根据工程安全考虑,设计洪水成果仍采用原设计成果。设计洪水成果见表3-11。各控制点设计洪水成果表表3-11 单位:m3/s控制点F(km2)均值CvCv/CsP(%)1251020老龙口3008940 1.30 2.560004840337023301390xx水文站35851063 1

33、.25 2.565065283372126041590老龙口头道河河口202142 1.41 2.5990 788 537 361 206 老龙口松林河河口384223 1.40 2.51541 1231 838 564 323 老龙口xx水文站577296 1.38 2.52015 1611 1102 748 427 老龙口车大人沟河口760.2359 1.38 2.52446 1956 1338 908 518 老龙口xx河口955421 1.35 2.52800 2244 1545 1057 618 3.4.5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洪水调节原则根据吉政函199126号文,老龙口水利枢纽承担下

34、游的防洪任务,依据xx省xx市xx河防洪规划(老龙口水库以下),xx市区xx河堤防采用50年一遇洪水标准,农田采用20年一遇洪水标准。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洪水调节原则如下:采用逐级控制原则。二十年一遇频率洪水,水库放流与区间洪水洪峰(洪峰过后与区间洪水)组合控制泄量为1600 m3/s。五十年一遇频率洪水,当水库水位超过二十年一遇频率洪水控制水位时,水库放流与区间洪水洪峰(洪峰过后与区间洪水)组合控制泄量2980m3/s。五十年一遇频率以上洪水,当水库水位超过五十年一遇频率洪水控制水位时,水库即按泄流能力泄流。根据吉水技2009546号文,xx市xx河右岸堤防采用50年一遇洪峰流量采用左岸堤防审

35、批成果。洪峰流量考虑老龙口水库放流与区间组合,xx水文站控制断面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980 m3/s,堤防末端控制断面(即车大人沟河口)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3325 m3/s。3.4.6洪水传播时间根据桃源洞、xx水文站实测资料,选取几组实测大洪水及对应的断面平均流速,经分析大洪水时,断面平均流速3m/s左右,根据河段长度确定老龙口坝址到xx水文站洪水传播时间为2.42小时,采用3小时,xx水文站到xx河口洪水传播时间为2.2小时,采用3小时。3.4.7组合洪水计算设计洪水采用同频率地区组成方法,即:以下游控制断面为控制,水库为主、区间相应;区间为主、水库相应的两种组合式。经水库调节计算,采

36、用水库相应,区间为主的组合方式。下游防洪控制断面xx水文站和xx河口的组合洪水,是根据老龙口水库下游防洪比选拟定的三个方案的放流成果,分别错3个小时和6小时与区间同频率洪水相组合,点绘组合后的最大洪峰流量与老龙口水库出库最大洪峰流量与其面积的关系线,内插出其它控制断面的组合洪水。计算成果见表3-12。下游防洪组合洪水成果表表3-12控制点F(km2)P(%)251020老龙口30081369 498 498 498 老龙口头道河河口32102157 1035 859 704 老龙口松林河河口33922600 1336 1062 821 老龙口xx水文站35852980 1600 1246 92

37、5 老龙口车大人沟河口37683325 1836 1406 1016 老龙口xx河口39633613 2043 1555 1116 3.5 施工洪水3.5.1 施工期的划分根据xx站(桃源洞站)19582010年各月最大洪水实测资料,点绘历年逐月最大洪峰流量散布图,描绘平顺外包线。根据流域的洪水特征及来水趋势,依据施工要求,将施工期划分为两个期,春汛为4月1日5月31日,秋汛为9月11日10月31日。xx站历年各月最大流量散布图见图3-4。图3-43.5.2 施工洪水计算选择xx站(桃源洞站)作为参证站,在施工期内按最大值不跨期独立选样的原则选择资料系列。按连续系列频率计算,理论频率曲线线型采

38、用皮型曲线,经适线确定成果。按面积比换算成工程点施工洪水。施工洪水成果见表3-13。xx河干流施工期设计洪水成果表表3-13控制点汛别F(km2)均值CvCs/CvP(%)251020头道河河口春汛3210137 1.25 2.5681 479 336 204 秋汛189 1.20 2.5903 642 457 283 松林河河口春汛3392142 1.25 2.5708 498 349 212 秋汛196 1.20 2.5938 667 475 294 xx水文站春汛3585148 1.25 2.5736519363223秋汛204 1.20 2.5972692493305车大人沟河口春汛3

39、768152 1.25 2.5758534374229秋汛210 1.20 2.51001712508314xx河口春汛3963159 1.25 2.5790 556 389 237 秋汛219 1.20 2.51046 744 530 328 3.6泥沙本流域有桃源洞水文站和xx水文站泥沙资料,桃源洞站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20.9104t,xx站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27.3104t。按面积推求到本工程末段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31.5104t。推移质年输沙量为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的20%计,本工程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7.8104t。3.7冰情本河流有桃源洞站冰情资料,统计多年稳定封冻日期11月20日,开河日期为4月6日,稳定封冻天数为127天,最大河心冰厚为0.84米左右,开河特性为文开。 桃源洞冰清统计见表3-14。桃源洞站冰情统计表表3-14 项目初冰 日期稳定封 冻日期最大河心冰厚开河 日期 月日终冰 日期 月日稳定 封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