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地坝项目自评价报告提纲.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5262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淤地坝项目自评价报告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淤地坝项目自评价报告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淤地坝项目自评价报告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淤地坝项目自评价报告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淤地坝项目自评价报告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淤地坝项目自评价报告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淤地坝项目自评价报告提纲.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自评报告提纲填报单位: 二一二年 月 日目 录前 言- 3 -1自评价概况- 5 -1.1组织领导- 5 -1.2自评过程- 5 -1.3自评方法- 5 -1.4自评结果- 5 -2 基本概况- 6 -2.1 2003-2010年已建成淤地坝项目概况- 6 -2.2 建设条件、区域特征及运行情况- 6 -3 项目建设情况- 7 -3.1 淤地坝建设规划- 7 -3.2 建设内容、建设成本- 7 -3.3 项目进展情况- 7 -3.4 项目管理及其运转状况- 7 -3.5 资金使用与管理- 7 -4 淤地坝建设项目自评价内容- 8 -4.1 过程评价- 8 -4.1

2、.1前期工作评价- 8 -4.1.2建设实施合理性评价- 8 -4.1.3运行管理评价- 9 -4.2 安全评价- 9 -4.2.1工程技术指标- 10 -4.2.2坝系指标- 10 -4.2.3淤地坝防洪能力- 10 -4.2.4病险坝影响因素- 11 -4.2.5建设环境影响因素- 11 -4.3 经济效益评价- 11 -4.4 社会影响评价- 11 -4.5环境影响评价- 12 -4.6可持续性评价- 12 -4.7项目目标评价- 14 -4.8 综合评价- 14 -5自评价结果及对策建议- 14 -附表: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自评价填写表格前 言根据水利部办公厅文件(办规计(2012)10

3、0 号)关于印发2012 年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计划的通知,各省、区按照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水利部水规计201051号)有关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自我评价工作。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评价技术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自评价主要内容包括: 过程评价、安全评价、经济效益评价、社会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后评价,对项目实施过程、工程效益、投资效果、目标实现程度等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分析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和管理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经验,并对今后淤地坝工程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以利于推广应用。1自评价概况 按

4、照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自评价的组织领导、评价过程、方法和自评价情况分别说明。1.1组织领导1.2自评过程1.3自评方法一、对比法(前后对比、有无对比)、对比法就是将项目的实际效果与项目目标中的技术经济指标相比,发现存在的偏差,进而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对比项目目标和实施效果,评价目标实现程度。二、调查法(现场调查、问卷调查) 调查表格设计见附表1.4自评结果 按淤地坝建设项目的自评结果进行简要论述,说明主要统计数字及本县(区)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 基本概况对2003-2010年淤地坝工程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说明。2.1 2003-2010年已建成淤地坝项目概况对本地区淤地坝建设情况和阶段进

5、行说明,并列出2003-2010年已建成淤地坝项目的座数、其中骨干坝、中型坝、小型坝的数量。骨干坝的控制面积、设计库容、预计库容及估算拦截泥沙量。2.2 建设条件、区域特征及运行情况对本地区淤地坝工程建设条件、建设适应性及建设布局和密度进行说明,淤地坝所在区域特征和地貌类型,按流域分布和建设时间论述。对目前淤地坝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3 项目建设情况3.1 淤地坝建设规划3.2 建设内容、建设成本关于淤地坝建设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招投标情况及各单项内容及投资构成、工程造价、原辅材料价格表及依据3.3 项目进展情况关于淤地坝建设的质量、投资及变更情况3.4 项目管理及其运转状况淤地坝建成后的管

6、理运行方案,包括管理机构、组织、运转程序、建设管理及过程等3.5 资金使用与管理淤地坝建设与管护资金的投入及管理程序和过程4 淤地坝建设项目自评价内容4.1 过程评价根据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规程(SL489-2010),过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前期工作评价、建设实施评价和运行管理评价三部分。通过过程评价,分析项目决策的合理性,查明项目成功及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后续项目的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填写附表14。4.1.1前期工作评价淤地坝工程前期工作评价主要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程序与规范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可行性研究主要从是否进行,可研的规范程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初步设计主要从是否进行、与可研的

7、吻合程度以及施工过程中变更审批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评价。4.1.2建设实施合理性评价建设实施合理性评价主要从招投标情况、监理实施情况、质量监督情况以及竣工验收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招投标情况:淤地坝工程建设要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水利部第14号令)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招标投标制。主要从项目是否实行了招投标制,采用何种招投标机制,其规范程度如何进行评价。监理实施情况:主要从监理人员投入情况、内业资料是否齐备、质量保证体系情况评价是否按照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实行监理工程师制及其效果。质量监督情况:从是否进行质量监督及监督的规范性等方面评价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8、是否对工程建设、监理、设计和施工等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依法实施监督管理。4.1.3运行管理评价运行管理的合理性评价主要从管护责任、防汛责任、安全监测情况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管护责任评价主要从管护的形式、管护的有效性、管护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安全监测情况评价主要从是否设置安全监测措施,以及监测设施是否齐全(是否设置渗流、变形、沉降、裂缝监测设施)两个方面进行评价。4.2 安全评价安全评价,也称为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它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

9、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安全评价既需要安全评价理论的支撑,又需要理论与实际经验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具体到淤地坝安全评价,是从影响淤地坝安全的因素出发(工程技术、坝系设计、防洪能力、病险坝筛查及下游重要设施等因素),对淤地坝建设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防范事故的发生,减少因工程安全而造成的损失。填写附表59。4.2.1工程技术指标根据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中的施工质量等级,分优、良、中、合格、差对每个淤地坝进行评价,包括施工技术手段的先进性及是否包含淤地坝的泄水涵洞、溢洪道设施等。一类坝: 座,其中骨干坝 座,中型坝 座二类坝: 座,其中骨干坝 座,中型坝 座三类坝:

10、 座,其中骨干坝 座,中型坝 座四类坝: 座,其中骨干坝 座,中型坝 座五类坝: 座,其中骨干坝 座,中型坝 座4.2.2坝系指标从淤地坝建设的布局、坝系密度、坝高、建坝顺序、坝址选择等方面对坝系设计的合理性及规划布局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4.2.3淤地坝防洪能力根据流域来水来沙情况对淤地坝运行期的排水排沙能力和拦水拦沙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从已淤积库容及设计淤积库容的数据进行分析)4.2.4病险坝影响因素根据病险坝的数量、分布及除险加固方案,分流域坝系评价淤地坝的安全状况。4.2.5建设环境影响因素根据淤地坝下游是否存在重要设施(重要设施指溃坝可能影响到的村庄、学校、厂矿、交通干线等),对淤地坝

11、项目的安全性进行评价。4.3 经济效益评价说明经济评价的基本依据、基本原则和选取的基本参数。并从防洪、淤积农田面积、拦水减沙效益和灌溉效益说明淤地坝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填写附表1013。4.4 社会影响评价社会影响后评价是对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在社会方面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 评价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对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生活质量、文化教育、社会安定等方面的影响。从受益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增长率,农民对项目建设的认可度,水土保持意识的提高,社会风气好转促进程度等方面评价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评价淤地坝工程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对社会发展多目标影响和贡献。通过对淤地坝项目保护下游人口数、保护下游耕地面积、居

12、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作为交通灯基础和规划、制度、乡规是否健全等相关数据对淤地坝项目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价。填写附表1416。表4.1 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标准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差合格中良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00淤地坝项目区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90%91%93%94%96%97%99%100%保护下游人口数300保护下游耕地面积(hm2)150作为交通等基础设施0条1条2条3条4条及以上规划制度乡规是否健全无有4.5环境影响评价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就是在淤地坝建设项目建成一段时间后,通过对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并运用系统的评价指标、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现代的评价手段,对淤

13、地坝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填写附表1721。4.6可持续性评价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后评价就是淤地坝建设项目在建成一段时间后,通过对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并运用系统的评价指标、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现代的评价手段来评价淤地坝建设项目的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地方配套投资能力的持续性等对淤地坝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诊断,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找出影响淤地坝建设项目可持续性的风险因素,然后提出改善的措施建议。填写附表2225。表4.2 可持续性评价定性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不可持续弱可持续基本可持续较强可

14、持续强可持续促进社会安定效果加剧社会不安定,犯罪率等明显上升使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犯罪率有增加趋势使社会不安定因素无明显改善较好的促进了社会安定,犯罪率等有下降趋势很好的促进社会安定性,犯罪率等明显下降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混乱管理模式不合理管理模式一般管理模式较合理,部分承包方式较合理管理符合项目管理特点,承包方式合理管理机制完备性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定了相应规章,很不完善制定了相应规章,存在一定不完善管理机制较完备管理机制很完备,相应的规章制度很完善养护与管理设备保养、观测工作不做,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年限设备保养、测工作不及时,影响设备使用年限观设备保养、观测工作-般设备保养工作比较及时到位设

15、备保养观测工作非常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表4.3 可持续性评价定量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评价等级不可持续弱可持续基本可持续较强可持续强可持续项目支持率60%60%70%70%80%80%90%90%100%水土流失治理度88%88%90%90%92%92%95%95%100%水资源利用情况152080200拦泥沙量(年均)8000t淤地造田面积(与设计比)10%4.7项目目标评价从工程质量优良率、淤地坝建设支持率、水土流失治理度等方面评价淤地坝建设项目是否达到预设建设目标。4.8 综合评价总体评价结论,总结经验与教训,存在问题及原因5自评价结果及对策建议根据自评价情况,总结评价结果,并针对存在的问

16、题提出对策和建议。附表: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自评价填写表格附表1 流域淤地坝前期工作统计表淤地坝名称建设单位可研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可研报告编制单位资质可研报告审批单位初设编制单位名称初设编制单位资质初设报告审批单位建设地点是否与可研一致设计变更次数备注说明:1、“设计变更次数”栏中,如果有设计变更,填变更的次数;如果没有变更则不填写。 2、“建设地点是否与可研一致”栏中,如果淤地坝实际建设地点与可研规划地点一致,请画“”,不一致则不填写。附表2 流域淤地坝建设管理统计表淤地坝名称招标形式合同形式施工单位名称施工单位资质监理单位名称监理单位资质质量监督单位名称中央投资规模地方配套投资群众投劳数量说明

17、:1、“招标形式”栏中,如果为邀请招标请填1、如果为公开招标请填2、如果未招标则不填写。 2、“合同形式”栏中,如果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是总价合同请填1、如果是单价合同请填2、如果是成本补偿合同请填3、如果没有则不填写。附表3 流域淤地坝竣工验收统计表淤地坝名称竣工验收报告监理报告监理报告是否齐备中间验收文件施工记录合同文本监测评价报告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工程审计报告质量评价报告组织验收单位验收结论说明:1、竣工验收报告、监理报告、中间验收文件、施工记录、合同文本、监测评价报告、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工程审计报告、质量评价报告九拦如果有哪一项资料请画“”,没有则不填写。 2、“监理报告是否齐备”栏中,如果

18、建立报告齐备请画“”,没有则不填写。 3、“质量评价报告”栏中,质量评价报告是由当地质量监督部门出具的报告。附表4 流域淤地坝运行管理统计表淤地坝名称管护的性质管护单位名称监督机构名称有无管护制度防汛责任人年投入防汛资金有无防汛预案有无监测设施渗流监测变形监测沉降监测裂缝监测说明:1、“管护的性质”栏中,如果管护是由县、乡(镇)政府或村民委员会负责,请填1,如果由个人承包请填2。 2、“有无监测设施”栏中,如果有则打“”,没有则不填写。3、“渗流监测”、“变形监测”、“沉降监测”、“裂缝监测”栏中,如果哪一项有则请在相应栏中打“”,没有则不填写。附表5 流域2003-2010年淤地坝工程现状调

19、查统计表序号工程地点(经纬度)坝名建成时间控制面积(km2)坝高(m)库容(104m3)淤地面积(hm2)坝体设计标准放水工程设计溢洪道设计备注(骨干、中型、小型)总拦泥已淤滞洪可淤已於利用设计(%)校核(%)淤积年限型式设计流量(m3/s)设计流量(m3/s)注:放水工程型式按卧管、涵洞、明渠及消力池填写,如工程没有溢洪道可不填写 附表6 流域2003-2010年淤地坝施工质量情况检查表序号坝名建成年月工程质量施工方法优良中合格差夯实法碾压法水坠法附表7 流域2003-2010年淤地坝现状防洪能力统计表序号坝名控制面积(km2)枢纽组成拦泥面距坝顶高度(m)库容(104m3)设计洪水总量(1

20、04m3)剩余防洪能力(年)总库容剩余库容0.2%0.3%0.5%1.0%2.0%5.0%附表8 流域2003-2010年淤地坝安全隐患和除险加固情况检查表序号坝名主要隐患维修或加高加固改建方案下游是否有重要设施备注坝体放水建筑物溢洪道其它重要设施涉及人口(人)合计 说明:重要设施指溃坝可能影响到的村庄、学校、厂矿、交通干线等。附表9 流域2003-2010年淤地坝安全隐患汇总统计表淤地坝类型小计无安全隐患淤地坝数量(座)存在安全隐患淤地坝数量(座)备注坝体放水建筑物溢洪道下游有人口或重要设施其它骨干坝中型坝合计表10 坝系分年度投资表 工程名称库容(m3)第一年(万元)第二年(万元).中央投

21、资地方配套中央投资地方配套坝坝坝合计(万元)表11 坝系年运营费用估算表 单位:万元工程名称项目年 份坝工程维护费工程管理费其他费用合计坝工程维护费工程管理费其他费用合计坝工程维护费工程管理费其他费用合计总计表12 坝系年效益估算表 工程坝地设计淤积面积(hm2)单位面积坝地收入(万元)单位面积坝地种植成本(万元)年养殖水面(hm2) 养殖平均单产(kg/hm2)养殖平均单价( kg/hm2)年灌溉面积(hm2) 农作物增产平均产量(kg/hm2)农作物平均单价(元/kg)年可保护耕地面积(hm2) 农作物增产平均产量(kg/hm2)农作物平均单价(元/kg)年供水量(m3) 单位水价(元/m

22、3)年拦泥量(m3) 节约的年清淤加堤费(元/ m3)骨干坝中型坝小型坝合计注:1、年养殖面积按设计淤积面积的50%计算。 2、灌溉面积按工程可灌溉面积的80%计算 3、年拦泥量= 项目指标总效益(万元)总费用(万元)效益费用比表13 坝系经济效益分析及评价结果 附表14 流域2003-2010年淤地坝社会影响调查表行政区划编号坝名类型(骨干、大、中、小型)淤地坝项目保护下游人口数淤地坝项目保护下游耕地面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淤地坝项目区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省市县附表15 社会影响指标评价问卷调查表评价准则评价指标评价因子54321社会影响社会安全淤地坝项目保护下游人口数淤地坝项目保护下游耕地面积

23、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文化教育项目区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基础设施、交通条件是否作为基础设施和交通道路政府支持程度规划、制度、乡规是否健全注:评价等级5、4、3、2、1对应为优、良、中、合格、差。具体标准见附表16.附表16 社会影响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因子评价等级差合格中良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00淤地坝项目区农村学龄儿童入学率90%91%93%94%96%97%99%100%保护下游人口数300保护下游耕地面积(hm2)150作为交通等基础无1条2条3条4条及以上政府支持程度无有附表17 流域淤地坝水土流失现状表行政区划水土流失面积(km2)侵蚀类型土壤侵蚀分级(km2)平均侵蚀

24、模数(t/km2a)沟壑密度(km/km2)备注省市县水蚀面积(km2)风蚀面积(km2)冻融面积(km2)轻度(1000-2500)中度(2500-5000)强度(5000-8000)极强(8000-15000)剧烈(15000)注:对于部分面积位于流域淤地坝内的县,填报数据时应分两种口径填报:第一种为全县范围的统计数据;第二种为该县位于流域淤地坝范围内的统计数据;并在备注中说明。附表18 流域淤地坝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hm2县(市、区)分区总面积农地果园林地牧草地荒地水域未利用地其它坡耕地基本农田小计天然林人工林天然人工小计梯田坝地水浇地其它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小计注:对于部分面积位于流域

25、淤地坝内的县,填报数据时应分两种口径填报:第一种为全县范围的统计数据;第二种为该县位于流域淤地坝范围内的统计数据;并在备注中说明。分区为黄土阶地区、土石山区、冲积平原区,若有其它类型区,也可增加行填写。附表19 流域淤地坝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现状表 单位:hm2县(区)名称分区基本农田人工造林(含退耕还林)种草(含退耕还草)封禁治理保土耕作综合治理面积合计梯田坝地水地小计乔木林灌木林乔灌混交林经济林果园小计注:对于部分面积位于流域淤地坝内的县,填报数据时应分两种口径填报:第一种为全县范围的统计数据;第二种为该县位于流域淤地坝范围内的统计数据;并在备注中说明。分区为黄土阶地区、土石山区、冲积平原区,

26、若有其它类型区,也可增加行填写。附表20 流域动植物资源分布表县(区)名称分区动植物资源名称数量相关图件注:对于部分面积位于流域淤地坝内的县,填报数据时应分两种口径填报:第一种为全县范围的统计数据;第二种为该县位于流域淤地坝范围内的统计数据;并在备注中说明。分区为黄土阶地区、土石山区、冲积平原区,若有其它类型区,也可增加行填写。附表21 流域年主要工矿企业污染源调查表企业名称行业性质年生产天数位置废水排放量(万m3/a)污染物质量(t/a)水系河(湖、库)名水资源分区行政区水功能区总量其中火核电直流冷却水COD氨氮特征污染物省份地市县市城镇一级区二级区注:行业性质(根据工业企业行业分类及代码(

27、GB-2002)) 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它行业。附表22 流域2003-2010年淤地坝项目支持率调查表行政区划编号坝名类型(骨干、大、中、小型)项目区被调查支持项目的人数项目区被调查的人口总数省市县附表23 可持续性评价指标问卷调查表评价准则评价指标评价因子54321经济社会可持续能力拦泥沙量库容、每年拦泥沙量淤地造田面积每年淤地造田面积促进社会安定效果反映淤地坝建设对社会安定、稳定的促进作用淤地坝建设支

28、持率通过群众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反映工程的社会效果环境可持续能力水土流失治理程度反映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对项目区水土流失控制情况水资源利用情况反映项目对土地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管理可持续能力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对工程可持续性的影响管理机制完备性反映管理机制对淤地坝运行可持续管理的支持养护与管理反映淤地坝养护管理情况注:评价等级5、4、3、2、1分布对应优、良、中、合格、差。各指标评价标准等级如附表24、附表25. 附表24 可持续性评价定性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不可持续弱可持续基本可持续较强可持续强可持续促进社会安定效果加剧社会不安定,犯罪率等明显上升使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犯罪率有增加趋势使社

29、会不安定因素无明显改善较好的促进了社会安定,犯罪率等有下降趋势很好的促进社会安定性,犯罪率等明显下降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混乱管理模式不合理管理模式一般管理模式较合理,部分承包方式较合理管理符合项目管理特点,承包方式合理管理机制完备性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定了相应规章,很不完善制定了相应规章,存在一定不完善管理机制较完备管理机制很完备,相应的规章制度很完善养护与管理设备保养、观测工作不做,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年限设备保养、测工作不及时,影响设备使用年限观设备保养、观测工作-般设备保养工作比较及时到位设备保养观测工作非常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附表25 淤地坝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评价定量指标评价标准评价因子评价等级不可持续弱可持续基本可持续较强可持续强可持续项目支持率60%60%70%70%80%80%90%90%100%水土流失治理度88%88%90%90%92%92%95%95%100%水资源利用情况80%拦泥沙量(年均)8000t淤地造田面积(与设计比)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