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配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可编辑)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5305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渭南市配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可编辑)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渭南市配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可编辑)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渭南市配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可编辑)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渭南市配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可编辑)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渭南市配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可编辑)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渭南市配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可编辑)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渭南市配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可编辑) .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综合说明1.1 概况及依据渭南市是陕西东部的重要城市,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陇海铁路和西潼高速公路横贯市区南部,国、省道联通市属11个县市区,交通十分便利。该市地处新欧亚大陆桥的咽喉部位,是陕西关中经济带重点发展的新兴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域经济与城市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一个以重化工、有色金属加工和轻化工业为主的城市框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1995年撤地设市之后,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城市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按照渭南市城市总体规划蓝图,渭南市将建设成为“陕西东部以化工、机械、轻纺、食品、旅游为主导产业,以高科技为先导,工商贸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目前城市建成面积已达29Km

2、2,总人口30.6万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供水设施的供水能力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供水不足与用水需求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区配水管网设施发展缓慢滞后已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规划建设,为此,渭南市自来水公司拟申请渭南市市区配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项目,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不断满足城市发展用水需要。该项目由渭南市自来水公司承办,项目水源分为沋河地表水和城区分布于渭河南岸漫滩地及一、二级阶地的五处地下水源井群。其中沋河地表水通过自流进入南水厂及渭化供水系统,再经分级加压进入城区配水管网,五处地下水源分别经加压进入城区配水管网。本报告依据渭南城市总体规划、陕西省渭南市

3、城区水文地质工程综合勘察报告和渭南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等,同时参照渭南市城市供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1.2 项目气象特征区内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据渭南气象站1953年2000年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3.5,最高42,最低-15.8,多年平均降水量578.11mm,最大年降水量835.6mm,最小年降水量30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336.2mm,是降水量的2.3倍,年内降雨量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年际间分配不均,变差达534.6mm。近十年来降水量偏少,1985年以来降水量变化低于301763.7m

4、m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仅529.4mm,1953年2000年降水理论概率95%的降水量为359.4mm。1.3 项目区工程地质渭南市区座落在渭河南岸的级阶地上,南依坡原,北濒渭河,沋河南北穿越而过。海拔在338405米之间,地势较为平坦,由南向北倾斜,坡度0.55之间,平均坡降3,土壤承载力为1222T/m2,属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和级自重湿陷性黄土。沋河库区处城区南部黄土台塬沟壑地带,黄土台塬上部为黄土状壤土和洪积壤土,黄土土层深厚,质地均一,土体疏松,无层理结构。下部为下更新统(Q2)洪积(相当于三门组)相黄棕色含砾亚砂土夹中粗砂,厚度约14米。砾石成份以次棱角状花岗岩为主。砂层常呈透镜体,假

5、整合于下更新统(Q1)三门,沋河河床表层多为砂砾石及深层淤积泥砂,河槽已基本趋向稳定。渭南市城区属汾渭地区渭河小区东部。其地质构造是汾渭内陆断陷西段的渭河地堑。南深北浅,箕状拗陷。地堑上充填着深厚的第四系地层,充填物皆由渭河及两岸支流冲积洪积经多次侵蚀和堆积的回旋,形成广阔阶地的平原格局。漫滩地系全新统粉砂为主,砂质粘土,砂卵石层次之,厚410米。一级阶地为全新世早期冲积物,上部为粘质砂土和粉砂层,下部为砂卵石层,厚6080米,地表主要为黄绵土。二级阶地上部为中更新世冲积黄土、亚粘土、砂砾石夹12层古土壤层,下部为亚粘土和卵石层,基座为三门系细砂到亚粘土。该区属鄂尔多斯块体南缘渭河新生代断陷盆

6、地,为汾渭地震的西南部分,查陕西省地震烈度区划图为8区,应进行抗震设防,建构筑物应按基本烈度采取抗震措施。1.4 工程规模的确定根据供水现状与城市规划发展趋势,按照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经需水量预测:设计水平年(2010年)城市供水能力由现在的18万m3/日达到37万m3/日。为满足供水需要,需对市区的配水管网进行改造,改造管线的流量是按照设计水平年最高日最大时设计。改造管线总长为50.466km,其中东区改造管线长36.25km,西区改造管线长14.216km。1.5 项目水源情况按照渭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省地质勘察局水文二队提供的渭南市城区水文地质资料报告,该区水质良好,为重碳酸盐型淡水,北

7、部的局部地区为重碳酸盐氯化物型的淡水和微咸淡水。地下水资源水质符合城市生活、工业用水要求(详见水质检验报告),近期内该区地下水源可开采水量为28.4万m3/日,而远期该区地下水源可采量为33.5万m3/日;渭南市沋河水库和涧峪水库近期每年向城市供水1757.2万m3,远期可使供水量增加到3000万m3,因此水资源能满足城市用水量的需要。1.6 供水工程工艺流程1.6.1 东区供水工程工艺流程1.6.2 西区供水工程工艺流程 1.7 主要建设内容市区配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是以现有街道为基础,沿路侧布置铺设。东区配水管网改造总长度36.25km,管道采用PE给水用聚乙烯管材和钢筋砼管。西区配水管网

8、改造总长度14.216km,管道采用PE给水用聚乙烯管材。1.8 环保情况项目主要对城区管网进行改造,项目本身对环境影响不大,施工期对环境产生影响可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保护和恢复。项目符合渭南市供水规划,合理的推进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而项目在环境方面是可行的。1.9 项目组织与管理为了做好项目前期阶段的准备工作和实施阶段的管理工作,在项目筹建期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度,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工程计划在2004年开工,到2005年底竣工,工期二年。1.10 项目估算投资工程投资估算根据建设部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陕西省价目表(

9、2000),省计委陕计项目(2000)1045号文颁发的陕西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以及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进行估算。项目估算总投资为4329.67万元。其中:东区配水管网改造投资3029.16万元,西区配水管网改造投资1300.51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国家补助2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地方自筹1329.67万元。1.11 可研结论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投资方向。项目建设对缓解渭南市城区供水紧张局面,加快城市建设,发展市域经济和扩大对外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项目投资适中,工期合理;项目建成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6

10、.42%,大于行业基准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6.73年(含建设期),小于行业基准回收年限。所以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区域概述2.1 渭南市概况2.1.1 自然概况渭南市地处黄河流域中游,陕西省关中盆地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4.1335.12,东经108.58110.35,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南跨秦岭与商洛市为邻,西与咸阳、西安市相接,北倚黄龙山与延安、铜川市接壤,东南部与河南省毗连。全市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总面积13134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土地面积的6.4%。辖区地处内陆中纬地带,以渭河为轴线,从渭河平原向南北山地呈梯级上升的槽谷地形。南

11、北高中间低。地势由西向东缓降。南北山地为石质山地,中部为渭洛冲积平原。海拔在3382499米之间。区域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年均温为13.313.6,年均降水量529638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21442505小时。由于受南北高起中间低平的盆地地貌影响,渭南市气候差异比较明显。主要分为渭北山陵台塬温和气候区、中部平川和台塬温暖气候区、南部山陵温凉气候区。区内河流水系均属黄河水系,年均流量为438.86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黄河、洛河、居水河、金水河、徐水盘河、凿开河和潼河等,年均流量都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2.1.2 社会经济概况渭南市是陕西东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东部进入陕西的东

12、大门。全市现辖两市、八县一区,总人口530万人,设有254个乡镇,3231个行政村。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0.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09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7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42元,财政收入8.95亿元。渭南市是以农业为主的城市,农业经济在市域经济所占比重较大,传统农业种植面积仍居基础地位。2002年农业总产值达62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渭南市经济发展增速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以苹果为主的果业逐步发展为市域经济的支柱产业,2002年全市果品种植面积已达160万亩,总产量达到150万吨。果业收入2002年达到46.6亿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

13、渭南市工业以能源、化工、建材、矿产业和机械加工业为主,近年来,涉农工业发展迅猛,全市现有各类涉农工业企业142家,以果品加工、饲料生产和食品加工为主,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工业经济中新的有生力量。2002年全市工业总值158.9亿元,涉农工业占到40%以上。渭南市地处陕西东部旅游环线地带,近年旅游经济成为市域发展中的新亮点,2002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达350万人次,旅游经济“九五”以来平均每年以47%的速度递增。旅游业已发展成为渭南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渭南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工业经济渐成体系,支柱行业特色明显,旅游业后来居上,发展

14、势头迅猛,增速较快。市域经济呈现不断增长,日趋发达的良性状态。2.1.3 通讯交通状况市域内通讯交通非常发达。陇海铁路、310国道、西潼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西延铁路、西候铁路、渭清公路、108国道纵穿南北,渭南市已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交通网络体系,公路运输达到了县县通公路,乡村通油路的基本格局。市县(区)和乡镇已实现电话程控通讯和网络化联通。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突破50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60万门以上。先进优越的通讯条件为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2.2 渭南市城区概况渭南市城区位于市域的西南,渭河的、级阶地上,南靠“保丰、长稔”两塬,北依渭河,沋河纵穿城区南北,陇海铁路、西潼高速公

15、路横穿城区东西。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坡降0.55,海拔345405米,城区及近郊总面积125.7平方公里。渭南市城区现辖5个街道办事处,一个开发区和2个乡及驻市的12000余家企事业单位。市区南北宽6公里,东西长15公里。市区现状分布呈带状自东向西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心三城五个功能区”。即沋河两侧的老、旧城和渭清路以西的高新区及前进路与东风大街交汇的中心区。老城区以居住文教为主。旧城区北部为招商居住区;中部以商贸、行政办公、居住、娱乐、金融、工业为一体的综合区;南部以对外交通、工业、仓储为主的生产区。渭清路以西为经济开发区。据统计,2002年底市区人口为30.7万人,建成区面积29平方公里,人均

16、建设用地100平方米,城市经济也有一定基础,有工业企业70余个,职工6万余人。初步形成以化工、机械、纺织、食品为支柱的工业体系,产值达12亿元左右。商业贸易活跃,年社会零售额约5亿元,是关中东部商业贸易和物资集散中心。也是渭南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在建设中的渭南市将成为陕西东部以化工、机械、轻纺、食品、旅游为主导产业,以高科技为先导,工商贸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第三章 市区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3.1 现状供水系统及供水情况渭南市区供水系统有:东区供水系统、西区供水系统、渭河化肥厂供水系统、自备井供水和地表水源输水系统等。其中前三者各自独立,不能互为调节。3.1.1 东区供水系统:现有水厂三座

17、,西水厂始建于1970年,1972年投产供水,东水厂建于1989年,1994年供水,南水厂于2003年建成使用。东水厂和西水厂以地下水作供水水源,建有东水源地和西水源地,有供水井28眼,3000m3水池两座、1000m3水池一座,一级加压泵站三处,日供水能力3.3万m3/d;供水范围为华山大街以北,渭清路以东中心城区及老城区;南水厂以地表水作供水水源,建有水厂至沋河专用输水管道,有3000m3水池一座、2000m3水池两座及水净化处理系统和加压泵站,设计供水能力4.0万m3/d,目前因水源不足日供水量仅1.5万m3/d。该系统目前供水范围为华山大街以南的高位地区,面积约19Km2。所以城区日均

18、供水量4.8万m3。3.1.2 西区供水系统:现有西区一水厂,水源井6眼,供水能力0.88万m3/d,供水量0.6万m3/d;西区二水厂,水源井18眼,供水能力3万m3/d,由于输、配水管道没有铺设,尚未利用,西区实际供水量为0.6万m3/d。供水范围为渭清路以西,西环路以东,华山大街以北,乐天大街以南,面积约4Km2。3.1.3 渭河化肥厂供水系统:目前该供水系统使用水源为地表水,建有化肥厂至沋河水库专用输水系统,设计供水能力3.4万m3/d,实际供水量3.4万m3/d。市区自来水实际供水量8.8万m3/d。3.1.4 地表水输水系统:渭南市城市规划将南山四库(沋河水库、清峪水库和箭峪水库及

19、涧峪水库)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目前箭峪、济沋水库工程已完成,年可向沋河水库调节输水300万m3,沋河水库和箭峪水库济沋输水管道已建成,可向市区供水4.4万m3/d(渭河化肥厂供水系统3.4万m3/d、市自来水公司南水厂1.0万m3/d)。箭峪水库工程输水管道已完成,东涧峪输水隧洞已开工,拦水大坝也已动工,清峪济沋工程输水隧洞已完成,拦水坝尚未建设,待这些工程建成后总设计供水能力可达7万m3/d。另外市区各大工厂企业因市自来水供水能力不足,多数单位有自备井水井。据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资料提供,目前约有自备井205余眼,供水能力约9.2万m3/d。综合上述,市区总供水能力约为18万m3/d,地下

20、水是主要供水水源,供水能力13.1万m3/d,约占总供水能力的73%。地表水是辅助供水水源,实际供水量约占总供水能力的27%。3.2 市区配水管网现状渭南市城区配水管网大部分始建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城区管网覆盖供水范围约23km2,市区供水普及率约占75%,敷设DN150mm以上配水管网96.35km,供水方式采用分区供水东区供水和西区供水。3.2.1 东区配水管网东区配水管网总长76.35km,其中:敷设在DN600mm以上供水管道5.75km(予应力砼水泥管道3.5km),DN500mm以上供水管道5.2km,DN400mm以上供水管道11.85km(予应力砼水泥管道5km),DN3

21、00mm以上供水管道7.6km,DN250mm以上供水管道4.95km,DN200mm以上供水管道30km(予应力砼水泥管道15km),DN150mm以上供水管道11km。3.2.2 西区配水管网西区配水管网总长20km,其中:敷设在DN600mm以上供水管道0.2km,DN400mm以上供水管道2.7km,DN300mm以上供水管道1.7km,DN250mm以上供水管道2.4km,DN150mm以上供水管道3.4km,DN100mm以上供水管道9.6km。3.3 现状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管网供水量不足,管网腐蚀老化严重,管径普遍偏小,管材质量差,管道布局极不合理,经常发生爆管现象,给群众生命财

22、产安全造成破坏和损失、污染水质、跑、冒、滴、漏现象十分普遍,水资源浪费严重。据自来水公司近期统计报表显示,我市城区供水管网漏失率高达25%以上,形势非常严峻。具体问题如下:3.3.1 东区配水管网存在问题1) 胜利街、老城街、南塘街、北塘街、民主路、西南京路、古依市巷等管道于七十年代初敷设,建成管径全为DN150mmDN200mm,管材为灰铸铁管及水泥管,材质差、管径偏小,且而已不合理,漏失率高达30%,目前该地区人口密集,商业网点多,供水量严重不足。2)东风大街东段、民生街、解放路、西潼公路、人民街、管网老化严重,且敷设为水泥管道,质量差、漏失率举高不下,管网经常发生爆管现象,污染水质,水资

23、源浪费十分严重,高峰期经常断水,居民生活用水难以得到保障。3.3.2 西区配水管网存在问题1)西区的东风街西段、朝阳路、新盛路、育红路等管道多为九十年代建成,原建设时没有做到统一规划,管径普遍偏小,管材为灰口铸铁管,接口用膨胀水泥材料,爆管现象时有发生,沿线利君药业、金比特果汁厂等用水大户,供水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工业企业正常生产用水,严重影响了对外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2)消防用水设施不健全,至今仍处于逐步完善阶段。第四章 工程规模的确定4.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1.1 项目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落实渭南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渭南城市国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城市

24、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相应改善。随着城市工业、商业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供水设施和配水管网愈来愈象“瓶颈”一样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按照渭南城市总体规划,到2010年,城市将达到“城区居民用水率100%,城市配水管网系统采用生活生产消防联合供水,基本形成环状管网”的目标。为此,城市供水工程已成为历届市委、市政府首抓大事。所以,项目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4.1.2 项目建设是改善城市供水设施的需要渭南市城市供水工程于1970年开始筹建,1972年正式投产供水。2002年,东区日最大供水量为4.8万m3,考虑自备井水源、渭化水厂及开发区水厂等,总供水量为18万

25、m3,供水面积为29Km2,供水人口30.7万人,加之城市配水管网大部分成枝状,没有形成以华山大街为界的分区分压供水系统,故供水普及率仅为70%。特别是城市配水管网大部分管线铺设年代已久,管径偏小,管材质量差,爆管现象经常发生,污染水质,严重影响着城市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制约着城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所以,项目建设是改善城市供水设施的需要。4. 1.3 项目建设是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执行“资源保护”国策的需要截至2002年底,市区工矿企事业单位共有自备水源井205眼,年开采量达3431万m3。据省水文二队动态观测资料及地下水数字模拟计算,渭南市城区水资源的消耗与补给将面临负均衡状态,主要表现

26、有城区一带潜水位持续下降,出现区域性水位降落漏斗。加之,前些年由于对地下水资源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致使某些单位盲目开采,布井、开采层次不合理,在渭南市区造成以纺机厂、供电局为中心,以红星化工厂为中心,以渭南师院为中心的下降漏斗,下降漏斗面积达11.5Km2。所以,本次改造配水管网工程是依据渭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项目建成后将逐步有计划地关闭市区自备井水源,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执行“资源保护”政策,实行统一管理等工作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4.2 规划依据、原则和范围4.2.1 规划依据1)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渭南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2)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

27、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3)陕西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队编制的陕西省渭南市城区水文地质工程综合勘察报告(2002年11月);4)陕西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队编制的渭南市城区水文地质图;5)渭南市自来水公司关于编制渭南市市区配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4.2.2 规划原则1)在渭南市总体规划指导下,按照水源的统一规划,结合城市供水的实际情况,对现有市区配水管网实施改造工程,满足现代化城市的生活、生产用水要求。充分发挥城市供水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结合管网的技术特点,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工程施工质量。3)坚持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实

28、施改造城市配水管网工程,使项目目标值应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技术要求标准。工程设计执行国家规范和标准。4.2.3 设计水平年及规划范围1)城区供水现状年为2003年,设计水平年为2010年。2)供水范围按照渭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供水范围为东起老城街(东关小学),西至西环路,南起南环路,北至渭河大街。3) 2010年规划人口为40万人。4) 2010年规划工业总产值为25.1亿元。5) 规划供水总面积为29Km2。4.3 设计水平年需水预测4.3.1 用水量标准1)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设计水平年人均日用水为160 L/d人,普及率为100%。2)工业企业用水定额:根据渭南市城市在规划发展中定位为能源

29、、化工、轻纺、食品、旅游为主导产业的中等城市,同时考虑节水,提高水利用率等措施,设计水平年为180t/万元,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3)公共建筑设施用水、消防用水及未预见用水量等,按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量总合的15%计算。4.3.2 水平年用水量计算1)居民生活用水量为Q1=400.18=6.4万m3/d;2)工业企业用水量(设计水平年,Ka日变化系数取1.05)Q2 =(251000180/36520%1.05)= 25.99万m3/d;3)公共建筑设施、消防及未预见用水量等Q3 =(Q1+Q2)15%= 4.86万m3/d;4)用水总量最高日设计供水量:Qd=Q1+Q2+Q3 =3

30、7.25万m3/d37万m3/d;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Qcp= Qd/24=1.542万m3/h;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Qmax= KhQcp=2.621万m3/h(Kh时变化系数取1.7);年平均供水量:Qa=365Qd/Kd=12862万m3/a(Kd日变化系数取1.05);5)确定水平年供水规模的原则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拟对城区内自备水源井按区域逐步关闭,在设计水平年将保留自备水源井日供水能力为5.92万m3/d,西区主要为工业园区、教育园区,需水量大,日供水能力达到3.88万m3/d,渭河化肥厂扩建双钾等项目,日供水能力达到8万m3/d,东区主要为商业区、居住区,日供水能力达到19.2万

31、m3/d,总计2010年市区日供水能力达到37万m3/d。 城区需求供水量情况设计水平年:12862万m3/a;最高日供水量:37万m3/d;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1.542万m3/h;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2.621万m3/h;故2010年全市区日供水量为37万m3/d。4.3.3 供水系统的设计流量配水管网按最高日最大时流量设计。4.4 供水工程的工艺流程(见下图)4.4.1 西区供水工程工艺流程4.4.2 东区供水工程工艺流程 4.5 配水管网及水源地配水区划分4.5.1 配水管网渭南市城区现有管网总长度为96.35km,其中东区管网长76.35km,西区管网长20km,根据渭南市城区地形特

32、点,本着充分利用现有城市供水设施和管线的原则,合理布局,对城区的配水管网进行改造,改造管线总长度为50.466km,逐步形成生产生活及消防合一的多水源分区配水系统。4.5.2 水源地配水区域划分供水方式为分区分压供水。1)西水厂配水区域东至解放路,南到西潼公路,西至西五路;2)东水厂位于渭河大街东北,配水区域西至解放路、南到西潼公路,东到老城街;3)南水厂配水区域为西潼公路以南地势较高地区,南到二号信箱、渭南师专,东到保丰村,西至渭清路;4)北水厂配水区域为北沿渭河大街,南至朝阳大街,东到西四路主干管,西到西区,北到渭河大桥。5)一水厂、二水厂配水区域为西区范围,东至石鼓路,西至西环路,南至华

33、山大街,北至乐天大街。第五章 工程布置与主要建筑物5.1 工程布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改造市区配水管网工程,总长度为50.466km,其中东区改造管网36.25km,西区改造管网14.216km。5.2 东区配水管网改造工程5.2.1 设计原则 城区配水管网尚未设置水塔或高位水池等调节构筑物,而是采用全自动恒压变量供水设备解决供水压力稳定及水量的调节问题,达到恒压供水,高效、节能的效果。 配水管网采用PE给水用聚乙烯管材,在一般土质条件下,管道基础采用三七灰土回填,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底下挖空予以换土处理,若遇特殊地质,应视实际条件酌情进行处理。 供水管网上闸阀采用X45T10暗杆楔式单闸板,采用

34、砖砌阀门井,可参照给排水标准图集S143,S144选用。 采用S100型地下消火栓,参见S148标准图安装;当需做保温井时,可参照S147标准图集做法。 在进行本工程施工图设计时,通过绘制断面图,应于供水管线的隆起点设置自动排气阀门,当局部管线敷设坡度小于1/1000时,应每隔0.51.km处设置1个排气阀,用以排除管内积聚的空气,同时当产生水锤时,可使外界空气进入,防止产生负压,此外在供水管线下凸处闸门管段的最低处应设泄水管及泄水阀,用以排除管内沉积物或检修时放空管道。5.2.2 配水管网改造工程配水管网改造工程总长度为36.25km(详见下表),管网采用PE给水用聚乙烯管材。其中:DN60

35、0mm管道长4430mDN500mm管道长1060mDN400mm管道长8170mDN300mm管道长20530mDN200mm管道长2060m5.3 西区配水管网改造工程西区配水管网改造工程总长度为14.216km(详见下表),管网采用PE给水用聚乙烯管材。其中:DN500管道长6306mDN400管道长2400mDN300管道长800mDN250管道长2645mDN200管道长1400mDN100管道长665m第六章 施工组织设计6.1 建设条件6.1.1 交通条件渭南城区外部交通,陇海铁路、西潼高速公路、310国道横贯东西,108国道、渭清公路纵穿南北。内部交通现有华山大街、东风大街、朝

36、阳大街、乐天大街、民主路、解放路、前进路、仓程路、六姑泉路、兴盛路等纵横交错,交通运输极为方便。6.1.2 动力条件位于渭南市的秦岭、韩城、蒲城三大发电厂和星罗棋布的火力、水力发电站,年发电达110多亿度。项目区电力供应充足,高压线路布局合理,接线方便,完全可以满足项目用电需求。6.1.3 建筑材料PE给水用聚乙烯管:招标选择生产厂家。砂:临渭区境内的沋河中下游、赤水河下游所产砂料,是理想的建筑材料,且运距短、成本低,汽车运输方便。石料:与临渭区毗邻的华县沿山一带以及沋河中上游一带盛产高质量、各种规格道路建筑石料,供应量大,汽车运输方便。石灰、水泥:项目区北邻的蒲城县盛产石灰、水泥,质量稳定,

37、其运距短,有202省道相连。其它材料:项目所需材料均可在渭南市当地采购。土方:路基用土,除以挖方回填外,可由当地建筑取土区就近取土。6.2 工程进度安排见(表61)6.2.1 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6.2.2 2004年计划安排完成项目前期工作。6.2.3 2005年施工安排计划完成配水管网改造50.466km工程;表61第七章 环境保护7.1 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渭南市区地下水地表水环境质量一般,污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原生污染和次生污染,原生污染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含水层物质溶解、迁移、富集造成的,也就是地质环境本身造成的。次生污染,即人为污染,是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泄废弃物造成的。主

38、要污染源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和农田施用的化肥。据调查,地下潜水污染的主要途径有四种:一是受污染河水侧向补给的影响;二是污灌废水垂直入渗的影响;三是固体废物堆放受降水的冲刷淋滤,部分有害成份和病菌被冲入河流或渗水含水层对地下水的影响;四是大量使用化肥的影响。由于市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对地下水的滥采滥用,在水位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使不同含水层水质发生混合,造成部分承压水受到污染。渭南市区声环境质量,各区质量不尽相同,但基本满足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空气质量除TSP和SO2超标外,其余指标满足II类功能区标准。7.2 工程分析与环境措施本项目主要是依照城市建设规划,改造城区配水管网。项目建设期

39、会对区域环境质量带来暂时的负面影响,其中施工噪声和扬尘是主要污染因素。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减小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选择合理的料场,料场、施工面设施工围栏和采取增湿措施,降低扬尘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间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合理安排交通路线,注意疏导交通,避免交通阻塞,杜绝交通事故。 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交通阻塞。 实行项目环境责任制,坚持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工期,将施工工期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科学规划,城区配水管网的改造实施方案须经多部门多方面的论证;实行分区逐步实施,减小施工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施工结

40、束后恢复地面植被,栽树种草,绿化美化建设区环境,尽可能恢复和补偿项目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7.3 环评结论该项目主要对城区配水管网进行改造。项目本身对环境影响不大,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保护和恢复。项目建成后,可大大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进而改善城市的对外形象。第八章 工程管理8.1 项目组织管理为了做好项目前期阶段的准备工作和实施阶段的管理工作,项目筹建期应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渭南市自来水公司经理田春发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完成项目前期立项、设计、招标等准备工作和资金筹措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实行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招标制

41、,领导小组积极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具体事宜。8.2 工程管理8.2.1 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及职责该工程完成后,由渭南市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实行分区供水。东区由东、西、南、北水厂集中联片供水;西区由一水厂、二水厂集中供给及北水厂部分补充。人员编制在原总体编制的基础上增加编制20人。根据南水厂、东水厂现状人员,项目实施后,不再增加人员编制。城区输水管线维护管理人员现有编制30人,项目实施后,根据管护范围的扩大情况,应增加编制20人,使输水管线维护管理总人数增至50人。其职责负责城区供水管网巡查管理及维护。管理机构图如下: 8.2.2 人员培训人员培训工作对提高整体运行管理水平,保证安全可靠供水至关重要

42、。为了提高工程营造的管理水平并做到安全运行,在工程项目投入运行之前,培训工作要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要重点对新增人员的培训,切实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同时还应做到岗位转换及在岗人员的继续培训,以适应项目的整体管理。培训采用长、短期结合,外出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体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给水工程的基本知识,供水运行操作技术;安全生产知识、管网维护检修和运行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8.2.3 管理范围渭南市自来水公司主要负责城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和城市公共建筑设施用水的供应管理。主要管理范围为水源地(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南水厂、东水厂和拟建北水厂,水源地至配水厂的全部输水管道和城区的配水

43、管网。为了切实加强系统的全面管理,工程建成受益后,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强供水和用水管理,既要保证供水安全和运行正常,又要注重节约水资源。同时,按照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原则,做好水费的征收工作,以充分保证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9.1 估算依据9.1.1 建筑工程:采用省计委陕计项目(2000)1045号文颁发的陕西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陕西省价目表(2000),并在此基础上扩大15.5%过渡为估算定额。9.1.2 设备安装工程:采用省计委陕计项目(2000)1045号文颁发的陕西省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及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陕

44、西省价目表(2000),并在此基础上扩大15.5%过渡为估算定额。9.1.3施工机械台班费: 部分采用陕西省水利厅陕水计(1996)140号文颁发的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类费用乘以1.15的调整系数,类费用按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费用标准的规定计算;部分采用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机械台班费用表(2000)的规定计算。9.2 取费标准9.2.1 其它直接费建筑工程按基本直接费的5.5,设备安装工程按基本直接费的6.7进行计算。9.2.2 间接费:不同工程类别的取费标准如表9-1所示。间接费费率表序号工程类别取费基础费率()一建筑工程1土方工程人工费402一般石方

45、、砂石备料工程人工费553混凝土工程人工费1404辅助工程人工费75二设备及安装工程人工费150表9-19.2.3 计划利润按直接费、间接费之和的7计算。9.2.4 税金按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之和的3.41计算。9.2.5 基础单价人工单价:按编制办法规定进行计算,技工工资单价为26.6元工日,普工工资23.9元/工日。主要建筑材料价格:按编制年工程所在地现行市场价格加上运输费用、采购保管费用构成。运距根据工程项目布点加权平均值计算。次要材料:按现行市场价格水平确定。9.2.6 设备费1)设备原价:依据厂家提供的出厂价格计算。2)设备运杂费:按设备原价的5%计算。3)设备采购保管费:按设备

46、原价、运杂费之和的0.7%计算。4)设备运输保险费: 按设备原价的1.5%计算.9.2.7 费用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按编制办法要求,据实编列。9.2.8 临时工程按一至三部分建安工程投资合计的2%计列。9.2.9 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基本费用的10计算。价差预备费:根据陕计(1999)743号文精神,价差预备费暂为“零”,因此,本项目不计此项费用。9.3 项目估算总投资该工程估算总投资为4329.67万元,静态总投资4329.67万元。其中建安部分993.58万元,设备部分2700.90万元,费用部分241.58万元。东区工程总投资为3029.16万元,静态总投资3029.16万元。其中建安部分710.52万元,设备部分1870.27万元,费用部分172.99万元。西区工程估算总投资为1300.51万元,静态总投资1300.51万元。其中建安部分283.06万元,设备部分830.63万元,费用部分68.59万元。9.4 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4329.67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补助2000万元,地方自筹1329.67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第十章 经济评价10.1 评价依据1)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2)国家城市给排水工程技术中心给水排水工程概算与经济评价手册(1993.12);3)陕西省计委颁布的陕西省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定额(1999.2);4)国家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