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江饮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5328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30 大小:4.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汉江饮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湖北省汉江饮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湖北省汉江饮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湖北省汉江饮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湖北省汉江饮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汉江饮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汉江饮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3第一节 项目背景3第二节 项目概况7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11第二章 用水量预测及水资源分析12第一节 XXX供水现状及规划12第二节 用水量预测23第三章 工程线位方案规划32第四章 输配水工程规划45第一节 输水工程规划方案47第二节 主配水管网工程设计70第五章 配水厂方案设计77第一节 配水厂技术方案77第二节 配水厂总平面规划方案81第三节 配水厂建筑、结构设计85第四节 配水厂电气设计88第五节 配水厂自控仪表设计91第六章 设备方案97第七章 节能节水措施102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104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09第十章 水土保持111第十一章 人员编制及

2、交通工具配置112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计划114第十三章 工程招投标116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成本分析117附表:1、投资估算总表2、成本费用估算表附图:附图一:总体布局图附图二:配水厂平面布置图附图三:配水厂管道平面布置图附图四:净水构筑物高程图附图五:设有S型水泵的平面布置图第一章 项目概述第一节 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XXX汉江10万吨饮水工程二、项目建设单位XXX建设局三、项目地点湖北省XXX城XX市城区第三水厂之间四、编制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007年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

3、质标准(CJ3020-9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6月) 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41-91)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1994年)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94)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1999年版)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BJ08-64-97)建筑

4、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J16-87)民用建筑设计规范(JGJ37-8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筋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设计规范(GB50069

5、-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200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建筑防雷设

6、计规范(GB50057-94)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五、编制原则1、根据当前国内外给水工程的经验、本工程水源点特征和区域供水特点,本着运行安全可靠、维修方便、造价经济的原则,设计中采用成熟可靠的给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工程的技术水平,确保水质达到预期要求。2、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执行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水厂各工艺中可能产生的影响环境因素,在设计中因地制宜采用防范措施。3、贯彻节约能源的方针,设计中选用节能型设备,力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设计采用新工艺、

7、新技术、新材料及适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的净化工艺及施工方法。 5、按现行国家、地方规定和标准进行投资估算和成本分析。6、根据相关法规,配水厂内及周边和输配水管线沿线要加强管理,确保安全供水。六、编制目的 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落实供水系统专项规划,逐步推进供水设施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2、选择并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 3、为政府建设供水工程提供决策参考; 4、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七、编制范围 云梦汉江饮水工程29公里长,共分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从取水点XX市第三水厂到配水厂的输水工程,主要包括23.6公里长输水管线组成;第二部分是位于XX

8、X东城区女儿港附近的配水厂工程;第三部分是从配水厂到XXX冰晶大酒店316国道旁长4.5公里的配水主管网工程;第四部分是云梦城区新增配水管网工程(从女儿港沿着黄香大道的管线总长度约为5公里,管径为1000mm)。本报告主要研究前三部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部分城区新增配水管网工程另列资金解决,本报告将不涉及这部分内容。另周边6个乡镇的供水只进行水量预测,管道铺设到乡镇的工程不在本次报告范围。八、项目建设提出的理由XX市XXX位于湖北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中部。XXX城区桂花潭水厂是云梦城镇自来水供水的唯一水厂,经过几次扩建,其设计供水能力7万吨/天,由于现状桂花潭水厂有相当一

9、部分设备、净水构筑物、取水和送水设施老化,损坏严重,产水效率不高,际产水能力不足5万吨/天,出厂水的色度、浑浊度超标,且伴有严重异味。目前XXX城区唯一的桂花潭水厂供水水源来自涢河云梦段府河,每当遭遇特大干旱,府河水易断流。从水质监测报告看,取水口水质属于三四类。该河年内水量不足,但时空不均,在每年枯水期无水可取难以满足城区用水的需求。现状水源地上游有部分工业企业,三类水质逐渐受周边环境污染,寻找新的供水水源显得尤其重要。所以现状的桂花潭水厂无论从水量还是水质上,都难以保障云梦居民的饮水安全,并且供水水源单一,降低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城市供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

10、物质基础。从云梦城区供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城区日供水能力只能达3万立方米。随着XXX县域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自来水管网已覆盖城关镇、义堂镇、隔蒲镇以及城区紧邻的吴铺、伍洛等乡镇,届时供需缺口将达6万立方米/日左右。如果不另辟蹊径,不仅供水能力不足,而且会造成工厂生产能力的闲置,成为XXX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建设该项目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综合功能,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第二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选址本项目选址:项目起点XX市第三水厂(坐标点x= 496897.704;y= 3419921.753),终点XXX城区汽车

11、冰晶大酒店316国道旁(坐标点x=476260.782;y= 3432613.356)。全长约28.1公里。工程主要走向:从XX第三水厂出发经仙女湖路,沿澴川路、长湖停车场、316国道、在XXX东城区女儿港设配水厂至XXX城区。详见供水总体布局图。二、项目定位及建设目标(一)项目定位本项目建成后主要为云梦城区及周边乡镇的居民和企业提供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是XXX近年来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对改善当地居民饮水安全和县域投资环境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建设目标1、设计供水水量目标日输水规模为10万m/d。2、供水压力及出水水质目标本工程配水厂的供水压力为0.42MPa,

12、配水厂出厂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的要求,并且水质中的浊度1NTU。3、水压目标根据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的相关要求,为保证管网末梢生活和生产用水的正常使用,同时确保消防用水达到压力要求,管网末梢的水压应不小于0.16Mpa。在供水区域范围内,能满足6层住宅生活用水水压要求。三、建设工期根据有关规定,结合XXX汉江10万吨饮水工程实际及建设规模,确定工程自批准之日开始实施,建设总期限为2年。本工程自2012年元月筹建,拟2012年4月施工,2013年4月投产运行,总工期为12个月(不含筹建期3个月)。四、项目建设标准、规模及内容

13、1、供水范围本工程的供水范围主要包括云梦城区及伍洛镇、沙河乡、吴铺镇、曾店镇、清明河乡、隔蒲镇等乡镇的镇中心区域。2、建设标准及规模根据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994574号)和委托方近二十多年来的供水经验,结合本工程水源水质特征和区域特点,遵循运行安全可靠、维修方便、造价经济的原则,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为日供水能力10万m/d。配水厂的规模为10万吨/天,用地25亩;配水厂进水输水管道长度23.6公里,推荐管径为DN1200,考虑到将来XX第三水厂至长湖公交停车场之间有孝南区用户要接入用水需求,将管径由DN1200增大至DN1400,长度为14公里(增大管径的费用由XX市自来水公司承担

14、);配水厂下游输水管道长度4.5公里,推荐管径为2根DN100。2、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内容一览表表1-1序号建设内容名称建设内容备注1输配水工程28.1公里其中输水工程(取水点至长湖停车场)14公里DN1400钢筒砼管或部分钢管输水工程(长湖停车场至配水厂)9.6公里DN1200钢筒砼管或部分钢管两条主配水管网(配水厂至XXX冰晶大酒店316国道旁)4.52公里DN1000钢筒砼管或部分钢管2配水厂征地1666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85.5平方米其中增压泵房261.8平方米1层,主工作间变配电间234.6平方米1层,主工作间清水池3499.2平方米2座钢筋砼水池吸水井108平方米1座钢

15、筋砼水池加氯间及仓库153.9平方米1层,副工作间机修、车库、仓库210平方米1层,副工作间办公综合楼990平方米化验、中控、办公后勤三层综合楼传达室28平方米安全保卫3购置设备588台(套)详见设备清单五、投资总额及筹资方案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5814.22万元。详见下表。总投资估算表序号工程项目和费用名称工程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比例(%)一工程费12675.90 80%(一)输水工程10529.02 (二)配水厂工程费1241.88 (三)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用905.00 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00.66 11%三预备费1437.66 9%四建设期银行贷款利息0.00 0%合计工程项目

16、总投资15814.22 100%六、资金来源经估算,本工程估算总投资15814.22万元。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建设。另增大管径的费用由XX市自来水公司承担950万元。七、社会效益1、饮用水安全工程实施后,将极大改善项目区15万人长期饮用水质不达标、水压不能满足的历史,使居民吃上卫生水、放心水,保障了项目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2、供水工程是城镇最基本的公用基础设施,它的改善将会给工商业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对提升当地投资环境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在云梦形成双水源供水格局,增强云梦人民用水的安全性。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XX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民生工程,将本项目纳入XX市“十一五”规划重

17、点工程,以解决云梦广大群众“吃水难”的问题,体现了市、县两级政府“执政为民”的新理念。因此本项目建设很有必要性。2、为了满足XXX域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解决单一水源的不安全用水弊端,提高云梦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必须加快本项目的建设。3、经过充分的分析和论证,本工程水源为XX市第三水厂净水;供水规模设计为100000m/d;供水线路选择绕城方案;配水厂厂址选址在XXX东城女儿港附近,具有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二、建议1、为了充分发挥本项目供水功能,必须加快完成城区云梦大道、珍珠坡路、盐河路(刷黑路段)的供水主管网配套改造,以达到同时竣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目标。2、建

18、议政府各级审批部门对这一“民生工程”予以审批通过。第二章 用水量预测及水资源分析第一节 XXX供水现状及规划一、XXX经济社会发展概况XXX境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江汉平原东北部,是XX市下辖的一个县,县境北接安陆市、西界应城市、南望汉川市、东邻孝南区。地理坐标东经1133711352,北纬30453112,县境南北间距52.8公里,东西间距19.8公里。面积604平方千米,为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县,人口为60万人。汉丹铁路从城西通过,并设有汽车客运站一个。316国道从城区的东面通过,云应公路从城区的南面穿过,交通比较方便。城区距XX市21公里,距武汉市88公里,西南距应城市 28公里,西北距安陆市

19、29公里。 涢水(府河),汉北河从县域内通过,构成较好的航运水道。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30亿元,是2006年的2.5倍,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突破7亿元,是2006年的2.7倍,年均增长23.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是2006年的3.1倍,年均增长2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亿元,是2006年的2.5倍,年均增长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72亿元,是前五年的4.5倍,年均增长42.4%。三次产业结构由25.4:38.5:36.1调整为18.4:50.8:30.8。一是工业规模快速扩张。工业增加值达到61亿元,是2006年的4.6倍,年均增长28.9

20、%。市场主体加速成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4家,净增91家。宏博、富思特、蓝天、大展等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6家,比2006年增加3家;过百万元的企业42家,新增28家。产业倍增计划顺利实施,盐化、包装、食品等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二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2.2亿元。粮食连续8年增产,总产达25万吨。蔬菜、畜禽、水产等特色板块进一步壮大。我县成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新上了久顺实业、佳富实业、益嘉地板等重点项目,省、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1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64家。农机化

21、率达到70.3%。气象、防灾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三是服务业加快发展。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15%。现代物流业突破性发展,建成长舟货运、白云物流、孝武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新建了玉丰国际、楚王城广场、水岸名城等高层楼盘。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效明显,城乡市场进一步繁荣。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烟草、石油、电力等行业实现新发展。二、XXX城市概况及发展规划1、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XXX地貌形态简单,可统称为平原。全境地势北高南低,高差不大,最高处为境东北的枫梓岗,海拔76.2米,最低处为县东南的北湖垸,海拔19.0米。(2)气候特点XX

22、X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过渡性气候带,四季分明:春暖、夏炎、冬寒。年均气温16,年均日照量1993.6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074.5毫米,无霜期年均为247天。(3)土壤类型全县土壤成土母质以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河湖相冲沉积物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98%以上。土壤质地以中壤和轻壤为主,呈微酸性适合多种植物生长。(4)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全县国土面积604平方公里,是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县,人均土地0.1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1%;园地面积2156亩,占国土总面积0.2%;林地面积3540亩,占国土总面积的0.4%;城镇村庄工矿用地9.0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0%;交通道路用地面积1

23、.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6%;水域面积39.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3.8%;未利用土地2.7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矿产资源:云梦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盐、硝、膏素称“云梦三宝”。探明储量的矿产7种,矿产地5处,其中大型矿床3处。主要矿种有芒硝、石膏、高岭土、玄武岩、河砂、砖瓦用粘土等。其中岩盐总储量19亿吨以上,芒硝总储量5300万吨,石膏总储量1000万吨。目前,主要开采的矿种有岩盐、芒硝、河砂、粘土。 植物资源:云梦林业资源为人工种育林及四旁植树,主要树种除本地杨柳楝桑榆槐桃梨外,引进了法桐、水杉、池杉、落羽松和樟树等。云梦是全国高标准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7.2%。县

24、境中药材资源有52类,165个种类,主要有桑椹、艾叶、元花、麦冬、枸杞、女贞子、益母草等10多个品。动物资源:水生资源大多为鱼类,主要有鲫鱼、鳙鱼、鲤鱼、鲢鱼、草鱼等。境内野生动物有4纲9目10科46种,主要有草兔、刺猬、鹭鸟、野鸭、麻雀、喜鹊和蛙龟蛇等。水力资源:XXX境东西南三面环水,以府河为主干,有河港14条,全长223.2公里,一般向东南流,呈平行状水系。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防洪、排涝、灌溉为主体的三大水利工程体系。防洪工程:共修筑境内汉北河、府河、漳河堤防105.32公里,兴建堤防涵闸31座。排灌工程:以国有电力排灌泵站为骨干,小型机泵站为补充,深沟大渠联网形成排涝体系。全县共有

25、排灌泵站204处,节制闸3处。灌溉工程:主要由水库、塘堰、渠道、机井等组成灌溉体系。有小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5座,总库容526.8万立方米,渠道173条、528.9公里。(5)地震抗震设计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三、县域情况分析1、优势分析(1)区位条件优势XXX距我国特大城市、华中重镇武汉仅80公里,作为大武汉的第一辐射圈,区位优越,市场广阔。云梦处在武汉和襄阳两大城市群之间,位于武汉十堰汽车工业走廊上。(2)交通便利XXX已初步形成了以铁路为动脉,以公路为主体,以水路为辅助的交叉分布,且形成了互相衔接的交通运输网络。汉丹线南北向纵贯县城,全长54公里

26、。316国道贯穿全县,再加上1条省道和其它公路,公路密度达0.22km/km2。另外规划依托316国道改造汉老高等级公路纵贯全县。涢水(府河)、汉北河从县域内通过,构成较好的航运水道。(3)矿产资源丰富XXX地下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岩盐、石膏、钙芒硝和建筑用砂等。地质资料表明,仅云梦隔蒲岩盐矿泉探明工业储量就有10.8亿m3,远景储量8.5亿m3,合计19.3亿m3。另外云梦膏矿、钙芒硝矿均属大型矿床。另外,云梦是一个历史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物古迹众多。县境内已发现古代文化遗址13处,其中文化遗址9处,城垣遗址4处。主要分布在沅水沿岸及古明通往中原的驿道(即现云安公路)两侧,其文化属性有屈

27、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同时还发现古建筑、大型古墓葬群18处。(4)制约因素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小的矛盾。全县人均耕地0.7亩左右,明显低于全省1.2亩的水平。这种人口与耕地逆向增长的态势严重制约未来全县经济的发展。如何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非常突出。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经济效益不高的矛盾。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不高,导致地方财政紧张,经济后劲乏力。投资需求与资金紧张短缺的矛盾。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资金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在投资领域,如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地力不足,建设需加大投入;工业起步较晚,整体实力差,需加大投入。与此同时,各项基础性、公益性的投资也将越来越多。因此,资金紧缺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影响

28、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能源和原材料短缺。县域内无煤、油等能源矿产,电力缺乏,工业原材料绝大部分依赖市场调节。第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市场发育滞后的矛盾,各地的区位条件与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够的矛盾也较为突出。另外,文物保护与城镇建设矛盾突出,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农业内部结合不尽合理,工业基础差,导致经济实力弱等等。2、XXX发展规划按照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湖北省XXX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要求,国有建设用地布局在中心城区遵循“两心+两轴+六片”。即在中心城区形成一个新的行政文化中心和一个老城商业服务中心;“两轴”:规划以楚王城大道(原31

29、6国道)作为中心城区南北向发展轴,以建设路为中心城区东西向发展轴,六片是指老城商业片区、行政文化片区、城北工业片区、铁西工业片区、城南工业片区、城东南居住片。根据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县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为“一主两翼、六位一体”,六位一体是指以云梦中心城区为中心,推动周边10KM以内的城关、吴铺、伍洛、义堂、隔蒲潭、清明河6镇(乡)一体化发展;主城区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拓展城南工业园区,兼顾北城区,开发西城区和建设楚王城,老城区改造要始终贯彻整个规划期,主要用地布局安排为:加速北城区发展,将现有的城区往北发展到汉十连接线,与汉十连接线工业走廊相连;开发西城区,适当发展铁西

30、工业园区;改造老城区,老城区布局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要求布局。交通水利布局及其他用地参照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进行安排。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布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力求实现打造宜居云梦的构想。XXX城市总体规划图如下:XXX总体规划图三、XXX城区给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总体现状XXX城关镇自来水厂供水量有限,居民经常不能及时用上自来水,加上管网不完善,很多居民甚至无水可用。而且由于水厂规模有限,设备老化和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出水水质偶尔不能达标。2、XXX城区供水现状城区现有水源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方式为城市水厂与自备水源相结合,以XXX自来水公司供水

31、为主体,自备为辅。XXX城区仅有桂花潭水厂一座,其供水水源来自涢河云梦段府河,该水源地处XXX城区西郊,是流经XXX城区的唯一一条河流,水质为类。根据云梦自来水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XXX城区桂花潭水厂是XXX城镇自来水的主要生产单位,该自来水厂于1987年建成,经几期扩建,其设计供水能力为7万m/d,现状供水能力为 2.8万m/d。县城规划区内有自备水源日供水 1万m/d,供水水压为0.25mpa。与城区所需用水量5万m/d相比,供水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要加快城区供水体系建设。XXX城镇自来水管网已覆盖城关镇、义堂镇、隔蒲镇以及城区紧邻的吴铺、伍洛少数村。自来水管网覆盖区内共有总人口约14万。夏

32、季高峰日需水3.5至4万m/d,冬季底峰日需水约2.9万m/d。现状中心城区各厂矿企业单位自备水源约1万 m/d。这些自备水大多为地下水。XXX属于XX地区,属于禁采、限采地下水地区,不再批准建设新的地下水源,现有自备水井也因水量、水质原因将逐渐被淘汰,待自来水公司供水能力能完全满足城区用水需求后,这些自备水井将全部关闭。自来水管网覆盖东至三湖渠、南达隔蒲镇、西临府河堤、北通义堂镇,100毫米以上主供水管网约69公里。DN15至DN75mm配水支管长约200公里;管网覆盖率98%,城区供水干管呈环状和枝状相结合的形态,管网末梢水压0.2MPa。3、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有供水设施简陋、工艺陈旧、供水

33、安全性能差、供水水质不符合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供水水质和水量均不能满足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由于供水水质较差,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当地居民迫切希望早日用上自来水,以改善生活条件。(1)XXX现有水厂设计规模为7万m/d,实际最高只能达3万 m/d,不能满足当地用水的需求,水厂不能按时供水,水压不能满足供水需求,用户对此意见极大,也使水费的收取十分困难,同时,水厂的自动化程度差,加之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使得出水水质得不到保证(如滤池反冲洗时压力不好控制等),而且设备老化、故障严重(如送水泵故障,开启后躁声较大,同时对管网产生水锤现象),投资改造费用较大,这使得重新选址重建水厂工程迫在

34、眉睫;(2)XXX城区桂花潭水厂供水水源来自涢河云梦段府河,遭遇特大干旱年,府河水偶有断流,且流动性不强,在枯水期不能满足当地用水的需求,且三类水质逐渐受周边环境污染。部分指标时有超标,造成水厂取水水源有些污染,水厂出水水质较差,严重影响用户对用水的安全要求;(3)部分区域供水管道陈旧,管网老化,输配水过程中“二次污染”严重,供水水质不稳定;管网漏失水量大,漏失率高达25%,严重浪费水资源;(4)工业用水重复率较低。目前,XXX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34%,尚达不到65%以上的要求,说明用水浪费现象较普遍,今后仍要加强计划用水与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包括取消包费制度及提高小水表的入户率。 (5)X

35、XX城区桂花潭水厂于1987年建成,构筑物工艺设计落后,工艺设施老化,有三台水泵电机已大修过三次,仍带病运行,其配电系统也已老化,同时水处理能力有限;有相当一部分电气和机电设备、净水构筑物、取水和送水设施老化、坏损较严重,产水效率不高;存在定时供水情况,有些居民区上下水设施还不完善。投资改造资金较大。四、城区供水工程规划 城区供水规划图1、城区地下水要有控制性开采,并由现在自备分散开采供水逐步向水厂统一开采供水过渡,防止地下水资源浪费及水体污染。城市自来水公司在进一步扩大府河水源的同时,应尽快勘探府河平原地下水储量,以备一旦出现特大干旱年,府河水断流,水量短缺,徐家河水库供水又未开通时,寻找汉

36、江水源作为城市提供安全可靠后备水源。2、XXX水厂规划根据XX市和XXX供水总体规划,城区供水以水厂供水为主,自备水源逐步关闭。在逐步完成对府河上游污染治理的基础上,将现有桂花潭水厂改造成云梦城区一水厂,改造后供水能力稳定在5万m/d,继续为城区供水;近期规划在XXX东城区女儿港316国道旁建设第二水厂(本项目规划实施内容),规模10万 m/d,占地25亩,水源为XX市第三水厂;远期规划在城区东部三湖渠处新建三水厂,规模8.5万m/d,占地 40亩,水源为徐家河水库。3、XXX城区供水管网规划 (1)为保证供水安全可靠,规划主城区管网采用环网系统,一般不考虑建设大型水塔或高位水池等流量调节设施

37、;高层建筑可自设地下贮水池,配置加压设备进行加压供水。(2)供水干管尽量靠近用户,保证最不利点的水压达到28米,达不到要求的,应考虑设置加压泵站。(3)改造XXX东城区沿线和相关地段的主供水管网21处,改造管径为DN200600长24710米。给水管网系统按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原则,规划城区中心区环状网,边缘地段枝状延伸,水厂供水水压不小于 0.45MPa,管末端压力不小于28米。第二节 用水量预测一、供水范围及基本数据假定1、供水范围的确定本次用水量预测的范围包括已形成的供水管网范围和政府规划将要铺设新的供水管网的范围,即XXX城区和周边的伍洛镇、沙河乡吴铺镇、曾店镇、清明河乡及隔蒲镇。自来水

38、管网覆盖区内共有总人口约14万。详见下图。XXX供水管网分布图2、供水预测基本数据的假定(1)服务人口假定:根据XXX“十五”计划及长期发展规划,XXX按小城市进行规划发展,现有人口12万人,工业产值达到17亿元,到2015年,人口达到15万人,到2020年,人口达到23万人。(2)预测目标年限 本报告对工程区域的需水量预测目标年限设定如下: 近期目标年限:现状远期目标年限:2020年 二、XXX城区用水量预测1、预测方法 城市供水工程设计中较常采用的城市需水量预测方法主要有人均综合用水指标法、单位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预测法、分项用水指标测算法三种方法。本工程根据收集的相关基础资料将采用这些的预

39、测方法,对服务区域的近期及远期预测目标年限的需水量进行预测。2、各目标年限规划人口 区域人口一般分为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本规划根据数据情况使用2005年-2010年的总人口时间数列数据进行趋势分析,计算逐年人口(综合)增长率,并进行二次指数平滑预测,结合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湖北省XX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确定的规划目标,对规划范围总人口进行预测。XXX城过去从 2005 年到 2010年的平均人口增长率为6%(注:此增长率并非完全自然人口增长率,还包括由于城区规模扩展,部分农业人口转换成非农业人口形成的人口增长率)。现城关及周边乡镇供水范围内总人口1

40、2万人,由此推算出云梦从 2012年-2020年的人口预测统计见下表。用经典的人口预测方法预测人口,计算公式为: 规划期总人口(万人) 规划基期总人口(万人) 规划期间人口增长率(%) 规划年限2010 年到 2020 年的预测人口表 单位:万人 年份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人口1212.7213.4814.2915.1516.0617.0218.0419.1321.2722.94根据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XXX城市规划(2006-2020年)及人口增长率,得到各目标年限规划人口规模:现状,12 万人;2020年

41、,23万人。3、分项指标法预测用水量自来水公司总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消防浇洒道路、绿化等市政用水量,此外还应考虑管网漏损和其他未预见水量等。a.生活用水量预测目前XXX自来水公司的平均日供水量约2.9万吨/天,最高日供水量约为3.54万吨/天,城区自备井水源约为1万吨/天,则平均日总供水能力约为3.9万吨/天,最高日总供水能力约4.55万吨/天。供水范围为15万平方公里,供水人员12万人,则现状人均综合用水量平均日为325 L/cap.d,最高日为375417 L/cap.d。因此参考XX市规划并结合XXX用水的实际情况,确定XXX人均综合用水指标现状为325

42、L/cap.d,远期2020年为400 L/cap.d。采用以上数据预测区域各设计年限综合生活用水量如下:生活用水量预测表年限用水人口(万人)用水指标 (L/cap.d)需水量(万m/d)现状123253.92020234009.2b.工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按占生活用水量的比例计算,根据XXX2010年供水情况调查,2010年XXX工业用水为89万m,生活用水量为1054.85万m,工业用水占生活用水的8.4,主要用水大户为加工企业。而本工程服务范围XXX主要规划功能定位为:建设成为行政办公、文教、体育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工、商、贸和旅游综合发展的地区中心城市,轻型工业基地和高品质宜居生活区。

43、工业用水量应有所减少。据有关统计资料,通常城市工业用水量占生活用水量的比例一般在4%7%之间,同时根据XXX供水规划及以上分析,本可研工业用水量占生活用水量的比例取值:近期:5%,远期 4%。预测工业用水量如下:工业用水量预测表年限综合生活蓄水量(万m/d)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工业需水量(万m/d)现状3.950.19520209.240.368c.其他用水量 其他用水(市政用水、管网漏损及未可预见用水)由于缺乏相关数据,参照规范,按生活、工业用水总量的20%考虑。d.用水总量合计以上各分项用水量,预测总用水量如下表。总用水量预测表年限生活用水(万m/d)(1)工业用水量(万m/d)(2)其

44、他用水量=(1)+(2)20%总需水量(万m/d)现状3.90.200.924.9120209.20.371.9111.484、单位人口综合生活用水指标根据XXX总体规划,远期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500L/人d,结合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XXX供水安全规划和云梦的现状用水情况,本工程远期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取400L/人d,则需水量预测见表。XXX需水量预测表(单位人口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预测)年 份项 目现状2020年用水人口(万人)1223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m/人d)375417400总用水量(万m/d)4.55.09.25、单位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预测法根据XXX总体规划,云梦中心城

45、区远期规划用地27.6km2,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和云梦的现状用水情况,远期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取0.35万m3/km3d,需水量预测见表。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预测法需水量结果表年限用水面积(km2)单位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万m/km2d)总需水量(万m/d)现状150.30.3334.55.02020年27.60.359.666、需水量预测结果统计根据前述几种对水量的预测值,统计如下表:需水量预测结果统计表预测方法远期水量分类用水预测法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预测法单位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预测法2020年需水量(万m/d)11.489.29.66根据以上预测可以看出,三种预测结果比较较近,故取三种预测方法的平均值为水量预测结果。远期2020年云梦城区预测水量:(11.48+9.2+9.6)3=10.09万吨/天三、城区周边乡镇区域需水量预测根据业主的供水规划,拟对城区周边乡镇供水,形成区域供水格局,故需对周边乡镇的需水量进行预测。拟供水的周边乡镇主要包括:伍洛镇,现状人口3.89万人,2020年规划人口11.5万人;现状人口3.52万人,2020年规模划人口11.5万人;沙河乡,现状人口3.52万人,2020年规划人口11.5万人;曾店镇,现状人口3.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