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生物必修一的必背知识点.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5334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生物必修一的必背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生物必修一的必背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生物必修一的必背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生物必修一的必背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生物必修一的必背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生物必修一的必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生物必修一的必背知识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生物必修一的必背知识点高一生物考试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4血液属于层次,皮肤属于层次。 5植物没有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层次,又可化做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

2、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 2 转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和,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 2高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细胞数目。 低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 3 物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范围越小 视野越暗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 视野范围越大 视野越亮 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每个细胞越小 4

3、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和,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

4、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等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虎克 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4揭示问题:揭示了。 五、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梳理: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1、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 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微量元素: Zn 、Mo、Cu、B、Fe、Mn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C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 水 无机化合物 无机 盐脂质 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 核酸

5、 糖类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 注意事项: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必须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或苏丹染液 注意事项: 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双缩脲试剂 注意事项: 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鉴定前,留出一部分

6、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 氨基酸及其种类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决定。 二 蛋白质的结构 氨基酸 二肽 三肽 多肽 多肽链 一条或若干条多肽链盘曲折叠 蛋白质 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三 蛋白质的功能 1.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

7、2. 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3. 运输载体 4. 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5. 免疫功能 四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规律方法 R 1、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NH2-C-COOH 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氨基酸。 H 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位于同一个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

8、H,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 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 4、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 2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DNA 一 核酸的分类 RNA DNA与RNA组成成分比较 二、核酸的结构 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 A 腺嘌呤 G 鸟嘌呤 磷酸 含氮碱基 C 胞嘧啶 T 胸腺嘧啶 脱氧核糖 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A 腺嘌呤 G 鸟嘌呤 C 胞嘧啶 U 尿嘧啶 含氮碱基 磷酸 核糖 核酸中的相关计算: 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

9、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化学元素组成:C、H、O、N、P 附表 类别 DNA RNA 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核糖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腺嘌呤鸟嘌呤 腺嘌呤鸟嘌呤 碱基 胞嘧啶胸腺嘧啶 胞嘧啶尿嘧啶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磷酸 磷酸 磷酸 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

10、重要的作用。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试剂: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注意事项: 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现象: 甲基绿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 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DNA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分布。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种类 五碳糖 单糖 六碳糖 (C6H12O6) 核糖 (C5H10O4) 脱氧核糖(

11、C5H10O5) 葡萄糖 果糖 分布 细胞中都有 细胞中都有 细胞中都有 植物细胞中 功能 组成RNA的成分 组成DNA的成分 主要的能源物质 提供能量 3 半乳糖 麦芽糖 二糖 (C12H22O11) 蔗糖 乳糖 淀粉 动物细胞中 发芽的小麦、谷控中含量丰富 甘蔗、甜菜中含量丰富 人和动物的乳汁中含量丰富 植物粮食作物的种子、变态根或茎等储藏器官中 提供能量 都能提供能量 储存能量 纤维素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中 支持保护细胞 多糖 (C6H10O5)n 肝糖原 动物的肝脏中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糖原 动物的肌肉组织中 储存能量 肌糖原 细胞中的脂质脂质的分类 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磷脂:构

12、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 胆固醇 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脂质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1脂肪存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动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与糖类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是糖类的2倍。 功能:保温减少内部器官之间摩擦缓冲外界压力 2磷脂构成细胞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重要成分。 分布: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大豆的种子中含量丰富。 3固醇 包括:胆固醇-构成细胞膜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单体和多聚体的概念: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连接而

13、成的。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连接而成的。 氨基酸、核苷酸、单糖分别是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单体,而这些大分子分别是单体的多聚体 生物大分子的形成:C形成4个化学键 成千上万原子形成 碳链 单体 生物大分子 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细胞中的水包括 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自由水:细胞内良好溶剂 运输养料和废物 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 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 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 细胞中的无机盐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无机盐的作用: 1.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和生物

14、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部分无机盐的作用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呆小症 缺钙:抽搐、软骨病,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缺铁:缺铁性贫血 第五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 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功能: 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4 原理:渗透作用 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

15、细胞 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 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 二、与生活联系: 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 三、细胞壁成分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原核生物: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四、细胞膜特性: 结构特性:流动性 举例: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举例: 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器之间分工 双层膜 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单层膜 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场所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

16、类、包装 液泡:植物细胞特有,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形态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无膜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 三、生物膜系统 1、概念:细胞膜、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共同组成的生物膜系统 2、作用:见课本49页。 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为各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 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2、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什么材料做实验?理由是什么? 3、欲使细胞破

17、裂,对所选材料进行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4、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 5、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6、细胞膜的两个特性? 7、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什么?不具膜结构的是什么? 8、被称为“消化车间”的是哪种细胞器? 9、植物叶肉细胞里,都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什么? 10、蛔虫的细胞内肯定没有哪种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的功能是什么? 11、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什么?功能是什么? 12、线粒体与叶绿体如何将能量转换的? 13、在动物细胞内,DNA分布在细胞的什么结构中? 14、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分别有什么功能?15、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是什么?使活细胞中的

18、线粒体呈什么颜色? 16、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17、核孔、核仁有什么功能? 18、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9、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什么? 20、哪些细胞没有细胞核? 5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指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是具有半透膜 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

19、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1、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吸帐作用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一、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 对物质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2、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二、 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

20、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探索历程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三、 糖蛋白 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作用: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

21、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6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二、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方向 载体 能量 举例 自由扩散 高低 不需要 不需要 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等 协助扩散 高低 需要 不需要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 低高 需要 需要 氨基酸、K、Na、Ca等离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22、 一、细胞代谢与酶 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酶的发现:发现过程,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探究思想,发现的意义 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4、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 底物浓度 2、 酶浓度 3、 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4、 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三、实验 1、 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3+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

23、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高得多 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2、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什么是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 二、结构简式:A-PPP A代表腺苷 P代表磷酸基团 代表高能磷酸键 三、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 ADP + Pi+ 能量 ATP ATP ADP + Pi+ 能量 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 动物和人: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第

24、三节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有氧呼吸 总反应式:C6H12O6 +6O2 6CO2 +6H2O +大量能量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C6H12O6 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2丙酮酸+6H2O 6CO2+大量H +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24H+6O2 12H2O+大量能量 3、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发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 产生乳酸:C6H12O6 2乳酸+少量能量 发生生物: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

25、玉米胚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注意:无机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 讨论: 1 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 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无氧呼吸:能量小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储存于乳酸或酒精中 2 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去路:氧气用于和H生成水 7 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素a 叶绿素 叶绿素b 绿叶中的色素 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 二、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26、 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 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 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的色素被破坏。 实验为何要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为何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因为层析液中的丙酮是一种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 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防止细线中的色素被层析液溶解 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 有四条色带,自上而下依次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

27、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最宽的是叶绿素a,最窄的是胡萝卜素。 三、 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 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四、光合作用的原理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2、光合作用的过程: 酶 总反应式:CO2+H2O +O2 ,其中表示糖类。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将其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场所:类囊体薄膜上 反应式: 酶 水的光解:H2O 1/2O2+2H 酶 ATP形成:ADP+Pi+光能 ATP 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都能

28、进行 场所:叶绿体基质 酶 CO2的固定:CO2+C5 2C3 酶 C3的还原:2C3+H+ATP +C5+ADP+Pi 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合成ATP的原料ADP和Pi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的波长 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波主要在红光和蓝紫光。 光照强度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温度 8 温度低,光和速率低

29、。随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加快,温度过高时会影响酶的活性,光和速率降低。 生产上白天升温,增强光合作用,晚上降低室温,抑制呼吸作用,以积累有机物。 CO2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生产上使田间通风良好,供应充足的CO2 水分的供应当植物叶片缺水时,气孔会关闭,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影响CO2进入叶内,暗反应受阻,光合作用下降。 生产上应适时灌溉,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六、化能合成作用 概念: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

30、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 如: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能将土壤中的NH3氧化成HNO2,进而将HNO2氧化成HNO3。 硝化细菌能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来的化学能,将CO2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举例: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 自养型生物: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性细菌 异养型生物:动物、人、大多数细菌、真菌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一、 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2、细胞的核质比 二、 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

31、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一)细胞周期 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 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 特点: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核膜、核仁消失 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 特点: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染

32、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 特点: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 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 特点: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现。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前期纺锤体的来源 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 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

33、将细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胞隔开。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三、 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不同点: 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9 五、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六、无丝分裂: 特点

34、: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例:蛙的红细胞 第二节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的分化 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过程:受精卵 增殖为多细胞 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 发育为生物体 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普遍性 二、细胞全能性: 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植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动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

35、,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一、 细胞的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1)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 。 2)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 。 3)细胞内的 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 4)衰老的细胞内 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 固缩,染色加深。 5) 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衰老的学说:自由基学说端粒学说 二、细胞的凋亡

36、 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3、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1. 癌细胞:细胞由于受到 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而形成了不受 有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 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 癌细胞的特征: 能够无限 。 癌细胞的 发生了变化。 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转移的原因_ 3. 致癌因子的种类有三类: 、 、 。 4. 细胞癌变的原因:致癌因子使细胞的原癌基因从 状态变为 状态。正常细胞转化为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