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整合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整合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doc(2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市XX区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整合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说明书XX工程开发有限公司二O一O年一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篇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10第一章 井田概况10第一节 基本情况10第二节 矿区开发现状13第二章 地质特征15第一节 地质特征15第二节 矿床共(伴)生矿产18第三节 开采技术条件18第四节 井田勘探程度22第三章 矿产资源/储量24第一节 矿区范围24第二节 资源/储量25第三节 开发规模及服务年限33第四章 产品方案36第一节 煤质及用途36第二节 煤的加工、选矿及尾矿设施36第五章 环境保护38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38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
2、施39第三节 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40第六章 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1第二篇 初步设计43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43第二章 井田开拓43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43第二节 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45第三节 井田开拓47第四节 井 筒53第五节 车场及硐室55第三章 大巷运输及设备58第一节 大巷运输58第二节 矿 车58第三节 运输设备选型60第四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65第一节 采煤方法65第二节 采区布置66第三节 巷道掘进71第五章 通风与安全74第一节 概 况74第二节 矿井通风75第六章 主要设备87第一节 提升设备87第二节 排水设备111第三节 通风设备123第四节 压风设备128
3、第七章 地面生产系统132第一节 煤质及用途132第二节 煤的加工132第三节 生产系统133第四节 辅助设施134第五节 地面运输134第八章 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136第一节 概 况136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136第三节 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138第四节 场内运输139第五节 矿井其它工业场地布置140第六节 管线综合布置140第七节 防洪排涝141第九章 电 气143第一节 矿井供电电源143第二节 电力负荷143第三节 送变电146第四节 矿井主变电所146第五节 地面供配电149第六节 井下供配电151第七节 通讯与计算机管理155第十章 地面建筑157第一节 设计原始资料及建筑材料15
4、7第二节 工业与行政、公共建筑物158第十一章 给排水与采暖、供热163第一节 设计范围及设计依据163第二节 给 水164第三节 排 水166第四节 室内给排水167第五节 井下消防及洒水167第六节 采暖及供热168第十二章 节能与减排170第一节 节 能170第二节 减 排173第十三章 灾害防治与安全装备175第一节顶板管理175第二节瓦斯灾害防治176第三节 粉尘灾害防治181第四节 防灭火188第五节 防治水195第六节 电气安全198第七节 提升、运输安全204第八节 安全监控210第九节 矿山救护225第十节 其它安全措施228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232第十五章 建井工期232第
5、一节 建井工期232第二节 产量递增计划234第十六章 技术经济235第一节 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235第二节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238第三节 原煤生产成本计算241第四节 经济与财务评价244第五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47附 件1、主要机电设备和器材清册2、概算书3、四川省XX市XX区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附 录1、委托协议2、原采矿许可证3、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4、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川办函200710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XX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5、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国土资函20071499号“关于XX市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批复”6、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川评
6、审2009495号”四川省XX市XX区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7、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国土资储备字2009565号”关于四川省XX市XX区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备案的证明8、XX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广煤发200896号文件“关于发布XX市大昌沟煤业股份公司等89个煤矿2008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的通知”9、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性检测报告10、供电合同11、整合协议12、XX煤矿“关于充分利用+900m标高以上资源的承诺书”13、矿山救护协议附 图序号图 名图 号比例备注1地形地质及井上、下对照图C1067-1031:5000采用2开拓方式平面、立面图C1067-109-11:5
7、000新制3开拓方式1-1、4-4剖面图C1067-109-21:5000新制4+690m主平硐(前期)保护煤柱图C1067-106-11:2000新制5+600m主平硐、+765m副平硐、+880m东回风平硐保护煤柱图C1067-106-21:2000新制6一联煤层煤柱计算图C1067-147-11:5000新制7三联煤层煤柱计算图C1067-147-21:5000新制8一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图(投产时)C1067-163-11:2000新制9一采区巷道布置A-A剖面图C1067-163-21:2000新制10采区车场轨道线路布置图C1067-1211:500新制11采煤方法图C1067-
8、157示 意新制12巷道断面图册C1067-1221:50新制13+820m西回风平硐通风系统及网络图(容易时期)C1067-171-1示 意新制14+820m西回风平硐通风系统及网络图(困难时期)C1067-171-2示 意新制15井下消防、防尘洒水系统布置图(投产时)C1067-151示 意新制16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布置图(投产时)C1067-174示 意新制17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C1067-232示 意新制18压风系统图(投产时)C1067-274示 意新制19调度通讯系统图C1067-262示 意新制20井下运输系统图C1067-124示 意新制21地面高压供电系统图C1067-261
9、-1示 意新制22地面低压供电系统图(投产时)C1067-261-2示 意新制23井下供电系统图(投产时)C1067-261-3示 意新制24+690m工业场地布置平面图C1067-183-11:500新制前 言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川办函200710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XX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XX市XX区羊木镇XX煤矿与XX市市中区三星无烟煤矿整合,XX市XX区羊木镇XX煤矿为整合主体矿。根据企业工商预核名称通知书,整合后企业更名为“XX市XX区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名称为“XX煤矿”。矿井位于XX市XX区县城246方向,直距约20km的XX区羊木镇青白村五组境内
10、。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以“川国土资函(2007)第1499号关于XX市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批复”设置了整合后的XX煤矿矿区范围。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四大队在设置的矿区范围内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于2009年7月提交了四川省XX市XX区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报告通过了评审,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以“川国土资储备字2009565号”予以备案。受业主委托,本公司组织项目组开展现场调查工作,收集地质及生产技术资料,考察安全生产条件等,经综合分析研究,编制完成XX市XX区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整合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kt/a。开发利
11、用方案的井田开拓、采区布置、井下运输、矿井通风、矿井供电等系统与初步设计一致,相关内容详见初步设计。一、设计编制依据(一)各项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矿产资源法及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7、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98号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8、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年劳动部令第4号)9、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10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11、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MT/T5016-96)12、矿井防灭火
12、规范(试行)(1988年原煤炭部制定)13、煤矿救护规程14、矿井水文地质规程15、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16、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备使用管理规定17、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1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五级标准1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20、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GBJ87-85)21、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97年版局部修订)2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二)政策文件1、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5号令
13、)2、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6号令)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规划2006146号)“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0849号)“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煤行2007167号文“关于所有煤矿必须立即安装和完善井下通讯、压风、防尘供水系统的紧急通知”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煤调(2007)95号“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6、安监总煤矿(2006)127号“关于加强极薄煤层开采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7、
1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综合司(安监总厅煤行函200870号)关于四川省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8、川经煤炭函(2007)746号“转发关于在小煤矿推行专用回风井、壁式采煤法和支护方式改革的通知”9、川府办发电(2008)100号“关于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1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8号令11、四川省安委会办公室川安办200946号“关于切实加强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的通知”12、川安监2009160号文“关于矿山企业加强防雷电灾害的紧急通知”(三) 有关项目文件1、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川办函200710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
15、厅关于XX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2、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国土资函20071499号“关于XX市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批复”3、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川评审2009495号”四川省XX市XX区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4、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国土资储备字2009565号”关于四川省XX市XX区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备案的证明(四) 企业提供的资料1、XX煤矿原采矿许可证2、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3、四川省XX市XX区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4、XX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广煤发200896号文件“关于发布XX市大昌沟煤业股份公司等89个煤矿2008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的通知”5、煤层自
16、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检测报告6、供用电合同7、煤矿救护协议书8、本公司现场调查、实测、收集的其他资料二、设计的指导思想及技术原则1、认真贯彻执行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规定,结合矿井实际情况,遵循“技术可行、安全可靠、方便实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尽量采用与矿井相适应的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力求布局合理、系统完善、环节畅通,实现矿井正规、安全、高效、稳定生产。2、按照小型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要求,配备安全设施、设备,坚持“三同时”原则,尽力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注重环境保护。3、尽量节省井巷工程量,减少初期投资。4、利用和依托区内公路、电网、水源、邮电等公用设施及矿井原有
17、井巷和地面建(构)筑物,优化矿井生产系统,提高矿井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三、设计要点1、开拓方式及水平划分矿井走向长4.36km,倾斜宽1.12km,井田面积4.896km2。矿井范围内煤层呈一单斜构造,煤层倾角7281,可采煤层二层,自上而下分别为一联、三联,两煤层间距72278m。设计划分为东、西两翼分期开采,前期开采西翼,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共设通达地面的井筒3个,分别是+690m主平硐(前期)、+750m西副平硐、+820m西回风平硐。(1) +690m主平硐(前期)改造利用原XX煤矿主井作为+690m主平硐(前期),位于矿井中部煤层顶板岩层中。垂直煤层布置,井筒长190m,担负矿井煤炭、
18、矸石、材料及设备的运输和进风、行人、排水及铺设管线等。(2) +750m西副平硐改造利用原XX煤矿风井作为+750m西副平硐,位于矿井中部煤层顶板岩层中。垂直煤层布置,井筒长120m,担负矿井矸石的运输和进风、行人、排水及铺设管线等。(3) +820m西回风平硐改造利用原三星煤矿主井作为+820m西回风平硐,位于矿井西部边界附近,沿一联煤层走向布置,井筒长219m,为矿井专用回风井。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上下山开采,水平标高+690m,另设750m辅助水平。后期开采东翼,另行设计。2、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矿井划分为东、西两翼分期开采,先采西翼:+690m标高以上划分为一采区,上山开采;+690m标高
19、以下划分为二、三采区,下山开采。东翼另行设计。采区开采顺序为前进式开采,即投产一采区,接替二采区,最后开采三采区。3、工业场地布置+690m主井工业场地为改造利用,位于+690m主平硐井口东侧的煤层顶板岩层上方,距煤层较远,不受采动影响和洪水威胁,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无农田保护区,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总占地面积1.45hm2。该工业场地由三个台阶组成,上台阶高程为+690.0m,中台阶高程为+685.0m,下台阶高程为+670.0m。上台阶主要布置机修车间、消防材料库及器材库、坑木加工房、空压机房等;中台阶主要布置综合楼、办公楼、锅炉房;下台阶主要布置储煤场、临时排矸场、地磅房等。4、采煤
20、方法设计采用倒台阶采煤法,木支柱支护顶板,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5、主要巷道布置(1) 运输大巷矿井运输大巷布置在一联与三联煤层之间的岩层中,距一联煤层的垂距不小于40m。(2) 辅助水平大巷矿井辅助水平大巷布置在一联与三联煤层之间的岩层中,距一联煤层的垂距不小于40m。(3) 总回风巷+820m西回风平硐即矿井西翼总回风巷,布置于一联煤层中。6、提升运输+690m主平硐选用CCG5.0/600型防爆柴油机车运输煤、矸、材料及设备。一采区轨道上山担负煤炭、矸石、材料、设备的提升等,选用JTPB1.21.0/24型矿用防爆提升机进行提升,配套660V、45kW防爆电机。7、矿井通风矿井采用分列式
21、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投产时于+820m西回风平硐安装FBCDZ-6-15A型主要通风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回采工作面为“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配抗静电阻燃胶质风筒进行压入式供风。8、矿井排水矿井采用平硐开拓,上下山开采。投产时,一采区为上山开采,矿井涌水通过主平硐水沟自流排出;后期二、三采区为下山开采,二、三采区各选用MD25-308型耐磨多级离心水泵3台进行排水。9、矿井供电设计采用双回路10kV电源供电,主供电源来自羊木变电站,线路规格为LGJ-70mm2,供电距离约6km;另一回(待建)拟来自上西变电站,线路规格为LGJ-70mm2,供电距离约10km。改造利用
22、+690m主平硐变电所,变电所10kV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所内安设S11-250/10/0.4kV型变压器2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供+690m主平硐工业场地的设备用电。+820m西风井变电所的两回10kV电源来自+690m主平硐变电所不同母线段,所内安设S11-100/10/0.4kV型变压器2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供主要通风机用电。主要通风机、地面压风机及监控中心站采用双回路电源线路供电。矿井设计采用双回路10kV电源下井,设采区变电所,采区变电所10kV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正常运行时分列运行,当一回停止供电时,另一回可承担全部负荷。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供电。采煤工作面的
23、电气设备设瓦电闭锁,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设风电闭锁、瓦电闭锁。 10、安全监控矿井安装KJ101N型监控系统,地面设中心站,井下设分站,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有关规定安装各类传感器,一旦出现瓦斯超限,能自动切断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用电设备电源。矿井消防、防尘、压风管路及通讯系统等按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文件规定装备。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kt/a。2、矿井保有地质资源/储量1323.0kt;工业资源/储量1261.9kt;设计资源/储量1140.3kt;设计可采储量863.3kt。3、矿井开拓方式:分
24、区开采,平硐开拓。4、矿井服务年限7.4年。5、矿井投产时的采区数及工作面数:1个采区、2个回采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6、矿井瓦斯等级:低瓦斯矿井。7、矿井移交生产时井巷工程量共计8253m(其中利用井巷529m),掘进体积51157.8m3。8、矿井设计掘进率:44.5m/kt。9、+690m工业场地占地面积1.45hm2。10、全员工效:1.1t/工。11、矿井在籍劳动定员:365人,其中井下工人236人。13、矿井固定资产静态投资:2011.33万元。其中:井巷工程:785.10万元土建工程:178.44万元设备及工具器购置费:452.17万元安装工程:356.7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5、:238.91万元14、新增能力吨煤固定资产静态投资:335.22元。15、矿井施工期:24个月。16、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36.10%。17、税后财务净现值:3351.62万元。18、税后投资回收期:3.93年(含建设期)。第一篇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第一章 井田概况第一节 基本情况一、交通位置XX煤矿位于XX市XX区县城246方向,直距约20km的XX区羊木镇青白村五组境内,资源区划属旺苍东河间煤田。矿井有3.5km的简易公路与XX西北乡羊木镇的公路相接,从衔接点至XX市城区约30km,详见图1交通位置图。志成煤矿二、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缘之龙门山山系北部。地势中间高南西低,中部最
26、高海拔为1121.7m,最低590m,最大相对高差531.7m,属中等切割中低山沟谷地貌,区内植被茂盛,保存完好。三、气象及地震1、气象矿区所在区域属四川盆地边缘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历年气温-5.737,平均气温16,年均降雨量1197mm,近十年来最大降雨量为1782.8mm,多集中于69月,无霜期240天左右。矿区内风向主要是西北风,风力最大可达8级,最大风速可达13m/s。2、地震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2008年6月11日起实施),该区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工程抗震烈度设防应
27、按7度设防。四、地表水系矿区属嘉陵江水系,地表水贫乏,区内仅发育多条季节性冲沟,各条季节性冲沟平时呈干涸状,只有下雨天才会有水流。五、矿区经济及环境状况区内居民主要为汉族,分布于山间缓坡和河谷地段,土地利用率较低。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玉米、小麦、水稻,经济作物有油菜、大豆、核桃、樱桃等。工业企业较少,仅有一些小型煤矿和采石场。区内植被以灌木夹少量松树为主,覆盖较好。矿区范围内无需要保护的名胜古迹、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等。目前矿井采掘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轻微,未见较大的地表开裂变形等现象。六、水源、电源和通讯条件1、水源条件矿区范围内有丰富的山泉水,可作为矿井生产、生活水源。2、电源条件矿井现
28、为单回路电源供电,来自羊木变电站,线路规格为LGJ-70mm2,供电距离约6km;另一回(待建)拟来自上西变电站,线路规格为LGJ-70mm2,供电距离约10km。羊木变电站和上西变电站均属国网变电站,两变电站均属XX电业局XX供电局管理,业主已与供电单位签定供电协议。3、通讯电信局通信光缆已由电信局架设至矿井主井工业场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络信号覆盖该矿区。第二节 矿区开发现状原XX市XX区羊木镇XX煤矿设计生产能力30kt/a,采用平硐开拓,设计主平硐和回风平硐2个井筒,采用“一进一回”的分列式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主平硐井口位于整合后矿区中部,垂直煤层布置,井口标高+690m;
29、回风平硐井口位于整合后矿区中西部,垂直煤层布置,井口标高+750m。采用倒台阶采煤法,木支柱支护,放炮落煤,人工手选,轨道运输。原XX市市中区三星无烟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0kt/a,采用平硐开拓,设计主平硐和回风平硐2个井筒,采用“一进一回”的分列式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主平硐井口位于整合后矿区西部边界附近,沿一联煤层走向布置,井口标高+820m;回风平硐井口位于整合后矿区西部边界附近,沿一联煤层走向布置,井口标高+875m。采用倒台阶采煤法,木支柱支护,放炮落煤,人工手选,轨道运输。该矿早在整合以前就已关闭。矿区采煤历史悠久,区内小窑较多,矿区范围内西部主要由原XX市XX区羊木镇XX煤
30、矿和原XX市市中区三星无烟煤矿开采,矿区西部+690m标高以上大部分已采空;矿区东部仅一联煤层LD8号小窑有小部分采空区。第二章 地质特征第一节 地质特征一、地层矿区地层属于四川东部地层区范畴,区内出露地层为志留系(S1-3),泥盆系和石炭系(D+C),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上统吴家坪组(P2w)、长兴组(P2c)+大隆组(P2d)及三叠系上统飞仙关组(T1f)和第四系。现将出露地层由新到老简述如下:1、第四系残坡积物(Q):浅黄泥黄色,局部褐黄色。上部主要为粉质粘土;下部为粉砂质粘土夹硅质岩、灰岩、燧石碎块,厚度一般在0.55.0m,在低洼地带可达315m,在矿区范围内均有分布。2、三
31、叠下统飞仙关组(T1f):为浅海页岩泥灰岩相沉积。上部为紫红色泥岩、钙质页岩,夹薄层含介壳灰岩;中部为紫红色钙质页岩、浅灰色泥质灰岩,夹薄层灰岩、介壳灰岩、鲕状灰岩;下部为灰色、灰黄色粘土质页岩,灰白色薄中厚层状灰岩,似竹叶状碎屑灰岩及青灰色薄板状泥灰岩等。厚度大于200m。3、二叠系(P)(1)上统大隆组(P2d):黑色薄层硅质岩,硅质页岩,夹透镜状灰岩,厚3240m。(2)上统长兴组(P2c):以灰色、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含隧石结核、隧石条带灰岩为主,间夹白云质灰岩,顶部夹硅质岩及硅质条带,产蜓类化石,厚7080m。(3)上统吴家坪组(P2w):主要为灰黑色薄层含砂硅质岩,炭质页岩夹煤层,煤
32、层底部为灰白色铝土质粘土岩,见结核状或星点状黄铁矿,中上部为含燧石结构核灰岩。产蜓类化石。在矿区内受断层和褶皱构造的影响,该层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约18210m。(4)下统梁山组(P1l):下部为灰黄、褐黄色铝土质页岩,见结核状或星点状黄铁矿;中部为薄中层层灰岩局部夹泥质灰岩;上部为铝土页岩夹煤层。在矿区内受断层和褶皱构造的影响,该层厚度变化很大,一般厚约38620m。4、泥盆系和石炭系(D+C)矿区内泥盆系和石炭系厚140170m,上部为黄绿色页岩,下部为黄灰黄色石英砂岩、粉砂岩夹含磷砾岩透镜体。5、志留系(S1-3)上部为紫红色页岩,中部为灰绿色页岩偶见薄层生物灰岩,下部为粉砂岩及砂质页岩
33、,厚度大于200m。二、构造矿区位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北段与松潘甘孜褶皱带、秦岭褶皱带结合部之倒转背斜南东翼。矿区内地层为单斜构造,岩层倾向106135,倾角7281。矿区附近发育有断层,对煤层有一定控制或切割影响,但对矿区范围内煤层无影响,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三、煤层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梁山组和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可采煤层2层,由新到老分别是三联煤层、一联煤层;从上至下分别是一联煤层、三联煤层。1、一联煤层:赋存于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下部,上距石炭系(D+C)顶部2551m,下距三联煤层72278m。为单一煤层,一般厚0.34m0.71m,平均0.53m,在矿区范围中部原X
34、X煤矿+690m水平一联煤巷北东段至老硐7(LD7)南西地段薄化不可采。煤层无伪顶,直接顶为铝土质页岩,厚15m;老顶为砂岩;底板为灰岩。2、三联煤层:赋存于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2w)底部,上距一联煤层72278m,下距石炭系(D+C)顶部2142m。为单一煤层,一般厚0.32m1.12m,平均0.53m,在矿区范围中部原XX煤矿+690m水平探煤巷以东至老硐7(LD7)南西地段薄化不可采。煤层无伪顶,直接顶为硅质岩和铝土质硅质岩,厚10m;老顶为灰岩;底板为含燧石结核灰岩。煤层特征见表2-1-1。表2-1-1 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名称煤层厚度(m)煤层结构纯煤平均厚(m)顶底板岩性稳定性倾角
35、(度)比重(t/m3)层间距(m)顶板底板一联简单0.53页岩砂岩灰岩稳定72811.2172278三联简单0.53硅质岩、页岩、灰岩灰岩稳定72811.22四、煤类、煤质及煤的用途1、煤类按煤炭质量分级标准(GB/T15224-2004),一联煤层为特低灰、中高硫、低热值无烟煤;三联煤层为特低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2、煤质特征(1)煤的物理性质一联和三联煤层均呈黑色,光泽为玻璃光泽,断口为参差状;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内、外生裂隙较发育。火焰中一般焰短烟小,具微膨胀粘结性,煤岩类型为亮型。(2)煤的化学性质各可采煤层煤质化验指标如表2-1-2。表2-1-2 煤质特征表煤层灰份Ad(%)挥
36、发份(%)全硫St,d(%)固定炭(%)发热量(MJ/kg)工业分类用途一联0.818.681.9990.5117.01特低灰、中高硫、低热值无烟煤工业及民用三联1.228.852.1789.9327.17特低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工业及民用3、煤的用途矿井所生产的煤炭为无烟煤,可作为工业用煤和民用。第二节 矿床共(伴)生矿产根据矿井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区范围内无(共)伴生矿产。第三节 开采技术条件一、瓦斯、煤尘及煤层自燃1、矿井瓦斯根据XX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广煤发200896号文件“关于发布XX市大昌沟煤业股份公司等89个煤矿2008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的通知”,2008年度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37、0.3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18m3/t,原XX煤矿属低瓦斯矿井。2、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及煤尘爆炸危险性根据2005年3月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报告”,矿井所采一联、三联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均无煤尘爆炸危险性。二、水文地质1、矿井充水条件(1)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矿区内无河流、塘堰等地表水体,仅发育多条季节性冲沟,各条季节性冲沟平时呈干涸状,只有下雨天才会有水流。(2)主要含水层 第四系残坡积物(Q)孔隙含水层,在矿区范围内均有分布,上部主要为粉砂质粘土,下部为粉砂质粘土夹硅质岩、灰岩、燧石碎块,厚度一般在0.55m,在低洼地带可达315m,其富水性弱,仅为季节性含水,对
38、矿井充水影响不大。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裂隙含水层,分布于矿区范围之外,岩性上部为紫红色泥岩、钙质页岩、夹薄层含介壳灰岩;中部为紫红色钙质页岩、浅灰色泥质灰岩,似竹叶状碎屑灰岩及青灰色薄层状泥岩等。厚度大于200m。岩层中含水层、隔水层相互间隔,裂隙发育程度中等,为富水性弱至中等的裂隙含水层。由于分布于矿区范围之外,对矿井充水无影响。 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灰岩裂隙,溶隙含水层:岩性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灰岩,间夹白云质灰岩,顶部夹硅质岩条带,厚7080m,灰岩分布区内岩溶发育程度中等,主要表现为溶沟、石茅、溶裂和较小的溶洞,为富水性中等的裂隙,溶隙含水层。 二叠系上
39、统吴家坪组(P2w)裂隙溶隙含水层,岩性中上部为含燧石结核灰岩,下部为砂质泥岩、灰岩、页岩夹煤层,煤层底部为白色粘土岩。一般厚度18210m,该含水层中上部为裂隙溶隙含水层,富水性中等,上部相对隔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含水层和直接含水层。 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裂隙溶隙含水层一般厚度38620m,岩性为上部砂质泥岩,铝土质页岩相对隔水;中部薄至中厚层状灰岩夹泥灰岩,为富水性中等的裂隙溶隙含水层;下部铝土质页岩夹煤层,相对隔水。梁山组(P1l)裂隙溶隙含水层也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含水层和直接含水层。(3)主要隔水层 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2d):岩性为黑色薄层硅质岩、硅质页岩,厚3240m,富水性极
40、弱,可视为隔水层。 石炭系和泥盆系(D+C):矿区内石炭、泥盆系岩性主要黄绿色泥岩、页岩、黄灰色石英砂岩、粉砂岩,厚140170m,富水性极弱,为一联煤层以下的隔水层。(4)老窑及采空区积水矿区采煤历史优久,区内老窑较多,矿区范围内西部主要由原XX市XX区羊木镇XX煤矿和原XX市市中区三星无烟煤矿开采,+690m标高以上大部分已采空;矿区东部仅一联煤层LD8号老窑有小部分采空区;其余老窑均未形成规模开采。区内现有矿井和老窑均为平硐上山开采,其采空区涌水通过平硐自流出井,采空区不形成大量承压积水。2、矿井涌水量根据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四大队编制的四川省XX市XX区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41、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5m3/h,最大涌水量31m3/h。按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的划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三、地热、冲击地压矿井属地温正常区,亦无冲击地压现象。四、工程地质条件1、井巷围岩稳定性井巷围岩以粉砂岩、页岩、砂质页岩夹薄中厚层灰岩、石英砂岩、厚层块状灰岩、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灰岩夹硅质岩、薄层硅质岩、铝土质页岩及煤层等。其中薄中厚层灰岩、石英砂岩、厚层块状灰岩、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灰岩夹硅质岩、薄层硅质岩产出完整、结构致密、结构面发育、抗压强度高、稳定性好,属坚硬工程地质岩组;粉砂岩、页岩、砂质页岩,其特点是产出比较完整,以中薄层状为主,结构面较发育、
42、抗压强度中等、稳定性一般,属次坚硬工程地质岩组;而铝土质页岩及煤层其特点为结构完整,但抗压强度低、稳定性差,遇水易软化变形,给巷道巷道的维护带来一定的难度,属软质工程地质岩组。2、斜坡稳定性在矿区范围及其周边,以顺向斜坡分布为主,自然地形坡度一般较陡, 一般可达4560,局部冲沟切割较深地段,形成走向斜坡。较陡的地形坡度在部份地段形成了较陡的临空坡面,该些地段一般地表植被较少,第四系浮土较厚,属较不稳定斜坡,在地应力、爆破震动及集中下雨天气等外力作用下容易滑坡,但该些地段相对较少。矿区内其余大多数斜坡均属于较稳定斜坡。3、建筑基础矿井工业场地处于志留系地层之上,以粉砂岩及砂质页岩为主,作为建筑
43、基础较好。矿井工程地质条件总体属中等类型。五、建(构)筑物矿区属中等切割中低山沟谷地貌,起伏较大,总体呈北西高南东低之势,居民以汉族为主,主要分布于山间缓坡和河谷地段。区内无需要保护的民房集中的村庄和其它重要建、构筑物。六、环境地质矿区范围内主要为林地,植被良好,地下开采对植被影响小。矿山位于中低山沟谷地带,地势陡缓相间,地表岩土体相对稳定。矿区范围内,除局部由山洪引发的小型垮塌外,目前尚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地裂、塌陷等地质灾害。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由于量小,目前尚未对地质环境质量产生明显影响。第四节 井田勘探程度一、勘探程度1、1980年四川省煤田地勘局编制了XX宝轮旺苍东
44、河间煤田地质详查说明书。2、1999年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编制了XX市XX区羊木镇XX煤矿地质普查报告。3、2003年10月,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编制了XX市市中区三星无烟煤矿储量核实报告。4、2006年12月,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四大队编制了四川省XX市XX区羊木镇XX煤矿2006年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5、2009年7月,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四大队编制了四川省XX市XX区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通过上述工作,查明了矿区的构造形态、地层时代、层序、厚度及出露位置;查明了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及分布范围;查明了可采煤层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确定了可采煤层的煤类及其工业利用方向;基本查明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可采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条件特征;评价了矿区地质环境质量,估算的资源/储量基本可靠。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矿区深部控制程度较低,所求获的资源/储量级别较低,矿井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地质工作,若煤层赋存状况发生变化,应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