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年级下文言文重点句翻译.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5409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语文年级下文言文重点句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语文年级下文言文重点句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语文年级下文言文重点句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语文年级下文言文重点句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语文年级下文言文重点句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语文年级下文言文重点句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语文年级下文言文重点句翻译.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语文年级下文言文重点句翻译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风和烟雾都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也看得到底。游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一般。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高处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2、形成无数的山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处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候还能见到阳光。 22、五柳先生传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它作为自己的号。 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他安安静静地,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

3、然忘食。 喜欢读书,却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4、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生性嗜好喝酒,但因家穷不能常常喝到。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 5、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去喝酒就要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离开,说走就走。 6、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依然安然自若。 7、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常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稍微透露出自己的

4、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 9、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吧?或者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23、马说 1、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是在奴隶的手下受到屈辱,与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能以千里马而著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

5、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1 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鞭策它不能按照正确方法,喂养它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24、

6、送东阳马生序 1、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我小时候就嗜好读书。家里穷,不能得到书看,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还。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别人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看遍各种各样的书。 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与之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7、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我站在旁边侍候,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脸色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复。 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6、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7、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动,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浇洗,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 8、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在旅店,

8、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9、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同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佩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好像神仙一样。 10、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之间,一点没有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像这样。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

9、,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着的珮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砍倒竹子开辟道路出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睡眠,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头,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倒水底,鱼的

10、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坐在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而去。 27、岳阳楼记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

11、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3、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虽然如此,那么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谪迁的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到自然景物而出发的情感,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4、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像那阴雨连绵,几个月都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5

1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说坏话,惧怕批评职责的心情,满眼萧条景象,因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 6、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7、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偶尔或许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 8、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

13、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酒当着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不因为外物和自己而或喜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平民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君王担忧。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11、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8、醉翁亭记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14、者,醉翁亭也。 3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3、太守与客来饮於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与宾客来到这里饮酒,喝得很少也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给自己起号叫醉翁。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就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15、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流水减少石头裸露出来的,是山间的四季景色。 7、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上山,晚上回来,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8、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骆绎不绝的,是滁州的人们出游啊! 9、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到溪

16、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野味野菜,杂七杂八地在面前摆开的,是太守的宴席啊! 1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下棋的人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宾客欢乐的样子。 1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这是太守喝醉了。 1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有人知道跟从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3、醉能

17、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29、满井游记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2、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在这时冰面刚刚溶解,水波开始发出亮光,鱼鳞似的波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地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 3、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好得像刚擦过一样;娇艳明媚,好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髻鬟一样。 4、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垒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游人虽然不多,但汲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 5、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啊。 6、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 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是这个官罢了。而此地正好离我近,我的游玩将从这里开始,怎能没有记录?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