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 .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5415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课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课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课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课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课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 .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课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 赣县白石中学 谢 俊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十九章第一节内容,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首先,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它的性质的探索需要借助已学过的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其次它又为我们接下来类比学习矩形、菱形等特殊四边形奠定重要基础。此外,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还是计算、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和方法。因此平行四边形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的编写及内容的处理。 教材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的实际水平,让学生用“

2、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归纳”的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思维的条理性,因而本小节的教学任务分两课时完成,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猜测、归纳、证明,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

3、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与应用;难点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即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的思想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直观的认识,为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初二学生正处在试验几何向论证几何的过渡阶段,对于严密的推理论证,从知识结构和知识能力上都有所欠缺。而利用动手操作来实现探究活动,对学生较适宜,且有一定吸引力,可进一步调动学生强烈求知欲。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采用引导发现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并运用多媒体辅助开展

4、教学。 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推理的数学活动,体验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并得出平行四边形性质,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 出示章前图。提出问题:你能从图中找出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吗? 这个问题是以农田鸟瞰图作为本章的章前图,学生可以见识各种四边形的形状。通过查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起到复习的作用,为进一步比较系统地学习这些图形做准备,并明确本章的学习任务。 探究新知 探究一:1 请举出你身边存在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 问题1的设计意图:由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导出本课主题。通过举例,为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

5、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2 观察这些图片,你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吗? 教师结合图片和学生举例引导学生总结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两组对边平行。并明确定义:有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问题2的设计意图:从实例图片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提炼图形的过程中,学生强化了对平行四边形定义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A B 3 明确平行四边形的书写方式。如图记作: B 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 “ ABCD”。 C D 探究二: 1、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观察这个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它

6、的边、角之间还有那些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和不同的猜想途径,加强了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感性认识,感受动手测量,猜想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 2、你能证明你发现的上述的结论吗? 学生合作交流,寻找证明的方法。当学生有疑惑时,教师引导:我们目前证明线段、角相等的方法是什么?。而图中没有三角形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得出需构造辅助线,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学生完成证明,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和引导,明确目前证明线段、角相等的常用方法是证明三角形全等。学生完成证明,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

7、性,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证明的必要性。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归纳,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探究三:例1 小明用一根36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场地,其中一条边AB长为8米,其他三条边各长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审题,学生弄清题意后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并重点强调解答中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几何表述。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跟踪反馈 1 ABCD中,AB=5,BC=3。求它的周长。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外角是38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3、如图,剪两张对边

8、平行的纸条,随意叉叠放在一起,转动其中一张,重合的部分构成了一个四边形。线段AB和DC有什么关系? 练习需说出理由,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有条理的写出解题过程。 收获园地 1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 2你的收获是什么? 3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反思引导学生概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知识进行梳理,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分析和小结的能力。 (五) 布置作业 1、P99 习题19、1的1题、2题 2、思考题:求证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着激发兴趣,积极投入,由易到难,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这一主体思路下设计的。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想法,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