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5440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人民币兑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民币兑换是北师版数学第八册第67-68页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生动的情景,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求积和商的近似值,学习四舍五入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的基础。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强调从生活入手,学习新知。这种新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实践能力的机会,促进其经验的积累,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人民币和其他币种的兑换,体会求 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 2,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四、教学重难点:会根据汇率进行人民币和其他外币的兑换。 五、教学准备:PPT课件。 六、教学活动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达,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游玩,欣赏过很多美丽的风景。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哦,有的同学说他去过泰国,有的同学说他去过香港。看来,你们去的地方可真不少,老师相信你们不仅大开了眼界而且收获了很多知识。老师这有一幅图片,来看 这是哪儿?对,美国。同学们去过吗?想去吗?老师也想去,可有一个问题让老师为难了。中国使用的钱币是人民币,美国用什么钱币呢?哦,这位同学说美国用的是美元,谁还知道其它国家用

3、什么钱币呢?哦,日本用日元,英国用英镑,法国用法郎或者欧元。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知道这么多的钱币。如果我们去这些地方旅游消费,能用人民币直接买东西吗?对,不能。那该什么办呢?非常好,兑换钱币,下面我们就开始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人民币兑换。 二、探索新知。 1、对于人民币兑换,你们知道哪些知识?很好,钱币的兑换不是个人想怎么换就怎么换的,是按一定的汇率进行兑换的。中国人民银行会根据世界各国货币需求每天公布一个 *牌价,任何人都应按照当天的汇率进行兑换,任何私自抬高或降低汇率,私自进行货币交易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出示汇率表。请同学们自己看一看,然后想一想,你了解了这个汇率表的含义了吗? 那

4、老师问一个问题,1美元兑换人民币809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那么如果2美元呢? 1美元兑换人民币809元,2美元就是2个8.09元,所以用28.09=16.18元。那3美元怎样列式呢?美元呢? 对,这个汇率表就是这样来帮助我们进行货币兑换的,下面我们就要利用这个汇率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来看, 2、美国的小朋友玛丽给小红寄来一本故事书,折合人民币大约多少元? 同学们,这道题要我们求的是什么呢?对,要我们把670美元换成人民币。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想一想。 学生解答,说出理由。 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把答案保留两位小数吗? 因为人民币中只有元角分,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小数点后面的

5、第三位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一般情况下,计算钱币的结果都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这道题答案是三位小数,所以需要保留两位小数。 那么应该怎样去保留两位小数呢? 哦,这位同学说54203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3不满5,所以直接舍去,结果就约等于5420。这种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那么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刚才是怎样把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的呢? 3、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妈妈想去美国,她需要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我们来帮她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吧.妈妈用600元人民币到银行可兑换多少美元? 谁来说说你的算式?为什么这么列式呢?人民币809元兑换1美元,就要看看600元里面有多少个8.

6、09元,所以用6008.09, 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一下吧。答案是74.16564, 那么我们怎么写结果呢?很好,这位同学说了我们刚才已经学习过了,钱币要保留两位小数,谁来说说怎么保留呢?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5,所以四舍五入应该向前一位进一,答案是74.17美元。 4、好,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呢?学生总结。四舍五入的方法是:保留到哪一位,就看它后面那一位上的数字,如果大于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5,就舍去不要。例如:保留一位小数,5.625.6 5.695.7。 5、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自己是否理解四舍五入的方法了。请看表格。来看题目的要求:

7、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填入下表。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1.791.2 45.415 我们先来看第一小题:1.791.2准确的答案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吧。是2.148,那么怎样取近似值呢? 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好,开始填表。 谁来说说自己的答案是什么?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取近似值的? 同样方法学习45.415 现在谁再来说说四舍五入的方法是是什么呢?四舍五入的方法是:保留到哪一位,就看它后面那一位上的数字,如果大于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5,就舍去不要。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当一下森林医生,看看下面的问题吧。7.988 正确的答案是8.0。这时候小数末尾的0是不能省

8、掉的。 6.95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呢? 那么9.99保留一位小数呢? 三、巩固练习。 1、刚才大家运用四舍五入法真够棒的,那么现在我们兑换钱币就更简单了。看,我们身边的一些小朋友也遇到了兑换人民币的问题,我们来帮他们解决一下好吗?好,来看,小明随香港小朋友访问团来北京参观,想买下这个铅笔盒做纪念。一个文具盒12.5元,他有11元港币够不够?写出你的答案。 学生出示答案,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同学们解决得真好,妈妈也有一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妈妈随旅行社到泰国旅游,她带了5000元人民币到银行兑换泰国铢,准备做零用钱,能换多少泰国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学生展示答案,并说出自己理由。答案有很多

9、种。 同学们的思路可真清晰,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老师想到了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能解释出自己答案的理由,你的方法就是正确的。 3、下面我们来看小红爸爸遇到的问题。小红的爸爸在法国工作,最近寄回家5000欧元,要到银行兑换人民币,能换多少元?这次我们是把欧元转化成人民币,应该怎样想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谁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兑换的? 四、拓展练习。 1、刚才我们都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答案了进行取舍,现在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来看!每套童装需2.2米布,30米布可做几套这样的童装?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谁来说说你怎样想的?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想想,布料做了13套还剩一点点布,

10、那么剩下的一点点布能做成1套吗?不能,也就是说做衣服时,根据生活实际的经验,我们能用四舍五入法吗?不能,那么这时我们应该怎样取舍呢?对,做衣服时能做几套就做几套,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因为剩下的一点点布做不成一套衣服,就不能用了,这种方法我们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叫做“去尾法”,就是根据生活实际,例如做衣服这样的问题,不论小数点后面是多少,都要去掉。所以正确的答案是302.213套。 2、通过刚才的解决问题,我们发现有时对待实际生活问题是不能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舍的,而是要联系我们的生活进行考虑。来看下一个问题,你能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进行恰当的取舍吗?每个油桶最多可装4.5千克油,装10千克油至

11、少需要几个这样的油桶?请你动脑筋联系生活思考一下。 我们装油的时候,本来是2个油桶多出一点点,但是剩下一点点油也应该再找一个油桶装,所以再多1个,答案是3个。这种方法起的名字也非常形象,叫做“进一法”。就是生活中问需要多少个容器这样类似的问题时,不论小数点后面的十分位是什么数字,都应该向前一位进一。 3、下面还有一个更难的问题要考考大家,大家有信心吗?来看!第4题第小题。 这次我们就是用去尾法,3.80.7=5段。关键是怎样计算剩下的呢。 来看我们的竖式, 答案是0.3米,因为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小数点移动了,求剩下多少时,应该以原来的小数点为标准,答案是0.3米, 还有别的方

12、法吗? 3.8-0.75=0.3米. 刚才已经算出了可以锯5段,所以用总长度5段的长度就是剩下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仅仅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 人民币兑换教学反思 教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是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当然,因为在学生的生活中很少或根本用不到外币兑换,缺乏生活经验,所以理解人民币的兑换问题会有一定困难,那这节课的难点就在外币兑换时,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因此我设计了多个环节进行货币兑换的计算。 透过兑换人民币这节课,我更清楚地意识到学生不良课堂习惯影响学习效果的严重性。课堂上,有的学生抢着发言,不注意倾听同学的回答,有的学生遇到困难就停止思维,还有的学生练习起来比别人慢半拍一节课,哪怕教学设计得再好,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肯定是失败的。看来,今后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这包括课堂中良好的听课习惯、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与他人合作的习惯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也为学生终身学习起到奠基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