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消化系统.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5532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的消化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的消化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的消化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的消化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的消化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的消化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的消化系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的消化系统人的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又可分为功能和形态不同的许多部分,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消化腺分为大、小两类: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各段的管壁内,如唇腺、舌腺、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大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以外,如大唾液腺、胰和肝等。它们以导管通连并开口于消化。管腔内,其分泌物都进入消化管中,完成化学性消化。大小两种消化腺的上皮细胞都是在胚胎发育时期由消化管壁的上皮发展分化而形成的。 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组织结构 消化管壁除口腔以外均可分为四层。由管腔内面向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1粘膜 是消化管进行消化和吸收的重要部分。其表面经常保持粘滑湿润,便

2、于食物的输送、消化和吸收。粘膜又可分为三层。 1)上皮 面临管腔,是消化管壁的最内层,由于消化管各段功能不同,上皮类型也不相同。口腔、食管和肛门的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耐摩擦,具有保护作用;胃、小肠和大肠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有的上皮下陷形成消化管壁内的小消化腺,分泌粘液和各种消化酶。 2)固有膜 由结缔织组构成,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胃、肠的固有膜则含有类似网状结缔组织的成分,并有小消化腺、血管、淋巴管、神经和少量分散的平滑肌。淋巴组织弥散分布或集合成淋巴小结,尤以咽部、回肠、阑尾等部位较多。淋巴组织是身体对抗外来病菌、异物的第一道防线,其中淋巴细胞常穿入上皮组织内参加机体的免

3、疫作用。固有膜有弹性,除有联系上皮深层组织的作用外,对管壁在收缩运动时的牵引力的改变具有缓冲作用。 3)粘膜肌层 为一薄层的平滑肌,一般排列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此层收缩时,可改变粘膜的形态,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腺体的分泌和血液的运行。 2粘膜下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比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又称梅氏神经丛。食管与十二指肠部分,分别有食管腺与十二指肠腺,此层有联系粘膜与肌层的作用。 3肌层 除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为骨骼肌外,其余均为平滑肌。一般都排列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两层之间有肌间神经丛又称奥氏神经丛。肌层的收缩和舒张促使消化液与食糜充分混合,并不断推进,以利于消化和

4、吸收。 4外膜 是消化管壁的最外层,为薄层结缔组织,内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外膜又称纤维膜。此层也是消化管壁与周围器官互相连系固定的组织。若外膜表面覆盖一层间皮,则称浆膜。浆膜表面光滑,可以减少消化管蠕动时的摩擦。 二、消化管 (一)、口腔 口腔 为消化管的起始部,在进化过程中口腔内形成一些高度分化的器官,适应于吸吮、咀嚼、泌涎、感受味觉及语言等复杂功能。 1口腔境界 口腔向前经口裂通向体外,向后以咽峡与咽分界。口腔前壁为上唇和下唇;侧壁为颊;顶壁为腭;口腔底由肌肉、粘膜和舌组成。口腔各壁都有粘膜覆盖。 整个口腔以上、下颌骨的齿糟突及上、下两列牙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为口腔前庭,位于唇、颊与牙列

5、之间;后部为固有口腔,位于牙列之后,当口张开时,两者相通,咬紧牙关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者相通,咬紧牙关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可借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 2舌 位于口腔底,是肌性器官。可分为舌尖、舌体与舌根三部分。舌尖游离,舌根附着于舌骨。在舌的下面粘膜正中线有一条连于口腔底的皱襞,称舌系带舌系带过短,可影响发音。在舌系带根部两侧有小的突起,内有舌下腺及下颌下腺导管的开口。在舌的上、下面被有粘膜,舌根部的粘膜内含有由淋巴组织集聚而成的小结节,称舌扁桃体。在舌体的上面,可见许多粘膜小突起,称舌乳头。 人的舌乳头有四种类型:丝状乳头,数量最多,体积最小,遍布舌体的上面;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

6、头。 味蕾 呈卵圆形小体,是上皮细胞特化的一种结构,能感受酸、甜、苦、咸等味,为味觉感受器。除舌乳头有味蕾外,在软腭、会厌与咽粘膜的上皮内都可见散在的味蕾。一般认为味蕾由二种细胞组成。一种为味细胞,呈柱状,位于味蕾中央,细胞长轴与上皮表面呈垂直排列,细胞顶部有味毛,基部有神经末梢分布,以突触方式与味细胞相连系。另一种为支持细胞,数量较多,呈梭形,一部分位于味蕾周围部,还有一部分支持细胞与味细胞相同排列。味蕾顶端有味孔,通于口腔。 舌肌属骨骼肌,分为舌内肌和舌外肌。两组骨骼肌纤维在舌内呈不同方向配布,互相交织,使舌运动灵活,适于搅拌食物、吞咽、语言等动作。 3牙 为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有咬切、撕

7、裂、研磨食物及协助发音等功能。人的一生有两副牙:一副为乳牙。共20个,上、下颌各10个,在出生后约半岁左右开始萌出,于两岁半左右出齐,自七至十二岁期间,乳牙先后脱落;另一副为恒牙共32个,上、下颌各16个,自六岁起,渐次与乳牙更换,至十二岁前后除第三磨牙外,恒牙全部萌出。第三磨牙一般在二十岁以后萌出,又称智齿。智齿也可终身不出,因此恒牙2832个均为正常。 31 牙式 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切牙用以咬切食物,尖牙和磨牙有撕裂食物和研磨食物的功能。牙排列成上、下两列,各牙的数目和排列情况可用下列牙式表示: 此牙式表示左侧一半牙的排列。横线上、下分别表示上、下牙列。由纵

8、线向左的数字表示左侧各型牙的数目,即两个切牙、一个尖牙、两个前磨牙、三个磨牙。 根据此牙式,可知乳牙无前磨牙,而每侧仅有两个磨牙。临床上常以阿拉伯数字1-8表示恒牙,罗马数字IV表示乳牙。 32 牙的构造 牙分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牙冠是牙露于牙龈以外的部分。牙冠表面覆盖一层釉质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硬度近似石英。牙根是嵌入上、下颌骨牙槽突内的部分。在牙根部表面包有一层牙骨质。 牙颈是介于牙冠与牙根之间的稍细部分,外包牙龈。 牙主要由牙质构成,内部的腔隙称牙腔。牙腔与牙根内的牙根管相通,根管末端有一小孔,称牙根尖孔。活体牙腔内充填有结缔组织、神经和血管,称牙髓牙髓经牙根尖孔与牙根周围组织相连

9、,血管和神经也经此孔出入。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的骨膜和牙龈等。牙周膜为致密结缔组织,包绕在牙根周围,牙龈是口腔粘膜的一部分。牙周组织有固定牙和缓冲咀嚼力的作用。 咽 1咽的位置和形态 咽是肌性管道,略呈漏斗形,位于脊柱颈部前方,上方附于颅底,下方在第6颈椎下缘移行为食管。咽的前方自上而下与鼻腔、口腔、喉腔相通。食物由口腔经咽峡到咽腔再入食管,吸入鼻腔的空气经过鼻后孔也经咽腔入喉再入气管。由于腭的形成,使口腔和鼻腔隔开,因此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路。 2咽的分部 依据咽的通路可分为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三部。 2.1 鼻咽部 位于软腭后上方,正对鼻后孔,是鼻腔后部的直接延续。在鼻咽部侧壁上

10、,相当于下鼻甲的后方,左右各有一个咽鼓管咽口,通过咽鼓管与鼓室相通。咽鼓管是鼓室和咽相通的唯一管道,平时此管关闭,当吞咽、打呵欠及喷嚏时,此管开放,以此调节鼓室与外耳道压力的平衡。当遇到强大声浪时,可作吞咽动作,通过咽鼓管使外耳道压力与中耳保持平衡,防止鼓膜受伤。小儿的咽鼓管宽而短,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引起中耳炎。 2.2 口咽部 为咽的中间部,位于咽峡的后方,软腭与喉口之间。当口张大时,将舌背压下,经咽峡可见到后壁的粘膜。 2.3 喉咽部 是咽的最下部,较为狭窄,上端与口咽部相续,下端在第6颈椎下缘与食管相接。在喉口的两侧,各有一个凹陷,称梨状隐鼠,常有残渣存留此处。 咽壁由粘膜、粘膜下层、

11、肌层和外膜组成。咽壁在鼻咽部的上皮类型比较复杂,鼻腔粘膜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延续至鼻咽部上方逐渐移行为复层扁平上皮,口咽部和喉咽部的复层扁平上皮无角化。咽壁的肌层为骨骼肌,由斜行的咽缩肌和纵行的咽提肌相互交织而成。咽缩肌收缩时可使咽腔缩小,可将食团挤入食管中。咽提肌收缩时,可上提咽、喉,协助吞咽和封闭喉口。 食管 管壁由内向外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食管粘膜湿润而光滑,呈浅黄色。当食管空虚时,粘膜皱襞凸向管腔,形成79条纵行皱襞,当食团经过时,皱襞可展平,管腔显著扩大。 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由2025层细胞组成。在食管与贲门交界处,突然由复层扁平上皮变成单层柱状上皮。固有膜为疏松结

12、缔组织,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及食管腺导管。粘膜肌层为一薄层纵行平滑肌。粘膜下层有许多血管、淋巴管、神经和食管腺。食管腺为粘液腺,分泌粘液,粘液经导管流向食管管腔,润滑粘膜。肌层在食管上段为骨骼肌,中段由骨骼肌与平滑肌混合组成,向下平滑肌逐渐增多,下段全是平滑肌。肌层排列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外膜为纤维膜,含有较大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胃 1胃的位置和形态 胃的位置、大小、形态可随其充盈、空虚和体位的变更而发生改变。还可因年龄、性别、体型之不同而有差别。 胃大部分在左季肋部,小部分位于腹上部。胃分前壁和后壁,上缘和下缘。胃的前壁与腹前壁和肝左叶的下面相邻,后壁邻按胰、左肾、左肾上腺和横结肠。胃

13、底邻接膈和脾。上缘较短,称胃小弯,凹向右上方,其最低点弯曲成角状,称角切迹。下缘较长,称胃大弯,凸向左下方。胃的入口称贲门,与食管相接。胃的出口称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续。幽门表面有一条缩窄的环行沟,为幽门括约肌所在之处。 胃可分为四部:近贲门的部分称贲门部;自贲门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称胃底幼儿胃底不明显;胃的中部称胃体;近幽门的部分称幽门部 2胃的组织结构 胃有收纳食物,分泌胃液进行初步消化的功能。胃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胃壁的主要特点是粘膜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及三种胃腺,肌层特别厚。 2.1 粘膜 活体的胃粘膜平滑而柔软,呈微红色。胃在空虚时,粘膜形成许多皱襞。当胃充盈时,粘膜皱襞

14、减少甚至展平。皱襞在胃小弯处呈纵行方向,约有45条,比较恒定。当胃内充满食物时,食流可沿皱襞的纵沟流至十二指肠。覆在幽门括约肌处的粘膜呈环形皱襞,称幽门瓣,有阻止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功能。 胃粘膜表面有许多小窝,称胃小凹,胃腺即开口于胃小凹底。 1)上皮 为单层柱状上皮,覆盖粘膜表面,并与胃小凹的上皮相连续。单层柱状上皮排列整齐,顶部细胞质充满粘原颗粒,在HE染色切片中,顶部细胞质透明,核靠近细胞基部。粘原颗粒排出后形成粘液,覆盖在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屏障,能防止胃液内高浓度的盐酸与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损伤。上皮细胞脱落或损伤后,由胃小凹底部的细胞分裂补充。 2)固有膜 为类似网状组织的结缔组

15、织,有胶原纤维、网状纤维、血管与多种细胞,如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散在的平滑肌等。固有膜中充满由上皮下陷形成的许多腺体,根据不同部位,可分三种: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 (1)贲门腺 分布于贲门附近,为分支管状腺,分泌物主要是粘液。 (2)胃底腺 分布于胃底与胃体部,为单管腺和分支管状腺。胃底腺可分为三段,腺体的上段较短,为颈部,与胃小凹相连;中段较长,为体部;下段为底部。胃底腺的细胞主要有四种类型: 壁细胞 又称盐酸细胞,分泌盐酸。主要分布于腺体上半部,胞体较大,呈三角形或圆形,细胞质嗜酸性,在HE染色切片中显红色。电镜观察,壁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向细胞质内凹陷成许多迂曲分

16、支小管,称细胞内小管,这些小管集合成一条主干,自细胞顶端穿出到达腺腔内。另外,在细胞之间还有细胞间小管。 2.2 粘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及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 2.3 肌层 胃壁肌层较厚,有内斜行、中环行和外纵行三层平滑肌。纵行肌层主要见于胃小弯和胃大弯;环行肌层分布于胃的全部。在贲门和幽门处,环行肌增厚形成贲门括约肌和幽门括约肌,但贲门括约肌不很明显。斜肌主要分布于胃的前、后壁。肌层的收缩使胃内食糜与胃液充分混合,促进消化作用进行。 2.4 外膜 为腹膜的脏层,属浆膜。 小肠 小肠 是消化管的最长部分,上连幽门,下与盲肠相接,全长57米,蟠曲于腹腔中

17、、下部。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场所。 1小肠的分部 1.1 十二指肠 是小肠起始段,位于腹腔后壁,长约2530厘米,约相当于十二个手指的指幅,因此得名。全长呈“C”形,包绕胰头,可分上部、降部、下部和升部。上部又称球部,是溃疡病好发部位。降部紧贴第23腰椎右侧,其后侧壁的粘膜有乳头状突起,称十二指肠乳头,是胆总管和胰导管末端共同开口处。下部向左横跨第3腰椎。升部向上至第2腰椎的左侧向前下方连接空肠。 1.2 空肠和回肠 蟠曲于腹腔的中部和下部,上端续十二指肠,下端连接结肠。空、回肠被腹膜完全包裹,并借腹膜形成的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空、回肠之间无明显界限。空肠长度约占全

18、长的2/5,回肠占3/5。空、回肠的位置因体位、呼吸运动和邻近器官的位置而有相应改变。通常空肠位于左腰部和脐部;回肠位于脐部和右骼部。空肠管径较大,管壁厚,血管分布丰富;回肠管径较小,壁薄。 2小肠的组织结构 小肠各部肠壁结构大致相同,腔面有许多半环状皱襞和绒毛。环状皱襞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而形成,皱襞以空肠中段与回肠近端为最多。在环状皱襞表面又有许多细小突起,称绒毛。绒毛是由粘膜的上皮和固有膜向肠腔突出形成的,长约0.51.5毫米,绒毛形状在小肠各段不同。十二指肠绒毛最宽,一般呈叶状;空肠绒毛呈杆状;回肠处较细,大多呈指状。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分布最密,回肠的绒毛分布则较疏。由于环形皱

19、襞和绒毛的存在而使肠腔的表面积大为扩大,有利于小肠进行消化和吸收。肠壁结构也分四层。 2.1 粘膜 1)上皮 为单层柱状类型。有柱状细胞与杯状细胞两种。柱状细胞数量多,约占90%,细胞呈高柱状,核椭圆形,位于细胞基部。细胞游离面有明显的纹状缘。电镜观察,纹状缘是由许多密集的微绒毛组成。每个细胞顶端,可以有10003000根微绒毛,在1平方毫米的小肠粘膜表面内,约有12亿微绒毛。所以纹状缘的存在与其柱状功能相适应。 杯状细胞散在于吸收细胞之间,数量较少,胞体膨大,如杯形。细胞顶端充满粘液颗粒,核位于底部。它可分泌粘液,有滑润和保护粘膜的作用。 2)固有膜 由类似网状结缔组织组成。内有丰富的毛细血

20、管网、毛细淋巴管、弥散的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神经、分散的平滑肌及多种细胞成分,如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这些细胞往往穿入上皮内。 绒毛 是小肠特有的结构,由上皮和固有膜形成。上皮覆盖绒毛的表面,固有膜组成绒毛的轴。在绒毛轴心有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呈盲管状,起于绒毛顶,另一端穿过粘膜肌层,汇人粘膜下层的淋巴管。中央乳糜管的管壁由一层内皮构成,它的通透性较大,一些较大分子如乳糜微粒均可进入中央乳糜管。在中央乳糜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及纵行排列的平滑肌纤维。毛细血管的内皮有窗孔,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平滑肌收缩,使绒毛缩短,中央乳糜管和毛细血管受压挤,促使淋巴与血液自绒毛流出,进入粘膜

21、下层的淋巴管和血管。当平滑肌松弛时,绒毛又向肠腔伸展,使绒毛与肠腔中食糜充分接触,有利于吸收。绒毛如此不断伸缩以推动淋巴与血液的运行。所以绒毛轴心内的平滑肌是绒毛收缩的重要动力装置。 肠腺 又称李氏隐窝,它是由小肠上皮凹陷在固有膜中形成的单管腺。固有膜几乎被肠腺占据。腺体开口于相邻绒毛之间,腺上皮与绒毛上皮相连续。肠腺分泌物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肠腺主要由周种细胞组成。 2.2 粘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在十二指肠粘膜下层,含有十二指肠腺,又称布氏腺,为分支管泡状腺,可分泌碱性粘液,有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受胰液、胃液侵蚀的作用。回肠的粘膜下层,常见多个淋巴小结聚集在一起,

22、形成淋巴集结。该处粘膜肌层常不完整。 2.3 肌层 由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 2.4 外膜 除十二指肠外,外膜均为浆膜。 大肠 大肠 在右髂窝处连接回肠末端,大肠的起始部是盲肠,末端终于肛门,全长约1.5米。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把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大肠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 大肠的形态特点:表面有三条与大肠纵轴平行的结肠带,是由肠壁纵行肌增厚形成。 由于结肠带短于肠管的长度,使肠管皱起,形成有横沟隔成的结肠袋。在结肠带附近有许多大小不均的脂肪突起,称肠脂垂,但在阑尾和直肠没有这些特点。 1大肠的分部 1.1 盲肠和阑尾 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位于右髂窝内,长68厘

23、米,左接回肠,在回肠末端通入盲肠处有粘膜皱襞,称结肠瓣,可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盲肠上通升结肠。阑尾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可视为盲肠退化部分。其长短、形态和位置,因人而异。一般长79厘米,也偶有长达28厘米或短至1厘米者。阑尾开口于盲肠。阑尾根部比较固定,其投影位置,通常在脐和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临床上称麦氏点。 1.2 结肠 围绕小肠周围,呈“冂”形,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升结肠 起自盲肠,向上行至肝右叶的下方,向左弯成结肠右曲,移行于横结肠。升结肠借结缔组织附着于腹后壁,因无系膜故活动性较小。 横结肠 自结肠右曲开始,至左季肋部,延伸到脾,向下续降结肠。转弯处称

24、结肠左曲。横结肠的中部下垂,有系膜连于腹后壁,活动性较大。 降结肠 自结肠左曲开始,向下沿腹后壁左侧下降至髂嵴处,移行为乙状结肠。借腹膜连于腹后壁,活动性较小。 乙状结肠 是降结肠和直肠之间的一段,肠管呈“乙”字形弯曲。下端在第三骶椎处延续为直肠,有系膜固定于骨盆后壁。 1.3 直肠 位于盆腔内,是大肠的末段,全长1215厘米,上接乙状态结肠,下穿盆膈终于肛门。直肠以盆膈为界,在盆膈以上的部分为直肠的盆部或壶腹部,以下的部分为肛门部或肛管。直肠并不是直的,有两个弯曲。上部弯曲凸向后,与骶骨方向一致,称直肠骶曲,距肛门79厘米。下部弯曲凸向前,称直肠会阴曲,距肛门35厘米。 直肠的肌层有内环行、

25、外纵行两层,均为平滑肌。在肛门周围有内、外括约肌包绕,内括约肌由直肠管壁的内层环行肌增厚形成,能协助排便,但没有括约的功能。外括约肌是骨骼肌,损伤后会引起大便失禁。 三、消化腺 唾液腺 唾液腺 包括大小两种类型。小型腺如舌腺、唇腺和腭腺;大型腺如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湿润口腔粘膜,滑润食物便于吞咽。唾液中含有消化酶,主要是唾液淀粉酶,能水解淀粉。此外,唾液尚有清洁、杀菌的作用。 1三对大唾液腺的位置 腮腺 略呈不规则三角形,位于耳前下方和咬肌后缘的表面。腮腺导管沿颧弓下方向前绕过咬肌前缘穿过颊部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腮腺导管在体表投影是在颧弓下一横指处。 下颌下

26、腺 位于下颌骨的内面,略呈椭圆形。 舌下腺 位于口腔底部两侧粘膜的深面,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导管共同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粘膜上。 2唾液腺的组织结构 唾液腺为复管泡状腺,腺体表面覆有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腺实质,将腺分成许多小叶。导管、血管、神经等走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腺组织可分为腺泡和导管二部分。 肝 1肝的位置和形态 肝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活体呈红褐色,质软而脆,成人肝重约1500克左右。小儿肝相对地较大些。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和腹上部,小部分在左季肋部。 肝可分上、下两面和前、后两缘。肝的上面隆起贴于膈,又称膈面。肝的表面,借肝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肝的下面凹

27、陷,有“H”形的左右两条纵沟及一条横沟。横沟为肝门,有肝管、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右纵沟的前部为胆囊窝,容纳胆囊;后部有腔静脉窝,有下腔静脉通过。左纵沟前方有肝圆韧带,后方有静脉韧带。肝下面借“H”形沟分成四叶:左叶在左纵沟的左方;右叶在右纵沟的右方;方叶在横沟前方;尾状叶在横沟的后方。这种分叶是根据肝的外形确定的。 肝与邻近许多脏器接触。肝的上面与膈相接触。左叶上面膈着膈与心脏接触,肝左缘近左纵沟处与食管相邻,左叶邻胃。方叶下面接触幽门。右叶下方后缘处邻近右侧的肾上腺,右叶下面的后内侧部邻近十二指肠,后外侧部接右肾,前部邻接结肠右曲。由于肝相邻器官较多,肝质软,在固定标本上使肝表

28、面形成许多压迹。 肝的表面大部分被有浆膜。浆膜与肝实质之间有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包囊,称肝纤维囊。此囊在肝门处特别发达,并随血管、神经、肝管等进入肝内,构成肝小叶间结缔组织。肝的浆膜移行至膈和邻近器官时,形成许多韧带,这些韧带对肝起固定作用。 2肝的功能 肝的功能很复杂,主要的概括如下: 2.1 分泌胆汁 肝细胞分泌的胆汁是消化液中重要成分之一,成年人每日由肝输出胆汁约5001000毫升。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2.2 代谢功能 身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的分解合成都在肝细胞内进行,并可贮存在肝细胞内。肝细胞可将过多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元,将血液中的氨基酸转变成蛋白质加以贮存,当身体需要时,将这

29、些物质再释放到血液中去以供利用。 2.3 防御和解舞功能 肝血窦内的枯否氏细胞有强大的吞噬能力。肝细胞可将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的氨转变为无毒的尿素,经肾排出体外。肝是体内主要的解毒器官。 胆囊和输胆管道 1胆囊 呈梨形,位于肝下面的胆囊窝内。胆囊可贮存和浓缩胆汁。胆囊上皮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活体的胆囊由于贮存胆汁而显蓝绿色,胆囊的容量约4060毫升。胆囊可分胆囊底、胆囊体和胆囊颈三部。颈体之间无明显界限。胆囊底钝圆,突向前下方,当充满胆汁时,可突出于肝的前缘。胆囊底在体表的投影相当于右锁骨中线与第九或第十肋软骨交界处。当胆囊发炎时,此处有压痛。胆囊颈较细,它以直角弯向左方,延续为

30、胆囊管。 2输胆管道 左右肝管出肝门合成一条肝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胆总管在十二指肠降部与胰管汇合,形成膨大的乏特氏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有括约肌,称俄狄氏括约肌。平时括约肌收缩,由肝分泌的胆汁经肝管、胆囊管入胆囊贮存。进食以后,由于食物及消化液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胆囊收缩和括约肌舒张,使胆汗排入十二指肠。 胰 胰是人体中很重要的腺体。它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组成。外分泌部的分泌物含有多种消化酶,对食物有重要的消化水解作用。 1胰的位置和形态 胰位于胃的后方,相当第一、二腰椎的高度,横位于腹后壁。胰重约6575克,分头、体、尾三部。胰头膨大,被十二指肠所包绕。

31、胰体占胰的大部。胰尾末端朝向左上方,与脾相触。 2胰的组织结构 胰表面仅覆以薄层疏松结缔组织,不形成明显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腺实质内,将腺分隔为许多小叶,但在人类小叶分界不明显。 1外分泌部 为复管泡状腺,包括腺泡和导管。 1)腺泡 为纯浆液性腺泡。腺细胞呈锥体形,核圆形,位于基底部。顶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嗜酸性颗粒,HE染色呈紫红色,是酶的前身。基底部细胞质内宫有RNA,强嗜碱性。染色呈紫蓝色,是分泌物进行合成的部位。 2)导管 胰的闰管很长,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由管的一端深入腺泡腔内形成泡心细胞。胰无分泌管,闰管的另一端直接汇合为小叶内导管 为单层立方上皮。小叶内导管出小叶后,在小叶间逐级汇合成小叶间导管。胰有一条主导管贯穿胰全长,沿途收集许多小叶间导管。主导管与总胆管汇合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主导管为单层柱状上皮,间有杯状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