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都时代天街所在地环境现状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5539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都时代天街所在地环境现状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都时代天街所在地环境现状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都时代天街所在地环境现状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都时代天街所在地环境现状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都时代天街所在地环境现状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都时代天街所在地环境现状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绿都时代天街所在地环境现状环评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4.1自然环境概况4.1.1地理位置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中国煤炭工业城市,西靠伏牛山,并联接洛阳;东接黄淮平原和漯河市;南与驻马店市、南阳市为邻;北与郑州市、许昌市相接。现辖汝州市、舞钢市、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和新华、卫东、湛河、石龙四个区,总面积7882 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全境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降,海拔最高2153米,最低68.5米;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现已成为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煤炭、电力、钢铁、纺织、化工等工业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越来越

2、为中外所瞩目。平顶山地处京广、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并有漯宝铁路与两大干线相连。本项目位于平顶山市建设路与迎宾路交叉口北,神马大酒店北侧原平顶山宾馆旧址,周围环境示意图如图2-1。4.1.2地质地貌平顶山中心市区西北、西南地势较高,向东南逐渐降低,形似簸箕状。北部有焦赞寨、马棚山、平顶山、落凫山、擂鼓台、龙山等山峰呈北西西向排列,其中擂鼓台为群峰之首,海拔506.5m;南部有河山、北渡山、白龟山、凤凰山、锅底山、舒山,海拔高程135245m,构成了白龟山水库和沙河北岸的天然堤坝。这种特殊的地貌特征,使两山间形成狭长的走廊式洼地,湛河自西向东穿市而过。4.1.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本项目区域内

3、尚未进行地址勘测,类比周边的勘察地质资料和设计经验:1、工程地质条件本区域内地质条件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可完全满足一类工程的建设需要。2、水文地质条件该地块中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主要赋存于层土中,角砾透水性较好,含水较丰富,层土为弱透水。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排泄方式为蒸发及少量人工开采和自北向南流的地下径流。该地下水稳定水位为 3.004.80m,受季节影响较大,据调查,近 35年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为 0.501.50m。4.1.4气候气象平顶山市地处暖温带,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由于受季风影响,冬季盛吹偏

4、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随着冬夏季环流转换,四季明显。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2m/s,最大风速13.7m/s。1、光照平顶山市太阳总辐射地理分布是:除鲁山县、中心市区、舞钢市相对偏少外,其余地区分布较为均匀,累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在112.12到121.49kc/cm2之间变化。总辐射量有明显年变化,冬季最小,累年平均值为18.1519.28;夏季最大,在37.2841.29之间。月辐射量最大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2次年1月。2、气温平顶山市累年平均气温在14.216.3之间,地理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最低汝州市,最高舞钢市16.3。东西变化平稳,在14

5、.715.0之间。各月的气温地理分布由西北到东南呈上升趋势。气温冬季低,夏季高。最低气温在1月,月平均气温0.51.3之间,最高气温在7月,月平均温度在27.029.5之间,春季气温由低到高,秋季气温由高到低。多年均气温16.13,年各月平均最高气温35.49(97年8月),年各月均最低点气温-1.7(97年1月)。3、霜期平顶山市初霜日在10月26日期11月17日之间,终霜日在3月16日3月31日之间。初霜日叶县出现最早为10月26日,中心市区最晚为11月17日。全市霜期为134152天,有霜日为4368天,无霜期为214231天。4.1.5水资源1、地表水平顶山市的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白龟山

6、水库。目前白龟山水库与昭平台水库水资源联合调度,实际上昭平台水库亦为平顶山市的供水水源。湛河:湛河上游称乌江河,发源于市新华区的马跑泉,横贯平顶山市区,经武湾出市区,目前是流经平顶山市区的一条主要纳污河流。湛河全长48.3km,流速0.8m/s,最大排洪量80m3/s,姚孟以东经人工开挖,河底宽度40米,最大排水量480m3/s。本项目距离南侧湛河960m。西杨村河:西杨村河为湛河支流,主要接纳市区工业污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较为严重,目前通过对其进行整治,包括污水截流、河道疏浚、橡胶坝及绿化、亮化景观等工程的建设,使其成为市区的景观河流。根据现场踏勘,由于河岸两侧的商住用户等向河内倾倒垃圾等废

7、物,致使西杨村河的水质较差。白龟山水库:白龟山水库位于平顶山市区西南部的沙河上,距市区约5km。1963年正式投入使用。它控制着沙河昭平台水库以下区间流域面积1318km2,总库容为6.49亿m3,相应最高水位为107.0m,设计库容为5.12亿m3,相应水位105.5m,兴利库容2.48亿m3,相应水位103.0m。2、地下水资源平顶山市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0.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主要组成部分为平原区和部分山前倾斜平原区及部分倾斜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属于松散岩类孔隙水,埋深一般不超过8米,含水层厚度一般在1030米。4.1.6土壤平顶山市地貌是豫西山地向黄淮还平原的过渡带,山、丘、平、洼等地

8、貌类型较多,在土壤类型上是南方的黄棕壤向北方的褐土过渡的地带,土壤种类繁多,理化性质各异,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也显示出明显的地带性差异。根据对土壤的调查结果,平顶山市共有10个类型土壤:黄棕壤、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紫色土、红粘土、水稻土、粗骨土和石质土。从分布规律上看,黄棕壤、棕壤、褐土壤属地带性土壤,其余均为微区域性土壤类型。黄棕壤与褐土大致以沙河为界,沙河以南为黄棕壤,沙河以北为褐土;棕壤土类只在鲁山和汝州两县海拔800m以上的山区中有小面积分布。4.1.7矿产资源平顶山市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已查明各类矿产57种。原煤总产量103亿吨,素有中原煤仓之称,保有储量80多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

9、的51%,素有中原煤仓之称;铁矿总储量6064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60.5%。是全国十大铁矿区之一;钠盐预测总储量为2300亿吨,可采储量10.8亿吨,平均品为89%,单层厚度平均达27米,盐田的开发及深加工已成为河南省的重要产业。平顶山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共有大中型水库174座,其中大型水库4座,总容量为20亿立方米。地上地下水总量32亿立方米,充沛的水资源为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4.1.8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稻谷等为主。经济作物有芝麻、花生菜籽等。主要树种有桐树、杨树、槐树、松树、柏树、冬青等。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区域植被较为简单,主要为人工花草及树木,以及

10、小区绿化带,城市道路绿化带等,无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动植物。4.2社会环境4.2.1人口及行政区划平顶山市为河南省辖市,现辖汝州、舞钢两市和叶县、宝丰、鲁山、郏县四县,以及市区的新华、卫东、湛河、新城和石龙区五区,共有乡镇99个。全市总面积7882km2,其中耕地面积319千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0.5%。截止2010年,全市总人口约490万人。4.2.2经济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新华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主阵地”,跨越发展的“大擂台”,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促进经济发展的大跨越。2011年,新华区共安排重点项目93个(其中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项目35

11、个),计划总投资3417172万元,其中新建项目49个,续建项目26个,拟建项目18个,涉及农业基础设施、机械制造、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2011年,新华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9.10亿元,年均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02万元,是平顶山市平均水平的1.9倍;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59.82亿元,年均增长13.4%;引进项目80个,实际到位资金26.9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54亿元,年均增长34.2%;实际利用外资74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6.79亿元,年均增长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07亿元,年均增长23.5%,总量连续四年在

12、河南省50个城区保持第10名。4.2.3工业新华区强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电子电气、绝缘制品、新型材料、精细化工、采煤炼焦、工矿用品六大支柱产业,建成了基础设施配套、经营环境优良的开发区工业园、民营经济创业园、循环经济工业园三大工业园区。涌现出了以圣光医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耐材有限责任公司、三基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康立电器公司、天鹰智能公司、华锐电气公司、联立机电公司、飞宇电器公司、绝缘制品公司为龙头的5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多项专利技术,1650余名技术人才。4.2.4农业及第三产业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形成了水产养殖、

13、畜牧养殖、果蔬种植、农副产品深加工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区域。建成了以北滍、东滍、西滍渔场为中心的水产养殖基地;以何庄、果庄猪场、姬庄鸡场为中心的畜禽养殖基地;以焦庄林场、叶营林场、香山林场、何庄果园为中心的林果种植基地。第三产业全面提速,发展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市场繁荣,旅游、文化、教育、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日趋活跃。开发建设了双丰商城、鹰城广场餐饮一条街、佳田国际大酒店、建西汽修城、地中海假日酒店、三毛高档娱乐中心等一大批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建成了黄河外国语学校、东方爱婴儿童之家托幼园等文化教育机构。形成了以中兴路、建设路、矿工路为中心,集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服务网

14、络。新华区商贸服务业繁荣,档次和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城市东扩西进布局调整和连城华府开发改造,规划了以中兴路为轴线的商业中心,以鹰城广场、平西生态园为中心的商贸服务圈和程平路仓储物流园区。4.2.5文化发展市区主要文物保护单位有香山寺、应国墓地等。香山寺风景区位于新城区北部,香山寺始建于东汉,传说观音菩萨在此修炼完成汉化和女化过程的地方,在佛教界享有盛名。本项目位于市区范围,经现场勘察及建设方提供的资料,本项目所在区域内无发现国家、省、市文物古迹存在。4.3平顶山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4.3.1规划目标到2015年,实现“一个减少、三个提升、三个改善”的总体环境目标: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

15、;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城市环境竞争能力大幅提升;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为推进全面推进平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环境支撑。4.3.2规划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2015年全市(不含汝州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在5.8万吨和0.67万吨,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10.99%和13.64%;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9.06万吨和7.42万吨,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11.5%和16.5%。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澧河叶舞公路桥断面、沙河马湾断面和八里河石庄桥断面的达标率分别达到

16、90%、60%和50%。市区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292天。白龟山水库水质常规因子达标率达到98%。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率市区不低于88%,县(市)不低于80%。城市(含县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80%。表4-1 “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2015年目标备注总量控制1SO2排放总量(万t)9.06减排率(%)11.52NOx排放总量(万t)7.42减排率(%)16.53COD排放总量(万t)5.80减排率(%)10.99其中工业和生活减排率(%)11.264氨氮排放总量(万t)0.67减排率(%)13.64其中工业和生活减排率(%)14

17、.055沙河马湾断面COD浓度(mg/L)20达标率(%)60氨氮浓度(mg/L)1.5其他因子 (GB3838-2002)III类6八里河石庄桥断面COD浓度(mg/L)45达标率(%)50氨氮浓度(mg/L)2.0其他因子(GB3838-2002)V类7澧河叶舞公路桥断面COD浓度(mg/L)15达标率(%)90氨氮浓度(mg/L)1.0其他因子(GB3838-2002)III类8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好于II级标准(SO2、NOx、PM10等常规因子)天数292天9白龟山水库水质常规因子达标率(%)9810辐射环境水平天然本底涨落水平内污染防治11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率(%)9012放射性废

18、物、废源安全处置率(%)10013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88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80产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率(%)100中水回用率(%)2014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处理设施配套率(%)6015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851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9017机动车尾气检测率(%)902005年前注册营运黄标车淘汰率(%)1004.3.3主要污染物减排1、总量减排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是: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含工业、生活、农业)分别控制在5.80万吨、0.67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6.52万吨、0.77万吨分别减少10.99%

19、(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1.26%)、13.64%(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减少14.05%);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9.06万吨、7.42万吨以内,比2010年的10.23万吨、8.88万吨分别减少11.5%、16.5%。这意味着到2015年,全市(不含汝州市)必须实现化学需氧量净减排0.72万吨,氨氮净减排0.10万吨,二氧化硫净减排1.17万吨,氮氧化物净减排1.46万吨。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及我市“提前全面小康”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计 “十二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率12%、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15%,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43.4%增至2015年的50%以上。

20、至“十二五”末,全市GDP将达到2300亿元,相对2010年增70%以上,新增城镇人口31万人,能源消费总量由2010年的1900万吨标煤增加至2800万吨标煤,新增900万吨标煤消耗,增加约47%,电力装机容量约520万千瓦基本不变;机动车保有量由2010年的约46.6万辆增至65.1万辆,增加约40%,由此新增(扣除汝州市)化学需氧量1.19万吨、氨氮0.14万吨、二氧化硫1.73万吨,氮氧化物2.07万吨。由于污染减排是要在消化掉新增量的基础上,再削减省政府下达我市四项指标比例的排放存量,因此,“十二五”四项污染物应完成的绝对减排量即为新增量和存量的目标削减量之和,应该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

21、.91万吨、氨氮0.24万吨,二氧化硫2.90万吨,氮氧化物3.53万吨。上述绝对减排量分别占到了2010年排放基数的29%、31%、28%、40%,任务十分艰巨。2、总量减排措施(1)淘汰落后产能(结构减排)按照国家、省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定期制定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对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及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十二五”期间,我市要淘汰年产能30万吨以下的所有焦化企业,减排化学需氧量 2100吨、氨氮330吨、二氧化硫9400吨,氮氧化物2800吨;关闭宝丰县惠泽纸业有限公司等3家造纸企业,减排化学需氧量 620吨、氨氮10吨、二氧化硫200吨,氮氧化物60吨;关闭鲁山

22、农友化肥厂,减排化学需氧量 270吨、氨氮120吨、二氧化硫300吨,氮氧化物40吨;关闭河南华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土霉素生产线,减排化学需氧量 600吨;淘汰不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所有矸石砖厂、小碳素厂等,预计减排二氧化硫1000吨。淘汰落后产能共减排化学需氧量 0.30万吨以上、氨氮0.04万吨以上、二氧化硫1.1万吨,氮氧化物0.29万吨。我市氮氧化物排放量中,机动车排放约占1/5,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不仅是氮氧化物减排的主要措施,也是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十二五”期间,黄标车淘汰是机动车减排的主要措施,加快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黄标车淘汰工作,分期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汽油车达

23、不到国I标准、柴油车达不到国标准的营运黄标车。机动车减排目标是削减氮氧化物排放10%以上,净减排约0.18万吨。(2)推进减排工程(工程减排)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目前,我市正在投运的执行一级B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有6座,分别是市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宝丰县污水处理厂,叶县污水处理厂,郏县污水处理厂,鲁山县污水处理厂。“十二五”期间,规划对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进行一级A标准提标改造并完善管网,最迟2014年底前完成,项目完成后,预计减排化学需氧量0.40万吨以上、氨氮0.08万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建设投运市第二污水处理厂(5万吨/日)、新城区污水处理厂(3万吨/日)、石龙

24、区污水处理厂(1万吨/日)、各产业集聚区配套污水处理工程。建成投运后,预计共减排化学需氧量0.62万吨以上、氨氮0.08万吨。鼓励重点建制镇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站)。深化重点企业工程减排。“十二五”期间,规划对重点废水排污企业进行深度治理,海明集团、运发纸业和神马尼龙化工公司等重点废水排污企业完成深度治理工程,预计减排化学需氧量0.12万吨以上。规划对重点非电行业进行脱硫治理,神马尼龙化工公司、天宏焦化公司、鲁山汇源公司、天源盐化公司、东鑫焦化等企业完成废气脱硫治理,综合脱硫效率达到80%以上,预计减排二氧化硫1.0万吨。“十二五”期间,积极推进电力行业和干法水泥

25、企业配套脱硝装置,姚电公司6台机组将配套脱硝装置,综合脱硝效率达到70%以上,预计减排氮氧化物2.8万吨。我市的所有干法水泥生产线全部进行低氮燃烧改造,综合脱硝效率达到30%以上,预计减排氮氧化物0.26万吨。我市农业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3%和34%,控制农业污染、削减农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对“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的完成影响重大。“十二五”农业源减排重点是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全市60%以上的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要配套完善固体废物和污水处理设施,推进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规划目标是将农业源污染物排放量削减15%左右,净减排化学需氧量0.49万吨,氨氮0

26、.04万吨。(3)强化监督管理(管理减排)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指标管理制度,建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查核算体系,量化污染物新增量的管理,优化环境资源的配置,开展总量指标区域间的交易。深化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强化总量减排管理效能,“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5个100%”,即:市、县级水气环境与污染源监控中心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重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设施安装及验收率达到100%;重点监控企业和发挥减排作用项目的监督性监测完成率达到100%;国控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完成率达到100%;国家补助经费、地方配套资金按时全额拨付到位率达到100%。加强污染防治设施运营监管,提高排污企业治污

27、设施运行管理水平和治污工程减排效益。采取铅封旁路、提高运行效率等措施将目前的湿法脱硫设施的综合脱硫效率由目前的85%提高到90%以上,预计减排二氧化硫0.8万吨,主要涉及姚电公司6台机组、平东热电公司2台机组,鲁阳电厂2台机组共480万千瓦装机容量。对姚电公司6台机组全部综合脱硝。所有这些减排措施到位后,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指标的减排量分别达到:1.91万吨、0.24万吨、2.90万吨、3.53万吨以上。表4-2 污染物总量减排综合分析项目2010排放量 (万吨)十二五新增量(万吨)十二五减排量(万吨)2015年排放量(万吨)十二五减排率(%)COD工业1.200.400.

28、411.19生活1.850.681.011.52工业+生活3.051.081.422.7111.26农业3.470.110.493.09合计6.521.191.915.8010.99氨氮工业0.120.040.040.12生活0.390.090.160.32工业+生活0.510.130.200.4414.05农业0.260.010.040.23SO2电力5.390.84.59非电4.841.731.05.57关停1.1合计10.231.732.99.0611.5NOx电力4.772.81.97水泥0.860.260.60其他1.631.533.16关停0.29交通1.620.540.181.98合计8.882.073.537.4216.54.4项目所在地周围污染源本项目所在地位于平顶山市建设路与迎宾路交叉口北,神马大酒店北侧(原平顶山宾馆)旧址,周围均为商业、居民区,周围1km范围内无大型工业企业,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主要是东侧迎宾路产生的交通噪声,周围商业活动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