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服务意识.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5669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服务意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什么是服务意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什么是服务意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什么是服务意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什么是服务意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什么是服务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服务意识.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什么是服务意识什么是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与一切企业利益相关的人或企业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 服务意识有强烈与淡漠之分,有主动与被动之分。这是认识程度问题,认识深刻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强烈展现个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观念,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了以公司为家、热爱集体、无私奉献的风格和精神,就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的内涵是:它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它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它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形成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服务

2、”的解释是“为集体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也有专家给“服务”下的定义是这样的:“服务就是满足别人期望和需求的行动、过程及结果。”前者的解释抓住了“服务”的两个关键点,一是服务的对象,二是说清了服务本身是一种工作,需要动手动脑地去做;后者的解释则抓住了服务的本质内涵。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就是处于一个大的社会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服务。从广义的“服务”来说,我们每天用的电、吃的米不都是电厂工人、农民兄弟给我们提供的服务吗? 服务意识必须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认识中,只有大家提高了对服务的认识,增强了服务的意识,激发起人在服务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搞好服务才有思想基础。 现在对责任感的重要性几乎无人

3、怀疑,但对责任感的解释和说明则是众说纷纭。也许正因为如此或许是难以定义,被认为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对责任感这一反映人类最基本特性的词语竟然没有收录。倒是一些中小型词典收入了“责任感”一词,但释义都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如“自觉做好分内事的心情”、“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的心情”和“想做好应该承担的事情的心情”等等。可能是因为辞海没有收入这一词语和上述释义的限制,学界其他对责任感的定义也往往词不达意,如有学者将责任感定义为:“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国家、集体和他人能自觉地承担和完成应当做好的分内之事的心情。”由于“分内事”、“分内之事”和“应该承担的事情

4、”这类副词的限制,以及将责任感定义为一种“心情”,故目前无论相关工具书还是我国学界的其他论著对责任感这一词语的定义或解释均未反映其本质,没有说明“责任感”的内涵与外延。笔者在这里 “考证”“责任感”一词及其释义,是想说明在我国语言文化中“责任感”一词既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也无准确、威性的定义,这必然造成责任感教育的缺失。 那么究竟什么是责任感呢?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和“责任感”有着本质的区别,责任是人分内应做之事,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制度或者机制促使人尽力做好,故“责任”有被动的属性,而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

5、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把责任感定义为一种精神是恰当的,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其范围要比表示情绪和感情状态的“心情”一词广泛得多,能够涵盖“责任感”的丰富内涵。作为心理学概念,责任感与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人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除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 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

6、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有了责任感,作为工人,就能够精益求精,制品一流;作为农民,就能够辛勤耕耘,收获颇丰;作为士兵,就能够驰骋疆场,屡建战功;作为学生,就能够主动学习,天天向上;作为知识分子,就能够创新科技,勇攀高峰;作为领导者,就能够殚精竭虑,造福一方。人人有责任感则国家富强,中华崛起。 而具有很强责任感的人则在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冲突时,能够不顾甚至放弃自己的利益,他们是民族之精英,国家之脊梁。所谓很强的责任感是怎么体现的呢?以下说法尽管是文学色彩浓厚但道出了事情的本质,故引用于此:“见到洪水猛兽拔腿就跑是求生的

7、天性,但能让人站住脚跟,迎危难而上解救同伴的,是责任感中的勇气。千里长途跋涉想倒下休息是身体的天性,但能让人咬紧牙关,俯首向前踏及目标的,是责任感中的坚忍。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是懒惰的天性,但能让人勤俭劳作,努力奋斗出一片天空的,是责任感中的克已。以自我为中心为已筹谋是自私的天性,但能让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牺牲自身的,是责任感中的奉公。抢尖霸上爱出风头是虚荣的天性,但能让人自动自觉脚踏实地,心甘情愿洗尽铅华的,是责任感中的诚挚。” 尤其重要的是:责任感创造奇迹。在这个世界上,大凡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能够创造奇迹皆由其责任感使然,甚至这些人即使在自己并非最喜欢和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创造出非凡

8、的业绩。几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士做了调查,结果证明其中61名竟然是在自己并非喜欢的领域里取得了辉煌的业绩。除了聪颖和勤奋之外,他们究竟靠的是什么呢?这些杰出人物的答案几乎不约而同:“任何的抱怨、消极、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确与明智的选择。”正是在这种高度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这个世界还充分证明,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会从各方面出问题:作为公民注定不会正确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权利并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作为工作者注定不会取得应有的业绩,作为经营者注定设法损人利

9、己,作为家庭成员注定使这个家庭不幸福,作为朋友注定是个损友,作为同事注定不好共事,作为公共场所的一员或路人也注定会常常惹人厌、讨人嫌。没有责任感,甚至能使人发生异化,人的个性片面甚至畸形发展,为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所不容,最后走向沉沦、颓废或者成为社会的异己力量,反社会、反人类直至毁灭。如果缺乏责任感具有普遍的社会性时,则这个社会无法凝聚力量促进社会的长期繁荣和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程度更会受到损害,严重时甚至会使公平、公正、正义的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崩溃,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灾难。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著一位叫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 )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短诗,非常深刻地说明了缺乏责任感的危害性。曾是纳粹受害者的尼莫拉写道:“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著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可见,责任感是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责任感的基础上才能架构整个道德体系的各种元素,没有责任感也就没有道德。因此,责任感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